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经(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1058

  老天还是那么不公,不等钟衡品尝到丞相的真实味道,石国遭到入侵,多半领土沦陷,只剩下都城勉强支撑。
  这一次,钟衡不打算屈服,他不知道未来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反正这一次,他要紧紧握在手里,死也不松开。
  龙王离开石国前去解救大雪山军队时,曾许诺说两个月之后就会带着救兵回来,钟衡的判断力却告诉他,即使龙王按时回归,小小的石国仍然不足以与强大的敌人对抗,所以他立刻着手进行长远打算。
  这时的石国混乱不堪形同散沙,原丞相杨兜被逐,军队只剩下数百人,百姓惊慌不安,对新任丞相充满了不信任,国王体弱多病,头脑简单,唯一的热情就是每天早晨接受太监们一丝不苟的朝拜。
  钟衡手下唯一可用的力量是刀客林小山率领的几十名大雪山剑客、二百多名立场模糊的匪盗和四五百名石国士兵。
  逍遥海四国联军已经到达边境,留给新丞相的时间没有多少,钟衡立刻着手同时进行几件事:
  放弃全国战争,派出使者将边境哨所里的驻军全部召回都城,勉强又聚集二百多名士兵。
  要求石国百姓三日之内迁入都城,只带粮食与金银细软,丞相承诺,战争结束之后,土地与房屋都会物归原主,其它损失由国库赔偿,最后这一点打动许多犹豫不决的百姓,大家一窝蜂地涌入都城。
  钟衡还抽出时间与那群盗匪称兄道弟,按江湖规矩交往,很快就发现真相,这些人投奔——或者说恐惧——的人不是龙王,而龙王身边的女护卫荷女,这种恐惧非常强大,足以支撑起一定程度的忠诚。
  龙王离开的当天,钟衡抄没了旧丞相杨兜的家产,数目不小,甚至超出石国国库,这笔钱钟衡没有上交,而是用来雇佣工匠修补城墙,招募进城的年青农民当兵。
  最紧迫的物资还是粮食,没有食物,再强大的军队也守不住城池。
  战争突如其来,石国官方的粮食储备非常少,钟衡采取软硬两种手段,一方面花高价从普通百姓手中买走粮食,另一方面强迫富户与贵族们交出自家的存粮,终于使得国家的粮仓充实起来。
  这是石国能够守住都城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仅仅三个月之后,粮价飞涨,花十倍价格也没办法让百姓卖出一粒米了。
  从杨氏家中抄没的金银很快就不够用了,钟衡与国王商量了两次,发现完全无法说服对方之后,干脆绕过无能的国王,接管了国库与王家宝库,然后派人强占孟氏在石国的商号与钱庄,又取得一笔钱。
  即使这样,想要凭借不到一千名士兵守卫都城,也是无法完成的任务,钟衡做出一切努力,最后还是要依靠敌人的错误决策,才能勉强保住刚刚到手的小国。
  逍遥海康、安、沙、惠四国组建的联军人数为两千,由实力最强大的康国派出一名将军指挥,康国王子留在军中,尚未进入石国国境,遭到驱逐的丞相杨兜就跑来投奔。
  就是这三个人,在军事策略上发生重大分歧。
  将军觉得手中的兵力太少,不宜强攻都城,希望就在边境邀战,双方按传统模式对阵,与此同时,放话给予石国国王优待,保留他的王位,以此督促石国尽快投降。
  杨兜满怀恨意,石国不属于王室,而是杨氏的私产,如今被人硬生生抢走,他要不顾一切地抢夺回来,为此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他做出种种诱人的许诺,声称石国百姓早已失去对王室的忠诚,城内还要许多杨氏的支持者,只要四国联军快速进发,无需战斗,就会有人打开城门。
  康国王子仍对石国公主念念不忘,他可不想将石国转交给流亡丞相杨兜,而且石、康两国接壤,多多抢占土地,既能强迫石国改变主意,将公主嫁给他,还能扩大康国的势力。
  三人争论多日,因此丧失进攻的最佳时机,最后的结论是兵分两路,一路进攻都城,一路抢占各地市镇。
  结果证明,这是错得不能再错的决策。
  第一路人马前进到离都城三十余里的地方,得到让他们意外的消息,石国都城不仅没有敞开城门迎接大军,反而严阵以待,守城兵力与日俱增,已经达一千多,与进攻方不相上下。
  杨兜大失所望,于是亲手写下几十封信,号召杨家的支持者们行动起来,然后由弓箭手趁夜射入城内。
  作为回答,次日一早,城里抛出十几颗头颅,有杨氏子弟,也有公认的杨氏支持者。
  杨兜在联军中的地位立刻下降到可有可无。
