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清(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330

  “可俺们交了摊丁入亩钱!”
  “摊丁入亩钱,只是土地的使用费。与农业税有什么关系?”税务专员淡定的答道。
  高老爷只觉得脑子都被气晕了,一时不知道该说啥。正想定定神,就听到身边的大儿子气急败坏的喊道:“你们这么干,俺们怎么都是赔钱!你们就是想让俺们赔钱不成?”
  “什么叫赔钱?种了地,就要交税。村里这么多有地的,都在交了摊丁入亩钱,也都交了农业税。怎么,大伙就没有赔钱了么?高先生的话莫名其妙。”
  高老爷的长子气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反倒是高老爷明白了,对面的税务专员,还有他身边的这些农会的民兵,都是敌人。至于统领这些人的霍崇,更是士绅的大敌。
  主要霍崇还在山东一天,士绅们就绝无出头之日。
  但此时绝非是与霍崇直接对抗的时机。那么多进士家族和官员家族反抗了,结果只是徒劳。不仅没能打倒霍崇这逆贼,反倒连土地都被全部没收走。
  高老爷叹口气,“今日不方便,还请过几日再来。”
  “再给你五天,五天后俺们来,只要你们没有准备好粮食,你们全家男女老幼都会被带走关起来。直到你们把粮食交清。”
  “你们……把俺们全家都带走,俺们怎么交粮食?”高老爷的长子惊怒交加的问。
  “该说的,我们都已经说到。至于到时候会怎么样,就是你们的事了。”
  高老爷立刻阻止了儿子进行毫无意义的纠缠,大声说道:“那就请宽容些日子。”说着就想塞点钱给高老爷。
  税务专员后退好几步。指着税单下面的一条,让高老爷读清楚。
  高老爷一读,登时傻了眼。就见上面写的清楚,如果遭到贿赂,税务专员应该拒绝。但是只要税务专员在整件事发生后,主动把收到的贿赂上报。税务专员会遭到惩处,但是行贿者就会遭到十倍的惩罚。
  真的是家贼难防,偷断屋梁。高老爷完全服了,霍崇这个背叛者对于里头的弯弯绕太清楚了。想了想,高老爷说道:“十五天,再给俺们十五天。”
  “可以。”税务专员说着,就拿出一份文件,开始让双方签名画押。
第二百三十六章
变天了(三)
  高老爷的耐心与自制力只撑到了税务专员走出高家大门,就在高家大门关闭的那一刻,高老爷已经跳着脚开始发作了。
  怒骂,摔东西。这样的愤怒持续一阵之后,高老爷对旁边围观的人指责谩骂起来。
  听着高老爷将各种人曾经的错处都拎出来讲,从早上晚起床,到中午多吃一碗饭。从不听高老爷的话,到私下勾结,占好处。不管是高家人或者是高家的下人和佣人,种种事情被高老爷骂了一个遍。
  骂着骂着,高老爷突然往地上一坐,嚎啕大哭。高老爷的儿子这才上去扶高老爷,却被高老爷又是一顿怒骂。硬是把高老爷的儿子们给骂走了。
  第二天,董阳家门口停了几辆大车,上头码放了许多木料。此时董阳家新房各间房子的地基早已经挖完,砖头砌起的地基与承重墙角所用的混凝土黏合料也已经干了。
  押运木料一起来的部队人员快速架起吊车,固定好滑轮组。木料被吊上房顶放好位置,小拇指粗的铁杆两头已经弯成九十度,叮叮当当的钉入不同的木料上,将其牢牢固定在一起。
  房子下面的百姓看着工兵们如此熟练的操作着设备完成工作,都是一片惊叹。
  人群边缘站着个年轻人,也被这帮人如此熟练的手法给惊到了,看得眼都有些直。工兵完成了三间大房房顶的房梁等大件工作,下了房顶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去。
  外围的年轻人瞅了个机会,偷偷去了工作队队长的住处。果然如之前所观察,工作队长这边的人不多,年轻人刚进去,立刻遭到一众异样的眼神。好歹办公地只有三间一拉溜的屋子,地方不大,倒是见到了工作队长。
  队长一看这位年轻人,脸色就不亲近。年轻人能理解,作为高老爷管家的儿子,现在肯定不招人待见。
  “队长,俺想问问怎么参加参加农会。”
  “农会人推荐,农会的人商议。”队长对面前这位高家的小子很不客气。
  “俺能不能报名当兵?”高家小子问。
  “你?想当兵?”队长惊了。本想直接否定,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
  迟疑了好一阵,队长问道:“小伙,你叫啥?”
