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袁枢也不犹豫,咳嗽一声道:“高总戎此言差矣。家父虽然对许定国有过知遇之恩,但此人生性凉薄,未必会念及旧情。何况家父早已故去,所谓人走茶凉,恐怕他连做做样子都懒得做了。”
高杰不曾想袁枢会这么说,愣了一愣道:“若真如此,这许定国也太不要脸了吧。难道这厮真的与东虏暗通款曲?”
陈潜夫见状连忙劝道:“事关北伐大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这下高杰也有些犹豫了。
花厅中四人,除了他自己外,其余三人都不看好许定国。
这姓许的真起了不臣之心?
便在这时有亲兵来报,说那斥候已经带到。
高杰挥了挥手,示意把人带进来。
魏得功走进花厅,见四位大佬依次坐在上首,也不犹疑当即跪倒在地冲高杰行礼道:“标下斥候营魏得功,拜见大帅,拜见诸位大人。”
高杰嗯了一声,沉声道:“你说有重要军情禀报于本帅,那便说吧。”
“这……”
魏得功朝越其杰、陈潜夫、袁枢等人扫了一眼,欲言又止。
高杰看出他心中所想,不耐道:“三位大人都是自己人,你不用顾虑。”
魏得功这才咬牙道:“标下在河南北部侦查时,发现一队十几人的鞑子骑兵往睢州方向去了,标下怀疑这些人是想和睢州许定国商议投降之事!”
轰隆!
高杰闻听此言,脑子直是一炸。
什么,这许定国真的想要投降鞑子!
如果说方才越其杰等人判断许定国有意投清只是捕风捉影,那么魏得功的话便是毫不疑问的证据。
如果许定国没有投降鞑子的计划,为何会有十几骑鞑兵专门往睢州方向而去?
“本帅再问你一遍,这些可是你亲眼所见?”
“回禀大帅,标下所言句句属实,那些鞑子确实是往睢州方向去的。”
“会不会只是路过?”
高杰对许定国还心存幻想,说出了一句叫人哭笑不得的话。
越其杰长叹一声道:“高总戎的心情,本抚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已至此,看来许定国早就意欲投虏,高总戎万万不可以身犯险。”
说完这番话,越其杰自己都觉得有些贱。
自土木堡之变后,文官势力便压过了武将。
到了万历、天启、崇祯三朝,文官的地位进一步升高,甚至连天子都不放在眼里。
这种情况下文官完全可以像呵斥家仆一样呵斥武将,稍有不如意便可叫左右亲侍把武官拿下打板子。
可自崇祯末年以来贼寇四起东虏犯边,天下大乱。
烈皇为了剿贼平虏不得不重用武官,这也导致了辽镇祖大寿、楚镇左良玉等人的相继出现。
在乱世手中有兵腰杆子才能挺直,文官与武将的地位瞬间翻转。
除了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等几个少数的强硬督师,几乎没有文官能够指挥的动武将。
如今卢象升、孙传庭战死,洪承畴降清,武将更是个个跋扈。
像越其杰这样手中无兵无卒的光杆巡抚,要是不和高杰合作,是一件事都办不成的。
让越其杰感到稍稍欣慰的是,至少高杰还听朝廷的调令。
朝廷命其北伐,他毫不犹豫的就率部离开山东准备北上。
这种情况下,越其杰当然不希望高杰出现什么意外。毕竟高杰军中部将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李本深、李成栋、柏永馥三员虎将谁都不服谁。
若不是高杰强势,麾下三将随时可能起摩擦。
如今除了李本深坐镇徐州,李成栋、柏永馥都跟随高杰准备北伐。若是高杰出现什么闪失,这五万人的军队很可能瞬间就会土崩瓦解。
是以越其杰才会拼命劝说高杰不要只身前往睢州赴宴,这场宴很可能是个鸿门宴呐。
事实证明越其杰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许定国这厮果然和满清眉来眼去,暗通款曲。
“高总戎还是小心为上,不妨率大军前往睢州,有大军压阵谅那许定国也不敢耍什么花招。”
陈潜夫朗声建议道。
在他看来,绝对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不足为惧。
高杰麾下有五万兵马,且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精兵。
那许定国麾下满打满凑也不过一万人,其中还有不少老弱辅兵。
看到高杰率领大军陈兵城下,许定国说不定腿肚子都会发软。
陈潜夫认为对付许定国这种无耻小人,就应该直接大棒扫过,用实力逼服他。
等到高杰大军进驻睢州,控制了睢州城,便可以进一步收编许定国的军队。
到了那时许定国便是想要反抗也没了机会,只能乖乖的束手就擒,引颈就戮。
在陈潜夫看来,许定国这种意欲投虏叛国的无耻小人一刀砍了太过便宜,就应该解送南京于西市凌迟处死!
……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视察龙江船厂
八月十三,天子驾临龙江船厂。
虽然早已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但龙江船厂的大小官员还是紧张的手足无措。
毕竟对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一堵天颜的机会。
朱慈烺之所以选在这一天视察龙江船厂,当然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因为由龙江船厂独立造制的第一艘福船在这一天会正式下水。
身为大明帝国的皇帝,朱慈烺当然要在这样重要的场合出席。
如今的龙江船厂虽然不比当年刚刚成立时豪气,但也已经恢复了七八分气蕴,朱慈烺一眼扫去还是基本满意的。
在朱慈烺身后跟着的是郑成功和宋应星。
朱慈烺带二人一同前往视察便是想让他们针对龙江船厂造出的第一艘福船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毕竟两人一个是《天工开物》的作者,一个是福建沿海最大海商的儿子。
朱慈烺在一众锦衣卫大汉将军的簇拥下阔步走到造制福船后厂的船坞中,一众官员、工匠纷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朱慈烺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平身。
他今日穿了一件大红色衮龙袍常服,头戴黑色翼善冠,显得十分精神。
朱慈烺振了振袍服,上前一步朗声道:“朕知道龙江船厂已荒废多年,能够恢复至今天这个规模实属不易。这都是诸位用心的结果,朕心甚慰。朕时常在想,隆庆万历年间开海后为何龙江船厂反而荒废了,最后朕想明白了,那是因为朝廷把海运都交给了大小海商,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做甩手掌柜当然不需要再自己造船,是以龙江船厂便废弃了。”
众人面面相觑,直是不知道皇帝陛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皆是默不作声。
郑成功却是尴尬极了。
要论起大明朝的海商,谁能比他父亲郑芝龙大?
自打接受招安之后,郑氏家族亦官亦商亦寇,完全垄断了福建往日本、马尼拉方向的海运。
即便一些小海商想要走货,也得问过郑家的意思,并且需要交上一笔让郑家满意的银子。
至于那些路过福建海域的商船,别管是大明的,琉球的,南洋的亦或是荷兰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的,都必须给郑家交税。
正是靠着收取买路钱,郑家才得以年入数百万两白银,养了一只拥有上千艘战船的水师。
郑成功知道郑家在福建的种种行为难免引起了皇帝陛下的不快,却也一时没有想到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郑芝龙是他的亲生父亲,他最多写信劝阻一番,也不可能做的太过。
皇帝陛下重新设立龙江船厂,并命船厂赶制福船,多少有些针对郑家的意思。这让郑成功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