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536

  而稳如老狗的朱由校,不急不躁地加强军备、培训军官,不催不逼地给前线将领指挥权,只管搂钱做好后勤工作,却是真正地打在了建奴的弱点上。
  历史上的大明是财政崩溃,可以说是穷死的;现在嘛,建奴倒不是穷,抢掠来的金银财宝还有呢,可上哪买粮草物资呢?
  蒙古诸部,好象比建奴还穷,穷得只有牛羊。而且,拉拢收买人家还不爱来呢,抢掠他们更是与联蒙抗明的大战略相悖。
  朝鲜也挺穷,但好歹是个国家,如果能够降服,哪怕是互市通商,对解决建奴的物资匮乏,也有一些作用。
  大明倒是富有,光看明军这一年来的扩充,以及装备更新,就令人羡慕。但你得抢得着算啊!
  在后金高层中,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不多,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自是其中之一。但面对明朝的封锁围叮当,他们的办法同样也很少。
  而坐等时机,才是后金统治层中最普通的思路和看法。
  在他们看来,坐等未必就是待死,凭明廷的一贯传统,朝令夕改是常事,很难有能持之长久的政策和战略。
  或是皇帝改变了心思,或是朝堂上某一派得势,或是大形势有了变化,或是官员犯了错,这些都可能造成朝廷战略政策的改变。
  就说镇守辽西的熊大臭嘴,起起浮浮几次了?而从后金起兵叛明,明廷对辽东的战守又有几次变化?
  皇太极对此却不是十分赞同,太被动了,等于把命运交给对手。对手利令智昏自然是好,可要精明睿智,岂不是毫无反抗地任由对手收紧绞索?
  所以,能发动进攻还是要力争主动。至少能让蒙古诸部看到后金还有力量,暗通款曲暂时不管,可也别给明廷太卖力。
  罗绣锦也对目前的形势感到忧虑,明朝在人力和财力上有着巨大的优势,这是后金不能比的。
  后金之所以能崛起,多是因为明朝的积弊重重,不光是军事上的,还有朝堂上的党争纷乱、效率低下。
  可明廷突然如大梦初醒般振作革新,一系列的政策和战略推出,正确得令人发指,生生压住了后金的势头,并逐渐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明朝的皇帝——”罗绣锦欲言又止,这是他分析判断出的症结所在。
  皇太极淡淡一笑,说道:“明朝的皇帝有明君之相,很有作为,在我面前,说这样的话又有何妨?其实,我与你的看法也颇为相同。”
  停顿了一下,皇太极继续说道:“何为明君?知人善任,做到这一点就够了。三方布置或四方布置的战略是谁制定的,这不重要。皇帝能够接受并实施,还能筹措出钱财和物资大力支持,我看他就是明君。”
  说着,皇太极颇有意味地抿起嘴角,似笑非笑地说道:“只不过,这个明君能持续多久,却是不好说。”
  罗绣锦颌首赞同,说道:“先明后昏,有明有昏,历史上这样的皇帝并不鲜见。在下觉得既要重视明帝,又不必怕他。”
  皇太极哈哈一笑,说道:“怕他?一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少年而已,何怕之有?”
  这么定义之后,皇太极似乎又找回了自信,还有了新的布置。他大步走下了城头,派兵遣将,传号施令。
  ……
  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于一国,大凡初时都聚精会神,同心协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
  可等到环境渐渐好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
  历史的周期率便是如此,连朱由校也得承认,就算他的兴利除弊使大明重新振作起来,也保不准日后的衰败,甚至是灭亡。
  什么万世一统,什么日不落,不存在的。
  干好眼前的事情,内除积弊,外平叛乱,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比什么都强。
  而大明虽然如庞然大物,可问题也多,弊病也深,改革牵扯到的方方面面也复杂,更没有崛起的后金那般聚精会神、同心协力。
  其实想开了,朱由校也觉得正常。环境不同,大明没有后金那般艰难困苦,哪能苛求一往无前的那种气势?
  说白了,后金崛起时是光脚不怕穿鞋的,不打胜就是灭亡,才会那么玩命儿。
  而明军呢,可没拼命精神。甚至是皇帝和官员,可没生死存亡的紧迫感。
  萨尔浒、辽沈、广宁……败了就退呗,不过是辽东局部的失利,捍动不了庞然大物的大明。
  而在平叛战争中,朱由校的稳如老狗,在某些人看来,其实也是属于“精神渐渐放下了”的表现。
  
第265章
除夕欢聚
  其实,朱由校比谁都清楚,大明已经是日薄西山,说是苟延残喘也不为过。外敌固然要消灭,但内部的问题却是大明灭亡的主因。
  所以,稳住外盘,为他在内部扫除积弊创造条件、争取时间,才是他一直以来所禀持的策略。
  何况,对于战争他也是个外行。只要能知人善任,并给予足够的钱粮物资支持,不去瞎指挥,才是更为负责任的做法。
  今天是除夕,皇帝要过个好年了。
  建奴可能已经到了宁远城下,你还想过个好年,心也太大了吧?
  朱由校觉得担心忧虑没啥用,饷粮拔得充足,大炮火枪也最先进,还考虑到官兵吃饺子,自己这个皇帝够可以了呀!
