革清(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330

  霍崇已经有了决断,也不想浪费时间,“丁兄。他们干出这事,俺放了他们,那得有个说手。”
  “霍兄,你要咋办?”
  “想活就得活受罪,让他们把地交出来。我也不会把他们逼死,他们自己家的人,无论男女老幼,刚生出来的也算人,七老八十的也算人,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人给他们分五亩地。至于他们家的钱和东西,我统统不要。你回去给他们讲。我只能做到这。还有些死也不肯交地,人杀了之后,我得抄家。一个人给留五亩地,其他的地我得收走。就这么多,你回去给他们讲。”
  “霍兄,能不能别这么重?”
  “你是来做生意?讨价还价?哈哈!”霍崇被逗乐了。
  丁举人的确想讨价还价,但是造反的罪就是抄家灭门,大家都知道的。最后丁举人无奈的告辞。
  把活命条件讲完,丁举人觉得给了这帮人交代。听到这处置,有几个求情的还试着想开口,丁举人当时就喝道:“就这了!敢造反,就别说啥了。霍爷造反,自己进京杀了皇上……”
  “丁先生。这是真的假的?”当即有人赌气般的问。
  丁举人大惊,仔细看了这帮人一圈。就见这帮人竟然个个都一脸不相信的意思,可是把丁举人吓到了。
  霍崇进京杀了雍正,都是半年前的事。丁举人也不信,还通过渠道打听。连八爷逃去盛京立了新皇帝的消息都确定了。却没想到这帮鸟人竟然还不相信。
  怪不得这帮鸟人的亲朋竟然还敢作乱。这……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去济南又不费事。你们派人去济南打听一下不就知道了!我给恁讲,恁都够俺拔腚!都是啥也不知,才敢吓JB弄。以后别来找俺,恁就这样,俺死也是被恁牵连!”
  遭到丁举人这么不给脸的撵出去,这帮士绅们是真觉得事情不对。各家除了去告诉那些参与暴乱的士绅家告知最新消息,同时各家都赶紧派人骑快马去济南。
  正如丁举人所说,在朝廷还掌握的济南,这些人打听到了最新消息。得知了最近半年的消息之后,大汉政权控制地盘内的士绅们都听傻了。原来雍正皇帝被杀竟然不是霍崇造谣。
  霍崇不仅杀了雍正,还火烧六部,杀了好些六部官员。更导致八爷跑去盛京另立新君。
  这下所有还没自寻死路的士绅们都不再为被抓的那帮人活动,在山东士绅之中终于开始有人想起霍崇的檄文所讲,“胡虏无百年国运”。
  在南方,曾经的犯官们也开始从云贵等流放地开始返回。离开京城的时候,这帮人带着木伽,此时总算恢复了正常的穿着。虽然没有官府,至少也不再一身囚服。
  经过江南,有些记性好的百姓甚至认出了这些犯官。当即上前询问。
  高庞好久没回江南,邀约了同学们吃酒。亲眼见到一名前犯官灰溜溜从酒楼里逃走,正在看犯官背影,就听同学笑道:“这些人倒是不敢乱说话啦。”
  见百姓们神色失望,对前犯官各种嘲讽,说他们怎么就没了胆子。高庞不觉莞尔。
  对读书人来说,犯官心态反倒是极好明白的。犯官们发配途中都是一腔怒气与委屈,只想把郁闷之气发泄出来。此次回京都是为了能再次启用,谁还敢胡说八道。
  拧开酒壶,高庞给同学们斟上酒。看到碧绿的酒水,闻到凛冽的香气,同学们都啧啧称奇。一口下去,个个又龇牙咧嘴。
  高庞向店家要了火,点燃了酒水。随着火焰,香气散到空气中。周围的酒客闻到,不觉脸上露出陶醉的神色。还有人喊道:“小哥真能藏酒。这时候还有这烧刀子。”一听就是贪醉之人。
  等火灭掉,酒劲小了,入口香气倒是更浓。高庞正想与同学们聊天,就听百姓们自己开始谈论起近来的事情。
  看来被犯官们挑动的八卦之魂燃起,那就一定要有个说法。
  “雍正爷怎么突然失了上天眷顾呢?”有酒客问道。
  听到这话,高庞看向同学们。就见同学们一个个习以为常的模样,完全没有被百姓话里头的含义惊到。看来这种讨论绝非进行了一次两次,更不会是几个人谈起这样的话题。
  真是凑热闹不怕热闹大,当即有人附和,“对啊!雍正爷就没有康熙爷得上天眷顾。”
  就在高庞以为这样的反贼言论已经算是顶格,又有人加入其中,“要说康熙爷,死的不也是挺随意么。”
  扑哧!高庞赶紧捂住了嘴,才没有被这话刺激的大笑出声。
  同学们用讶异和调侃的语气问道:“高兄,这是怎么了?”
  “酒太烈!”高庞说着,直接给自己又倒了一碗苦艾酒。
  “这不是更烈!”同学们调侃的时候脸色都很是促狭。
  而高庞身后那些百姓们的争论在此时也升级啦。毕竟是江南,有文化。比惨这等事又格外刺激精神,有人说,“若是说死的随意,崇祯爷死的不随意么?被李闯逼的上吊。”
  “李闯又如何?照样不知所终。”
  “要这么讲,顺治爷也差不多的随意。”
  高庞此行的目的是打听江南的局面,顺道拉拢些江南的士人。此时高庞只能用手掌捂住脸的上半部,一个劲摇头。
  怎么突然间国家大事就成了比惨大会呢?