  另一路人马在石国境内圈占土地,发现各处市镇空虚无人,只剩下房屋与带不走的重物,搜刮不到金银财宝时,非常气愤,于是放火烧掉了路上所遇见的一切建筑。
  消息传到都城,帮了钟衡一个大忙,迄今为止持观望态度的石国百姓,一夜之间生出同仇敌忾之心,再也没人敢提投降的建议了。
  由于实力相当,许多人甚至希望出城决战,一举击溃入侵者。
  钟衡保持着清醒,知道石国军队人数虽然增长,战斗力却没有多高,贸然开战胜算不大,一旦打了败仗,立刻就会将守城热情打压到谷底,因此力排众议,坚守不出。
  等了足有一个月,联军两路人马汇合,发现石国真的没有投降之意,才发起攻城战。
  围城战一打就是半年多。
  龙王与大雪山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几乎将石国击垮,钟衡却打死也不相信,决定孤注一掷,他的坚定奇迹般地打动了许多人,整个西域,就只有这一小片地区的人民,仍然笃信龙王没死,正在聚集更强大的兵力,时刻都会回来解救石国。
  期间若干次,联军都有退兵之意,可是金鹏堡在西域势如破竹,进展之快超出所有人的意料,逍遥海四国本是独步王的盟友,没多久就下降为附庸,最后沦为仆从,连名义上的独立都岌岌可危。
  现在,联军不再是为本国争取利益,而是替独步王打仗,这让围攻者的士气越来越低,却又不敢轻言罢战。
  城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战争持续的时间过长,缺衣少用,粮食每日定量分发,只能维持半饱,军民的士气同样跌到谷底,全靠着丞相的强硬手腕,才没人敢投降。
  几个月之后,独步王指派的新统帅到来,从四国征发更多的士兵,连续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守城越来艰难,就连钟衡,也不禁心生犹疑,觉得石国已经坚持不了多久,而龙王,不是死了,就是永远也不会再返西域。
  就在这个时候,四国联军的新统帅派使者送来一封信,以前所未有的友善姿态,赞扬钟丞相与石国百姓的坚忍不拔,然后提出慷慨大方的条件,只要打开城门投降,石国仍能保持独立,钟衡的丞相位置也将得到金鹏堡的大力保障,百姓可以返回旧居,不受任何惩罚。
  对国王,对丞相,对城里的百姓,这都是难得的条件,当这封信的内容被联军使者“无意中”公开以后,投降的呼声骤然高涨,钟衡备感压力,不得不同意进行一次正规的谈判。
  此时,龙王率军由乌山进入逍遥海的消息,正被城外的联军严格封锁。
第0415章
忠诚
  情场老手最痛恨的事情就是被女人欺骗,商人最难以忍受买东西时多付了一文钱,官员则每每哀叹人走茶凉,因为他们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吃亏。
  由此可以理解,大雪山军师方闻是对金鹏堡的背信弃义、重开战端有多么的气愤,这本是他策划好的战略,就等己方军队在中原的支持下壮大起来,结果却让独步王抢先一步,而且还是一大步。
  每天都有金鹏堡攻城掠地的消息传来,方闻是由心愤转为心痛,最后变为心慌,和钟衡一样,他也才刚刚尝到美好生活的甜头,衣食与女人,这些常常在梦中萦绕的东西,他总算都沾到了一点,还想要得更多,绝不愿就此放弃。
  随着金鹏堡的势力日益膨胀,方闻是开始滋生别的想法,不管怎么说,他不再是无名之辈,疏勒国中崭露头角,璧玉城里舌战群雄,就算龙王倒掉了,总还会有慧眼识珠者礼聘他这样的大谋士吧。
  于是他等着,甚至开导自己,被金鹏堡软禁,这也是一种资历,日后可以向外人炫耀呢。
  方闻是比平时更注重仪表,按时起床,认真地穿衣、梳理发髻,右手持卷,左手背负,站在庭院中大声诵读经典,以此展示自己临危不乱泰然自若的气质。
  可惜,负责监视他的两名金鹏堡刀手粗俗无知,不仅没有从中领会到谋士的风度,反而感觉吵得慌,只忍了一天,第二天拔出宽厚的长刀,以强硬的语气要求书生闭嘴。
  方闻是禀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信念,回房默默痛斥这两名莽汉,幻想着独步王亲临寒舍,他大义凛然地拒绝,如是三番,才半推半就地转投主人——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无礼的刀客。
  独步王没有来,龙王与大雪山全军覆没的消息却传来了,方闻是唯有哀叹时运不济。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龙王一死,军师就成了无关紧要的人物,没有枭雄来争抢他这位大谋士,他遭到了遗忘,连两名看守宅院的刀手,似乎也觉得多余再关着他,每日里呼朋唤友,吃喝喧闹,将这里当成了娱乐场所。
