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536

  既然叫掷弹车,扔的就肯定不是石头,而是装填了新式颗粒火药的地雷,或叫“轰天雷”。
  明朝的轰天雷多用粗制砂陶作载体,跟足球差不多大。但它的表面不是圆的,而是有很多尖状突起,象个放大的蒺藜。
  而轰天雷换上颗粒式火药后,威力大增。不仅能在守城时大发神威,还能用掷弹车抛出,当作开花弹来轰炸敌人。
  要知道,当时的长身管火炮都不能发射开花弹。
  准确地说,不是不能,而是在没有可靠信管的情况下,发射带引线的炮弹太过危险。
  短身管的臼炮倒是可以发射开花弹,但基于当时的制造水平,铸造空心炮弹壳体并不容易,成本也太高。
  所以,朱由校在听取了徐光启、孙元化等专家的介绍后,才决定在军中推广使用这种看起来很原始的武器。
  
第170章
武学乃晋升必由之路
  关键是造得快,还便宜呀!军中工匠按照图纸自己就能造,和松树炮、榆树喷差不多的特点,短时间内就能装备部队。
  而且,掷弹车和轰天雷相结合,再加上数量优势,发挥出来的威力还是不小的。
  直接炸死、胳膊腿儿乱飞,估计是没这么犀利;但要炸伤,却不难。
  可以想象一下,黑压压的轰天雷掠空砸下,在地面轰然爆炸,激射出无数碎陶片、铁砂子的场景。
  熊廷弼带着众人一边巡视,一边评论指点。假想着敌人怎么进攻,己方又如何防御,完善着各种战术打法。
  等巡视完毕,熊廷弼等人返回城内的时候,却在城门处遇到了一个等他多时的将领。
  “经略大人。”黄得功恭恭敬敬地躬身施礼。
  熊廷弼微微颌首,问道:“去京城入武学的准备都做好了?”
  黄得功苦了脸,吭哧道:“末将觉得战阵厮杀没啥好学的,想求大人……”
  “胡说。”熊廷弼一瞪眼睛,斥道:“抬举武人,这是万岁的恩典。你赶紧收拾,明天便赶去京城。”
  说完,熊廷弼一拔马头,径自入城,把黄得功给晾在那儿了。
  何可纲看着黄得功傻站在那儿有些不忍,翻身下马,走到黄得功身旁,说道:“黄闯子,去武学乃是好事,别人想去还去不成呢!”
  看黄得功抬起头看他,何可纲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臂,说道:“万岁于武学极是看重,以后呀,武将要晋升,必须是武学出身,或是在武学进修过。”
  “能吗?”黄得功眨巴眨巴眼睛,说道:“俺作战勇敢,杀敌建功,难道就不得赏赐晋升?”
  “看,你还是没明白。”何可纲笑道:“你要是在战阵上立了大功,或是经略大人举荐,或是万岁简拔,也总归是要进武学走一遭的。”
  黄得功挠着脑袋想了想,似乎有点开窍,问道:“要是不进武学,万岁是不是不放心,不会信任重用?”
  何可纲咧了咧嘴,不敢乱下结论。他无奈地笑了笑。再次拍了拍黄得功,转身上马而去。
  “看来俺猜对了。”黄得功大眼珠子转了转,无奈地耸耸肩膀,“早晚都要去,也就不用拖沓,明日启程就是了。”
  其实,对于朱由校借着武学进修,不断地调换将领,其目的包括熊廷弼和何可纲等很多人,都看得很清楚明白。
  这是皇帝在抓兵权,在控制大明的军队。
  通过武学,进行考察、锻炼、甄选,同时换上或安插自己信任的得力将领,逐渐接掌各地兵权。
  若是表现得好,得到皇帝认可,自然还能领兵当官,甚至是简拔晋升;若是不堪,那武学就是某些人军旅生涯的终点了。
  先是京畿,再是北方边镇,将来还会扩大到内地和南方。这一步一步的程序,并不隐蔽,也不难猜透。
  说白了,不通过武学这一关,以后想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想重掌兵权并得到晋升,基本上没希望了。
  但皇帝的心思好猜透,谁又敢直白地说出来,谁又敢抗拒呢?
  ……
  皮岛。
  知道皇帝心思的毛文龙,正在营帐内斥责着自己的养子毛承禄。
  “日后绝口不得再提此事。”
  毛文龙瞪着被驴踢了脑袋的毛承禄,看他懵逼的傻样儿,索性把话说得再清楚些,“武学是万岁挑选将领的手段,从武学出来的,有天子门生的意味。”
  毛承禄眨巴眨巴眼睛,明白了,后背顿时冒出冷汗,叩头道:“是孩儿糊涂,险些害了父亲。”
  毛文龙哼了一声,坐在椅中缓了缓,摆手道:“明白就好。亏了没有外人,否则……”
  用力摇了摇头,毛文龙没有再说下去,语气也缓和了一些,“起来吧!”
  毛承禄站起来,蔫头耷拉脑地立在一旁,心中暗悔:怎么就想不通这个道理,还想着提高效率,在东江镇也建个类似武学的学校,就地培训低级军官呢?
  “武学还涉及到军制改革,非是我等能够涉及其中的。”毛文龙又沉声告诫了一句,才交代道:“东江军的训练还要加快,再有月余,便要出兵作战。”
  毛承禄赶忙躬身应道:“再有一个月,东江四协便会都有火铳营,再辅以掷弹车和其余火炮,足以对东虏展开大规模攻击。”
  毛文龙不置可否,沉吟了半晌,说道:“我军新建,多数官兵未经战阵,尚不宜与东虏大战。先择敌虚弱之地袭击,既以战代练,又能以小胜鼓舞士气。”
  “那便多派人刺探敌情。”毛承禄说道:“还请父帅让孩儿打这首仗,必能获胜以报。”
  “军中莫要以父子相称。”毛文龙笑了笑,说道:“汝建功之心,本帅岂能不知。且去勤练所部,方能首战必胜。”
  毛承禄躬身施礼,告退而出。
  毛文龙待养子出帐,又伏身于桌案上的地图上,微皱着眉头寻找敌人的漏洞。
  现在,东江军已扩充至两万余人,每协五千,分驻于皮岛、广鹿岛、大小长山岛、鹿岛、獐子岛等处。
  可以说,东江军的布署已经接近完成,沿着辽东辽南的沿海岛屿铺开,形成了战略包围的态势。
  在完成战略包围的过程中,东江军也借着水师之利,将沿海的船只尽行缴获或摧毁,使后金丧失了出海作战的能力。
  当然,后金没什么大船,也没有什么水师,让他们片板不得下海,还是比较容易的。
  也就是说,东江军要从海上袭扰陆地,还是比较方便的。毕竟海岸线那么长,后金也没法处处设防。
  只不过,毛文龙还想借着练兵的一个多月继续侦察刺探,找到最好的攻击点。
  而且,辽西明军弃守广宁,主力直退到宁远,留下了一大片空白之地。如果后金出兵占领,对东江军来说,则是更容易得手的机会。
  后金就那么多兵力,占地越广,越是分散。所谓分兵势弱,就是这个道理。
  只不过,后金显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没有出动,甚至连广宁城也没有派兵进驻。
  
