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乃路易十四(校对)第3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8/331

  他唯一得到的优待就是被斩首而不是被绞死,“贵族般的待遇。”巴士底的监狱长感动地擦着眼泪,他完全继承了从祖父与父亲那儿得来的执念,可惜的是从路易十四开始,除非罪大恶极,就很少有人被判处死刑,遑论贵族与王室成员了。
  那颗不太好看的脑袋落下的时候仍旧带着一丝不甘,毕竟他在父亲的庄园里,从来可以为所欲为,在离开庄园后,固然会遭到旁人羞辱,但也可以去羞辱比他身份更卑微的人,何况他的父亲还会安慰他,甚至愿意在这种重要时刻带他到巴黎来——他在将刀子刺入路人腹中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自己竟然会被判处死刑。
  可惜的是这里是太阳王的巴黎。
  不过在巴黎人的眼中,一个罪人的死完全不值得去关注,一年前就有聪明人提前跑到这里来租借房间,这里的人更是从三年前就开始筹备这场盛典——哪怕这场盛典必须分一半给凡尔赛,但还有其他城市有这种殊荣吗?没有!
  更不用说,这不仅仅是巴黎,是凡尔赛,是法兰西的盛典,还是整个欧罗巴的!
  波旁如今有着三顶无可辩驳的正统王冠,法兰西、波兰与西班牙,还有三顶实质上也毋容置疑的王冠,意大利联邦王国,上阿美利加大公国以及下阿美利加联邦共和国。
  意大利联邦王国无需多说,上阿美利加大公国与下阿美利加联邦共和国就比较有趣了,因为当初联袂前往阿美利加的两位法兰西公爵,最后都可以说是达成了愿望,不过是对方的。
  哈勒布尔公爵当初认为自己也可以如长兄卢西安诺一般,在阿美利加博得属于自己的领地与王冠,但没想到的是,他来到阿美利加后,反而彻底释放了自己的野性,与所在地的印第安人达成协议与盟约后,从他的管辖地新布鲁塞尔开始,与英国人、荷兰人、西班牙人(流亡者)打仗,一路打到南阿美利加的最南端,最后在麦哲伦海峡前停步,不是他打不下去了,而是他看到了海峡对面的大岛。
  于是他就对身边的人说,我现在已经舍弃了原先的想法,不再想做一个国王了,但这个岛屿我想把它献给我的父亲,在所有人意见一致后,他将这座大岛留下,它将会作为路易十四八十岁诞辰的礼物被献给国王。
  这座大岛原先的名字是火地岛,现在人们则称它为诞辰岛。
  它的归属权一直被保留到了数个世纪后。
  至于蒙特利尔公爵,他一直以为自己应当成为一个共和制国家的领袖,没想到的是,因为北阿美利加的印第安人是最早与法兰西接触的,之前说过,他们犹如一块干海绵,给他们什么他们就会反馈什么,英国人教会了他们欺骗与讹诈,在法国人这里呢,除了路易十四慷慨地赠予之外,就是巴黎人那股狂热的崇王劲头了。
  他们觉得自己应该要个国王。
  还没等蒙特利尔公爵确定应当如何着手,他就成为上阿美利加大公国的大公了……
  总之,路易十四依然算作上阿美利加的国王,与下阿美利加的元首,对于这个时代的民众来说,他们还是选择更熟悉的名词,而且六王冠显然要比三王冠更动听,更顺耳,于是“六王冠”的歌谣很快就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中传播开了。
  ——
  1718年的9月5日,路易就是在一阵“六王冠,六王冠……伟大光耀太阳王……”的唱和声中醒来的。
  “谁啊,”他嘀咕道:“不会是莫里哀吧?”只有他才能这样大胆又淘气。
  “是拉莫先生。”特蕾莎王后在他耳边轻声说道:“陛下,您该起来啦。”她没说莫里哀十来年前就去世了。
  路易清醒了一些,就看到盛装打扮的王后与衣着肃然的邦唐都站在他床边。
  “唱歌的是孩子们。”王后说,小路易的几个孩子来得都有点晚,孩子的孩子却来得挺早,现在路易有好几个曾孙子,更别说还有从意大利,波兰与西班牙,还有阿美利加来的波旁们了。
  邦唐见国王醒了,就做了个手势,侍从们鱼贯而入,服侍国王起身洗漱,他在一旁看着——他的年龄已经不再支持他亲力亲为了,但没有一丝纰漏能从他的眼睛里逃过。
  如果是平时,路易肯定会劝他去休息,或是坐着,但今天……路易笑了笑。
  着装整齐后,他们先去小礼拜堂做了弥撒,在回到套间里用了一份实在的早餐——接下来可是一场艰辛的战斗。
  在孩子们,侍从与教士们还未到来之前,他牵着特蕾莎王后的手,一起走到露台上。
  从这个露台可以直接看到下方的王宫广场。
  恍惚间,路易还能看到那个不过十四岁的少年,裹着底层官员们才会去穿的黑色大外套,用一顶灰色翎羽的大帽子压住璀璨的金发,怀抱着愤恨与不安,登上马车,迅速离去的身影——而后是许许多多的时光,数不胜数的名字,还有或是响亮,或是微弱的声音,它们犹如闪电一般在国王的眼前,耳中划过,再也不回来。
  “陛下?”