  “俺叫高奇。”高家小伙答道。
  “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高奇听到这里,想起老爹的话,强忍住想多说点啥的冲动。转头走了。
  又过几天,村口敲锣打鼓的热闹起来。农会把人聚集起来,向大伙宣传当兵。县里头负责招兵的人都来了。看着百姓们听工作组向百姓宣传。
  百姓们都在听,却没人立刻表态征兵负责人心里面着实着急。霍崇希望能够征召五万部队,现在控制区内有几百万人口,按道理,几百人里头只出一个兵,并不是什么难事。可偏偏各地都是看热闹的多,报名的少。
  正想着怎么才能解决问题,就见一个年轻小伙子走到报名台子前,说道:“俺要报名当兵。”
  征兵处的人大喜,终于要开张来。然而一看工作队队长的脸色,征兵处的就知道事情不简单。果然,私下一询问,才知道这小子竟然与本地士绅有关。
  把基本上归于敌人那边的人召入军队,这个的确让征兵处的很为难。然而回到会场,就见百姓们还是老样子,征兵处的人就迟疑了。
  最后征兵处的想了想,觉得总得开张。只能让高奇先报了名。报名之后,征兵处的又专门再讲了规定,这不是报名就会被招。还得有上头的挑选。
  之后两天还是报名的寥寥无几,征兵处的人正焦急中,突然接到消息,要他们赶紧回去参加战斗。征兵处人员马上往回赶。
  回到青州城,就见城外好些麦秸垛都被烧了,大片的黑灰看上去就是出了大事的样子。冲到城门处,就见城门紧闭,部队正在不断巡逻。部队人人脸上杀气腾腾,是真的打起来了。
  赶紧归建,这才知道一些本地士绅私下串联,对青州城发动了进攻。这帮人联络青州城外地主,烧民房,烧麦秸垛,弄得烟炎张天。
  “然后呢?”赶回来的这些人员都急切的问。
  “然后,也没啥。稍微一打,那些人都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抓。也没逃走几个。部队抄他们老窝去了。”
  正说着,通讯员带来消息,青州知府钱清下令征兵处的去开会。
  钱清脸色看着竟然很平静,她也不提战斗的事情,直接询问各地征兵处的情况。所有情况都差不多,百姓对于从军很是迟疑。已经有人说完之后忍不住骂百姓们真的忘恩负义。
  钱清听了一阵就把之前霍崇赈灾的事情讲给大伙。重新明确了什么是赈灾,什么是以赈灾为名捞好处,钱清继续说道:“先生说过,给人干事就只用干事。别卖好。大家都不傻,真以为人家不知道啊。这话一说,人家就知道咱们也不是啥好东西。”
  即便钱清是霍崇的大弟子,即便很多高层都服气钱清当大姐,这话还是让大伙怒了,“大姐,咱们连抱怨都不能抱怨么?”
  “抱怨当然可以抱怨。谁遇到这事都不会高兴。不过,俺把话说头里。大家自己骂骂就算了,谁也不能对着老百姓说这话。咱们不高兴,是咱们自己的事。你对着老百姓说,那就不光是咱们自己的事,别人可都进来了。”
  “大姐!他们这么干,都对了?!”
  “对不对,是看咋定咧。你觉得不对,是你觉得咱们说啥,人家都得听。说个不好听的,咱凭啥啊?人家是没交粮,还是没交钱。人家钱和粮都交了,咱凭啥说人家不对?”
  如此讨论气到了不少人,有人已经喊道:“姐!你咋替人家说话啊!”
