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不遗憾(校对)第1365部分在线阅读
不过,李安自然非常明白,这绝对不是什么巧合,而是故意为之,李黛儿这一招李安领教的次数太多了,也是女子最常用的诱惑手段,简直是屡试不爽,只要足够的有姿色,往男子怀中一倒,就很容易俘获男子一颗骚动的内心。
“黛儿,你没事吧!”
李安自然不能揭穿人家,要不然就尴尬了。
李黛儿莞尔一笑,轻轻的用力起身,却在刚刚起身之后,又再一次倒入了李安的怀中,并更加搂紧了李安的脖颈,在李安的脖颈吹了一口气。
“怎么了,受伤了?”
李安继续佯装不知,一脸关心的问候。
李黛儿小声道:“似乎是昨夜伤了小腿,刚才又疼了一下,不过,倒也没有大碍,休息几日就好了。”
“腿伤了还跳舞,真是不懂得爱惜自己的身子,来,不跳了,不跳了,躺着歇会儿吧!”
李安顺势搂住黛儿,关心的问道。
李黛儿并没有在意,反而莞尔一笑,开口道:“恩公要在益州城停留多久?会离开吗?”
“恩,也就三五天吧!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停不下来啊!”
李安也不想骗一个无知的小娘子,这样不太道德。
“哦,这么快就要离开啊!那能不能带上奴家啊!”
黛儿开口问道。
“这个?”
李安显得有些犹豫,不是不喜欢美人,而是一路上也不会缺少美人,如黛儿这般姿色的美女,那还是很多的。
另外,一路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更要去见曳夫,若是带着小娘子,那就不太方便了。
“怎么,恩公不喜欢黛儿么?”
李黛儿显得有些失望,难过之前溢于言表。
李安一脸无奈的说道:“黛儿有所不知,这家有河东狮吼,日子也不好过啊!若是让我的夫人知道了,哎!那就麻烦了。”
“怎么,恩公这么有能耐,还怕夫人?”
黛儿好奇的问道。
李安叹息一声,撒谎道:“黛儿有所不知,夫人与我青梅竹马,一直对我照顾有加,若没有夫人就没有我的一切,所以,我并不是惧怕夫人,而是尊重那个曾经对我好的人,都说男子薄情,但也并不是所有的男子都薄情的,你可明白。”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顾家疼老婆的好男人,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尤其是博得女子的好感。
李黛儿闻言,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突然感觉自己的要求似乎过分了,自己的恩公救了自己,而自己却要让他做出为难的选择,这岂不是破坏别人的家庭么,虽说大唐是有纳妾制的,可若是原配夫人不同意,那也是挺麻烦的。
“恩公,是黛儿唐突了,恩公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男人,没有之一。”
李黛儿莞尔一笑,从李安的身上爬起来,然后继续围着李安跳舞,只是跳了一阵子之后,便停下了,然后非常高兴的甜笑着向李安行礼。
“恩公在上,再受奴家一拜。”
李黛儿继续行礼之后,便转身离开了房间,临出门的时候还不忘回头像李安微微一笑,眼神颇为复杂。
这个复杂的眼神之中,既有高兴,满意,也有尊敬,敬仰,同时,还有一丝丝的遗憾,总之,李黛儿的心里是复杂的,难以用言语来形容,或许离开之后,她会找个没人的地方哭泣一场吧!
“好可爱的一个小娘子,真是有趣。”
李安嘴角微微一笑,突然感觉肚子有点饿了,于是起身出门,准备去外面找个好点的美食充饥,尽管春光楼也有美味,不过,李安在屋里有些闷得慌,还是去外面吃有意思。
李黛儿小娘子是笑着跑出李安房间的,所有人都看见了,所以,也没有人在意,可当她跑到自己的房间的时候,眼泪却止不住的流了出来,哭的是哗哗的,似乎特别的伤心,可到底为什么伤心呢?或许她自己也搞不清楚,总之,就是莫名其妙的想哭,哭的莫名其妙,连她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哭泣,还哭的这么稀里哗啦。
哭了一阵子之后,李黛儿又笑了,笑的非常的难以控制,笑过之后又哭,然后继续笑,继续哭,似乎不太好控制自己的情绪,直到小半个时辰之后才初步控制住。
而就算不哭不笑,李黛儿的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静,她还从未有过这种感情,一种让她自己无法控制的感情。
引起这种感情的原因,就是因为她今日遇到了李安,活了这么多年,她也算是见多识广,见识过无数的男子,但能够让他如此动心的,如此情绪难以平静的,就只有李安一个了。
李安为何有如此出众的魅力,让李黛儿情绪难以控制,估计去问李安自己,李安也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就是帅气一点,多金一点,能力强一点么,也不该让一个女子如此情绪波动啊!
