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路易十四(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331

  “这里有多少人?”一个警察忍不住问道。
  “可能半个法国的人都在这里了吧。”他身边的近卫军说,与警察不同,他们骑着肩高几乎等同于常人身高的战马,看出去当然比一般人要来得远,即便如此,他看出去仍旧看不到尽头——这几年来一直在拓宽,足以让四辆马车并肩奔驰的胜利大道上黑压压的全都是人,警察们忙碌着拉起绳索,再在绳索上悬挂法兰西的国旗与王旗,这样才能让民众不敢继续往前推挤。
  近卫军策马上前,缓慢地穿过人群,与他的同僚一起驱散过于密集的人群,凡是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有时候在稠密的人群中发生的踩踏事件,所能造成的伤害丝毫不逊色于火枪火炮,他们可不想为这个重要的日子增添上一份不祥的血色。
  幸而如今法兰西人也习惯了接受警察与军人的安排,虽然也有抱怨与推搡,但那令看到的人都不免心悸胆颤的黑色总算是散开了,接下来就是马车归马车,行人归行人,骑手归骑手,他们都被命令退到属于自己的黄线内。
  在这些队列里占据优势的无疑是本来就居住或是借住在这里的人,他们不但不用通宵达旦的苦熬,还能拿出新鲜的面包、水果与甘甜的水大快朵颐,不过那些千里迢迢而来的外省人与外国人也不必担心需要饥肠辘辘地长途跋涉,已经有小贩出来卖食物和水,还有人提出了被淘汰了有十来年的“流动厕桶”,居然也是生意兴隆。
  近卫军从他们身边慢悠悠地行过,他的坐骑头一伸就从一个小贩顶在头上的篮子里叼走了一只苹果,小贩察觉到了,但他只是看了一眼就转过头去了——与五十年前同样做这种小买卖的人不同,他应当是凡尔赛附近村镇的居民,这篮子苹果不是他的生计,是外快,犯不着白费时间与力气和人争吵。
  马儿的主人却也没有占这点便宜的意思,一弹手指,一枚小埃居就飞了出去,正好落在苹果篮里。
  “谢啦!”小贩喊道,然后继续往前走去。
  近卫军一直走到只有寥寥几辆马车的地方才折转,一看周围的景色,居然都快走到埃夫里了,埃夫里距离凡尔赛有半法里,一法里约等于一万两千尺,也就是说,这条队伍竟然有近六千尺的长度,他不禁啧了一声,心中满怀豪情。
  这些事实上还不是全部,路易十四早就考虑到了澎湃人流对道路与城市的压力,一早就勒令各处地方官员与教士不得随意签发通行证与证明信——但酌情给了一部分名额,至于那些从各个国家而来的人,如果没有国王名单上的可信之人签发通行许可,他们一样寸步难行,不得不悻悻然地打道回府。
  既然如此,数学不错的他也大概计算得出,有大约十万人拥挤在从凡尔赛到埃夫里的胜利大道上,他们要和国王一起到巴黎去。
  随着黎明的第一道曙光投向凡尔赛宫的阿波罗金亭,人们终于听到了悠长的号声,他们愉快地躁动了起来,是国王要来了!
