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536

  燧发枪的杀伤力已经超过弓箭,加上刺刀也能抵御骑兵的冲击,再加上简易轻便的掷弹车,只要战意够坚,打出伤亡一比一的战斗,还是不难的。
  当然,这是最保守的估计,对于明军来说,肯定不会满意这样的交换比。而建奴,也不认为以多击少,会付出这样的代价。
  其实,当战争被朱由校引导到了拼综合国力,拼消耗的时候,胜败就已经没有了悬念,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古代一向用“兵精粮足”来描述军力的强大,但朱由校更喜欢颠倒过来,用“粮足兵精”来判断军队的强弱。
  饿着肚子的士兵无论如何称不上“精良”,哪怕武器装备再先进,两顿饭不吃,也都成了软脚虾。
  现在的明军不是吃了几天的饱饭,而是几年。
  不仅是吃饱,还在向吃好过渡,还有足额的军饷,还有伤残有养、阵亡有恤,还能惠及家人,这待遇与数年前已是天差地别。
  当然,严刑峻法也是必不可少。当了兵,就别想贪生怕死,或许因为胆小怯懦,倒会先死于督战军官的刀下。
  而且,因为违犯军法被处死,所有的优厚待遇全部取消。不仅是自己一个人,还会影响到一家子,这才是令人凛然而惧的。
  军队之所以强大,朱由校总结了两个字,那就是“赏罚”。尽管不是那么全面,可也差不多悟到了其中的精髓。
  几年来,哪怕朝廷财政紧张,皇帝也在尽全力保证辽东的粮饷。
  为此,他不惜一次次向文官、藩王和勋贵下手,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背地里有多少人在骂他。
  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粮饷充足和严刑峻法,再加上对军人和家属的各种优待。激发出辽人的悍勇,大幅提升辽东明军的战力,一点也不意外。
  尽管皇帝不能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在战略上稍嫌谨慎和保守,但直接领军作战的将领们却有着更准确的认识,更强烈的自信。
  面对气势汹汹扑奔而来的建奴,占据苇子谷的明军并不慌乱。战术打法已经计划好,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按部就搬地执行就好。
  而且,早有遭遇敌人围攻的预料,准备岂能不充分?
  没有动用全军猛挖工事,也是在保存体力,准备迎战。
  如果敌人来得晚,甚至是不来,那就没啥说的,有一天或一夜的时间,这里就会成为壁垒森严的据点。
  尽管工事还不完善,但也正因为这样,建奴才悍然发动了猛攻。从另一方面来看,倒是正合孔有德的心思。
  看着建奴冲击的势头,孔有德判断是想借马力跳过壕沟,再下马作战。或者,在壕沟前停下,射出一篷篷箭雨。
  “重火枪开火!”孔有德下达了命令,用旗号和鼓声传给各支部队。
  作为先锋部队,孔有德亲自率领,火炮携带的不多,却特意多带了重火枪。
  这玩艺儿打中敌人,摧甲破胄、非死即残,甚至一枪能打死好几个敌人,十分地给力。特别是射程,更要比普通火枪远出不少。
  两千多人的明军,重火枪就带了两百多枝,几乎是孔有德所率混成协的全部家当。
  而在战场上,指挥官不仅是下达命令,还有迅速的判断。建奴从四面八方压上来,哪面是主攻,哪里是佯攻,如何调派人马,都是考验指挥官能力的事情。
  如果在开战之初难以分辨判断,那也不要紧。有经验的指挥官都会留下预备队,可以作为激战部队的补充,也可以充当救火队。
  轰,轰,轰……枪声的轰鸣叠加在一起,显得异常巨大。
  冲到壕沟前的建奴骑兵遭到了迎面的铅弹打击,一篷篷的血雾迸溅,一团团的血肉横飞。人喊马嘶,人仰马翻,一片混乱。
  比较密集的冲击阵形,加上重火枪的威力,使得杀伤效果更加明显。一颗铅弹打中好几个人,打倒好几匹马,在现实中也不是夸张。
  而前面的人马被击倒,势必影响到后面的骑兵前进,建奴的冲击势头由此为之一遏。
  重火枪一轮射击完毕,便后退至队后继续装填弹药。燧发枪兵成四排战列,前排听令挺枪,准备射击。
  混乱是暂时的,死伤近百人也不会挡住建奴进攻的脚步。
  只不过因为重火枪的迎头痛击,地上的人和马的尸体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使得多数建奴骑兵放慢速度,借势跃过壕沟的意图落空。
  建奴并未犹豫迟疑,纷纷跳下战马,弃马就步,各举兵器,呐喊呼喝着跳进一米多深的壕沟,迈上三四步,便到了对面的沟沿。
  或爬或翻,冲击的建奴脚踏平地,气势似乎更加旺盛,依仗着重甲护身,继续向前冲去。
  越过壕沟的建奴弓箭手向前跟进,在觉得合适的距离才停下脚步,张弓搭箭,向着敌人作最大射程的抛射。
  陡然响起的天鹅音很是短促,便被轰然响起的枪声掩盖了下去。
