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536

  “万岁。”吴大章躬身拱手道:“既是朝廷禁止,微臣便退出商界,悠游林泉,或在宅中养老。”
  朱由校笑了笑,说道:“不是让你回家养老,而是要授你官职。父子同朝为官,想来也是一段佳话。”
  “微臣——”吴大章胖脸上的肉抖了两下,不敢置信地问道:“万岁要,要让微臣做官?”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弃商从政,钱赚得是少了些,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吴大章的大脑袋点得欢实,拱手道:“万岁如此恩典,微臣,微臣父子定犬马相报。”
  朱由校微微颌首,说道:“如此便好。你精通商贾,做官也是跟商业有关的。至于投到中华商会的钱财,逐渐撤回吧!”
  停顿了一下,朱由校继续说道:“日后的投资渠道嘛,朕不禁止官员参与,但只能是入股形式的,更不得涉足商业经营。”
  投资渠道?好象正在筹备的发展银行集团,就是皇帝开办的,
  吴大章眼珠一转,自以为猜到了皇帝的心思,听懂了皇帝的暗示。不就是投资入股嘛,只要您高兴就成。
  朱由校倒并不需要吴大章的投资入股,准确地说,他是准备多搞些投资入股年底分红的产业和渠道。
  官员只投资,不经营,这也有利于集中社会闲散资金,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并尽量避免官商势力的再次形成。
  这就象后世的银行吸纳储蓄一样,给些利息,比现在的人们多是埋藏起来,对社会更有益处。
  “发展银行集团公司。”朱由校金口一开,定下了名字,“就由吴卿来经营管理,官阶三品,名为行长。”
  发展银行集团公司应该是皇家的产业,交给自己经营,岂不是把自己视为亲信?
  吴大章难掩兴奋,跪倒叩头谢恩。
  帝国银行相当于中央银行,发展银行就相当于工商银行加农业银行的联合体。至于以后分不分,看具体形势再说。
  而发展银行的旗现下有玻璃厂、镜子厂等实体工厂,以后还会有肥皂厂、精盐厂等,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
  至于业务,则主要面向工商业者和农民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促进扩大再生产,帮助农民渡过一些生活上的难关。
  朱由校把比较具体的的发展策略交给宫人,宫人又转给吴大章。
  “回去仔细研究,有什么不懂,或者有更好的建议,可以上奏给朕看。”朱由校和言悦色地说道:“这与帝国银行还是有些区别的。”
  “微臣明白。”吴大章双手接过,眼睛却瞟着旁边捧着四品官服的宫人,心中兴奋得难以自已。
  老吴家祖坟冒青烟啊!一个商贾之家,儿子简拔成了官员,老子也成了四品的朝廷命官,这,这让人如在梦中,难以置信啊!
  吴大章谢恩已毕,告退而去。
  朱由校看着老吴如同喝醉般的飘浮步伐,不禁摇了摇头。
  当官就那么好嘛?经商赚钱多美,要不后世怎么那么多下海经商的呢!
  
第322章
改变,新学问
新人才
  春风拂面,柔和温暖,空气很清新,阳光也很灿烂。
  可能环境并没有这么美好,但黎正东就是感觉外界的什么都让他赏心悦目。
  “恭喜黎大人。”
  “给黎大人先贺喜了。”
  前往衙门的路上,不时有人笑着施礼,热情地打着招呼。
  “多谢,多谢。”
  每逢这个时候,黎正东都笑得眼睛眯起,客气地回礼致谢。
  作为一个积年老吏,黎正东二十来年从来没被称呼过“大人”,本县也只有县尊够资格。
  但从今天起,不,应该是从昨天接到吏部回文后,他黎正东黎典史便成为九品官,不是低等的胥吏了。
  要知道,在明朝典史属于未入流(九品之下)的文职外官,但典史职务均由吏部铨选、皇帝签批任命,也勉强算得上是“朝廷命官”。
  虽然还是干着原来的工作,但身份却是大不不同。
  还有与黎正东一同转官的老书吏,只是九品,却在昨晚摆宴庆祝,喝得酩酊大醉,还嚎啕大哭。胡子都花白了,真够丢人的。
  黎正东鄙视了一下姓郑的老书吏,自觉很是低调,很是沉稳,迈步走进了熟悉的衙门。
  “见过县尊大人。”黎正东被县令召去,入厅便躬身施礼。
