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2/536

  此次反正行动为什么得到朱由校的极度重视,有些人可能并不清楚,或者说是理解得不够深远。
  如果只是一个复州,哪怕再加上盖州,朱由校也认为不是此次行动最主要的影响。
  前面已经说过,光凭建奴那点人口,没有汉奸助纣为虐的话,根本没有席卷天下的可能,甚至连山海关也不能突破。
  而刘爱塔作为努尔哈赤的姻婿,又受到他的十分器重,却叛金归明,对努尔哈赤心理上的打击是难以估测的。
  依着努尔哈赤的性格,对汉兵汉将的猜疑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历史上也因为刘爱塔的反叛,导致努尔哈赤大开杀戒,使诸伪将人人自危。
  而这才是朱由校要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使建奴和汉兵汉将形成隔阂,削弱并孤立建奴。
  所以,对于刘爱塔的反正,朱由校不仅要不计前嫌地予以重用,还要搞得大张旗鼓、尽人皆知。
  越是如此,越是在打努尔哈赤的老脸。眼瞎了不成,那么相信器重的姻婿,竟然反叛。
  而宣传的声势越大,越会令努尔哈赤恼羞成怒,猜疑心大盛。对那些降金叛明的伪将,清洗得也将更残酷。
  其实,对于瓦解后金,分化女真人与降金汉人之间的关系,朱由校还是比较上心的。准确地说,皇帝是对大明和后金的情报战非常关注。
  要知道,自努尔哈赤叛明之后,能够屡战屡胜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在情报战中占了上风。
  孙子兵法中就对情报战有着精僻的见解,而谁能及时获取对方的情报,谁就能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而情报是后金取胜的重要武器,大汉奸李永芳,及其属下的谍报队伍,则是居功至伟,令朱由校切齿痛恨。
  所以,朱由校不仅要全力促成刘爱塔的反正,使降金的伪将面对努尔哈赤的猜疑和清洗。更已经对李永芳下手,布置了好几个计策,坑不死李永芳,也让他痛苦难受。
  你的痛苦,则是皇帝的快乐,更是无数大明子民的幸福。大汉奸能过得好,能寿终正寢,则意味着无数汉人家破人亡,陷于战火之中。
  当然,离间的前提是有隔阂。从表面上看,努尔哈赤对李永芳的信任是绝对的,对他的使用也是放手的,离间似乎不会起作用。
  但朱由校却知道,尽管李永芳是一条对后金忠诚的狗,且处处小心翼翼,但努尔哈赤的头脑和狭隘的思想,对李永芳依然存着戒心,并怀疑他的忠诚。
  也就在努尔哈赤死前的三四年左右,李永芳被努尔哈赤痛斥、羞辱,最后革职,不再受到重用。直到皇太极继位,才被再次叙用。
  朱由校不知道具体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几年正是辽民抗金活动此起彼伏,附金汉官意志动摇,后金统治出现严重危机的时候。
  而大量任用汉官汉将,为后金服务,正是李永芳的建议。可以说,这是一条能使后金发展壮大的良策。
  等到皇太极重新拾起,并改变了一些民族政策,才使后金政权稳固下来,成为大明的心腹之患。
  但努尔哈赤不具备那样的深谋远虑,他的政策就是压迫和屠杀。
  也正是如此,他把后金出现的统治危机归结于依靠汉官、重用汉官的政策,并牵怒于李永芳,将其罢职不用。
  总而言之,朱由校要坑李永芳,是完全可能的。
  现在,他手里就有了两个有力的武器,一是李大汉奸的女婿武长春,另一个则是在复州被擒获的李永芳长子李延庚。
  要说李永芳还真是死心塌地的为后金卖命,连女婿都派到大明京城做间谍。可关系越是亲近,把武长春好好利用,对李永芳的杀伤力就更大。
  至于李延庚,朱由校开始摸着下巴琢磨,怎么能再给李大汉奸一击,让其彻底失去努尔哈赤的信任呢?
