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536

  显然,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熊廷弼又作了布署上的调整。东江镇也接到了命令,只是力量还稍嫌不够,才派周遇吉所部前往增援。
  平辽大战,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周遇吉的心是急切和火热的,同样是飞骑,曹文诏所部已经与建奴血战厮杀过,在海城大战中有良好表现。
  可他所率的部队,在辽西等待时机,却没有显示出奇兵的作用,甚至连战斗都未经一场。
  几匹战马疾驰而来,周遇吉放慢了马速,等曹变蛟赶上来汇报。
  “大人,末将完成任务,建虏无一逃脱。”曹变蛟落后周遇吉半个马头,开口报告。
  所占的地域太大了,代善虽然派人向四方发出了向沈阳撤退迁徙的命令,可有些村屯却还是被漏掉了。
  明军沿途不断派出骑兵扫荡,没来得及逃掉的建虏,命运可想而知。
  周遇吉点了点头,称赞道:“动作越来越快了,不错。”
  曹变蛟嘿嘿一笑,说道:“速度是快了,可打杀这些建虏,一点都不痛快。”
  周遇吉笑了笑,说道:“痛快的在后面,如果能切断建奴退路,他们必然亡命厮杀,一场血战在所难免。”
  “那才叫痛快。”曹变蛟的眼睛里闪出兴奋的光芒,作为飞骑营最年轻的将领,对征战沙场的渴望,非常地强烈。
  相对于周遇吉等将领,曹变蛟不仅年轻得过分,还不到二十岁,更是皇帝亲自点名简拔的。
  是珍惜机会,还是感念皇恩,曹变蛟建功立业的心思都比别人要更迫切。所以,他没有要求在叔叔曹文诏的麾下,曹文诏也把他推给了周遇吉。
  “小曹啊!”周遇吉和曹文诏是好友,在曹变蛟面前就算长辈,语重心长地说道:“知道你的心思,不负皇恩,报效朝廷。但打仗不能光图痛快,飞骑练成,花费了多少钱财,万岁又寄托了多大的希望,你应该明白。”
  曹变蛟明白,赶紧点头称是,说道:“大人放心,末将绝不鲁莽,不敢把飞骑营官兵的性命当成晋身之资。”
  周遇吉微微颌首,说道:“能这样想便好。”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平辽之后,我和老曹怕是还要回京营,卫戍京师。你和别的将领却还大有用武之地,向北拓边,防范蒙古,都是万岁计划中的大事。”
  曹变蛟对此却是了解得不多,相对于周遇吉和曹文诏,他虽是皇帝简拔,但这种更长远的战争规划,皇帝当然不会跟他这个小年轻讲。
  “看过武学的大沙盘嘛?”周遇吉微笑着说道:“那么广阔的土地,虽然荒凉,但开垦出来便是沃土。”
  看了小曹一眼,周遇吉继续说道:“大明的人口会越来越多,现在没有土地的百姓又有多少?万岁想得长远,我等军人也要为大明开疆拓土,为大明百姓争得更多的土地。”
  曹变蛟连连点头,说道:“地不增长,人在增加,土地兼并早晚是个问题。万岁目光长远,令人钦服备至。”
  周遇吉抬起头,迎着扑面的冷风,眼睛微微眯起,沉声道:“圣君在位,正是我等武人大展拳脚、留名青史之时,莫负,莫失。”
  “末将晓得。”曹变蛟慨声道:“大人,末将率队再去周边搜杀,不放过一个建虏。”
  周遇吉抬了抬手,不用开口交代,曹变蛟已经一纵马头,斜着冲出。
  ……
  海城惨败的消息传来,建奴勉强维持的防线很快便土崩瓦解。不管是军,还是民,得到通知的女真人仓惶向北逃窜。
  不逃也没办法了,辽东明军同时发动,从东到西,在一条宽广的战线上向北推进,建奴已没有足够的兵力分别抵挡。
  毛文龙率主力突破鸦鹘关,进逼赫图阿拉,并分兵向北,切断了赫图阿拉与萨尔浒的道路。
  副将陈继盛率本部人马和登镇援辽的一个混成协,从凤凰城向北推进,占领通远堡,进逼连山关,兵锋指向本溪。
  在开原等待时机的满桂所部,再次得到冷僧机偷送的情报后,全军出动,南下攻打铁岭,从北面进逼沈阳。
  熊廷弼留下黄龙所部,以及部分炮兵、骑兵攻打辽阳,率领主力也加快了行进速度,进抵虎皮驿、武靖营,离沈阳已不足百里。
  整个辽东大地都动起来了,不仅是向前铿锵前进的军队,还有踊跃支前的辽民百姓。
  水师也辟出通路,载着物资弹药,从三岔河入辽,分走浑河、太子河,为部队运输粮草物资。
  面对着明军的全线反攻,建奴已丧失了集中兵力、击其一路的时机和实力。明军主力压得太紧了,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沈阳城内,多尔衮继承汗位,努尔哈赤的死讯也终于公布。
  其实,努尔哈赤已经死亡的消息早有风声。尽管代善在努力地隐瞒,但汗位传承,他为辅政,已经使人们有理由相信,努尔哈赤就算不死,也不能理事了。
  愁云惨雾,哀哭满城。不只是为努尔哈赤,海城惨败,死去建奴的家属就有成千上万。这般凄惨景象,再不复听到征战号令,欢呼雀跃、欢欣鼓舞的样子。
  光是打了败仗嘛,那肯定不是,代善以辅政贝勒之名,接连发布命令,让女真人迁徙,暂定的目标之地是建州。
  拖家带口,推车乘马,女真人知道此令之下,意味着灭顶之灾的来临,他们享福的日子的终结。
  
第490章
建虏技穷矣
  “我大金还有数万勇士,全部动员亦能有十万之众可战。”莽古尔泰脸红脖子粗地争辩着,“只是一次失败,就弃守辽沈,连建州也不敢保,太懦弱胆小了。”
  代善摇了摇头,说道:“前番已经动员过,再拼凑出可战之众,亦是老弱,难堪大战。明军炮火猛烈,兵力雄厚,现全面发动,已成围攻之势。若迁延不撤,我大金不仅要亡国,还有灭种之虞。”
  “父汗以十副遗甲起兵反明,那时明国难道不是兵力雄厚?可我建州勇士纵横厮杀,以无匹之悍勇夺取整个辽东。”
  莽古尔泰对代善的说辞现出鄙夷之色,说道:“现下情况,难道比父汗起兵时还困难?”