  若是说比惨,两百年来真正明明白白寿终正寝的还真没啥人。
  天启皇帝年纪轻轻死了。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
  逼死了崇祯的李闯战败后消失无踪,竟然没了下场。
  南明的皇帝跑去缅甸,照样被抓了杀掉。
  死的随意的并非只有大明这边,满清这边正如百姓所说,死的同样很是随意。
  黄台吉死的莫名其妙,不少人都说多尔衮杀兄霸嫂。
  多尔衮虽然算是死的正常点,结果死后两个月就被追夺一切封典,毁墓掘尸。
  顺治皇帝死的时候二十三岁。死因不明。
  康熙虽然长寿,据说前一天还活蹦乱跳的骑马打猎,接着躺倒就死。毫不迟疑。
  霍崇说康熙是被隆科多弄死的,不少人是真信。
  雍正死的就更随意了。按照亲自参与处决雍正的将士描述。为了不把雍正身体打爆掉,采用了勒死。绳子不够长,大家还抱住抓住绳子的战友,抓住战友的腰带。
  两百多人一起发力,硬是将雍正脖子勒断掉。
  比死的随意,雍正只怕比南明皇帝都更随意些。
  百姓们谈论的基本内容没啥错误,只是皇帝们的死法都被用“随意”这个贴切的词汇来描述。所谓高高在上的天子,在百姓眼中都是失去上天眷顾的一群“随意”之人。
  即便知道霍崇进京袭杀雍正会动摇天下,亲眼看到天下被动摇到什么地步,高庞还是被这样的程度惊到了。
  也没人出来指责,更没人出来制止。百姓们聊了一阵,热闹之后就散了。
  这时候高庞的同学低声说道:“高兄,你是不是见到霍爷的人?”
  高庞就按照想好的答复说道:“当时没能逃走,只能留在当地求存。好在霍爷果然如他所说,绝不滥杀无辜。干了不少力气活,挣了点钱。”
  说完,同学们倒也信了的样子。高庞心中稍微有点失落,心中想象,若是把自己真正经历讲述出来,同学们只怕就不信呢。
  高庞怕自己真的这么干,就问:“最近江南如何局面?”
  “有人说朱三太子又要出来了。”
  听到这话,高庞又是扑哧一声。同学连忙问道:“为何发笑?”
  “就算朱三太子顺治元年时候一岁,从顺治朝到现在,十八加六十二加六,他也八十七了。你们信么?”
  听高庞如此讲,同学们愣了。掰着指头算了算,数字果然没错。同学们惊讶的说道:“正是如此!之前说明末之时,朱三太子都十几岁。现在岂不是百岁了么?”
  高庞发现自己不能接受这样的瞎咧咧。霍崇教授的逻辑学导论中两大基本点之一,命题形式只管是不是正确。
  如果朱三太子并非是超越人类的存在,正常人极少能活到了八十七岁。就算活到这个年龄,体力早就衰败,干不成什么。想干事,只能靠手下效力。
  然而这么多年来,每次出事,都有关于朱三太子的说法出来。却从来没见到任何真正的朱三太子的部属。所以朱三太子存在的说法定然是个伪命题。既然是伪命题,就没啥讨论命题本身的意义。
  既然不想瞎掺和这样的傻话,高庞就继续喝酒,听着同学们各种瞎咧咧。
  很快,就听到了一个消息,满清朝廷今年加了恩科。
  科举考试三年一比。雍正二年和雍正五年都举行了大比。下次正式科举是雍正八年。没想到这次加了恩科,就意味着多给读书人一次机会。
  同学们说朱三太子的事情完全是凑热闹,说起此次大比,各个精神百倍。
  看高庞在旁边沉默不语的吃菜喝酒,有和高庞关系不错的同学叹道:“高兄,若是你没去山东。就能参加上次科考。不如高兄去见见半山先生,求他帮忙吧。便是考不上进士,考个举人也很好啊。”
  高庞笑了笑。科举考试出来不过是当个进士。就算是一甲三名的状元、探花、榜眼又能如何。不过是继续混罢了。
  在霍崇手下,高庞前途可期。一旦霍崇能南下,最终夺取一片形势。以后夺了天下也不稀奇。那时候作为大功臣,高庞的地位岂是进士能比。
  但是想起半山先生,高庞也觉得想念,就顺水推舟的说道:“我就去拜见半山先生。”
  以前每次去见半山先生之前,高庞都觉得很是惴惴不安。此次越是距离镇江近一分,期待之心也多了一分。
  到了半山先生门前,就见到不少人在门外等。递进去拜帖,高庞淡然找了个地方坐下。既然这么多人想求见半山先生,高庞就做好了等到晚上的准备。
  坐定,随手拿出本《易经》,高庞就开始读了起来。自从见过长信道长之后,高庞就开始对道德经与易经来了兴趣。
  刚读了几页,有家丁出来喊道:“高庞高先生在何处?”
  高庞听闻老师要见自己,收起书快步走到门口,躬身说道:“我在这里。”
  “先生让你明天下午再来。”家丁给了答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