  凡尔赛宫高居人力造就的山巅,阶梯起步的地方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围绕着广场原本只是一些供底层官员与贵族仆人居住的旅店,后来逐渐演化成了村镇,也就是著名的凡尔赛镇,这座镇子有一个相当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一条几乎与广场同样宽阔的中心道路——今天它早已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撒上了香水和花瓣。
  首先影影绰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是林立的圣人画像,以及十字架,按照传统他们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教士们提着香炉跟在后面,三位红衣主教身着象征着生命与健康的绿色祭衣乘坐抬轿走在队伍中央,不断地向人们做出祝福的手势。
  “这是我们的红衣主教!”法国人骄傲地说。
  自从令罗马教会倍感耻辱的阿维尼翁事件后,罗马的红衣主教都是意大利人占据优势,而相对的,法国的红衣主教从来就是最少并且最被排斥的,但这种情况在路易十四的私生子卢西安诺成为意大利王之后就改变了,罗马教会为了保证梵蒂冈的独立权与自主权,不得不答应了许多苛刻的条件,其中就有奉被路易十四支持的以拉略为教皇这一条。
  以拉略是意大利人,之前还是宗教裁判所的法官,按理说这些主教不该这么为难才对,他们甚至退步说,可以让一个法国人来做教皇,也不愿意让以拉略戴上三重冠。当然,这被卢西安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以拉略一世后来与路易在通信中戏谑地说道,这是因为他们实在是不想让原先如同一匹马,一把刀子之类的“工具”登上至高无上的尊位。
  无论罗马的主教怎么想都无济于事,以拉略在二十年前做了教皇,作为一个“年轻人”(与那些垂垂老矣的教皇相比),他将自己的统治延续了整整十三年,在这十三年里,他改革教会,整肃宗教裁判所,清除了所有的反对声,将一批年轻有才干,生机勃勃并且还不那么肮脏的教士拔擢进教会高层,同时,在凡人无法触及到的地方——也就是里世界,也接到了这位教皇的诚意,以拉略一世申明道,只要巫师们愿意遵守凡人的律法,就不会受到教会的追缉,他们只要将自身的秘密保守妥当,哪怕愿意走出里世界与凡人一同居住也是可以的。
  里世界如何我们都知道,如果可以,有谁会愿意生活在压抑狭小的岛屿或是一块被隐藏起来的领地里?还有自己的孩子?
  不是只有向日葵才会想要追随阳光的。
  只可惜并不是所有的国王都有着路易十四的胆量与魄力,最先获得释放的是意大利与法兰西的巫师们,而后是瑞典、普鲁士、西班牙与葡萄牙这样与法兰西关系亲近的国家,像英国与神圣罗马帝国这些地方,可能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
  但要让法兰西在枢机主教团里占据足够的位置,以拉略一世并不难做到,如今除了这三个法兰西红衣主教,还有葡萄牙与西班牙的主教披上了红衣,前者一个,后者也是三个,1586年的时候西斯笃五世确定枢机团的人数只能固定在七十这个数字,这个数量已经不容小觑了。
  红衣主教在教士们的前呼后拥下转了个弯,从凡尔赛路上转到了胜利大道上,他们之后就是仅穿戴着鎏银的胸甲,身披宝石蓝色无袖斗篷,举着旗帜与长矛的近卫骑兵们,火枪手紧随其后,不断地脱下帽子向欢呼的人群致意,之后又是一群步伐整齐的步兵,他们将装着刺刀的长枪抗在肩膀上,唱着“上帝保佑太阳王!”(吕利作曲,莫里哀作词)的歌儿,挺着胸膛从人们的眼前走过。
  他们之后才有两个号手纵马出来,举起长号,吹了好几声。
  这下子就算是瘫子也要从人群里直起身来了,他们首先看到了四匹神气活现的白马,戴着羽毛的头冠,随着哒哒哒的脚步声富有节奏地摇晃着,它们还有四匹同伴,一样打扮,金银两色的缰绳被车夫松松地握在手里,还有一根纯做装饰的马鞭——这些马儿才不需要受鞭挞才能听话呢。
  国王就坐在马车里,只有他,这个时候即便是王后也不能和他坐在一起的,他将车窗推开,又拉开纱帘,这样道路两侧的民众可以毫无阻碍地看到他,一看到他,他们就发疯也似地尖叫起来,跳着,喊着,挥舞帽子和手臂,跟着马车跑——然后就被警察和近卫军拦住了。这种做法在人数众多的时候是很危险的。