  该准备的都准备了,该操心的也都嘱咐过了,你还不让俺和媳妇儿,还有妹妹们吃个除夕团年饭,搞个春节联欢?
  夜幕刚降,乾清宫内的团年饭已经开始了。皇后加三个妃嫔,还有三个皇妹,围坐在大桌上,真有一家人团圆的感觉。
  朱由校看着打扮成小宫女,跟在张裕儿身旁的小肥皂儿,笑着吩咐宫人:“给婉儿添个座儿。”
  “奴家谢万岁隆恩。”张婉儿叩头谢恩,在宫人搬来的椅中坐下,这下瞅得清楚了,满桌子菜呀!
  “皇爷,这个桌子是您打造的?”张裕儿伸手碰了碰里面能转的大圆盘,笑着问道。
  朱由校不无得意地点头,笑道:“边吃边转,桌上的菜都能吃到。都是自家人,又是过年,随意些。”
  王良妃瞅着张裕儿的肚子,又偷偷摸了下自己的,眼中掩饰不住的羡慕嫉妒。
  “鲸鱼肉?!”八公主朱徽媞好奇地盯着菜盘旁边的铭牌,问道:“是海里那种很大很大的鱼吗?”
  朱由校笑道:“就是那种很大很大的鱼,有的比小船还大呢!这也就是冬天,有冰镇着,才能从海外保证新鲜地运来。不过,熏制好的鲸鱼肉,以后市面上都有的卖。”
  说着,他举起酒杯,环视一圈,待众人都端杯,才笑着说道:“朕也不长篇大论,过年团圆,就是图个喜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幸福快乐。来,饮胜。”
  “饮胜。”众人笑着回应,喝下杯中酒。
  朱由校挟了口菜吃进嘴里,笑着摆手,“随意吧,不必拘礼。”
  酒宴这才算开始,王体乾站在下首,满脸谄笑地负责转桌。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时机得掌握好,转的幅度也不能大。领导挟菜你转桌,还想不想干了?
  “这鲸鱼肉还挺嫩的,象小牛肉。”朱由校给身旁的皇后张嫣挟了一块,说道:“运送新鲜的太耗费,朕已经让他们停了。”
  张嫣颌首笑道:“万岁英明。尝个新鲜也就是了,劳民伤财的停了最好。”
  朱由校呵呵一笑,没把自己准备让人用硝石制冰保鲜的事情说出来。可不是为了自己的口舌之欲,而是给富豪多找花大钱的路子。
  拉动经济,奢侈品消费也是其中一项。比如镜子,比如要推广的玻璃窗,还有这价格不菲的海鲜,就是让有钱人消费的。
  管子就说过,有钱人烧的木柴都要雕刻出花样儿,能多提供就业岗位,多养活几个穷人呢!
  当然,这种经济理念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奢侈无度、劳民伤财就是最常用的批判标签。
  转桌很方便,一伸手,都能够到菜肴。八公主和张婉儿胳膊短,稍微费点劲儿,可有传菜的宫女在旁侍候呢!
  丝竹管乐响了起来,阶下由教坊司开始表演宫廷歌舞。
  明代中后期,主要是武宗之后,宫廷歌舞就分为了两种形式,一种是专为礼仪而用的歌舞,一种则是供给帝王欣赏的宫廷歌舞。
  严格地说,后者已经不属于宫廷歌舞的范围,而与民间歌舞无异。
  朱由校更喜欢这种民间的、通俗的、观赏性强的歌舞。那种所谓的雅乐,除去礼仪效果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取之处。
  说到教坊司,很多人可能认为就是官方经营的青楼,里面都是官妓。
  其实这是不准确的,至少不是现在教坊司的准确情况。
  自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成功以后,就将政敌的妻子、女儿纷纷贬斥到教坊司中,以示惩罚,这使得教坊司妓…女大增。
  到了明朝中期以后,为了澄清社会风气,导人向善,教坊司受到了很大限制,官…妓数量大大减少。
  但取而代之的是私…妓,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虽绝迹公庭,而常充牣里闾”。
  但教坊司的名声响亮,又有乐伎,可以卖艺不卖身的那种。而且,在教坊司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上层社会和名流,身价才会增高。
  所以,很多名…妓都落籍于教坊司,甚至要花费不菲的钱财。比如秦淮名…妓、李香君、顾横波、卞玉君、陈圆圆等,就是在南京礼部教坊司入籍的。
  而要想出名,要么是脸蛋儿漂亮,要么是精通琴棋书画,要么是能歌善舞。其中教坊司中能歌善舞的乐伎,却是最多最好的。
  很正常,教坊司属于礼部,负责庆典及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自然拥有众多乐师和女乐,培训起来也很专业。
  而对于教坊司的舞蹈,朱由校还真是第一次看,或者说是第一次欣赏非宫廷舞的优美。
  正在阶下舞蹈的是三名女乐,一名主跳,两名持羽扇伴舞。相貌都甚美,佩珠戴翠羽,舞姿更美,行走时如女神凌波,跳起盘旋又如天女散花。
  朱由校连连颌首,赞赏艺术家的高超技艺。在座的众人也都看得入神,除了张婉儿只对菜肴关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