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36

  惊愕、迷茫、难以置信等情绪充斥,可哭哭啼啼也没用,甚至提出去见天启帝一面辞行,也被告知皇帝正在经筵听袁可立讲课。
  宫外的宅院虽比不上皇宫,可这不是住在哪、屋子大小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皇帝的恩宠,关系到能否继续影响少年皇帝的大事情。
  客氏流着泪向乾清宫方向叩头拜别,无可奈何、悲戚哀伤地出宫而去。
  当然,她还存着侥幸,认为皇上只是迫于大臣的压力作出决定,很快就会再将她召回。
  与客氏有着差不多同样情绪的,自然是魏大爷无疑。
  客氏出宫,不仅使他失去了强助,更让他心中惶恐害怕,猜想着是不是很快会被皇帝贬谪罢黜。
  皇宫里暗流汹涌,争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妃嫔争宠,太监争锋,手段冷酷而残忍。
  魏大爷忘不了他刚刚把曾经的恩人、大太监王安害死;他也知道不少太监,特别是几个大太监,明里恭顺,暗地里却嫉妒怨恨。
  捧高踩低,人之常情,也是人的劣根性。在皇宫里几十年,魏大爷还能看不清楚?
  看着老相好洒泪出宫,魏大爷还想去乾清宫献殷勤,顺便探听下皇帝的口风。但在殿外便被太监刘若愚所阻,传皇帝口谕,令其返回休息。
  刘若愚隶属于另一位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贞,因为擅长书法且博学多才,被派到内直房经管文书。
  而李永贞则是依附魏忠贤,才一月五迁,由文书房升司礼监秉笔太监。
  也就是说,刘若愚是魏大爷手下的手下。但现在却敢阻挡魏大爷,虽说是奉了皇命,可却让魏大爷意识到前途黯淡。
  魏大爷失魂落魄地回到住处,连饭都没吃,坐在椅中胡思乱想,直到天色渐暗,也没让小太监掌灯。
  就在魏大爷心神难定,越想越觉得前景莫测时,屋外传来了尖尖的又熟悉的声音。
  魏大爷赶忙起身,推门而出,对着王体乾一躬到地,口称:“忠贤见过王公公。”
  王体乾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位在魏忠贤的秉笔太监之上。只是因为客氏受宠,这家伙为引避,从不敢居魏忠贤之上,反倒是处处巴结。
  看着昔日巴结献媚的魏公公给自己行大礼,王体乾心中掠过一丝快意,脸上却堆起笑容,上前虚扶,道:“魏公公如此大礼,岂不折杀杂家?”
  魏大爷前途未卜,一反常态地执礼甚恭,也是试探。
  毕竟王体乾还是皇爷身边的人,又派他遣客氏出宫,好象宠信仍在。
  眼见王体乾嘴上说得客气,但从神情上却知道自己猜得不错,愈发心中惶恐。
  “杂家身负皇命。”王体乾恭敬地向乾清宫方向拱了拱手,说道:“魏公公,咱们屋内说话吧!”
  “是,是。”魏大爷赶忙躬身,姿态放到最低,“王公公,您请。”
  进到屋内,王体乾却令随从太监在外等候,让人关上了门。然后,他似笑非笑地看着躬身肃立的魏大爷。
  屋内静谧,却显出几分阴森,令魏大爷生出寒意,不是身上冷,而是心中寒。
  王体乾欣赏了一会儿,沉声说道:“皇爷问你,王安公公是怎么死的?”
  天启元年,天启帝任命王安掌管司礼监,王安根据过去的惯例加以推辞,客氏便趁机劝皇帝答应了王安的请求,接着又和魏忠贤图谋杀死他。
  起初,魏忠贤犹豫不忍下手,后经客氏的劝说拿定了主意,把王安降职充当南海子净军,而后暗令南海子提督刘朝杀死王安。
  刘朝上任后断绝王安送食物,王安只好刨取篱笆底下的萝卜吃。三天后刘朝见王安还没有被饿死,便直接杀死了他。
  一个失宠的老太监,死就死了,谁也不会在意。
  可王体乾突然发问,却如五雷轰顶,重重地击在了魏大爷的心上。
  原因很简单,这是皇帝在问。你为什么要杀王安,那曾经是你的恩主,提拔你、重用你,你却恩将仇报。
  王体乾见魏大爷目瞪口呆地惊怔不语,脸上浮些几丝冷笑,继续问道:“锦衣卫已经奉命抓捕南海子提督刘朝,魏公公可是要与他对质?”
  扑通!