  之后才是特蕾莎王后的座驾,诸位国王与大公的马车,波兰国王,西班牙国王,意大利国王,葡萄牙国王,普鲁士国王……上下阿美利加的统治者,接着是亲王或是公爵身份的大使——再往下是没有资格加入这个游行队伍的,跟随着他们的是披着白底红色十字架的十字军骑士,作为胜利者与天主的捍卫者,他们是有这个资格的,在十字军骑士后是波兰大名鼎鼎的翼骑兵,他们华丽的装束与十字军骑士恰好成为一个鲜明的对比。
  在他们之后才是贵族与官员的车队,以及他们的亲眷,这时候不能出现,之后他们无论怎么夸耀自己受国王宠信也不会有人相信了,身上闪耀着领花与肩章的军人们骑着马在马车边随行,偶尔与马车里的某位贵女说笑打趣一番。
  这支队伍终于结束的时候,人们的影子已经缩到了脚下,警察开始收起绳索,人们骚动着,近卫军则在队伍的空隙里来回奔驰,不断地用剑鞘维持秩序。
  商人们或是富有的外省人会乘坐马车,还有蒸汽机车,但一些就是为了享有与国王一同游行的殊荣的人,或是无法支持一辆马车的支出(马车从购买、配置到维护都需要一大笔钱),又或是没能租赁到马车又不太信任蒸汽机车的人,就只能跟着往前走了,幸而负责此事的塞涅莱侯爵一早考虑到了此事,在路旁放置了干草堆,可以喂马,也可以休息,有提供饮用水,也供应免费的面包,如今的胜利大道也早就有了煤气灯照明。
  这八法里虽然漫长,但道路平坦,身边有的是同行人,还有警察与国王的近卫军,人们倒也不觉得疲累,拼命地往前走,在夜幕低垂的时候,最后一个人也来到了巴黎的太阳门前。
  早在路易十四对巴黎整改时,巴黎老旧破败的城墙就都被拆除了,路易的设计师们在城墙原先的位置建造了一条环城林荫道,但也有人说,没有城门城市与乡村就没有了间隔,考虑到这点,设计师就增加了四座凯旋门式样的城门,其中矗立在胜利大道上的就是太阳门。
  大理石的城门高度甚至超过了原先的城墙,周身用克拉拉白的大理石建造而成,上面用浮雕表现了路易十四这一生来的四次重要战争——佛兰德尔战争,荷兰战争,大会战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战争,周边则用一些小画面来展示另外一些与国王有关的胜利。
  城门前后,甚至上方都有灯光照亮,金黄色的灯光将白色大理石渲染出象牙的质感,栩栩如生的人像更像是有了生命,在这个最先进的灯具依然限制在煤气灯的时代,这种美景实在是令人难以忘怀。
  “哎呀,诸位,往左边看!”一个人突然大叫起来。
  听到的人都下意识地往左边看去,在橙色的灯光与白色的石头上方,漆黑的天穹中突然爆裂开一朵艳丽的花朵!
  “是烟花!是烟花!”他们骤然忘记了疲累,兴奋地喊叫起来。
  ——
  “这是巴黎人民献给您的,陛下。”
  巴黎市长恭敬地说道。
  巨大的烟花在夜空中爆裂,犹如盛开的花朵,也如太阳发射的光芒,每个看到的人都不由得发出赞叹的惊呼,但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之后更多的烟花升上天穹,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还有颜色!更多的人喊叫起来,这是除了橙红色之外的有色烟花第一次出现。
  朱红、翠绿、明黄……
  无比璀璨与明艳的碧蓝。
  “这种蓝色我把它命名为曼奇尼蓝。”不知什么时候,卢西安诺一世走到了路易身边:“烟花是巴黎人民奉给您的礼物,但这个蓝色,是我给您的礼物。”
番外四——太阳王八十岁诞辰的盛大庆典(四)
  那天的烟花一直燃放到第二天一早。
  这一晚上巴黎的居民与外来的客人也都没去睡,他们或坐,或站,拿着面包和啤酒,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品味了一场虚空中的盛筵,这哪怕是天堂的水晶天才有的景象吧!到了三四点的时候,实在坚持不住的人索性直接躺在了阶梯、路面与广场的地面上,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过去的,只知道自己是被阳光刺醒的。
  巴雷是埃夫里人,这个距离凡尔赛只有半法里的小城如今也已经十分富有了,巴雷又是一个手艺精妙的面包师傅,生意兴隆,许多来凡尔赛做事的人都会在他的店里打发一日三餐,嘿,这可真是奢侈对不对?巴雷的老父亲经常说,在他小时候,只有贵族有三餐,平民百姓都是两餐,早上空着肚子干活,中午的时候还算是吃得饱足,晚上回家就喝点麦子粥了事——现在的年轻人竟然要一天吃三顿,面包里还要加牛油,加奶酪,加香肠或是火腿?真是罪过!
