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536

  嘿,小丫头口气不小。
  朱由校伸手相招,笑着说道:“让朕看看,你遇到了什么难题?敢说老师水平低,可不能骄傲啊!”
  五月咯咯一笑,拿过书翻开,给皇帝指点着其中的一道题,“就是这道,奴家有些想不明白。”
  朱由校看了看,笑着点了点头。
  这已经是小学五年级的最高难度了,是他前世小学做过的一道。说的是有关船和桅杆,有点立体几何的味道了。当时他没做出来,可也因此而印象深刻。
  你光想是不太容易想出来的,只要拿根小棍比量一下,立刻就能套用勾股定理算出来。
  当然,所谓的立体概念,对于小五月来说,根本没接触过。就是比她大好几岁的孩子,也未必能懂。
  “万岁,看您笑了,肯定会做是吧?”小五月不仅聪明,还会看人脸色呢!
  朱由校笑着摸了摸小五月的头,弯腰从地上捡起根木棍,又把腰间的玉佩摘下,放在桌上当船和桅杆,开始讲解。
  小五月眨着大眼睛,认真地听着,只是看皇帝摆出的实物,再讲解几句,她立刻就明白了,脸上露出了惊喜之色。
  “听懂了嘛?”朱由校停下讲解,他也看到了小五月的脸色,也不必讲得太透。
  小五月用力点着头,说道:“万岁真厉害,随便看一眼就能做出来。”
  朱由校挺了挺胸,满是自豪和得意,小学还没有难住朕的问题。再说,这教材都是朕编的,朕就是参考书,朕就是教材全解。
  “五月也挺厉害。”朱由校又摸了摸五月的头,笑着夸赞道:“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做五年级最难的题了。”
  五月咯咯地笑着,说道:“因为奴家有心愿哪,就一定要完成对万岁的承诺。”
  “什么心愿哪,朕现在就满足你。”朱由校很慷慨地做出了表示。
  看到五月的表现,朱由校就很满意了,哪怕没通过小学毕业考试,也不会和这小丫头较真。
  “万岁爷不相信奴家嘛?”小五月变得严肃起来,紧闭着嘴巴,看着皇帝。
  朱由校笑着说道:“朕当然相信五月。既然你坚持,那便考完再说。”
  五月这才高兴起来,颇有信心的样子。
  朱由校又询问了一下学校最近的情况,看五月并没有什么不满,也放了心。
  “好好学习,也不要累着了。”朱由校起身,对小丫头叮嘱道:“朕和你的约定没有期限,什么时候完成都算数。”
  五月这次没有推辞,尽管她觉得今年就能完成。但万岁爷是好意,你得领着,别不识好歹。
  朱由校已经了解到情况,也就不用再走再看,和小丫头告别后,返回乾清宫。
  ……
  蹄声不紧不慢,毛驴拉着辆车,在众人的注目观望下,拐过弯,转入了直行。
  “应该没问题。”徐孚远说完又觉得结论下得过早,便将征询的目光投入王季重。
  王季重点了点头,说道:“某觉得可以,就是换了大车,也应该没什么影响。”
  “多亏沈兄的指点,才事半功倍。”夏允彝感慨道:“用学究天人一词,怕是也不过分。”
  徐孚远对此表示赞同,说道:“接下来,咱们就试验悬挂系统,沈兄说那个才是最好的转向装置。”
  在有轮轴的基础上,四轮车是很容易实现的,只需要将前轮的悬挂改为一个大圆盘。可以将车辕与车身衔接的部分与前轮悬挂结合,使得马匹转向的时候,前轮的悬挂也跟随整体转向。
  但悬挂方式无法做到太小角度的转向,速度过快的急转向也很困难,且对前轮的悬挂和整个传动体系的结构强度要求较高。
  说到这里,应该都明白了,徐孚远等人正在试验的乃是四轮马车,带转向装置的那种。
  在明代,没有转向装置的四轮马车也有,载重可达五十石。而最普遍的是两轮车,大概只能载重十五石左右。
  尽管四轮车的载重量大大超过两轮车,但在《天工开物》里也讲了四轮车的缺陷:“凡大车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径小路亦止。”
  制约中国古代四轮车发展的,主要还是对地形道路的要求很高。加上没有转向装置,远不如两轮车对各种地形的适应性高,转弯方便灵活。
  对于朱由校来说,实用的四轮车能造出来,也只是个课题,并没有取代两轮车,以及独轮车的想法。
  因地制宜嘛,道路坑坑洼洼,地形起伏不同,两轮车更适应,那就用两轮车;
  老百姓买不起马,那就用轻便的运物、载人的独轮车呗!