  ……
  大明皇帝朱由校在接到辽东急报的时候,辽东战场的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他始终不敢遥控指挥的原因所在。
  首先是明军和蒙古的联军进入科尔沁境内,未遇到有力的抵抗,所过之处科尔沁贵族不战而逃,使得联军很顺利地兵临科尔沁部的治所格勒珠尔根城下。
  科尔沁部首领奥巴已经收拢人马,抱定“死则一命;干则一尘”的决定,准备死守城池,等待后金援军的到来。
  奥巴能够集兵于城,并向后金求援,得益于有人事先秘报的消息。这个人说起来也令人惊讶,乃是内喀尔喀联盟盟主卓里克图洪巴图鲁。
  所谓人老奸,马老滑。卓里克图洪巴图鲁虽然老了,但眼光还是很毒辣老到。他看出了林丹汗要先统一内部,再对外发动的心思和意图。
  如果林丹汗击败并控制了科尔沁部,必然实力大涨,对内喀尔喀诸部联盟可不是好事。
  到时候,林丹汗很可能就要对内喀尔喀下手。内喀尔喀想再象目前这样,有条件地服从汗命,就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所以,这个老家伙自以为聪明地暗中派人给奥巴传递情报,使奥巴能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出兵也不积极,只有对后金态度最强硬的扎鲁特部全力助战。
  而奥巴选择坚守城池,一是觉得实力无法与联军抗衡,其次则认为蒙古骑兵纵横草原没问题,攻打坚城则不擅长,坚守到后金盟友来援,大有希望。
  历史上也是如此,联军昼夜攻城,五日五夜围攻也无法攻破。奥巴也因此逃过一劫,能继续跟着后金混。
  这也不意外,后金军攻坚能力不行,蒙古骑兵就更是不堪了。什么楯车、攻城塔楼,根本没有,全靠临时打造的云梯。
  明军虽然出兵助战,但却没有打前锋,甚至军队离得很远,并没有马上就靠近城池。
  军队没上前,但几个军官却来到城外,观看蒙古兵攻城。而守城的也是蒙古人,完全是一场蒙古人内部的战争。
  “呜―呜―呜”苍凉的号角声响了起来,随着战鼓的敲响,一队队蒙古骑兵纵马向城池冲去,嘴里还发出“呜―啊”的嚎叫。
  满桂、虎大威、樊化龙、马乘飞等人冷眼观瞧,既是观察蒙古兵的战术,也在评估日后遇到蒙古兵,该用何种战术最好。
  疾驰冲锋的蒙古骑兵依靠娴熟的骑术,在离城墙三四十多米的壕沟前调转方向,划着弧线掠过的同时,弯弓搭箭,向着城上射去。
  一波接一波,密集的箭雨覆盖城头,如同黑压压的乌云压下。
  “这好象是给咱们看的。”满桂挠了挠头,猜测着看看左右的军官
  虎大威点了点头,说道:“驰射术,蒙古骑兵的拿手技艺。攻城为次,这是在立威。”
  樊化龙眨巴眨巴眼睛,说道:“距离城墙太近了,完全在火枪的射程之内。蒙古骑兵多着皮甲,对火枪来说,跟纸糊的没啥两样儿。”
  猛如虎摇了摇头,说道:“盔甲是缺陷。骑射虽然厉害,但只能用短弓,威力不足以透铁甲。他们还不知道,为何打不过建奴呢!”
  统率察哈尔部骑兵的锡尔呼纳克杜棱,确实有显示威风,既给明军看,又震慑守城的科尔沁部士兵的意图。
  可惜,蒙古骑兵的骑术是一流,马上射箭也很厉害,但却有着已被看穿的缺陷。打不过后金,对上明军也不占优势。
  建奴用甲胄和长弓大箭来对付蒙古骑兵,明军的盔甲更精良,火枪的凶猛也不逊长弓大箭。
  而科尔沁部的守城部队是深悉同胞的打法,先是用盾牌抵挡箭雨,在最后一队骑兵掠过城墙、射出箭矢后,猛然开始了反击。
  守军使用的是步弓,骑射劣于步射是很简单明显的,在射程和威力上都是如此。
  天空中响起细细的风声,一片黑压压的箭雨追上了正在远离城墙的骑兵。战马嘶鸣,骑兵落马,夹杂着惊呼和惨叫。
  满桂摇了摇头,说道:“显摆什么驰射术,直接下马步射才对嘛!”
