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5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5/536

  “你——”张宗宝看着赵辉祖,现出惊讶神情。
  要说变化最大的,就是这个赵胖子了。不仅是体形上的,还有心理方面。好象,在海岛上,因为个乡下丫头就跟自己翻过脸。
  难道,这些年啦,还惦记着呢?人家可能早嫁人了,兴许孩子都满地跑了。
  张宗宝挠了挠头,把话咽进了肚里。好不容易相聚一起,还是别提让人难受的事情了。
  “喝酒,喝酒。”张军能举着酒杯,岔开话题,说道:“年后还有进修呢,趁着这休闲,多吃多喝多玩儿才是。”
  众人举杯畅饮,话题又转到了军事上。猜测着是不是又研制出新型火炮,才要进修学习。
  ……
  对于大明军队的武器装备,皇帝一直放在心上。尽管现在已经领先于世界,还是不能停滞不前。
  伐缅大胜,皇帝立刻给海军追加了百万元款项,添置更多的舰炮,打造更多的战舰。
  至于陆军,各型野战炮的生产制造也没有停止。毕竟,那才应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参谋、炮兵、后勤专业化,军队骡马化是大明陆军发展的方向。就现在而言,离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不是硬件方面,而是软件,人才方面的精干,并达到皇帝预期的标准。
  而就战争而言,大明军队的战术打法已经接近于近代。在皇帝看来,足以战胜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
  但同时,强大的自信也让皇帝暗中警惕。提醒自己,千万别疯狂,走穷兵黜武的败国之路。
  仗要一个一个地打,要有绝对把握再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不能稳固占领并消化,就别吞得太猛。
  不仅皇帝要冷静,还要形成一个规范之类的原则。对于日后的战争,要有统筹规划和全面的评估判断。
  扩张侵略是一方面,报复是另一方面。或许后一个的收益不在眼前,甚至不是实际上的真金白银、土地人口。
  比如吕宋的西班牙人,是必须要予沉重打击,且是毫不留情的。即便吕宋不去占领,也不影响皇帝征伐的决心。
  不仅要沉重打击,更要残酷对待,还要向南洋诸地宣扬。借此,皇帝要达到震慑西夷的效果,为大明子民,或者说是海外华人撑腰壮胆。
  敢杀伤我大明子民,海外的也一样,就要准备好承受血腥报复。虽远必诛,不是一句空话的恫吓,而是要付诸行动。
  西夷这种东西,好言好语是没法沟通的。只有铁与血,只有实力,才能让他们遵守规则,大明帝国的规则。
  西班牙人,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佬,都是一样的残忍暴虐,也是一样的欺软怕硬。
  对于西夷的本质,对于丛林法则的残酷,皇帝比谁都清楚,也比谁都充满仇恨和报复的欲望。
  那个时光,或者说是那个历史,华夏所遭受的屈辱和荼毒,朕会带领百万雄师,全部都讨还回来。
  皇帝抱着猫咪,轻轻抚摸着它的毛茸茸的头。猫咪发出舒服的呼噜声,还往皇帝怀里拱了拱。
  目光温和,动作也轻柔,可皇帝的目光却盯在沙盘上,心里在想着杀戮和征服。
  王体乾脚下轻缓,生怕弄出一点动静。这个时候,是皇爷在思索国家大事,轻易不能打扰。
  倭国?!皇帝微微眯了下眼睛,觉得自己可能犯了穿越者的通病,总想着给国家消除所有的隐患。
  特别是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皇帝怎能忘却?
  等等,再等等。早晚要收拾,一个也跑不了。
  皇帝轻轻吐出一口长气,告诫自己:“穷兵黜武,好战必亡。”
  
