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536

  其二则是客氏,会不会暗中造谣,或是指使魏忠贤,来发泄被赶出宫的怨忿。甚至希望扳倒张嫣,而又有回宫的希望。
  除了这两个怀疑对象,当然还可能有朱由校所不知道的个人或势力。甚至于,只是没有什么目的性的坊间传闻而已。
  “奉圣夫人最近可好?”皇帝的声音冰冷却平淡,但听到老魏耳中,却如一记重锤。
  他明白了,明白皇爷为何突然召他晋见,又是这样的凛然寒意。
  老魏深深地叩下头去,颤声道:“奴婢不知。”
  朱由校抿了下嘴角,对这个回答还算满意。老魏虽然掌着东厂,但东厂也有皇帝的耳目。
  老魏是个聪明人,皇爷不喜,客氏失势。这么明显的事情要是看不出来,怎么爬到九千岁,权倾朝野的?
  但皇帝没有交代,老魏也没派人盯着客氏。所以,这个“不知”才是正常的回答。
  “起来吧!”朱由校的吩咐,让老魏如蒙大赦。
  “谢皇爷恩典。”老魏叩头谢恩,才起身垂首躬立。
  朱由校斟酌了下字眼,缓缓说道:“京师的风传,你也知道了。诽谤皇家,胆子不小啊!”
  “奴婢这就派人细查。”老魏暗自咬牙发狠,奏道:“皇爷放心,奴婢一定查个水落石出。”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不必兴师动众闹得满城风雨,要暗中进行。”
  说着,皇帝露出一丝讥笑,说道:“其实,这些谣言对朕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出身?朕不看重那个。”
  “只不过——”皇帝话风一转,又变得严肃起来,“如果这背后有更大的阴谋,或是有什么势力要阻碍朕的改革大计,就绝不可放纵。”
  “奴婢明白了。”老魏心中暗凛,差点办错了事情。
  本来只是坊间风传,要是大肆捕人追查,岂不是火上浇油,使之传得更广,影响更劣?
  “明白了就好。”朱由校摆了摆手,“魏伴可以退下了。”
  “是,奴婢告退。”老魏躬身退出,凉风一吹,顿时感到浑身冷意,不禁缩了缩脖子。
  盗犯的女儿?哼,哼!
  朱由校脸上的讥讽之意更浓,朕会在意这捕风捉影的流言,冷落甚至惩处枕边人嘛?
  就算是真的,那又如何?不过是张国纪的欺君之罪,与张嫣又有什么关系?
  老子英雄儿好汉,老鼠天生会打洞。
  那他妈的是魏晋的门阀制度好不好,已经被历史车轮碾成了渣渣。
  “来人。”朱由校提高声音,唤进宫人,吩咐道:“去告诉皇后,今晚朕在坤宁宫用膳就寢。”
  “等等。”朱由校又伸手叫住了宫人,提笔在纸上写了一句话,折好递给宫人,“把这个也交给皇后。”
  张嫣可能也听到些风声,此时不用别的,更不用多说什么,亲近就是最好的慰籍。
  ……
  树叶在冷风纷纷凋落,在飞鸟般,飞舞盘旋,落到地面又蹦跳着跑远。
  皇后张嫣静静地站在亭内,好象在看着秋末初冬的萧瑟之景,又好象什么也没看,自顾自地在沉浸在暇想之中。
  关于她出身的风言风语还是传到了她的耳中,是张国纪转告的。
  虽然惶恐无措,但张国纪还是诅咒发誓地保证,都是谣传,他就是张嫣的亲生父亲。
  对此,张嫣是相信的。但她相信有什么用,父亲的信誓旦旦也只能聊以小慰,于事无补。
  身为一国之母,却无端被泼了一盆污水,张嫣心里凄苦,可又向谁去说?
  甚至于,为了仪表的端庄,为了皇后的雍容大度。张嫣要力持镇定,连愁苦也不敢露出,更不要说放声大哭来渲泄一通了。
  “皇后千岁。”贴身宫人躬身请示道:“风冷,当心着凉,还是回宫吧!”
  张嫣的眼珠一轮,轻轻摆了摆手,说道:“不妨事。在宫里憋闷,本宫再在这里呆一会儿。”
  宫人想了想,说道:“那奴婢去给千岁拿披风来。”
  张嫣嗯了一声,听着悉悉嗦嗦的脚步声走远,不禁轻轻叹了口气。
  这种事情还不好向皇爷分说,除非皇爷询问。可皇爷若不问,心中却有了芥蒂,又该如何是好?