  县令很年轻,乃是去年的新科进士,就任后得到了黎正东和老书吏的不少帮助。而黎正东和老书吏也因此得到了吏转官的机会,不得不说是好心有好报。
  知县点了点头,伸手介绍道:“这位是巡盐御史夏大人。”
  “下官见过夏大人。”黎正东赶忙转身向夏中时施礼。
  夏中时客气地起身还礼,和黎正东分别落座。
  “黎典史在本县为官多年,不仅勤谨,更熟悉本地情况。”知县大人笑着说道:“且刚通过吏部铨选,成为第一批吏转官。夏大人的公务,本县便命他配合。”
  夏中时再次打量了一下黎正东,四十多岁的样子,身形甚是健壮,脸上有些皱纹,晒得也挺黑。就冲这副样子,夏中时就很满意,别派个文弱的书生就好。
  “那就有劳黎大人。”夏中时拱了拱手,客气地说道。
  黎正东有些受宠若惊,这可不是普通人在称呼他,而是品阶高于他的官儿呀,这般客气,不正是因为自己也属于吏部挂号的朝廷命官了。
  “夏大人客气了。”黎正东赶忙起身拱手道:“有什么差遣,夏大人只管吩咐。”
  夏中时连忙伸手示意黎正东坐下,见他有些惶恐的样子,不禁产生了些许同感,感慨道:“黎大人不必如此,能在第一批便转为官员,可见黎大人的才干。”
  停顿了一下,夏中时又象是自嘲,又象是要拉近关系,笑着说道:“不瞒二位大人,本官一月前还是个卑鄙的商贾,蒙万岁简拔,才穿上了这身官衣。”
  知县和黎正东都甚是惊讶,但既能蒙万岁简拔,可见这位夏大人非同小可,虽是商贾出身,前途却甚是光明。
  “万岁英明神武,慧眼识才,从不看出身。”知县向北拱了拱手,说道:“夏大人能蒙简拔,定有过人才能。本官也只是去年科举得中时得蒙陛见,听圣语教诲。与夏大人相比,这心中着实羡慕。”
  黎正东也拱手附和道:“万岁圣明,唯才是举,不使乡野有遗贤,有唐宗宋祖之风。”
  夏中时谦逊了几句,随便问了问盐场和灶丁的事情,便起身告辞,前往驿馆休息。
  送走了夏中时,回到了厅堂,知县又叮嘱黎正东,夏中时的巡盐御史官阶不高,但绝不可轻视,一点要尽心尽力配合好工作。
  “大人放心。”黎正东躬身受教,“夏大人蒙万岁简拔,办的差使也定是万岁交代,卑职岂不知轻重,敢轻忽慢待?”
  知县呵呵一笑,说道:“快把‘卑职’这个称呼改过来,你已是吏部在册的官员,应自称下官才是。”
  黎正东嘿嘿一笑,在别人面前还好,在知县眼前,他还真一时不好改。
  知县看黎正东赧然的样子,又提醒道:“老黎呀,莫要得了官便不思进取。万岁革新除弊已是确定无疑,但凡勤谨肯干,晋升之路可是很通畅的。”
  伸手指了指外面,知县说道:“不光是你,日后这衙门里说不定全有品阶,全在吏部造册,全由朝廷发放俸禄呢!”
  黎正东不禁大为惊愕,县衙里官员不多,但胥吏和仆役可是不少。
  在古代,县衙中的人员分为官、吏、役三等,在数量上呈金字塔形。
  在政务上的分工大体为:官主决策,吏理文书,役供差遣。
  虽然只有知县、县丞、主簿、典史为正官、佐贰、首领,算是朝廷命官,数量极少。
  但吏员中包括六房、粮科、马科等各房科,负责处理公,文,账,册;还有役员,比如衙役则司职站堂、看管、守卫、催科、抓,捕等事,听候官,吏差遣。
  小县也总有几十号人,大县则上百也不稀奇。如果把这些人的薪俸全部由朝廷承担,那该是多大的花费呀?
  看出黎正东的惊讶,知县只是笑了笑,不再多说,还叮嘱黎正东也要守口如瓶。
  黎正东满心疑惑地告退而出,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整理各种文件资料,以备明日陪夏中时巡察盐场。
  革新?老黎突然想到了知县所说的关键词语,不禁久久出神思索。难道官场规矩要变,世道要变了?
  ……
  改革的春风吹到哪儿了,有多少人感觉到了涉及自身的改变?
  对于紫禁城内的皇帝来说,他只能凭想象,凭密奏,凭各地呈上的奏疏题本来进行判断。
  当然,这么说也不全面。作为沈浪沈公子,他还有几个布衣朋友,而且数量还在增加。
  宫外的那处聚会地已经扩大了,旁边的大宅院也被买下来,院墙被打通,布置成了后世学校的样子。
  不仅有实验室,实验器械和材料俱全;还有图书馆、寢室,室外还有个运动场。
  徐孚远、夏允彝等人游览完毕,在厅堂内再次见到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沈浪沈公子。
  从文化程度上,这些人是完全合格的,甚至皇帝都要自愧不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