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学验尸官(校对)第4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6/1470


毕竟,经历过水水晶的恐怖袭击之后...
现在犯罪分子就算是能搞来机枪坦克直升机,林新一都不会觉得奇怪的。
一把左轮枪而已,普通人想想办法也能搞到,不一定非得是警察。
调查似乎又陷入了一片迷雾。
而就在这时...
“等等...”
“神秘人用那把左轮手枪,朝爬树追击他的熊开了一枪。”
“子弹一定是打中了熊,不然地上无论如何都会留有弹孔等痕迹。”
“而棕熊中枪之后,却没有在现场留下任何血迹。”
“这是为什么?”
关键时刻,林新一想到了这个之前没有得到解答的谜团。
而这个谜团,此刻似乎有了答案:
“因为那颗子弹威力不够。”
“那弹头虽然让棕熊受了伤,也留在了棕熊的身体上。”
“但它威力太小,根本就没有击穿棕熊的‘生物护甲’。”
“而如果棕熊仅仅是‘破了点皮’,那流出的血量自然极为有限。”
“这点血刚一流出来就会被毛发吸收,伤口也会很快凝固止血,所以才不会有血液滴到地上。”
林新一之前是出于惯性思维,觉得那头熊既然挨了枪子,就该大量出血才对。
但现场找不到血迹,却很可能是因为那头熊受的伤太轻,流的血太少。
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
但和多数人潜意识想象的不一样,不是所有枪都有那么大的威力,一枪就能让野生动物遭受重创。
部分枪的威力极小,根本无法对棕熊这种大型生物造成有效杀伤。
比如说,1.8J,也算是枪。
又比如说,警用手枪。
为了尽量不在行动中造成伤亡,警用手枪的威力普遍被设计得较小。
说到这,林新一就不用想起自己以前工作时接触过的,国产05型警用左轮手枪。
这把枪江湖人称“善良之枪”。
曾有警察以此枪近距离射击匪徒,子弹尽数被匪徒的羽绒服挡下。
还有警察试以此枪射杀发疯公牛,前后射击四十多枪未果。
公牛表示:“你给爷刮痧呢?”
当然,曰本警方目前使用的新南部M60转轮手枪,可要比林新一以前工作时见过的“善良之枪”大上许多。
但这个“大”字只是相对而言。
同为警用手枪,新南部M60转轮手枪的威力其实也十分拉胯。
用来杀人还勉强行,想用来杀熊,那基本是痴心妄想。
成年棕熊如此皮糙肉厚,其体表的毛皮和脂肪堪称是生物坦克装甲。
如果那神秘人用的是警用新南部M60左轮,那即便是抵近射击,也绝对不会对棕熊造成什么重伤。
棕熊只会受到轻伤,然后被枪击吓得负伤逃走。
而因为受伤太轻,出血太少,所以才没有在现场留下血迹。
“似乎一切都能解释得通了...”
这些线索在林新一的脑海中连成一线。
那个大胆的猜测变得愈发清晰:
“凶手,难道是一个警察?”
第289章
钓鱼执法
群山之中,密林深处。
由大阪府警本部搜查一课、鉴识课、以及当地景区派出所组成的一支人数多达数十的搜查队伍,正在这片似乎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山野森林中,忙碌着寻找那头当事熊的下落。
这支队伍看着浩浩荡荡,警力充足。
但让这几十个人没入那荒蛮山林,那就像是往茫茫大海里撒了一把沙子,很快就散了个没影。
警犬起初倒是能为大家指明方向。
可一旦进入棕熊经常出没的日常活动区域,狗的鼻子也不好使了。
因为那林子里到处都是熊留下的痕迹和气味。
有时大家兴冲冲地跟在奔跑的警犬后面前进,在山林里跑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最终却只能被狗子引领着,找到一坨臭气熏天的熊屎。
“那头棕熊的巢穴应该就在这附近,到这里就很难再依靠警犬了。”
“大家各自分散开搜索,注意时刻持枪警戒、保持通讯。”
似乎是看到再这么拖下去,指不定就要拖到太阳落山。
那位临时负责带队指挥的大阪府警本部搜查一课警官,突然改变了搜索策略,采取分散拉网的办法,扩大搜索范围。
“还得继续找啊...”
“这么大一片林子,得搜到什么时候?”
角田所长嘴上发着牢骚,几乎把郁闷都放在了脸上。
他还在自己的下属面前骂骂咧咧地说道:
“你们说说,那林管理官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无缘无故让我们跑来这里找熊...”
“找到熊能做什么,熊会说话吗?!”
角田所长的牢骚赢得了一众下属的点头认同。
大家都对林新一的安排非常不满。
但他们再不满也没办法。
上级都发了话,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地配合搜查。
和其他人一样,角田所长脱离了大部队,按照上级警官的指挥,往自己被分配负责到的那个方向前进寻找。
一个人走在山林里,下属不在身边,没人跟他说话。
嘴碎的角田所长倒是安静了不少。
而就在这时...
“熊当然不会说话。”
“但它却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凶手。”
林新一的声音陡然在身后响起,直把角田所长骇得头皮发麻。
就像是晚自习玩手机时被班主任悄悄摸到了背后...
他不敢置信地转过头去,才发现自己刚刚点名辱骂的领导,竟然一直都微笑着跟在身旁。
也不知道跟了多久。
在这寂静无人的山林里,这一幕甚至都显得有些恐怖。
“咳咳...林管理官,你怎么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6/1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