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3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9/536

  这三个标准带给朱由校的喜悦自然是不一样的,可分为狂喜、大喜、小高兴。
  可不管达到哪一个,朱由校都认为可以大大地松口气,把精力转移到对付即将到来的大灾害上。
  哪怕明年的大反攻还没有结果,朱由校也有了缓纾民困的计划,并将在今年实施。
  去年在陕西减免赋税,今年则是河南或山西,明年就轮到了山东或河北。
  要知道,在小冰河期的高峰,这几个北方省份是影响最大的。
  而朱由校减免赋税也是按照“因粮”的标准,对地主豪绅不减不免,对老百姓则免收一年,让他们攒点存粮。
  地主豪绅家底丰厚,没有减免也一样家有余粮;老百姓则不同,过着苦巴巴的日子,一年减免足以让他们缓口气。
  每项政策的颁布实施,朱由校其实都是比较谨慎,考虑得比较周详的。
  他太清楚明末文官士绅的德行了,如果没有监督惩治,他的恤民之政也会变成伤民害民之举。
  所以,到现在他也没漏出口风,以免那些王八蛋能提前准备,把老百姓该得的优惠抢走,把负担转嫁出去。
  秋高气爽或是寒风乍起之时,又要杀一波贪鄙之徒的狗头,抄一批官员地主豪绅的家宅了。
  朱由校基本安排好辽东征战的事情,又把精力集中到了杀人抄家上面。没办法,总有不畏国法、贪财不要命的家伙,你不成全他都觉得不好意思。
  想到抄家,朱由校眯了眯眼睛,骆思恭应该到山西了吧?
  八大家呀,每家至少有个一二百万银子吧,再加上宅院、田产、商铺,两千多万到手,这一两年都够花了。
  现在,朱由校并没有多少的愧疚。
  如果不是他的努力,明金战争的形势不同,那八大家一样会为了黑心钱而出卖国家、出卖朝廷,出卖民族。无数同胞的死,都是由于他们的贪婪。
  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没找到机会。就是这样,他们死不足惜,甚至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朱由校沉思着,倚在宽大的御椅中,眼皮越来越沉,竟有些昏昏欲睡。
  范小慧不急不徐地打着扇,看着显出倦容的皇爷歪头闭眼,似是养神,又似乎已经睡着。她有些犹豫,不知道是该停扇,还是……
  皇帝似乎觉得有点冷,缩紧了身子。
  范小慧停下了扇子,轻手轻脚地取过一张薄毯,来到皇爷身边,慢慢地给皇爷盖上。
  朱由校的眼皮动了动,朦胧中一个倩影就在跟前,他伸手搂过,把温香的身体抱在怀里,喃喃地问道:“小慧吗?”
  范小慧停顿了片刻,才含羞小声答道:“皇爷,是奴婢。”
  嗯!皇帝用鼻子应了一声,抱着丫头不放,也不再出声,闭着眼睛好象又要睡着了。
  好半晌,范小慧悄悄且轻轻地调整了下姿势,让皇爷更舒服一些。听着近在咫尺的微微鼻息,丫头伸出手,或许想摸摸皇帝的脸,可最终还是停在了半空。
  