  但技术必须研究明白,并且牢牢掌握,这才是朱由校的目的。省得后世的喷子乱说,什么皇汉科技不行,中国就是落后等等。
  而且,在北方的平原地带,四轮马车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载重量大,有利于商业运输;再加点减震,坐起来也舒适。
  至于道路的平整维护,特别是驿道,已经交给沿途州县,将其变为徭役,省得老百姓远道奔波。
  中华商会也奉皇命,依托驿站开始建设住宿、仓储等物流系统,四轮马车很可能会成为运输的主力。
  “沈兄不知在忙什么,很长时间没过来了。”王季重有些遗憾地摇摇头,“尽管咱们提的问题,他基本上都能及时解答。”
  驴车停了下来,众人赶过去观察指点,又是一番议论,认为还有改进的余地。
  陈子龙在旁看着,笑而不语。他跟着徐光启学习农业,也没闲着,正在找资料分析研究,也是皇帝交办的差使。
  今天不过是偶有闲暇,前来看望几位老朋友,也见识一下他们在做的那个科研工作。
  
第368章
独一无二的《永乐大典》
  尽管《大明论坛》报上已经预告了大灾患的来临,但有多少人相信,却很令人怀疑。
  包括徐光启和陈子龙在内,连他们都不是很确信,普通人就可想而知了。
  但皇帝却是非常认真,不断给地方督抚下旨,要他们做出防灾抗灾的预案,并大力建设水利设施。
  在平叛战争消耗巨大的情况下,皇帝还能拿出内帑对基础设施进行投入,可见皇帝的重视程度。
  除了将北方各省的徭役转为本省内的水利、道路建设外,皇帝还给徐光启等农业专家布置了任务,对早熟短季作物进行实验,挑选合适品种,总结种植经验。
  小冰河期的大灾患持续时间长,但也不是只在一省一地肆虐。先是陕西,后是河南,再是河北和山东,连江南地区也会受到影响。
  这样大范围的灾情,需要多方面的准备,移民是一个办法,但也不能把受灾省份的百姓都搬空吧?
  所以,朱由校的思路是能种就种,不管是蔬菜,还是作物,能吃就行。而短季早熟的,因为需要的时间短,相对来说,受到灾患的影响也较小。
  就象现在的辽民安置,已经过了春天的耕种季节,总不能守着荒地光等朝廷救济吧?
  抢种补种,什么萝卜白菜,什么玉米、绿豆、毛豆、花生、苜蓿等等,能在夏天种的作物统统都来。人不能吃的,能喂牛马的也行。
  尽管着急,可皇帝还是相信农学家,挑出来的这些作物都是短季可熟,能解决一些问题的。
  陈子龙作为徐光启的弟子,也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再过几天,等荞麦的种子搜购完,他便要和几位农学家前往辽东,指导种植,并详细记录。
  没错,荞麦也是徐光启等人挑选出来的短季作物,还是一种能吃的粮食作物。
  农谚道: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不进种荞麦。因为种种原因,地还闲着,或者赶茬口,又不想让地闲着的,这个时候,播种荞麦正当时,正应时呀!
  而影响荞麦大范围种植的原因也很简单,产量很低,种起来不划算。所以,在肥沃的土地,农民很少种植,只有那些贫瘠地才种。
  但遇到了严重干旱的年景呢,河里没水,井里没水,到了立秋才下了一场雨,也只能种荞麦了。
  立秋前播种,两个月就能成熟,荞麦可算是能直播的生长期最短的大田作物了。
  啥,荞麦不好吃。那你去啃草根树皮吧,荞麦再不好吃,也比观音土能活命吧!
  陈子龙等人前往辽东,还准备试验一下皇帝所说的鲜食农作物。
  按照皇帝所说的道理,玉米种了可能生长时间不够,等不到成熟,天气就凉了。
  那不要紧,也别等它成熟,就赶紧收割、存贮,人为地缩短生育期。这样收下来的嫩玉米就叫鲜食玉米,植株还可以做青贮饲料,用来养牛、养羊呢!
  除了鲜食玉米,还有鲜食大豆,鲜食花生等等。
  徐光启等农业专家开始也被这怪异的名称搞得有点蒙,但细琢磨还是有些道理的,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出来的。
  哦,都没成熟的,只能现吃的就叫鲜食。倒是挺嫩的,也真能吃。
  可这,不太符合常规的耕种规律呀,正常年景的话,没人会这么干的。产量低不说,还不好贮存。
  “万岁总有独出心裁之法,细思却又不是胡来,甚是奇怪。”当时,徐光启就满脸疑惑,轻轻摇着脑袋,对陈子龙说道:“此去辽东,你当好好实验,认真观察。若大灾患真的降临,你们的这些宝贵经验,说不定就会救活无数。”
  陈子龙苦笑了一下,甩开思绪。几个好朋友已经忙完,聚过来要出去为他提前饯行。
  科学院的管理已经不象刚开始时那般严格,也没搞什么军事上的秘密武器,那是兵器火药局的工作,也不用封闭。
  但也不是随便出入,外来人得有里面的来接,出去的话,也要等休息时间。
  众人穿过院落,向着大门走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