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536

  “罪人刘兴祚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爱塔伸出双手,接过了这张轻飘飘,却又重逾千钧的密旨,又在金生魁的提醒下起身。
  “此密旨阅后即焚,不可留只言片纸于民。”曹正华伸手示意了一下,施施然地坐下静等。
  刘爱塔双手捧旨,仔细阅看后,确定无疑。既是金生魁从外带来,肯定是出于明军,敢假冒圣旨的恐怕是没人有胆。
  再者,他要达到的最好目的是联络上袁可立,从他那里得免死票和加衔札。如果明军想骗他,弄到免死票和加衔札难道会比密旨还困难?
  刘兴仁点着烛火,凑近过来,趁机也看了密旨,冲着兄长难掩惊喜地用力点了点头。
  密旨凑近烛火,转眼化成灰烬,却长时间地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金生魁干咳了一声,上前把袁可立所付的加衔札呈给刘爱塔。
  万岁在密旨中说得清楚,反正便免死,但没有单独的免死票。
  刘爱塔烧毁密旨,也意味着他相信了皇帝的承诺,却不必讲出“万一万岁失信,罪人又没有证据,如之奈何”的蠢话。
  竟敢怀疑万岁的承诺,岂不是找死?就算有所疑虑,也没人敢让皇帝做出什么书面的保证。
  看到袁可立的加衔札,刘爱塔兄弟基本上放下心来。按照他们的级别,袁可立的承诺更加可信。但皇帝的密旨,则让刘爱塔只能遵照执行。
  朱由校对于刘爱塔反正所指示的宗旨,便是不要太过追求大功,能率复州反正归降,就已是足够。
  时间上更要抓紧,省得夜长梦多,为建奴探悉,以致功亏一篑。
  曹正华观察着刘氏兄弟的表情和动作,心中也是轻松不少。据他的判断,反正当确有其心,不是虚诓欺骗。
  要知道,他奉命陪着金生魁潜入复州,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
  而风险越大,收益越高。曹正华可以想见,若此事成功,他和两个部下将获得的赏赐和晋升。
  当然,曹正华也只是初步的判断,并不敢掉以轻心。
  接完皇帝密旨,又拿到了袁可立的加衔札,刘爱塔也基本上确定反正之后没有生命危险。
  至于加衔,只要信任他,他自然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倒不是太过重要。
  一套程序走完,屋内的气氛松缓下来。
  曹正华又郑重提醒刘爱塔,反正大事,机密最为重要。涉及的人越多,泄密的可能性越大,直接的后果便是复州数万辽民的生命。
  刘爱塔凛然听命,将自己的计划告知曹正华,众人又开始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商讨。
  
第330章
各方齐动,我娘好象姓叶赫纳拉
  对于刘爱塔,嗯,或者叫刘兴祚,他的反正归明既有出于民族大义的成分,又有趋利避害的因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朱由校对此并不苛责完美,在密旨中也阐明了自己的意思。以宋朝李显忠激励刘兴祚,已是极高的评价。
  从历史上刘兴祚的反正历程上,朱由校可以相信他。尽管历史有时不太可信,但总要加以怀疑,也不是朱由校的性格。
  之所以把此事交给镇抚司,交给袁老师,朱由校也是担心自己的主观思维导致错误的结果。
  而袁老师和镇抚司却没有什么历史的依据,只是从当时的形势,当时人的思维特点来分析判断。这应该更客观,也更容易让刘兴祚相信。
  建奴的几次发动,都以失败告终,损失的不只是人员、物资,还有军心和士气,并增长了统治区辽民的反叛之心。
  反过来,明军在胜利的鼓舞下,随着武器装备和军饷粮草的充足供应,则在综合战力上,呈现出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这些,刘兴祚不可能看不到,感觉不到。辽南沿海地区,随着明军的强大,更是建奴弃之可惜、守之难防的鸡肋。
  早晚要放弃的,自然不会驻有重兵,差不多都是由汉兵守卫,八旗则在外机动,抵挡明军日益强烈的扰袭渗透。
  这也是刘兴祚生出反正之心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他想来,汉人多是仇奴的。只要他振臂一呼,不说应者云集,有明军的配合,成功也是大有可能。
  尽管他做了最后一次努力的劝说,曹正华却依然坚持反正的时间就在一个月后。
  同时,曹正华严肃地告诫刘兴祚,这件事情万岁很重视。如果因贪功而致计划泄漏,并导致大量辽民被杀,他和刘兴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金生魁和刘兴仁也在旁相劝,既然万岁已经关注,力保反正成功就是第一位的。可别因为胃口大而功亏一篑,非但无功,却要受到处罚,甚至是皇帝的震怒。
  刘兴祚也猛然醒悟过来,这和他起初的设想已是大不相同。既已上达天听,功劳大小已不重要,关键是要让皇帝高兴了。
  “即便是复州,也要小心谨慎,对忠奴及贪婪刻毒之辈——”曹正华眯了下眼睛,做了个下切的手势,“清除不可心慈手软。”
  刘兴祚沉吟了一下,看向兄弟和金生魁,不太确定地说道:“备御王丙贪暴淫毒,吾欲治其罪,可否?”