  虎大威咧了咧嘴,也对察哈尔部将领的指挥甚是无语。
  其实,蒙古骑兵攻坚能力虚弱,守城的技术也不咋的。这场蒙古人内部的战斗,就是半斤八两之间的较量。
  另一边,马乘飞早已经不看蒙古骑兵的表演,而是举着望远镜观察城池。他旁边还有一个军官,也把注意力集中在城墙、城门处。
  好半晌,马乘飞放下望远镜,看了看旁边的军官,开口问道:“如何,破城可有把握?”
  萧荣哲放下望远镜,说道:“夯土筑成的城池,没有护城河,壕沟阻挡不了进攻。抵近凿城装药肯定能炸开城墙,直接轰击城门,或是在城门处爆破,也一样能打开缺口。”
  马乘飞点了点头,移过目光,看了看又在整队准备进攻的蒙古部队,冷笑了一声,说道:“先让他们折腾,明天咱们再出手。”
  萧荣哲耸了耸肩膀,表示无所谓。停顿了一下,又不忘提醒道:“马大人,时间不能久拖,要防备建奴赶来援救啊!”
  马乘飞垂下眼帘,似乎是在思索,很快又抬起头,说道:“不让察哈尔部吃点亏,怎么能显出咱们的重要?我算着,两三天的时间,建奴是肯定无法赶到的。”
  萧荣哲想了想,点头表示赞同。在时间上,确实如此。而看过城池的情况,他有把握在半天内破城,应该不会出现什么纰漏。
  
第348章
堵截代善,明军亮相
  沈阳。
  议事厅内气氛压抑,即便是跟随努尔哈赤征战经年的亲信老臣,也感觉到努尔哈赤积郁的怒火,不敢随便开口说话。
  复州卫、盖州卫失陷的消息传来,令后金大为震惊。但更令努尔哈赤怒不可遏的,却是刘爱塔叛金归明。
  如果只是战场上的失利,两座城池丢了也就丢了,还不算特别严重。尽管出乎努尔哈赤的意料,他本来以为有代善的两旗在辽南,应该能抵挡住明军的攻袭。
  在努尔哈赤的计划中,复州卫、盖州卫主要由汉兵守卫,只要在明军登陆攻城中坚持一下,两红旗的骑兵便能赶去支援。
  但沉重的打击却是刘爱塔的背叛,他那么信任那个汉家小子,从一个奴隶提拔而起,收之为姻婿,推食解衣、赞赏晋升,怎么就会养了个白眼狼?
  被人背叛,特别是被信任亲近的人背叛,那滋味绝对会让人痛入心扉,恨不得立刻就把背叛者抓到眼前,痛斥他的忘恩负义,再一刀一刀砍死他。
  但努尔哈赤万般忿恨之余,还存着一丝幻想,希望这消息是假的,是明军故意散布的。复州卫、盖州卫的失陷另有原因,绝不是他委以重任的刘爱塔所为。
  可不管是真是假,辽南剧变却是要拿出应对之策,且要尽快。因为复州卫、盖州卫失守,辽南的代善所部等于被抄了后路,形势十分不妙。
  现在,阿敏已经率五千骑兵出动,前去增援盟友科尔沁部。努尔哈赤不准备再亲自带兵出沈阳,把虚张声势做得更真了。
  反正消息已经放出去了,攻打科尔沁的蒙古联军不太可能这么快就得到准确的情报。
  除去在外面抵挡明军的代善的两红旗、皇太极和杜度的两旗人马,以及阿敏的部队,辽沈只剩下不足四旗人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2/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