既然李安给不出答案,李黛儿就更加给不出答案了,她也搞不清为何一想到李安就难以平静自己的情绪,一会哭一会笑的,似乎每时每刻脑子里想的都是李安,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了,似乎任何事情都要靠后,而只有李安是她必须要放在心上的。
感情的世界就是如此的不可理喻,就是如此的让人难以理解,也就是见一面这么简单,居然被影响到如此之深的地步。
这也许就叫一见钟情吧!而且,还是有缘无分的一见钟情,这个就非常让人痛苦了,相忘于江湖,多么残忍的事实啊!
别说见一面了,在后世就算没有见面,只是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一个人,都很有可能被吸引住,从而造就了数量庞大的追星族群体,这些人为了某个喜欢的明显,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一切,为了能见偶像一面,情愿花费非常高昂的金钱,甚至还梦想有一天能够嫁给明显,简直是魔障了。
仅仅通过一个屏幕,在并不十分了解一个人的情况下,居然能全身心的喜欢上这个人,这就是粉丝的情感,也是一种不满足于现实的情感。
因为屏幕上放映的主角,那都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的长相也都是经过优化的,把一个人所有美好的一面都展现出来了,而对于这个人不好的一面,那就全部被隐藏起来了,经过如此细致的艺术加工,很容易塑造出一个非常完美,非常让人着迷的美好形象,从而会有一群热烈的粉丝在后面追捧。
后世的偶像都是经过专业塑造的,而李安确是货真价实的,至少比那些小鲜肉要强的多,让李黛儿难以自持也实属正常。
这边李黛儿满脑子都是李安,而李安这边确是早就把李黛儿给忘了,不是故意忘的,而是李安要去找好吃的美味,正忙着询问路人,问问哪里有好吃的早点。
“前方不远就有一家锅盔店,那味道老正宗了。”
一名路人好心的告诉李安。
“多谢。”
李安点了点头,迈步向前方走去,很快就到了锅盔店铺。
这里的生意确实不错,居然还排着队,要想买到锅盔,还需要等候一段时间,这样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吃到新鲜出炉的锅盔。
问了旁边的路人,李安了解到,这个锅盔是蜀中的特产,不过,也是有争议的,因为京城一带也有锅盔,也说是本地特产,虽然都是锅盔,但外形大小是有一点区别的。
据说,商周时期就已经有锅盔了,当时叫文王锅盔,这似乎证明锅盔并不是蜀中发明的,而是关中一带发明的,蜀中只是偷学了技术,然后就占为己有了。
秦朝的时候,人们制作锅盔,个儿大饼厚、瓷实,据说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因而被叫做墩饼。
当时秦军行军时士兵配发的墩饼,一个都有五六斤重,一个墩饼的直径大约在六十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十五厘米左右,而且士兵的携带方式也很独特,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如同民间过去常用的褡裢一般。
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极好的单兵护具,起到了盔甲的作用,更难得的是,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军。墩饼能吃箭,也成了秦军获胜的一大法宝,而后士兵们便把墩饼唤做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秦人出门,家中必烙锅盔,让出门人带上,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后世,从未中断过。
据说秦军能力克群雄统一六国,除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原因外,锅盔作为战士的主要干粮,也有着突出贡献,锅盔的保质期比较长,适合长时间存放和携带,不容易变质腐烂,适合长距离作战食用,完全可以和今天军队所使用的压缩干粮媲美。
第1422章
锅盔这种看似不起眼的食物,居然成了大秦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恐怕当初发明它的人都没有想到,这种古代的压缩饼干,对于提高秦军的作战能力,减缓后勤压力,具有极高的作用。
而锅盔的保质期之所以比较长,适合长时间存放和携带,这与锅盔的用料及制作方法密不可分,锅盔的制作方式非常讲究,要用上好的小麦面粉,用水搅拌,和成面团,待发酵后用擀面杖擀成大圆饼,置于平底大铁鏊中,用文火慢慢烙之,炕干水分、皮微焦黄而瓤干香醇,锅盔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放上十天半个月也不会起霉变质,非常适合长距离作战食用,完全就是超大好的压缩饼干,一种能够当做盾牌的压缩饼干。