  “来,”路易说:“王后,来,请看,这是我的法兰西。”
  他向她展开了双手。
  (全文完)
番外一——太阳王八十岁诞辰的盛大庆典(一)
  “小心,小心!注意安全!往左!抱歉,请让一下,这是亨里克四世陛下的抬轿!万分感激!……往右!……小心!往上……”
  1718年九月的凡尔赛宫肯定是热闹超过往常的任何一天的,大画廊前,广场边的露台上贵人们靠着洁白的大理石栏杆或站或坐了一整排,这是他们每日的例行公事——欣赏从七百多阶台阶上气喘吁吁地爬上来的人们露出的窘态与狼狈相。
  事实上最初设计这些台阶的时候国王就让人每隔三十阶就在两侧设置一个大平台,每二十阶在中间设置一个小平台,后来特蕾莎王后又出钱在小平台间设置雕像,雕像下的底座平坦宽大,就算是穿着鲸骨裙的女士也可以坐下来休息。
  但总有些人自持强壮有力,或是不谙内情,不知道这些雕像的底座就是人们传说的“王后座”,又或是畏惧挡住了别人的路,被人呵斥。一点儿也不敢停,就一直往上走,这种如同一座小山峰的高度必然会让他们走得满面绯红,双腿发软,甚至有快要攀到的时候坚持不住倒下去的。
  一到了这样的时候,王太子小路易与他的妻子伊莎贝拉就会派仆人端着很大的银碗走出来,向人们派发国王在餐后(早餐、午餐、晚餐)余下的浆果、坚果和面包。
  别说这是残羹剩饭,民众们坚信从国王这里分享出来的食物能让他们身体康健,耳聪目明。在路易十四之前这些东西都会被厨房总管拿去拍卖,现在么——路易十四对饮食很节制,也不愿纵容这种古怪的贪污方式,就取缔了这种行为。
  所以每当这些食物被捧出来,无论多么位高权重,多么富有,多么挑剔的人都会急不可待地取一份在手里,包括那些不得不坚持一个劲儿往上走的人,这样他们可以大大方方地站住,或是在仆人的指引下坐下,补充点水分和糖分,这样晕倒在台阶上或是摔落下去的人就大大减少了。
  他们坐在那儿,用艳羡的眼神注视着被特许使用抬轿的人,岁月流逝,国王身边的人也已然风华不在,向国王请求,或是被国王请求使用抬轿的人也越来越多,抬轿在这七百阶台阶上出现的频率也开始变高了。
  但大概没那座抬轿(包括国王的)有今天的这座抬轿富丽堂皇的了。
  首先,它的撑架与抬杆都裹着一层厚重的金子——金箔可经不起移动中的磨损,末端镶嵌着细密的珍珠;其次,轿子的顶篷与四周都是如同阳光下的湖水一般闪烁流动的碧色丝绸,外面覆盖着轻柔的透明薄纱,薄纱的边缘缀着长长的流苏花边;最后,抬轿的顶帽是一顶黄金的小王冠,从王冠里伸出一个朱砂色的葫芦轴,里面插着一大蓬白色的鸵鸟毛。
  然后他们就看到一只手从纱幔里伸出来,拍了拍抬杆,抬轿立刻停下了,里面的人毫不客气地从仆人们的银碗里抓了一大把蓝莓……
  能够坐上这顶抬轿的人根本不需要和我们抢东西吃吧。周围的人不免在心中腹诽道,但抬轿已经继续动了起来,一个装束华丽的小丑在一旁不停地指挥着,这里的台阶固然坡度平缓,但要保证抬轿里的人享有最大的舒适度,最好的方式当然还是折尺般的走法。
  这顶抬轿后还跟着一群人,一看到他们人群中的窃窃私语就低了下去——这些人都穿着前后有红十字的白色无袖斗篷,“是新十字军。”有人说,于是他们都开始在胸前划十字,自从意大利的卢西安诺一世与教皇英诺森十二世发动了第十次圣战,联合了诸多欧罗巴国家的联军已经鲸吞蚕食地夺回了许多曾经属于上帝的领地。
  不久前卢西安诺一世还夺取了雅典,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城市,让意大利人欢呼了整整一周,还有人不顾那里依然战火频频,跑到那里去朝圣与缅怀古人的。