第399章
不下辽阳的海州
  明朝初年,在海州设置海州卫,治所在旧澄州城(今辽宁海城),隶辽东都司。其地“控东西之孔道,当海运之咽喉”,盛产粮食和海盐。
  海州卫南通旅顺和山东,北达辽西和京师,战略位置相当重要。
  明初朝鲜使臣前往南京,路经海州南下旅顺。洪武末年,朝鲜使臣前往北京,从这里转向辽西。
  隆庆六年(1572),朝鲜使臣许震同路经海州,他比较说:“海州之城池民物亚于辽东,而繁华之盛则胜焉。”
  万历二年(1574),许篈路经海州时,描写更为详细:“海州卫亦大镇也,其富庶亚于辽阳。”
  万历三十八年(1610),郑士信路经海州时,描述道:“夕到海州卫,其雄盛殷富略不下辽东,而雉堞楼橹城堑待变之具,则严整修饬,大胜于辽城远甚矣。”
  从朝鲜使臣的记载可以看出,起码在万历时期,海州的经济繁盛与辽阳不相上下。
  而辽东明金之战打了数年,各地经济都饱受摧残,海州也不例外,不复往日的殷富繁华。
  但也有未曾改变的,那就是海州卫的坚固城池。不仅在战乱中受损甚微,佟养性率汉兵驻防后,又加紧修缮,使其更胜以往。
  辽南四卫已失其三,只剩下一个海州还被后金占领。作为北通辽阳的门户,后金方面不可能不重视。
  况且,海州卫城位于海城河北,玉皇山下,可谓是江山险固,易守难攻。
  佟养性在给努尔哈赤的报告中也显出信心,认为明军想要攻取,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唯一可虑者,是明军围困城池,粮草不继或许是个问题。
  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可不光是凭着地利和城池,还有数量不少的火炮,以及汉兵所装备的鸟铳。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仅是明军在做,后金方面也是一样。明军的火器犀利,特别是在防守中体现出的威力,给努尔哈赤等人以深刻的印象。
  尽管佟养性所领的汉兵所装备的火器不如明军,火炮是老式的,鸟铳的威力也弱,但倚城防守的话,却还是颇为厉害的。
  “敌若进军深入,不能即破,顿于坚城之下,待我援兵四集,必败也……”
  努尔哈赤给佟养性拔调了部分粮草物资,并通过书信告诉佟养性,坚守即是胜利,辽沈不会坐视明军长期围困。
  粮草物资的数量并不是佟养性的预期,但他也知道,后金的物资储备不多了。失去了富庶的辽南三卫,今年冬天都不好过,这已经是努尔哈赤尽量的拔调了。
  而努尔哈赤的分析判断也合乎兵法要义,打个防守反击战,挫败明军的攻击势头,兴许还能缴获不少物资,也确实是相当可行的策略。
  既然如此,佟养性也算是吃了颗定心丸。凭海州卫的城防,坚守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还是有些把握的。
  而凭八旗的机动能力,从辽沈赶来是完全来得及的。内外夹击迅速击败明军,再回师辽沈,以防辽西明军和水师,佟养性也清楚这样布置的原因。
  如果明军在多个方向同时行动,佟养性觉得更有威胁,牵制力更大。
  可从目前的情报来看,辽西明军虽然在打造船只,修建浮桥。但看进度,并不具备很快发动的条件,他对此很是疑惑。
  或许明军是吸取了萨尔浒之战中分路进击的教训,佟养性只能做出这样的猜测。
  立在城头,望着城外密布的壕沟胸墙鹿砦,佟养性拍了拍架着的火炮,眯了下眼睛,竟然产生了些希望敌人来攻的念头。
  “敌军若来,必让其尸横遍野。”副将丁碧说出了佟养性的心里话,“再有八旗劲旅在外,敌军定然是狼狈逃窜。”
  丁碧原是铁岭的明军参将,在建奴攻打铁岭时,被收买打开城门,使“一城忠义”的铁岭军民死伤枕籍。
  虽然这话很对佟养性的心思,但佟养性心思阴沉,对这明摆的恭维和吹嘘没有马上赞扬,而是略有些不悦地看了丁碧一眼。
  丁碧不明所以,还是知机地闭上了嘴巴。
  佟养性目光转向城外,沉声道:“守卫城池多靠火器,汉兵是否得力甚为关键。丁副将,听说你刚抢了一个汉兵的妻子,这事可是真的?”
  丁碧脸现尴尬,吭哧了一下,说道:“是休妻在先,末将再娶,强抢不是实情。”
  佟养性哼了一声,心道:你当某傻嘛,编这瞎话在骗某。
  停顿了一下,佟养性也不想过于追究,警诫道:“战事在即,要让汉兵卖力,就莫要让他们心生怨恨。”
  “末将省得。”丁碧躬身应道:“回去便把那女人送走,再赔上些银两。”
  佟养性点了点头,脸上的神情和缓下来,说道:“辽南四卫只存其一,明军必来攻打海州。若是能建功,本官保举你为总兵。”
  “多谢大人抬举。”丁碧再次躬身感谢。
  努尔哈赤对汉官汉将的猜疑心很重,连李永芳都被罢黠闲居,也只有佟养性等寥寥数人还能得到信重。
  所以,能得到佟养性的保举,升官的事情基本靠谱。如能升到总兵,也就是汉将的最高职,除了投明的刘兴祚以外。
  又敲打又笼络,佟养性感觉挺不错。后金现在的困境,他是心知肚明的。但他们佟家已经无法脱身,无法与后金割离,这是他与刘兴祚的最大不同。
  而且,佟养性觉得形势未必不会有所改观。朝令夕改,朝堂争斗,是明廷的痼疾,哪有那么容易改变?
  不可否认,明朝现在的皇帝很厉害,提拔重用了一批能员干将,又大力保证后勤供应,才使辽东形势逐渐逆转。
  但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到底能有多少的耐性,令人怀疑。何况,明廷的大力投入难道不是在咬牙坚持,又能坚持多长时间?
  所以,如果能使明军吃一个大败仗,无论是熊廷弼,还是毛文龙,能够调走或处罚一个,辽东形势也有了改变的可能。
  
第400章
军事重心转移
  事实上,包括佟养性在内,甚至是努尔哈赤等人,都存着硬挺待变的心思。
  如果说是被动,倒也不全对。因为以往发生的事情有不少明证,才让他们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比如熊廷弼的沉浮,比如辽东明军的粮饷短缺,比如将帅不和造成的漏洞和破绽。
  如果没有这些变化,后金也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战果,在辽东争战中占据优势。
  象萨尔浒之战,象辽沈之战,还有广宁之战的前半部分,都是明朝在用人和后勤上出现了失误,才被后金抓住机会。
  而熊廷弼的第一次起复,调兵遣将、严加防守,让后金无机可乘,也只能龟缩不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9/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