  方闻是出离愤怒了,无心读书,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换着花样诅咒金鹏堡与独步王,“总有一天……”这是他必用的四个字,与此同时,深切地感受到龙王是多么伟大的人物,只有在龙王那里,他才能施展胸中的抱负。
  传言龙王被杀的第十天,许小益花钱将军师买了出去。
  许小益不爱读书,甚至不怎么识字,却有一种察觉危险的本能,好像能在暖风中感受到寒意的候鸟,金鹏堡刚刚散布龙王破坏停战协议的谣言,他就带着大量银票躲藏起来。
  狡兔有三窟,许小益的藏身之窟至少有三十所,银票大都做过掩饰,没人能从上面找出龙王拥有它们的痕迹。
  金鹏堡的确花了一点工夫搜捕龙王身边的小掌柜,结果一无所获,随着胜利消息越来越多,大雪山逐渐变得无足轻重,对许小益的关注也就淡了下去。
  许小益的消息仍然灵通,正因为如此,他不相信龙王与大雪山全军覆没的消息。
  又过了一段时间,璧玉城变得不那么安全了,独步王的成功让南北城的居民目眩神迷,人人都兴奋地企盼着参与重塑西域的盛宴,许小益虽然不那么重要了,但仍可能遭到出卖。
  他得逃亡。
  犹豫再三,许小益决定将军师救出来,他不喜欢方闻是,这名迂腐的书生只会空谈和要钱,还跟他的姐姐不清不楚,要不是坚信龙王仍然活着,许小益即使在方闻是身上花钱,也只是买通看守灭口。
  事情非常顺利,两名刀手巴不得收钱甩掉包袱,于是放走书生,向上司报告说犯人上吊自杀。
  从来没人过来检查,连龙王都已经成为历史,更不用说他手下的小喽罗了。
  “唉,让我自生自灭吧,龙王已逝,我也心如死灰,世间纵然英雄辈出,却再没人能从方某这里得到一计一策。”
  方闻是幻想中的明主没有现身,只好将准备好的言辞扔给许小益。
  这时他们已经共乘一车逃离璧玉城,许小益不太明白军师嘀咕的是什么,但他知道,钱在自己手里,权力相应地也应该在自己手里,“姓方的,少说没用的话,龙王还没死,你用不着寻死觅活的。”
  “龙王没死?你怎么知道?”方闻是眼睛一亮,忽略了对方生硬的语气。
  “这还不简单,我打听过了,消息是那个叫独孤羡的家伙传出来的,可就是他,也没见着龙王的尸体,我猜他是害怕独步王的惩罚,所以编出这个故事。你认识龙王的时间还太短,要是像我一样了解欢哥,就会知道他绝不会死在风雪里,就算别人都死了,他也会活下来,然后某一天突然蹦出来,吓你一跳。”
  方闻是对许小益的猜测不太信服,可这终归是一个安慰,“要是龙王还活着,就算把我吓晕过去也行啊。”
  许小益越看方闻是越不顺眼,开始后悔把他救出来了,“姓方的,我还得提醒你,到了那边,你得老老实实的,不准再跟我姐姐眉来眼去。”
  放眼璧玉城周边,不受金鹏堡控制的地方已经不多,许小益打算去石国,那里不仅有他姐姐许烟微,还有仍然支持龙王的一小股力量。
  正是在这一点上,方闻是与许小益发生分歧,他倒不在乎许烟微,那是个挺美的女人,可谋士不会在女人身上浪费精力,他不想去小小的石国,希望一直向东,到中原的势力范围内避难。
  许小益自然辩不过军师,但任凭方闻是说得天花乱坠,他仍然坚持一条不变的原则:银票都是他替龙王保管的,一两也不能分出去。
  没有钱,方闻是寸步难行,他只得耐心劝诱,从西域大势一直说到西域东部好玩的小东西,从早到晚嘴不停歇,就这样,两人一路来到双泉村,穿越沙漠,花了一点小钱,买通围城的联军,趁夜混进都城。
  直到这时,方闻是才放弃投奔中原的计划。
  在石国都城,掌权者是钟衡,方闻是与他打过交道,本来印象不错,可是对他突然成为龙王亲信很不服气,言语上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来,导致两人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最后是在许烟微的调解下才维持表面上的客气。
  许烟微很高兴弟弟的到来,姐弟二人总算实现了当初的梦醒,离开南城那个烂泥潭,进入石国。
  许烟微也不相信龙王已死,信念比弟弟还要坚定,“龙王不是人,他是阎王派来收割人命的魔鬼,怎么会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10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