  罪过不罪过的巴雷倒不在乎,他的面包店生意越来越好,手上有了积蓄,就不免萌发了别样的念头,那就是到巴黎或是凡尔赛见见国王,但在这个时代旅行——哪怕两个地方只距离半法里,依然是笔可观的开销,如果要去巴黎,那就更是一笔大钱了,而且店里的生意也让他脱不开身。
  国王的八十岁诞辰却是一个好机会,主要是店里的主顾少了一大半——都跑到巴黎去为国王庆祝了,他也老了,眼看再不走就要没机会了,他临走的时候还烤了很多面包,让自己的小儿子背着,在路上卖了大半,几乎快要将这次的花费赚回来了,不,等等,还有住宿和之后的吃喝呢。
  他哎呀哎呀地让儿子把他自己拉了起来,伸手搓着自己的腰,还有脊背,一看其他人好像也在这么做,他不由得暗中发笑,也打消了实在不行就睡在街边的打算。巴黎的街道又干净又平整,就是不该都用坚硬的石板铺设,看起来走起来都舒服,睡起来实在不怎么样。
  但他和儿子一问,别说价钱了,所有的旅店主人都在摇头,有人索性在门外挂上了“房间、地窖、阁楼、马厩、厨房均已满”的招牌,巴雷有心去那些黑黜黜的小巷子里去找找听说过的游女——她们也有做生意用的房间,还是一无所获,唯一庆幸的是在吃喝方面他们居然没花钱,不少巴黎人都在做施舍,只要你上去说一声“太阳王万岁!”“祝福我们的国王!”就能拿到面包和水。
  巴雷还要拖着自己的小儿子,没什么,就是巴黎街头如今到处都是各种杂耍,表演与游戏,与施舍面包和水的人不同,这些明显从别处雇请来的人在每次表演开始前都要吆喝一声是谁支付了他们的佣金,好让人们知道是谁施了恩——但他们的表演可真是精彩啊,别说孩子们,大人也不由得看得目不转睛,但巴雷眼看着天就要黑下来了,忧心着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只瞄了几眼就拉着儿子走,没想到走了好一会儿他的儿子就坚决不再走了,街角正有人在表演一种下流的舞蹈,舞女将裙子掀得很高,小城的少年什么时候见到过这个,结果巴雷就和儿子吵了起来。
  他们吵得忘乎所以,巴雷随手将儿子一推,儿子被推的一个趔趄,撞在了一个倒霉的行人身上。
  这个行人大约三四十岁,正是男性最为威严强壮的时候,而且他与多数游人不同,从帽子到外套,从外套到鞋子,都是纯黑的颜色,只在边缘镶嵌金边,用了珍珠鲍的壳做纽扣,领口翻出足以覆盖肩膀的白色蕾丝衣领,衣领下露出皇室蓝色的丝巾,丝巾的末端垂着一枚大金十字架,一条鲜红色的肩带从右肩径直被拉到腰间,一看就知道是个贵族老爷——如今虽然有许多商人和官员都在用最奢侈的织物与饰品来装扮自己,王室也放宽了对皇室蓝的使用权限,但惯性使然,如果一个人穿着皇室蓝的外套,他就应该是个军官,但如果不是外套,而是领巾、背心或是斗篷等使用了皇室蓝,又横挎肩带,那人大概率的是个贵族。
  当然,如果一个平民坚持要穿皇室蓝的衣服,也不是不可以,但总是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像是莫里哀剧团最新排演的一场喜剧就是描述了一个农民偶尔捡到了一个贵族遗失的斗篷,结果进城的时候被误会成某个大人物微服出巡,发生了一系列又是被邀请到市长家做客,又是被主教款待,银行家争先恐后地要给他放贷,“名姝”们更是争先恐后地要与他亲近等等令人捧腹大笑的事故的故事。
  “哎呀,可敬的老爷,”巴雷连忙道歉说:“失敬了!失敬了!我的小儿子总是那么莽莽撞撞的,混蛋,快来给老爷鞠躬!”