第664章
民贵君轻
  岛国贫瘠,又是跨海征伐,即便有银山,占领和经营成本也很是高昂。
  至少在大明帝国渡过大灾害之前,皇帝没有征伐倭国的打算。
  况且,如何借力打力,如何抓住契机,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利益,依然是皇帝的首选。
  德川幕府时期,有什么动乱吗?
  皇帝思索良久,记起好象有个什么天草四郎的家伙,还有幕府锁国。
  好吧,要发动战争,借口不是问题。你锁国影响贸易,我就黑船,签订条约嘛!
  皇帝轻轻摸了摸猫咪的脑袋,目光投在王体乾脸上,带着询问的意味。
  王体乾赶忙躬身道:“皇爷,孟宏略奉诏觐见,正在殿外等候。”
  皇帝点了点头,转身向大殿走去,口中道:“宣。”
  孟宏略乃是孟子的六十七代孙,其父孟承光在带领乡勇抵御徐鸿儒作乱时牺牲。
  朝廷本来已有抚恤,他却没想到事隔数年,皇帝却又因此而召其入京。
  他当然不知道皇帝心里有着怎样的大谋划,要是知道,估计要吓得不敢来。
  而皇帝已经准备好了赏赐,除了加太子少保的头衔,还会再赐孟家十字十辈。
  要知道,孔、孟两家的家谱排字,都是皇帝所赐。再不济,也要报请皇帝批准,才能立字立辈。
  当然,皇帝还要与这位孟子后人探讨一下“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真谛。
  尽管孟子是亚圣,也是儒家学说,但皇帝还是比较推崇,且胜过孔圣。
  能说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能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说“君主如有大过,臣下则谏之,如谏而不听可以易其位”,难怪地位一直不如孔圣。
  大明太祖朱八八就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不仅删掉,太祖还诏告天下说孟子的不少言论“非臣子所宜言”,下旨将孟子逐出文庙。
  后来大臣上疏谏止,太祖才又恢复了孟子在文庙中的待遇。可还对臣子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
  只能说孟圣死得早了,否则,肯定会被太祖干掉。
  而皇帝不仅要拔高孟家,还要把孟圣的理论无删版刊载发行。他要建设以民为本的国家和社会,民贵君轻的理论正对路。
  如果后代不争气,皇帝宁愿推翻王朝的是人民,而不是被异族灭国。
  ……
  皇家有钱,这个结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
  原因很简单,金花银数年未收,少英院又有扩大,图书馆的建设又有皇家的投入。
  当然,皇帝要干什么,总会有人热烈响应,出钱出力。
  这几年来,表现最突出的便是各大商会。当然,他们也得益于朝廷的政策,或者是皇帝的照顾,赚得不少。
  同样,工商会的大发展,也增加了商税的财政收入,使皇帝实施的财政转型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这种互相促进的发展模式,在历朝历代极为鲜见。要么是重农轻商,要么是强制捐输,越是富有,被朝廷盯上的可能性越大。
  
第665章
英国佬
  皇帝对商贾们的心理了解很透,因为他是穿越者的思维,知道在封建时代,皇权至上,你没有什么安全可谈。
  或者说,在心理上没有安全,总是担心因富而生罪,因财而招祸。
  有鉴于此,皇帝对于商贾是比较宽容。至少,相对于官员来讲,皇帝已经算得上心慈手软了。
  薅羊毛嘛,羊多了才好薅,可着一只来,薅秃了又有多少,还把别的羊给咱跑了。
  只要奉公守法,商贾们赚钱多了,商税也增加,对于国家、朝廷,甚至是民众都有利。
  特别是“回报社会”的倡议,皇家是作出了榜样,商贾及社会各阶层对此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
  为富不仁,是皇帝所厌恶的。而在大明的社会,也在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
  传统的士绅阶层,正在被新兴的商贾和地主所取代,标志则是皇家颁赐的匾额。
  而对士绅的优待,也正在逐渐取消,换成了退役官兵。除此之外,哪怕是退仕的官员,也没有免赋税的特权。
  朝廷已经实施了退休金制度,官员退仕也生活无忧,赋税上的优免也就不必再享受。
  总之,大明帝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生活上的方方面面,都在按照皇帝的设想在改变。有的疾风暴雨,有的潜移默化。
  除了年前的褒奖孟家后人,赐十字续辈,以及三千万战争债券的预发行,好象就没有什么大事件了。
  于是,在绝大多数的民众的印象中,春节就在这波澜不惊的气氛中,相当平静地过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5/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