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帝(校对)第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525

  瞿子晰曾是皇帝的老师,可以不拘礼节,但他仍然极其正式地行礼,皇帝也以礼相待,放下急信,稍一欠身,“瞿大人来了,赐座。”
  立刻有太监搬来凳子,瞿子晰谢恩之后坐下,沉吟片刻,说:“陛下打算什么时候回宫拜见太后?”
  “等下次巡狩计划确定的时候。”韩孺子也不隐讳。
  瞿子晰盯着皇帝看了一会,名义上两人是师生关系,但他没讲过几次课,对这位学生的想法从来没有揣摩透彻。
  “京城乃至重之地,从来只闻守京治天下,不闻路上治天下。”
  “上古帝王一生都在巡狩四方,舜帝不就是死在巡狩路上吗?瞿大人饱读经书,不会不知道吧?”
  “上古地狭,百官不全,帝王可以巡狩天下,大楚之地数倍于古时,百官齐备,陛下何必舍近求远、舍本逐末,非要巡狩呢?陛下对京城有何不满,说出来就是,朝中大臣皆愿服从。”
  韩孺子笑道:“瞿大人也不是读书时的样子了。”
  瞿子晰变化不大,六部尚书当中,数他最为年轻,摸了一下自己的脸,起身道:“陛下是对中书省不满吗?”
  “朕有什么不满的?”韩孺子示意瞿子晰坐下。
  “陛下怀疑中书省探听陛下机密,向大臣泄露,与大臣勾结,共同欺瞒陛下,对吧?”
  “瞿大人继续说。”
  “唉,没什么可说的,中书省太愚蠢。中书令、中书监已经请辞,中书舍人南直劲待罪营外,随陛下处置。”
  赵若素已经被送回城内的倦侯府,不管他说与没说、说了什么,中书省都会明白事情已经败露,反应倒快,直接来了一招壮士断腕。
  韩孺子摇摇头,“中书省并不愚蠢,反而很聪明,揣摩圣意一直以来就是他们的职责,做得很好,既然无过,为何请辞、请罪?”
  瞿子晰更加猜不透皇帝的心事,再度起身,“陛下眼下不相信任何大臣,臣也无话可说,只请陛下以天下为念,莫与群臣计较,臣告退,明日宰相会出城来见陛下。”
  瞿子晰向门口走去,韩孺子叫住他,“瞿先生,你心目中的皇帝是什么样子?”
  瞿子晰一愣,他好久没从皇帝这里听到“瞿先生”的称呼了,回道:“心怀天下,仅此而已。”
  大概是觉得事态紧急,卓如鹤当天晚上就来求见皇帝。
  他没有瞿子晰那么坦荡,一进帐就向皇帝跪下,口称“罪臣”。
  韩孺子照样命人赐凳,笑道:“卓相何以慌张至此?朕并无问罪之意。”
  卓如鹤不能不慌,“臣为官不谨,与中书省勾结,擅猜陛下心意,实乃罪大恶极。”
  韩孺子收起笑容,问道:“卓相自问政绩如何?”
  瞿子晰只是有点摸不透皇帝,卓如鹤则根本摸不着边,愕然看向皇帝,想起不起、想跪不跪,在凳子上如坐针毡,想了好一会才说:“臣不敢自夸,说到治官,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了换取支持,任命了一些平庸之官。说到理民,荒地日少,盗匪日稀,但是天下依然疲弊,国库依然空虚,臣有功有过。”
  “朕任用卓相之时,就有人对朕说你擅理民,不擅治官,难决大事,可朕仍然重用你,为何?民为天下之根本,理民乃重中之重。卓相何不专心理民?大事决于朕,治官——也交给朕吧,从今以后,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免由朕定夺,不过你放心,只要是正常任免,朕不会驳回。”
  卓如鹤跪下,连连磕头,还是拿不准皇帝的用意。
  韩孺子也没法解释得更清楚了,拿起桌上的一份奏章,“东海的消息,黄普公率军剿匪,逾期未归,怕有意外。”
  卓如鹤起身,仍是失魂落魄,“是,兵部已派人去查问详情,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黄将军很可能落入了海盗的埋伏。”
  “东海遥远,一去一回不知要多久,朕亲自去看个究竟吧,请卓相安排一下,越早越好。”
  卓如鹤目瞪口呆,“可是陛下……”
  “有劳卓相看守京城。”
  卓如鹤半天没反应过来,本来大臣们都反对皇帝远离京城,现在这却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了,“是,陛下,臣……臣尽快安排。”
  卓如鹤告退,事情明明败露了,皇帝收回了几项极其重要的权力,却仍然相信自己,甚至让宰相留守京城,卓如鹤怎么都无法理解这其中的含义。
  韩孺子最初的计划是去塞外,看到东海国的奏章之后,他决定前去一探究竟,总觉得黄普公不是那种轻易落入陷阱的将军,事情只怕有诈。
  次日上午,崔腾来见皇帝,他不在乎君臣之间有无矛盾,越热闹越好,一进来就笑道:“陛下可把城里的大臣吓坏了,谁让他们以为陛下好欺负的?呵呵,中书省的一个小官儿还在营外跪着呢,要不要让我去揍他一顿?”
  “南直劲?正好,宣他进来。”
  “咦,陛下不会这么容易就被打动了吧?至少也得跪三天三夜才行。”
  韩孺子敲敲桌子,崔腾只得退下,嘴里嘀咕道:“早知如此,就不提起他了……”
  南直劲年纪大,在外面跪了一天一夜,身子骨就要吃不消,再不得到皇帝的召见,非死在外面不可。
  对他,皇帝没有微笑。
  中书舍人的官职实在太小,韩孺子不愿与他一般计较,但也不想随便原谅他。
  南直劲匍匐在地,不停地自责、请罪。
  等他说得差不多了,韩孺子问道:“你也是几朝老臣了,对前面的皇帝也是这么做的?”