  “是波兰人。”一个人说,指着骑士肩膀上披着的毛皮,法国骑士也用毛皮,但在九月……也只有波兰人能如此无畏。
  最高处的露台边已经有人跑去向勃艮第公爵通报,他一听就连忙跑下台阶——鉴于他的父亲也已经是近六十岁的人了,能够承担起迎接尊贵宾客这一重任的也只有他了。
  “陛下?”他奔到抬轿边,无可奈何地说道:“祖父不是特许您乘坐升降车厢了吗?”
  “啊呸,”抬轿里的人粗鲁地大声说道:“我才不要!那看上去就像口……哔,还是能上天的那种!我还没那么快上天堂呢!”
  勃艮第公爵哭笑不得,他在抬轿停下的时候想要搀扶亨里克四世——他只比路易小两岁,而且这几十年来几乎都在战场上,在二十年前的波兰大贵族掀起的暴乱中还伤了一只眼睛,身体情况并不理想,原本路易是不准备让他长途跋涉到巴黎来的,顶多让小昂吉安公爵代为观礼,谁知道亨里克四世年轻的时候还好,越老越固执,又愈发暴躁,谁劝也不听,他一定要到巴黎来,不给他马他就走着来。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看来就连太阳王也无法扭转他的意志,小昂吉安公爵只得让可信的骑士们替自己送老父亲到巴黎去。
  “那个……升降车厢是怎么回事?”波兰的新十字军骑士之一好奇地张望着,他看到那个被亨里克四世称之为哔……的东西——还真有点像,正在缆绳的拉扯下缓慢地升上来,门打开后里面走出了好几个人。
  “不知道,”另一个骑士说:“但我想起来我在矿山里看到过类似的玩意儿。”
  他说的没错,升降车厢的雏形就是矿山里由蒸汽机驱动将矿石从地下拉到地面的玩意儿,原本为了运载矿石就有车厢,现在不过改得更舒适一些,更精致一些。可敬的亨里克四世说得也没错,三百尺的高度也会令人感到恐慌,所以车厢上没有预留窗户,只在顶部有通风口,打开门后看上去还正像是一口……那个。
  亨里克四世还在大声嚷嚷,近些年来凡是上过战场的老人都会有这个问题,据说多半都是被火炮的轰鸣声震聋的,这下子大画廊的所有人都在转过身来瞧着他,然后在礼官的提醒下迅速地弯腰行礼——大画廊里还有一副大孔代与其子在战场上的画像呢。
  这时候人潮从另一端向着左右分开,路易十四持着手杖,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旁边是一脸无奈的小路易,他的父亲也开始变得固执了,一定要亲自走出来迎接亨里克四世,本来他在胜利女神厅迎接波兰国王就可以,但路易说,他还没有衰老到连走几步路都不行了。
  只是——路易难得露出了古怪的神情,他承认自己与亨利很久没见了,可能有……十年来了吧,但他清楚地记得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亨里克四世还是一个精悍强壮的男人,现在么,他看上去还硬朗,却留起了胡须与鬓角,他的头发和胡子又不怎么听话,只有一两寸的长短也在向着四面八方自由发展,以至于这位陛下看上去就像是一头须发戟张的狮子。
  亨里克四世也在打量路易十四。谁也不能否认对法兰西最耀眼的太阳已经逐日西沉,但有些人即便老去,也如荼蘼的繁花一般,比盛开时更多了一份沉淀下来的艳丽,让人生出一种心头发颤的悲恸与珍爱。
  路易十四依然将卷发留过肩膀,只是它们已从金褐色变成了发亮的银白色,他比年轻的时候要更瘦一些,却让面部轮廓更加分明,眼角的细纹犹如层叠的雪堆,衬得那双蓝眼睛犹如冬日的湖泊,明亮而深邃。
  两位陛下沉默地相互抱了抱,感受着对方凸起的骨头压着自己的胸膛。