  李永芳在旁说道:“三贝勒,此时不同彼时,我军虽还有作战之力,但已难击败明军,拼消耗的话,无论是人力,还是粮草,都难以支撑。”
  这话说得没错,建奴倒想凭城死守,步步为营,熬到隆冬时节,差不多能缓口气。
  可兵力是问题,粮食也是问题,被明军围城的话,不用攻打,一个月都难以维持。
  所以,努尔哈赤临死前布置大撤退,并不只是因为战败损失的人马。他在动员出征前就有明确的判断,不能击败明军扭转颓势的话,就只能大撤退。
  “胆小如鼠。”莽古尔泰狠狠瞪了李永芳一眼,转头望向代善,说道:“给某拔调一万人马,某定能让明军寸步难进。”
  “老五,军议已经决定,你就不必逞强了。”代善垂下眼帘,说道:“马上加快迁民速度,特别是老弱妇孺,岳讬也阻击不了多长时间。一旦被明军突破,沈阳就要血流成河。”
  多尔衮只有十四岁,虽然继承汗位,也得了两黄旗的兵力,但在阅历和威望上,还远远不如。
  代善既是大贝勒,又是辅政,已是大权在握。努尔哈赤也是借助于他,来稳定局面。否则,后金必然生出一场内乱,加速灭亡。
  不得不说,努尔哈赤的这番苦心还是比较正确的。自代善受伤久治不愈后,争位之心远不如皇太极、莽古尔泰那般强烈。
  而历史上,皇太极的上位与代善的退让有很大关系,若从实力来看,他其实是最有希望的。
  “既是如此,那便加快行动。”多尔衮开口说道:“先派萨哈廉带人马前往萨尔浒,以防明军袭攻,断我退路。”
  说完,他转向莽古尔泰,笑着说道:“五叔,您携带家眷先行离城,我们在抚顺汇合如何?”
  莽古尔泰见事难更改,想赚点人马的计划落空,再不服气,也只得草草一礼,随口答应下来,起身而去。
  “大贝勒,把岳讬调回来,另派他人阻击明军如何?”多尔衮看着莽古尔泰离去,正色地对代善说道。
  代善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多尔衮的意思,摇头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金已到生死关头,人人皆当有向死之心。”
  顿了顿,他又催促道:“尽快撤往萨尔浒吧,拖延越久,形势越恶。开原的明军,还有东江镇,说不准已经迂回包抄,要断我退路了。”
  多尔衮点了点头,赞同道:“明军主力大胜后起初推进不速,也是想造成错觉,让我军逐城必守,困于辽沈。”
  李永芳躬身道:“汗王睿智,熊蛮子应该正是这样的心思。”
  “现在加速北上,应该是意识到阴谋被识破,无法在辽沈合围我军。”代善起身,淡淡地说道:“明军人马众多,所需粮草也不在少数。某还有一策,可以拖慢明军前进的脚步。”
  ……
  白塔铺,通往沈阳的最后一道关卡。说是关卡并不准确,但建奴在此确实建立起了防御阵地,要阻挡明军的前进。
  壕沟,壕沟……望远镜的视野中出现的都是壕沟,竟有七八道之多,横拦住了明军前进的道路。
  曹文诏观察良久,才放下望远镜,脸上出现鄙夷之色。
  “嘿,建奴好象在学咱们的防御工事。”黄得功发出惊咦之声,说道:“胸墙加战壕,还有木桩栅栏。”
  杨国柱轻轻点头,说道:“确实在学咱们,尽管还是有点不一样。”
  “某见此,便知建奴已丧胆。”曹文诏扬鞭一指,“不是以骑射著称嘛,弃长就短,已是垂死挣扎。”
  说完,他转身命令传令兵返回报信,要步兵炮兵加快速度,并向熊廷弼汇报。
  显然,壕沟阵对于骑兵的阻碍是不言而喻的,但双方围绕堑壕展开战斗,不还是一场消耗战嘛?
  何况,明军有大量的曲射火炮,打起来,依然是占着上风,处于有利的地位。
  “建虏技穷矣!”熊廷弼接到报告,冷笑着给出了结论,命令炮兵加速前进,并调派了俘虏部队。
  俘虏部队就是汉兵,不管他们是不是被迫,都向王师举起了刀枪。在战场上,他们是敌人;投降了,也不是就此无事。
  不管是赎罪或是雪耻,还是证明自己归明之心,明军都给了他们机会,在战场上用实际表现来说话。
  战死,家眷有抚恤,并享受辽民应得的待遇,分田分地不耽误;杀敌立功,有奖赏,与明军的待遇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