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4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7/536

  现在,应该没有了明末的战乱,大灾害也有了渡过的措施,皇帝还在卫生疫病的防治上进行提高。所以,人口不会大幅度下降,反倒会大量增长。
  只不过,这个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不是有些骇人听闻哪?
  皇帝拍了拍书案上的《农政全书》,疑惑地问道:“徐卿,这书上所写‘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增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可准确?”
  徐光启躬身奏道:“万岁,这是微臣对宗室人口进行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或许有误差,但应该不算太大。”
  “徐卿详细说来。”皇帝虽然加以询问,可已经隐隐觉得不太对劲。
  徐光启说道:“洪武中亲郡王以下男女五十八位耳,至永乐而为位者百二十七,是三十年余一倍矣。隆庆初隶属籍者四万五千,而见存者二万八千;”
  “万历甲午隶属籍者十万三千,而见存者六万二千,即又三十年余一倍也。顷岁甲辰隶属籍者十三万,而见存者不下八万,是十年而增三分之一,即又三十年余一倍也。”
  皇帝缓缓眨着眼睛,思索了半晌,摇头道:“徐卿差矣!宗室婚姻常为多妻,与平民大不相同。”
  停顿了一下,皇帝又说道:“三十年可能只是个平均数,少一点,多一点,有些波动也很正常。”
  人口增长率有高有低,增长速度也有快有慢,这是正常现象。
  尽管徐光启以宗室人口为例,算出了三十年增长一倍的数据不够准确,但依然有着很好的参考作用。
  不管是二十多年,还是三十多年,皇帝认为自己的用生之年,应该能够见证大明人口突破三亿。
  现在才一亿多,土地已经不够了;人口增长一倍,情况会有多么严重,可想而知。
  其实,随着新作物的推广种植,支撑三四亿人还是能够做到的。可只是喝玉米糊糊粥,吃地瓜啃土豆的盛世嘛?
  而且,三亿四亿也不能让皇帝感到满足。
  什么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滚一边去。人口众多,意味着劳力多、兵源广、赋税收得也多。
  尽管人口数量和国家强盛不是绝对的划等号,但在多数情况下,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参照。人多好办事嘛,“人口众庶主义”还是很有道理的。
  徐光启躬身受教,尽管心里并不是很认同。
  “明年以县为单位,进行一次人口普查。”皇帝沉吟着说道:“人口要与耕地大致相当,对于大灾害的抗击,才会更有力。”
  徐光启想了想,说道:“微臣以为,可出台关于移民的政策。无地者,难以维生者,自然会加以响应。也不必非去很远的地方,附近省份调剂,或许最能让百姓接受。”
  安土重迁,还是安土重迁!
  皇帝也有些无奈,背井离乡,或者说是远迁落户,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都是逼到最后的选择。
  其实,皇帝更愿意把远途迁徙称为冒险开拓,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加以大力提倡。
  也正如徐光启所说,只有活不下去了才会积极响应。历史上有明证,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不都是死中求活的冒险?
  可附近省份调剂,作用还是很有限。象河南、陕西、北直隶、山东等省,闲置土地或未开垦的荒地,几乎是没有的。
  辽东可以,但最好还是经过一年的休生养息。如果马上就大规模移民,朝廷的负担很重。
  “呈上奏疏,先由内阁讨论吧!”皇帝勉强同意,毕竟也是个办法,作用就算是小,也胜于无。
  再次拍了拍书籍,皇帝又补充道:“还有这农政全书,尽快完本,尽快修改,尽快刊印出书吧!”
  三个尽快,表明了皇帝对于农政的迫切,也是对这本书的肯定。
  尽管大型农书已经有了数种,比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的《农书》等等,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农政全书》中则有开垦、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并且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
  以“荒政”为例,其他大型农书虽然亦偶尔谈及一二种备荒作物,甚至在元王祯《农书》中开始出现“备荒论”,但篇幅极少。
  而《农政全书》中把“荒政”作为一目,竟有十八卷之多,为全书十二目之冠。
  目中更是对历代备荒的议论、政策作了综述,水旱虫灾作了统计,救灾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后还附草木野菜可资充饥的植物414种。
  
第531章
封爵之赏
  正因为《农政全书》中有如此之多的备荒内容,还收录了土豆、番薯、玉米等抗寒抗旱作物,皇帝才会如此着急。
  等到《农政全书》刊印出版,皇帝将下圣旨将其作为地方官员必备必读的书籍。甚至于,还将以其为教科书,通过考试招录大批农业相关的官员。
  民以食为天,大明的饭碗一定要稳之再稳。
  只要老百姓能吃饱饭,哪怕出了昏君,这天下也变不了。
  “万岁,还请收回成命。”徐光启再次躬身请奏,打断了皇帝的思绪。
  平辽成功,皇帝要封赏酬功。封爵的名单上就有徐光启和孙元化,还有孙承宗、袁可立、熊廷弼等人。
  徐光启此番觐见,便是向皇帝谦辞封爵之赏的。可皇帝的思路多变,又转到了还未完稿的《农政全书》上。
  皇帝摆了摆手,说道:“朕意已决,徐卿不必谦辞。嗯,若无他事,先行告退吧!”