  魏大爷膝盖一软,跪倒在地,连连叩头,哀叫连声:“奴婢有罪,奴婢罪该万死,请皇爷开恩……”
  王体乾抿了抿嘴角,看魏大爷这熊样儿,心中更加畅快,可也有几分遗憾。
  按照皇爷的吩咐,要是魏大爷狡赖不承认,他二话不说,转身就走,魏大爷也就人头落地了。
  “魏公公——”王体乾提高声音,打断了魏大爷的哭叫,“皇爷叫杂家问你,似你这等恩将仇报、忘恩负义,如何还敢用你吗?”
  
第12章
锦衣卫,大明十四势?
  魏大爷有些迟钝地眨巴着眼睛,脸上现出茫然和疑惑。这话里有话呀,皇爷好象还留着口儿呢!
  只要把忘恩负义的罪责减轻——魏大爷明白过来。
  任谁也不敢用一个恩将仇报的手下,转过头来就咬,皇爷也是一样的担心。
  想通了此节,魏大爷再度叩头,悔恨道:“奴婢糊涂,听了客氏的蛊惑怂恿,才做下这狼心狗肺的事。奴婢每每思之,皆是悔恨不及。”
  王体乾“哼”了一声,说道:“似客氏这般狠毒,正当遣出宫去,皇爷真是圣明。”
  转头看向魏大爷,王体乾似笑非笑地说道:“魏公公,既是老实招认,又有悔恨之心,皇爷说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戴罪立功。”
  魏大爷心中稍宽,头磕得咣咣响,“谢皇爷开恩,谢皇爷开恩……”
  ……
  乾清宫,御书房。
  少年皇帝坐在椅中,条理分明地交代着。
  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则躬立在前,锦衣官帽、脸色肃然,听着少年皇帝的吩咐,心里却翻腾不止。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它还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此外它还有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
  而且,锦衣卫直接向皇帝负责,它可以逮捕包括皇亲国戚在内的任何人,当然皇帝有什么脏活儿也是这些人去干。
  所以,锦衣卫指挥使看似权重,看似风光,却少有善终的。
  很简单,皇帝是英明的,是不会错的,脏活儿累活儿都交给锦衣卫指挥使去干,但惹了众怒基本都被拉出去背锅平忿。
  比如炮制胡惟庸案的第一任指挥使毛骧,掀起蓝玉案的第二任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替朱八八杀光了有威胁的功臣勋贵,也被朱八八砍掉了脑袋。
  还有诬陷周新、冻死解缙的纪纲,攀附刘谨的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与张采,与正德皇帝同睡同吃的钱宁和江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句话,对锦衣卫指挥使来说,几乎是不变的金科玉律。
  新皇帝嘛,总要换上自己最信任、亲近的人来掌握天子亲军。
  骆思恭被召至御书房时,已经有了被撤换的心理准备。对此,他并不觉得如此失落,反倒有些如释重负。
  万历朝中后期,张居正的粉丝、锦衣卫指挥使刘守有倒台后,骆思恭便升任锦衣卫指挥使。
  然后,明朝就发生了大战事,即万历三大征。
  在此期间,锦衣卫的主要职责转向了对外作战,刺探情报、传递信息乃至直接参与作战都有参与,出力很大。
  从万历十年到天启二年,骆思恭掌卫时间长达四十年,除了为三大征出力,期间也经历“移宫案”这样的宫内大案,也为天启帝上位出了大力。
  从万历、泰昌到天启,骆思恭算是三朝老臣,也算是个幸运的指挥使。皇帝没搞什么事情,他也没搞,被撤换下去,也是得了善终的指挥使。
  但少年皇帝召见,却不是要换人,而是要继续重用,让他继续刷新在位时间最长的锦衣卫指挥使的纪录。
  “厂卫并列,这是定例,以后还是如此……”少年皇帝的声音在屋中回荡。
  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
  但多数的时候,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
  对叶轩来说,这很好嘛,既是平衡,也互相制约,一家独大可是不行。
  “按照定例,东厂有缉访刺探之权,以后便恢复定例,所捕人犯还是交由北镇抚司审理……”
  起初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但到了明朝后期,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
  侦缉、抓捕、审讯,东厂把后世公安、检察、法院的职权全担了。这哪行,任何一个穿越者都能看出问题,权力太大了,难以控制。
  骆思恭躬身应答,“臣遵旨。”
  皇帝虽年轻,但见事明白,只这两条所谓的定例一恢复,锦衣卫与东厂便能并驾齐驱了。
  叶轩抬起头,盯视了骆思恭一会儿,突然开口问道:“锦衣卫除了绣春刀,可有‘大明十四势’?”
  大明十四势?!那是个什么东西,听起来很威风的样子。
  骆思恭有点发蒙,眨巴眨巴眼睛,小心地问道:“陛下,微臣愚钝,不知这‘大明十四势’为何物?”
  切,大明十四势都不知道,就是青龙用的那个武器匣子,里面有十四柄精钢宝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