  伸出纤纤玉手,拈起石桌上的落叶,转动着叶茎,看着枯黄的叶片在旋转,张嫣既觉苦闷,又觉无奈。
  又是踩着枯叶的脚步声,比离去时要急促得多。张嫣有些心烦,微蹙秀眉,转过头去。
  宫女抱着披风匆匆而来,脸上带着喜意,近前施礼道:“娘娘千岁,万岁差人来告,今晚在坤宁宫用膳就寢。”
  张嫣的秀眉舒展开来,但还不是十分心宽,她不知道皇爷听没听到风言风语。
  “皇爷还给千岁写了字条。”宫女笑着呈上。
  张嫣打开字条,上面是皇爷那熟悉的笔迹,写着一句诗“一笑十年尘风定,是非自有后人说。”
  抿起嘴角,张嫣微笑起来,仿佛花儿在太阳照射下绽放,一切都光明起来,连心里也透亮。
  “走吧,回宫。”张嫣没接披风,将字条折好捏在手中,脚步轻盈,裙裾轻飘,向着宫殿走去。
  
第230章
二张会旅顺
  连续灰暗阴郁的天气终于过去,风也卷去了树上的枯叶,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旅顺堡的工事已经修好,周边要地也筑寨掘壕,形成了完备的防御体系。
  港湾内,近百艘大小船只排列停泊,从俯瞰全港的高处望去,平静得象湖泊中的画舫游船。
  “左协六千战兵,再加上张将军所带的五千人马;弹药物资充足,各据险要。便是数万建奴来攻,也足以抵挡。”
  张盘信心十足,扬手指点着,有股意气张扬的气势。
  新任登镇总兵张可大是万历年间的武进士出身,既能打,还有才,堪称文武双全,又有儒将之风。
  在浙江守卫瓜州时,张可大擒拿劫贡船的贼人有功,先后升为游击、参将。后随总兵王鸣鹤平定西南,有功。
  后随调往宁波,驻扎舟山,多次击败入犯倭寇,升副总兵。
  而且,张可大尽心海防,每每亲自巡视,将沿海地形、兵力强弱绘制成《海防图说》上交朝廷,并由此而得到了朱由校的看重青睐,升任山东登莱总兵官。
  现在,查看过旅顺的布防,对张盘的自信满满,张可大倒也理解赞同。
  尽管在南方作战屡建功勋,但张可大自认为对建奴知之甚少,趁此机会带出登镇人马来以实战练兵。
  要知道,登镇扩充完毕,却只有张榜所部经历过实战。
  所以,张可大本着练兵的想法,派来五千援军,并运来登抚袁大人所拔付的相当数量的粮草物资。
  如果只是这些事情,张可大也不值得专门跑一趟。精于水师作战的他,其实有更凶悍的作战策略,要与张盘进行沟通商讨。
  “张将军固守旅顺堡,若东虏来攻,登镇张榜所率一协,与孔将军的右协,可联合作战,将其困于旅顺堡下,予以全部歼灭。”
  张可大对旅顺堡的防御很满意,也就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此设想已得袁大人首肯,着你我及孔将军共同商议决定。”
  张盘没有多想便表示赞同,这不算什么奇谋,老早就有这样的作战计划。
  如果阿敏第一次来攻打旅顺堡时,明军的兵力更多一些,就不是前后夹击,而是彻底切断其退路予以全部消灭了。
  当然,新军初战,力持谨慎也是正常。
  “挑断南关岛最狭处、引海水以自固的方案,朝廷虽是未准。但挖壕立堡建立防线,效果也相差仿佛。”张盘说道:“那样速度更快,花费更少。”
  说着,张盘向张可大拱了拱手,谢道:“有张大人所派的一协人马,则足以守住此防线,于辽南建不拔之基。”
  开河断南关岛,隔绝百三十里的地域建立稳固基地,奏到朝廷后,立刻遭到了朱由校的否决。
  准确地说,是否决了开河,而不是建立陆上基地。
  挖掘一条十余里的人工运河,花费二十万,从工价上看倒是不高。
  但对于朱由校来说,这是性比价极低,且太过耗时,作用如何也不好说。
  能阻挡建奴进攻,这条运河要挖多深多宽,有挖掘机嘛,动用多少人力,要耗费多长时间,建奴会眼瞅着你挖嘛?
  困难当然是能够克服,但挖出的运河冬天会不会结冻?又费钱,又费人力,别到最后被建奴蹈冰而过,工夫全白搭了。
  渤海是半封闭的内海,冬季受西伯利亚强寒潮侵袭,时常出现严重的冰封灾害。比如觉华岛被屠,就是因为十余里的海面结冰冻实。
  黄海嘛,冬季冰情相对渤海要少一些、轻一些,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