  “我大概是最后一个。”亨里克四世声音隆隆地说道,除了阿美利加,波兰距离法兰西最远,而且亨里克四世也是路易十四现存于世的亲人中最年长的一个,他又不喜欢乘坐火车……又是一国之主,确实要来得比其他人更晚些。
  “我说过您应该接受治疗。”路易说,拉开了一点距离。
  “我才不要别人用针来戳我,也不要吃死老鼠。”
  “我都能接受了你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嗯?还有你不算是最后一个,哈勒布尔公爵可能刚到南特……”
  “怎么回事?我以为他应该早就到了。”
  “他的船遇上了一头巨大的蓝鲸……”路易说:“所以他就追上去,打算给我追加一份贺礼。”
  “上帝……”
  路易挽着亨里克四世缓缓离去,后面的人群也逐一站起,一些人眼中不免有些失望——在大孔代离世后,亨里克四世即位,之后他与法兰西的关系似乎就淡漠了下来,他曾经痛心疾首地在朝堂上呼喊,自己舍弃了作为法国人的一切来到波兰,他已将此生全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确实谋取了一些施拉赤塔的好感,现在一看……简直就是哔……波旁一家是不是很喜欢演戏?
  演戏不演戏的亨里克四世完全不在乎,他在即位之后如果不是有波旁们的支持,只怕也要被迫成为施拉赤塔们的傀儡,即便如此,在他率领着波兰人连续打下了阿尔巴尼亚的大片领土后,返回华沙暂时休憩时,居然遇到了大贵族的刺杀,以及接踵而来的暴乱,在暴乱中他失去了一只眼睛,幸运的是也因此得到了一个理由清剿了波兰内部最为强有力的一批反对者。
  “现在波兰的农奴解放事务进行的如何了?”
  “有三分之二了,”亨里克三世说道,他们走进巴克斯厅旁的小房间坐下,侍从关上了门,外面的喧嚣声顿时低沉了不少:“我也不是很急,交给昂吉安公爵就好。”
  路易叹息了一声:“我还记得他才到凡尔赛的时候简直就是一头暴躁的小野猪。”
  亨里克四世顿时爆发出一声大笑:“是的!陛下,真是侥幸,我不认为我能把他养育成现在的样子。”
  路易抬起头来想了想:“我怎么觉得这句话有点不对?”
  “他做得很好,超乎我的期望。”亨里克四世在外面打仗,也是波兰的大贵族们的期待,这样他就无暇顾及国内了,但亨里克四世留下的小昂吉安公爵却在他的同僚与教士的协助下,将波旁的拥趸从中低层的施拉赤塔一直拓展延伸到农奴内部——那些大贵族怎么也想不到,那些手持经书,腰系铁链的苦修士竟然不是代天主说话,而是代国王说话的。
  要煽动农奴反抗他们的主人也要比亨里克四世想象的更容易,之前没有国王这么做,除了贵族们的警惕与防备之外,还有的就是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也乐于享受奴隶的血肉,但只要见过路易怎么做,大孔代以及亨利就不会步了前者的后尘。
  毕竟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题,如果你倾向于那些大贵族,你或许可以从他们的手中拿到一百,一百个大贵族你可以拿到一万,但如果你取缔了农奴制度,那些成千上万的农奴就是你的子民,他们每人可能只能给你一到十,但累积起来绝对要比大贵族给你的多得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8/3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