  南直劲面红耳赤,“武帝、桓帝、思帝,都没陛下……这么难猜,微臣不求宽赦,只希望对陛下说一句话:微臣所作所作,皆是为了朝廷稳定,绝无恶意。”
  “当然,大家都无恶意,只是一点‘私意’。南直劲,你这么想维护朝廷稳定,别做中书舍人了,去兵部吧,给朕查一件事情,弄清楚楼船将军黄普公是生是死、又是怎么落入陷阱的。”
  南直劲比卓如鹤还要惊讶,最让他惊讶的是,他还真对黄普公之事有所了解,此事若是查个水落石出,朝廷可不会“稳定”。
第四百六十五章
朝廷不可分裂
  南直劲仓皇回到京城,却没有回家,直奔自己常去的一家茶馆,坐了很久,缓缓心神,望着外面的车水马龙,恍如隔世。
  将近天黑,估计大臣们都该到家了,南直劲离开茶馆,前去拜访宰相卓如鹤。
  卓如鹤这一天也是魂不守舍,但是慢慢冷静下来,反复思量皇帝的态度,觉得自己还没有走到死路。
  因此,他很不愿意再见到南直劲,但又不能不见,于是让两名随从留在身边,以防日后有人说三道四。
  “你不该来。”卓如鹤直白地说,“陛下仁慈,咱们就该明哲保身,从此只做自己的分内之事。”
  南直劲行礼,“一直以来,我做的每件事情都在分内。”
  卓如鹤大为不满,“南直劲,在我面前就不要说这种话了吧,自我上任以来,朝内官员的任免半数与你有关,这也在分内?你是吏部尚书?”
  南直劲也不管有无外人在场,正色道:“宰相大人可以打听一下,我是推荐了一些官员,可是我从谁手里得到过好处吗?南某迄今住在穷街陋巷,家无余财,妻子儿女自食其力,可曾接受过帮助?”
  卓如鹤的确派人调查过,南直劲所言不虚,否则的话,他也不会任一名中书省小吏为所欲为。
  “你的‘分内之责’究竟是什么?整个中书省也没有这个职责吧?”
  有些话在皇帝面前不可说,对犹豫不决的宰相却必须说明白,南直劲道:“我的‘分内之责’也是每一位大楚臣子的‘分内之责’,宰相大人以为朝廷是谁的?”
  “当然是陛下的,南直劲,小心说话,我是当朝宰相,不是街边百姓,由不得你信口胡说。”
  南直劲笑了笑,“我的话百姓说不出来。再让我换个问法,朝廷属于哪位陛下?”
  卓如鹤吃了一惊,冷冷地说:“大楚只有一位陛下。”
  南直劲摇摇头,“不对,大楚有九位陛下,当今天子是其中一位,还有八位,都在太庙里。大楚朝廷不只属于当今天子,而是所有九位陛下。”
  “就凭这句话,你就该被处斩。”卓如鹤向随从使个眼色,他准备逐客了。
  一向拘谨的南直劲这时却露出几分狂热神情,“就算死我也要说实话,九位陛下对朝廷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太祖定鼎,功劳最大,随后的皇帝不过子承父业,保位而已,再次塑造朝廷的是武帝,唯有武帝能延续太祖的功勋。”
  “不必说了,南直劲,陛下恕你无罪,你就该感恩戴德……”
  南直劲叹了口气,“我的确应当感恩戴德,所以我特意来对宰相大人说句话。”
  卓如鹤示意南直劲说下去,心里已做好拒绝的打算。
  “陛下可以乱,朝廷不能乱;朝廷可以乱,宰相不能乱。”
  “你想多了,南直劲,陛下未乱,我也没乱,朝廷也依然稳定。”
  南直劲上前一步,盯着卓如鹤,“宰相大人以为陛下一句宽恕,从此就能风平浪静了?咱们都清楚,朝廷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文武百官听到风声,都在蠢蠢欲动,只等有人带头,很快就会有无数奏章弹劾宰相。到时候,宰相的罪名就不是勾结近臣、探听圣意那么简单。”
  “我问心无愧。”
  “宰相大人为官的年头不少了,‘问心无愧’就能无罪吗?”
  卓如鹤沉默不语,其实他也说不上问心无愧,任免官员虽然常受南直劲影响,他自己也提拔了不少亲信,难言公正。
  “我不会再违背圣意,南直劲,我也劝你一句,到此为止吧,就让陛下裁决一切,你我守住本分就好。武帝毕竟是太庙里的‘陛下’,不是你能挽回的。”
  “我没想过要违背圣意,恰恰相反,我希望朝廷固若金汤,百官一心,才能更好地为陛下做事,宰相大人也抱着同样的希望吧?”
  卓如鹤再次沉默,他已经明白南直劲的意思,越发犹豫不定。
  南直劲又上前几步,来到桌边,郑重地说:“宰相大人提拔过不少官员,也贬黜了一些,有人感恩,自然就有人怀恨在心,可是为何一直人人自安,没有反对之声?一是宰相大人治官有术,得到了朝中各方势力的支持,二是有皇帝的默许。怀恨在心者自知无望,也就消了报复之心,可那是暂时的,不会一直忍下去。”
  卓如鹤不得不承认,南直劲说得有道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5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