  徐光启:“……”
  没想到皇帝这么干脆,话都不让多说。徐光启愣怔了一下,只好起身告退。
  选在平辽之后封赏,只是赶这个机会,更加地隆重,可并不一定就是战阵杀敌立功的武将。
  若论徐光启的功业,只是在北方试种番薯成功,便足以封爵。番薯看着不大,可大灾害时能救活多少人的性命?
  还有孙元化,造枪造炮,增强了明军的战力,减少了将士的伤亡,于平辽亦有大功。
  而且,皇帝赐爵也与以前不同,不再是世袭制,而是终身制。
  对于世袭制的东东,除了皇位传承,朱由校是相当地反感。采取终身制封爵后,就不太担心也象宗藩般泛滥。人死了,爵位即除嘛!
  当然,这些都不是皇帝要开封爵之先的最终原因。
  本来,册封爵位是以军功为先,在洪武和永乐年间时,尽管封的较多,可都基本禀承着这样的原则。
  但在嘉靖时出现停滞封赏的局面,这一政策又被之后的君主所继承。
  而到了明朝末期和南明的时候,情况再次的发生变化,君主开始大量的册封,导致爵位泛滥。
  其实,无论是停止封赏,还是大肆封爵,都是不正常的现象,使得爵位失去了原有的激励的作用和意义。
  该封就封,该赏就赏,以功绩为标准,难道很难吗?
  更过分的是说了不算,拿封爵当幌子的皇帝。比如景泰,发布了如能杀死伯颜帖木儿或太监喜宁就可以封爵,但有人做到了后,景泰帝却拒绝而封赏其它。
  发布诏书承诺封爵在明朝早已存在,被人们称为封爵皇榜,可以在战争时用来激励鼓舞士气。
  以封爵悬赏天下,等到有臣子实现时又不遵守约定,皇帝的金口玉言,简直形同狗屁。
  还有被时人称为武功近二百余年未有的李成梁,如果没有张居正的帮助,也捞不到宁远伯的爵位。
  朱由校认为以军功封爵对于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就象秦朝时的军功爵禄制,完全可以激励武将为朝廷效忠,并成为维护朝廷的重要基石。
  难道非要到内忧外患的时候,才大肆封爵,以致个个都贬值,失去了激励作用,甚至有拒不奉诏者。
  皇帝再次拿出封爵名单细阅,这里面并没有正在西南平叛的将领。等到平定叛乱,皇帝照样不吝封赏。
  而且,现在封赏平辽功臣,对平叛的将领们也有着极大的激励,能够加快平叛的进程。
  ……
  雪花纷纷扬扬,已在地面覆盖了一层。
  辽东大地,银装素裹,虽与往年相同,但再看在眼中,感觉却已不一样。
  本来这个时间已近过年,在外奔波怎么也不会令人愉快。但对毛文龙来说,却是喜忧参半,根本没有想到好好过年、欢聚畅饮。
  在沈阳拜见了熊廷弼,又至辽阳拜见了袁可立,毛文龙才率十几名亲卫过了辽河,过广宁、锦州、宁远,由陆路直奔京师。
  “这个年啊,要在途中过啦!”苟真怀用力晃了晃头,抖掉不少积雪,感慨地说道:“再快也要七八天,能赶上初五就不错了。”
  毛文龙呵呵一笑,说道:“既是如此,那咱们初一就在某个驿站歇上一天,算是过年了。”
  苟真怀想了想,再次摇头,说道:“倒也不必耽搁一天时间,早到京师,也能早领略京师过年的喜庆和热闹。驿站冷冷清清的,没甚意思。”
  “苟将军有数年未回京师啦!”毛文龙也发出了感慨,风雪扑打在脸上,他眯起了眼睛,“某在辽东更是十数年之久,离京师千里之遥啊。”
  “三千里外觅封侯。”苟真怀大笑两声,说道:“毛帅胸怀大志,某不如也。”
  毛文龙苦笑了一声,他哪里这般的奢望。李成梁还只封了个宁远伯,他跟李成梁比,却是远远不如。
  “等到灭奴之后,兴许能封个流爵。”毛文龙随口说道:“最少也要两三年吧!”
  苟真怀深以为然,在平辽军功中,毛文龙确实算不得最高。熊廷弼或许能赐爵,毛文龙就算留任辽东,恐怕也要把建奴彻底剿灭,才有封爵的可能。
  “便在前面的驿站停脚休息吧!”苟真怀扬鞭一指,说道:“天色不早了,又是这般的风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7/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