  无数闪烁的光点瞬息而灭,浓重的白烟在明军阵前腾起,第一排燧发枪兵发出了一轮齐射。
  重甲对于火枪的防护已经不足,但在较远的距离,还是多多少少能减弱铅弹对于身体的打击伤害。
  建奴倒下了一批,可也有中弹未死的。冲,冲上去,建奴又接近了一些。
  箭矢在空中掠过,给明军也造成了一些伤害。依然是抛射,还没有到弓箭直射的距离。
  轰!明军再次发出了一轮齐射,由于距离更近,铅弹的威力也迅速提长。
  速度极快的,第三排燧发枪兵越过第二排,面对已经稀疏不少的进攻之敌,再次举枪瞄准。
  
第422章
激战
  火枪的轰鸣震耳欲聋,一轮一轮的攒射,燧发枪显出了令人吃惊的射速。
  阿济格皱紧了眉头,这是出乎他的意料的,以前不是这个样子。
  他当然不知道,燧发枪加刺刀也不能令皇帝满意,定装纸壳弹药的推出,才是前装燧发枪的终极状态。
  定装纸壳弹药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的发明,火绳枪也可以使用。
  具体的作法就是把定量火药和弹丸装入一个防水的纸制弹筒,装填时用牙把纸筒咬开,把里面的火药倒一部分到发火池里,再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用通条塞到枪管里就行了。
  使用定装纸壳弹,训练有素的火枪兵可以达到每分钟两到三发,甚至是更高的射速。
  射速快,则意味着火枪兵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射出更密集的弹雨,对敌人的杀伤力大大增加。
  而且,定装纸壳弹主要是简化了装填的步骤,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燧发枪兵不需太多的训练时间,就能够适应过来。
  箭矢在空中掠过,枪弹在空中激射,百米之内的火力较量成为双方交锋的开始。在杀伤力上,明军明显占据着优势。
  一轮更巨大的轰鸣声响了起来,重新装填完毕的重火枪发出了怒吼。
  重火枪兵已经撤至阵后,立于残破的堡寨地基上,利用射程的优势,居高临下向着建奴开火。
  血肉迸溅,血雾腾飞,建奴攻击的队伍,倒下了一片血肉模糊的尸体,以及残肢断臂。
  一群黑压压的炮弹掠过队列头顶,向着建奴砸了过去。
  片刻后,此起彼伏的爆炸在建奴人群中迸发,一团团黑烟升腾,弹片激射,惨叫哀嚎响成了一片。
  敌我双方的距离已经很近,爆炸声刚停,两排燧发枪兵射完枪中子弹,在尖厉的哨声中发一声喊,趁着敌人冲击的势头减弱,挺着刺刀反冲过去。
  进攻的建奴在接连的打击下,队伍出现了混乱,人也稀疏了许多。硝烟还未散去,挺着刺刀的明军已经杀到近前,以多打少展开了近身肉搏。
  噗,噗,噗……明军士兵用刺刀凶狠地捅刺,发出阵阵疹人的刺刀入肉的声音。
  格挡,突刺!明军的刺刀术很简单,摒弃了所有花哨的动作,干净利落,悍气十足。
  骑都尉索博多的额头被弹片划过,热乎乎的血不断地流下来,使得他视线受阻,看东西有些红蒙蒙的感觉。
  抬起手臂抹过脸,索博多觉得清晰了许多。但这还不够,他的小腿也受了伤,行动大受影响。
  爆炸就在脚下不远,只受了两处不致命的伤,索博多其实还是比较幸运的。
  灰蒙蒙的呛人的硝烟中,他看到了冲杀而来的明军士兵,看着他们凶狠地刺刀齐出,毫不留情地将女真士兵刺杀。
  奋力挥起战刀,索博多吼叫着上前,先于刺刀捅来前砍翻了一名明军。
  左边又戳来一把刺刀,索博多用刀格档,本能地做出转身劈砍的动作,可腿上的剧痛使他动作变形变慢。
  轰!近在咫尺的一声枪响,白烟升腾,索博多踉跄了一下,铅弹正中他的胸口。即便有重甲,也被巨大的冲击力撞得口吐鲜血。
  噗!一把刺刀猛地刺进了他的腹部;噗!又是一把刺刀斜着扎进了他的左肋。
  随着刺刀抽出,鲜血喷涌而出,索博多颓然倒地,力气飞快地被抽走,他大瞪着眼睛,看着几双大脚从他身上迈过,连手都无力抬起。
  懦夫,卑鄙……索博多不知道是哪个明军士兵给了他一枪。否则,就算是受伤,他也能打好几个。
  思维在迅速混乱、消散,索博多这个身经百战、从小兵积功至骑都尉的建奴军官,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不甘的气。
  掷弹车在飞快地扔出轰天雷,在建奴攻击队伍的中间造成了断层。
  反冲锋的明军以多打少,将冲在前面的建奴杀死杀伤,在锣声中又收住脚下,快速退了回去。
  敌我双方十接近的距离又被拉开,在四十多米左右,明军再次采取了火枪轮射攒击,毫不留情地向敌人射出一轮轮弹雨。
  尸体横七竖八,杂乱枕籍,有建奴的,也有在逆袭中阵亡的明军的。不管是哪方的,对于后面进攻的建奴来说,都成为阻碍,使其不能顺畅地冲锋。
  轰!重火枪在高处再次轰鸣,无坚不摧的重铅弹在建奴中造成了一片死伤,象齐刷刷的麦田突然被风吹倒了似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