  “老弟,这不是替人家说话。咱现在是官府啦!咱们自己得能撑住事啊。”
  此言一出,众人脑子有些乱。最后钱清不得不暂停会议,给大家讲述了官府是咋回事。
  虽然不知道大伙到底明白了多少,至少听完之后,大伙想起来了一件事。以前大伙从来不以官府自居,所以骂起官府来,都是官府里头的人都是王八蛋。
  这次至少大家不得不承认,自己原来就是官府。如果自己也和以前的官府一样,以前怎么骂官府,现在别人就怎么骂大家了。
  有些人不想再提这事,就问起打仗是不是很急。和这些官府的事情相比,打仗反倒是轻松得很。至少谁是敌人,根本不用去多想。战场上,自己人之外的都是敌人。就这么简单。
  钱清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情况。这次秋收之后,很多士绅完全明白大汉政府和满清官府不一样,根本不站到士绅那边。
  一些士绅弄明白之后,不愿意每年都受这个罪,爽快的起来造反,但是士绅们实在是太高看他们的力量了……
  说到这里,钱清突然想起件事,“俺给恁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里唱,不许杀俘虏,不许侮辱俘虏。原来俺也觉得杀喽怪痛快,不过这次还他妈的真不能杀,要是都杀喽,咱还真不知道是谁造反。这次俘虏了这么多人,一问,马上就问清楚了。以后真的听先生说,不让杀俘虏,真有好处。”
  会议本来想着开一下午,但是最后变成了个三天的学习会议。青州知府钱清对大伙进行了大量讨论,并且把大家弄不清楚的事情做了个报告,送到了临淄。
  霍崇一看报告,大喜。以至于临淄地方上的同志都有点生气了,“都督,咋造反还成了好事么?你看你高兴咧。”
  “造反当然不是好事。我高兴,是大家开始自己想怎么办了。咱看看这个,钱清说了,大家就没想明白,咱们已经是官府了。咱们以前骂,现在就得想想,咱们是不是和以前的官府干的一样。这个东西搞明白,还真的能让咱们不当坏人。那就不一样啦!”
  看霍崇激动起来,不少人甚至觉得自己捅了马蜂窝。霍崇这么激动,肯定又是一轮大学习,大家又得受罪。
  但是霍崇并不在意,有的放矢总比空对空的说有用的多。
  不过当务之急就是征兵,霍崇对于少量和地主有关的年轻人报名参军一事下了命令,“不给人出路的政策不是好官府该做的政策,既然那些人报名,只要他们不是参加了造反的士绅家里的人,咱们要了!百姓们又不傻,他们其实知道士绅为啥造反。咱们把事情做绝,百姓心里也知道。”
  高奇本以为自己想当兵的事没戏了。却没想到在征兵宣传之后,他接到了通知,将参加体能测试以及身体检查。如果高奇身体没毛病,就会被征召入伍。
  这下高奇反倒有些怕了。他的确很羡慕那些大汉军队的军人,这些人穿的好看,带着武器,百姓看到他们都客客气气。威风得很。
  但是自己是要离开家,到人家手下当兵。光是离开家这件事,就让高奇觉得十分恐慌不安。
  到了体检那天,村里来了穿军装的人。村里面最终有六个人报了名,高奇之外的五个人都是本地穷人。其中三个是姓董的。
  征兵处的测量了身高,让他们走路,跑步。跳起来。
  高奇整个人都是懵的。虽然测试是在一个院子里,但是周围围了好多看热闹的。真的是人山人海。光是这些目光就让高奇觉得自己啥都听不到了,完全懵了。
  至于自己干了啥,他是根本想不起来。
  最后六个人里面选了四个,董家的三个人里面只有一个入选。高奇本来以为这样就完事,没想到征兵处的人开始教给四个入选的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不仅教给四名年轻人,还教给百姓。高奇脑子乱糟糟的,从头到尾除了各种歌词之外,只记得一件事,就是工作队的人对百姓们大声说道:“大伙,俺们的歌不是唱唱就完了。俺们的歌里头唱的都是真的。你们要是觉得部队里头不管是谁,做的不对。把歌唱一遍,听听里头的歌词,就知道他们有没有违反。只要违反了,俺们就得说俺们兵的事!”
  高奇认点字,学完了曲调之后,也学了几段。等曲调熟悉了,知道高奇认字的征兵干部就给了高奇一张歌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3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