  刘兴仁轻轻摇头,说道:“非是死罪,怕他挟怨诬告,倒不如杀之。”
  金生魁用力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曹正华见刘兴祚还有些犹豫,便开口说道:“刘大人若怕留下后患,惹建奴怀疑,便交给某家来做,只要将王丙引至府内,包管做得天衣无缝。”
  刘兴祚眸中精光一闪,咬了咬牙,拱手道:“那便有劳曹大人了。”
  如果回护王丙,难免引起曹正华怀疑,并让人觉得自己没有杀伐果断的气概。刘兴祚也知道曹正华敢说大话,定是有些门道儿,能让王丙死得神不知鬼不觉。
  众人又商议了半天,确定了反正的诸般事宜,认为不能动之过早。有十天半月时间,再联络发动,应是来得及。
  计议已定,各人开始分头行动,曹正华和两名锦衣卫则留在总兵府,由刘兴祚安排合适的身份。
  ……
  明军如果现在发动,集合辽镇、津镇、登镇、东江镇的兵力,拿下辽南三卫还是有可能的。
  但兵凶战危,建奴打不过可以撤退,遭到战乱屠害的总归是辽民。都是汉家儿女,能多加保全总是好的。
  何况,有可能的胜利,哪里比得上必胜,或者是七八成的胜算。
  反正定在一个月后,而参与此次行动的辽、津、登三镇明军,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
  从登莱启航的海船,来往不断,把粮草物资运往旅顺和皮岛;天津港口也是忙碌的景象,运送的主要是枪炮弹药、人员马匹。
  熊廷弼得到了密旨,立刻调兵遣将,派何可纲率四千守军,在两协明军的保护下渡过大凌河,防守右屯卫。并在大凌河架设数座浮桥,保证援军能够顺利通过。
  同时,熊廷弼还调动觉华岛水师,在右屯卫以南的辽东湾沿海登陆,以就近运输物资弹药。
  而熊廷弼则亲自坐镇锦州,以便就近指挥。
  再度东进右屯卫,就差光复广宁,便与去年战略收缩时似乎是一样的战争态势。
  但此时不同彼时,虽然还是隔辽河两军对峙但有旅大明军和东江本部的存在,形势却已是完全不同。
  东江本部也接到了加紧袭扰,牵制建奴的命令。
  尽管毛文龙并不知晓刘兴祚反正之事,还是遵令行动,沿鸭绿江展开,借助舟船之利,频繁对建奴展开扰袭。
  作为策应反正行动的最重要力量,旅大明军也展开行动。以广鹿岛和大长山岛为基地,海路突袭,接连占领望海堡、归服堡。
  明军的三方行动,规模虽然不大,但却从三面对建奴进行了压迫,迫使努尔哈赤分兵反击,极大地牵制住了建奴的机动兵力。
  古时候的通讯、运输水平,一个月后的行动,准备工作却是并不充裕。
  这时就看出旅顺的重要性了,参战部队可以提前在此集中,离复州也只是极短的近海航程。
  海船不断地入港出港,数万明军一下子涌入旅大,谁都能看出大行动就在眼前。
  “哇,今天都没得闲。”阿桃有些夸张地砸着腰,对英子说道:“明天我就不休息了,过了这段忙的时间再说。”
  英子笑着说道:“你想休就休,我一个人就是忙不过来,还有别的伙计来帮手呢!”
  阿桃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那我就休息啦,还真有点事儿。”
  英子摆了下手,又忙着往货架上补货。
  突然涌进来这么多大兵,张柱子带着后备军也忙得够呛。海边的封锁更加严密,打渔的小船都不让出海了。
  英子能感觉到这从未经历过的事情背后,肯定有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仗要打。
  在姑娘的猜想中,最后一下子把建奴灭了,天下就太平了,应该就能回到真正的家乡。
  虽然在这里比岛上要好很多,可姑娘还不时想起那远离的村庄,不大的院子,村外的那条欢快的小河……
  皇帝还下了圣旨,平辽之后,东江镇官兵最少的也能分得五十亩田地。虽然田地还是属于朝廷,可官兵有永佃权,还享有二十年的半赋税。
  这样算下来,就等于白得二十五亩田地的产出。二十五亩地的收成啊,自己和柱子怎么也吃不完,就是再加上几个孩子……
  英子的脸热了起来,不敢再往下胡思乱想。
  好在柱子哥已经拿到了五十亩地的票据,让老爹瞅得眼都发直,对两人的事情也算是默许,就等着柱子找人提亲了。
  呆头鹅,一说到军队上的事情,就光知道傻干,好几天也不见个人影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