第171章
东江军的准备
  现在的形势倒是与历史上差不多,后金在辽河以东,明军在大凌河以西,中间是一大片谁也不去占的地盘。
  但广宁之败,使老奴不可能消停四年。
  连毛文龙都猜测到了冬天,东虏多半会再度开战。因为战争是东虏获得财富的重要手段,不打仗,他们吃什么,穿什么,又拿什么笼络蒙古诸部?
  但东江军却不能等到冬天再行动,钱粮武器不断拔付,哪怕是小的军事行动,也要向朝廷证明东江军存在的价值。
  毛文龙的目光停留在了满浦、昌城的位置上,有利的条件是两城靠近鸭绿江,且驻兵不多。
  当然,最后的决定还要等接下来的侦察刺探的结果。而袭攻满浦、昌城,也需要东江军其他部队在别的地方作出佯动牵制。
  ……
  广鹿岛。
  东江军左协的训练营地。
  左协参将张盘,此时正站在广鹿岛的南台山上,向着辽东半岛的大陆瞭望。
  他的脚下是一座烽火台,是抗倭时所建。当年有名的望海埚大捷,据说便是此烽火台报警,使金州亮甲店的明军提前准备,全歼倭寇。
  五千兵力,其中有五百多火枪兵,装备了近百架掷弹车,使张盘的信心膨胀,也将自己的作战目标盯向了早已看好的金州之地。
  按照最新的侦察情报,东虏因为兵力有限,并没有沿海处处布防,而是在海岸留出了十几里宽的缓冲区域。
  也就是说,象旅顺、归服堡、望海埚、黄骨岛堡等沿海堡寨,都是弃守的状态。
  东虏收缩兵力,放弃海岸线,一是守不过来。其次也有引诱明军登岸深入,他们则利用骑兵的机动优势,对明军进行打击的意图。
  而且,缓冲区域还是无人区,对于东江军的渗透深入、侦察刺探,也造成了一些困难。
  张盘一边向北瞭望,一边思索着占领旅顺堡后东虏的反应。如果左协有两千火枪兵,他便有极大的把握击败东虏的攻打,守住旅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