一想到前胸和后背各自挂着一个厚厚的大盾牌,李安就觉得这样的士兵,更加不容易被射杀,前后两个大大的锅盔,可以很好的保护士兵的最重要要害部位。
这还是秦代的故事,在大唐时代,同样也有有关锅盔的故事,相传,唐朝时高宗皇帝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最初选取中乾县东北二十五公里的五峰山,后因穴位风水不吉利,而改选在乾县城北三公里的梁山上。
梁山风景优美,是当年秦始皇、隋文帝巡幸游览之所,位于京都长安西北八十公里,在八卦中属于乾位,故将陵墓称为乾陵。乾陵修建工程浩大,征用了数万名匠人和民工。当时,有个叫冬娃的小伙子,从小失去母亲,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他生性聪明,勤劳朴实,很受乡邻的称赞。谁料后来父亲因病卧床,冬娃每天除了上山打柴外,回来还要给父亲烧菜做饭,天长日久这样干,便练就了一手做饭的烹调技艺。
修建乾陵征用民工时,他替父亲去做工,因人多而活路又繁重,饭食往往不能按时吃,困苦不堪。有一天,他肚子饿得实在撑不住了,就悄悄地在路边挖了一个土窝窝,架上自己的头盔,把面和匀放在盔内,在盔下烧着柴禾,过了一会儿,他从盔内取出烙成的馍一尝,酥脆可口。他高兴极了,就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同伴,让大家改用铁锅去烙,结果吃起酥,闻起香,一传十、十传百,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锅盔馍。
从此后,筑陵工地上香气弥漫,总监尝到这种香味异常的馍后,感觉不错,忙派专人送到京城长安。因此馍不同一般,后来唐王朝每年就要乾县进贡锅盔馍。这种烙馍的方法,逐渐流传到民间。由于历代劳动人民不断地改进制作方法,锅盔馍的质量也越来越好,样式也有许多种了。后世旅游业颇为发达,乾陵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旅游者,他们总爱吃乾县的特产锅盔馍,临走时还要带上几个,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不过,这个故事的可信度不高,一个修乾陵的民工,怎么会有铁质的头盔,在铁器非常珍贵的大唐时代,普通的修陵民工是不太可能有铁头盔的,古代对铠甲和头盔的管制都是很严格的,哪能让民工拥有铁质头盔,就算是士兵的头盔,也有很多是藤条和皮质的,铁质头盔都不是足够充足,而用火烧头盔,则有毁坏头盔的嫌疑,一旦真的造成损坏,那是肯定要被惩治的。
这也就是一个流传的故事而已,并没有太高的真实性,反正李安是不太相信的,觉得是编造的。
对于蜀中来说,也有关于锅盔的传说,相传蜀汉时期,西蜀丞相诸葛孔明屯兵南充,待北伐,为不误战,蜀军行军途中腹中饥饿,遂架其盔,将面和匀置之于盔,盔下烧柴,少顷,盔内烙已为饼,称之锅盔矣。其后,包公后人包元恒随军入川,习军中烙盔手艺。久之,见锅盔形圆面厚,虽解饥耐饿,而口感欠缺,酥脆不及,苦思良久,改央薄旁厚,遂觉香味扑鼻,酥脆可口,自此包记锅盔诞矣。
蜀国北伐大军在紧急情况下,用铁盔烙饼,倒也有一定的可能,不过,李安还是觉得是杜撰的可能性更高一些,行军打仗都有专业的伙头兵,好好的锅不用,干啥要用头盔啊!古时候铁盔稀缺,质量也比较一般,难道就不怕被烧坏了,卫生问题又如何保证,这些都是问题。
在排队等候的过程中,李安也大概看出了锅盔的制作工艺,首先自然是发酵面团了,然后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排气揉匀,将面团分成两份,将每一份揉匀,将每份擀成薄片涂上油。撒上两小勺盐、两小勺胡椒粉、三小勺孜然粉涂匀,自下而上,紧紧的卷起,稍微搓长,盘上卷,尾端塞入下面。
然后稍稍擀薄,撒上一勺芝麻,用擀面杖再擀几下,擀成生坯形状,做好的两个锅盔生坯盖上锅盖发酵一段时间,轻轻放入二次发好的锅盔生坯,小火慢烙,烙好一面,轻轻翻面,烙成两面金黄即可,烙好的锅盔,出锅放入平盘,供客人们挑选,当然,在供不应求的时间段,是不存在挑选的,基本上就是刚刚放入盘子就被买走了,客人们还需要排队。
其实,益州城做锅盔的小店还是挺多的,但同样的食物,经过不同之人的制作,在味道方面是会有一点区别的,做的味道好,比较正宗的小店需要排队,而口味不佳的小店,生意就很是一般了。
李安自然要品尝口味最正宗的锅盔,所以,特意跑来排队了,哪怕多等待一段时间,那也是值得的。
等了好一阵子,终于轮到李安了,因为好不容易排队的,所以,一口气买了四个,这让后面排队的都颇有一点怨言,一般排队买锅盔都是一两个,购买四个的很少。
李安没有理会身后人的不满,自己拿了一个,其余的分给陈龙等人,并随意的掰了一小块放在嘴里品尝。
“恩,味道果然正宗,不错,好吃的很呢?”
李安尝了一口之后,非常满意的说道。
小小的锅盔,制作的材料和工艺都非常简单,但却能有如此口味,确实非常的不错,让李安颇为满意。
“贵人是外地来的吧!这可是咱们蜀中著名的包记锅盔,咱们蜀中还有好多种类的锅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