  巴雷的小儿子连忙跑过来,拿下帽子向那人鞠躬。
  “没什么,”一个声音从那人的背后传来:“这里太多人了,总有意外,但如果有什么矛盾,还是到僻静点的地方商量吧。”
  巴雷看过去,一个人正从被他儿子撞到的人身后走开,他突然明白了,刚才如果不是这个人挡在身前,这个小蠢货撞到的就是这个人,他先看到对方压在帽子下的鬓发如同雪一样的白,下意识地又给了儿子一巴掌——他差点就撞到了一个老人,巴雷也是近五十岁的人了,知道老人的骨头脆得很,可经不起那么狠狠地一撞。
  但他再抬头看去,又有点不确定对方的年纪了,对方戴着面具,对,就是那种狂欢节面具,今天戴面具的也不少,因为游客中很多都是意大利人与西班牙人。
  “父亲。”那个黑色衣服的人说道。
  应该有六十岁了吧,巴雷想到,他希望他六十岁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
  “恕我冒昧,”那位年长的先生说道:“我刚才听到你们正在谈论有关于住宿的事情……”
  “是的,”巴雷局促地说:“我们没想到巴黎会有那么多人。”他还以为巴黎也和他的小城一样,随时可以找到旅店或是借宿的地方呢。
  “有上百万人涌入了巴黎。”那位先生继续说道:“但国王有命令教堂、修道院、礼拜堂和其他公共建筑,除了养老院、孤儿院、医院之外对游人开放,你们不知道吗?”
  “昨天深夜我们才进了巴黎,”巴雷说:“然后看了一整晚的烟火,或许有老爷说了吧,但我们没听见。”他振奋了一下精神,“不过如果您说的是真的,我可真要好好地谢谢您。”
  “嗯,真的,”那位先生说:“正好我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儿,我带您去吧,距离这里不过三百尺就有一座小礼拜堂。”
  他指着左侧的巷道,果然,在巷道末端的天空中,有一点钟楼的尖顶若隐若现。
  “这可只是太感谢您了,”巴雷说:“老爷,”他窘迫地说:“只是这样不会太麻烦您吗?”若是换了一个和他一样的平民,他会猜测对方是不是盗贼的同伙或是骗子,但这位先生的一颗扣子就超过他随身携带的所有钱财了,他当然不会那么想。
  “我们也正好要往那里去。”那位先生说:“我是路易,他是我的小儿子夏尔。”他指着那位黑衣男士说。
  “嗯……路易……老爷?”
  路易无可奈何地笑笑,“跟我来。”他说,然后率先向前走去,按照国王的要求,每条街巷里都有煤气灯和下水道,所以即便是这样偏僻的一条小巷,也是干干净净的,只有一些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飘落的花瓣点缀在路面上,路面两侧是耸立的墙壁,三尺以下的部分有点青苔,但衬着红色的砖石反而非常可爱。
  巴雷在距离老爷十来步的地方跟着,他的儿子不解其意,拉着父亲的手臂反而被父亲拉住:“我看那位是个好心的老爷。”小儿子迷惑地说道:“您在害怕什么?”
  “正因为那是个好心的老爷,我们才该尊重他。”巴雷说,他的小儿子出生得晚,他不知道原先的贵族是什么样的——相比起敢向贵族扔死猫死狗的巴黎市民,埃夫里的民众是上帝最温顺的羔羊,他们接受领主的统治,而领主就是一个小小的国王,他拥有铸币、行政、税收、立法与审判等多种权力,他与他的扈从,官员,骑士就是平民的主宰——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加税,将交不起税的农民吊起来直到化作白骨;也可以在平民的妻子与女儿中挑挑拣拣,肆意地欺辱她们;他们宁愿吃到必须将才吞下的食物呕吐出来,也不愿意分一些面包给那些快要死掉的孤儿寡妇……
  更不用提那些因为一些小事冒犯了贵族,被绞死、砍掉双手或是沉河的倒霉鬼了。
  巴雷的天赋来自于他的父亲,他父亲在领主的城堡里做厨师,一向谨小慎微,又聪明地在老到犯错之前向领主请辞,不过你要以为巴雷的面包店就是来自于他的俸金那就大错特错了,他什么都没能带出城堡,巴雷的面包店完全是在路易十四亲政后,取缔了包税官制度,又派来了监政官,领主也被“邀请”去了巴黎的巴士底,埃夫里的人们逐渐从不见尽头的阴霭中回复过来之后,才慢慢立起来的。
  但这种话可不能和小儿子说,不过埃夫里距离凡尔赛很近,巴雷又开着面包店,不免要与一些贵族的仆从与扈从打交道,要他说,近些年来,老爷们确实越来越和气了——至少无中生有,胡乱挑剔,甚至拿了面包不给钱的事情没再发生过,顶多仆人会多拿一块面包,对面包师傅来说不算什么——有句谚语就叫做“面包师傅的一打”,意思就是为了避免被人说短斤缺两,你去买一打面包会被送上十三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