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昏君(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36

  圣明嘛?叶轩自嘲地抿了下嘴角,核算是二百多万两,实际花费呢,又有多少落进了贪官的腰包。
  “陛下,调辽东中军游击孙得功、军前赞画洪敷教的旨意,内阁已经通过。”叶向高经过铺垫,终于说到了今日前来的正题。
  叶轩并没有什么意外的神情,轻轻点了点头,说道:“马上派人前往辽东宣旨,走八百里加急,命孙得功、洪敷教即刻进京,不得拖延。”
  这么急?叶向高有些小意外,但还是躬身应是。
  你们知道啥,洪敷教不过是个烟幕,连他是胖是瘦,老子都不知道,老子要的是孙得功。
  这家伙可是黄石的岳父,叛明投金的大汉奸。没看过《窃明》吧,不知道这事儿吧,还有孙小姐,宝宝……
  嗯哼!要是没有孙得功的反叛,广宁之败或许没那么惨,或许还有挽回的余地。
  叶轩稍微松了口气,一个眼神,旁边的宫人便奉上茶来。
  再次斟酌了下字辞,叶向高躬身再奏:“陛下,臣事皇祖八年,章奏必发臣拟。即上意所欲行,亦遣中使传谕。事有不可,臣力争,皇祖多曲听,不欲中出一旨。陛下虚怀恭己,信任辅臣,然间有宣传滋疑议。宜慎重纶音,凡事令臣等拟上。”
  叶轩眨巴眨巴眼睛,好容易听懂了叶首辅话中的意思。
  而面对少年皇帝,叶向高说得也并不隐晦复杂。
  大致的意思是:“我服务陛下的祖父八年,当时奏章都由我草拟。即使是陛下想实行它,也要派遣中使向我宣布。如有不同意的事情,我都极力争取,您的祖父也多半能听从,不会强行拟任何旨意。”
  “陛下您虚怀若谷,谦逊有礼,信任辅臣,但不免会因流言生出难以决定的争论。应当慎重地对待诏书,所有的事情都要命令我等草拟上报。”
  说白了,叶向高是劝谏皇帝。象这次调孙得功二人入京,应该事先告诉他一声。朝堂上他定然极力争取,不要急切地下中旨到内阁。
  叶轩微抿嘴角,带着几分嘲讽之意,问道:“若朕先令叶相拟奏,撤换辽东巡抚王化贞,此议能于朝堂通过?”
  叶向高低头想了想,奏道:“若王化贞有失职之处,陛下撤换责罚,朝中诸臣必无异议。”
  “王化贞不知兵。”叶轩毫不客气地说出了理由,“袁应泰亦不知兵,以致有沈阳、辽阳之败。难道非要等战败,才责罚降罪?可那时已晚,又有何用?”
  叶向高躬身道:“陛下,袁应泰死守封疆,节义较着,朝廷已追封袁应泰为兵部尚书,并隆重祭葬,并荫其子为官。”
  袁应泰因与城偕亡、杀身成仁而受到赞赏追封,他犯的错误也大而化小,不再追究。
  可叶轩要的不是能够死节的臣子,要的是能守住城、能打胜仗的官员。不吸取教训,不改正错误,一死遮百错,那又有什么用呢?
  袁应泰为什么败亡,不正是因为不懂军事,改变了之前熊廷弼的布置,且轻易收留蒙人。
  
第16章
开武举,增殿试
  王化贞与袁应泰一样是文官,不懂军事的文官,还都雄心勃勃,大言不惭。
  只在今年下半年,王化贞便每每轻信谍报,出兵欲战,又中途而废。这都好几回了,你们就没看出问题?
  我跟你谈文官不知兵,你跟我说文官忠义死节,两个思路、两个判断好不好?
  鸡同鸭讲啊,这话没法说下去了。
  叶轩没有了兴致,叶向高也不能再与皇帝争论此事。既然叶向高刚才说得挺诚恳,叶轩也就顺势说出了自己的新想法。
  “国多战事,良将难求。”叶轩看着叶向高,缓缓说道:“而武职世袭弊窦丛生,八股取士又难录得全才。朕拟明年开武举,并增殿试。”
  构建武学学校,专门培养军事人才,肇始于唐,兴盛于宋。
  唐朝在武则天时,增设武科,选取武学人才。而历史上最有名的武举人就出在唐朝,郭子仪郭令公。
  宋代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武学体制,并开始将武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开始体系化、成熟化。
  而宋朝武举考试的原则是:以策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
  在明王朝建立前一年,即吴元年(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就颁布了文、武两科取士的诏令,广求天下能人贤士。
  洪武六年,朱元璋认为科举挑选出来的“后生少年”才不堪用,就罢科举不用。
  一直到了洪武十七年才重新开科,但却只从文科取士,未开武科。
  到了英宗朝,大明帝国已不复洪武、永乐两朝的威风霸气,也没有仁宣两代的承平晏乐,盗贼蜂起,边患频仍。
  正统六年(1441年)五月,英宗正式批准御史朱鉴的奏请,下令在南京、北京各办一所武学,立武学学规。
  结果,英宗因轻启亲征,在土木堡被俘,武举之事也因此停废。
  英宗死后,宪宗即位,深以“土木之变”为耻辱,于该年十月批准公布了明朝第一部《武举法》。
  但是,天顺八年武举虽已开科,但却无一人应试。
  之后,在弘治、成化年间,武举经常中断,规模也不是很大,应者寥寥。
  到了正德年间,明武宗诏令武科考试结束,自己将在中府赐宴武举人,该宴称“会武宴”。
  嘉靖年间,“倭患”大炽,武举又被朝廷重视起来。抗倭英雄俞大猷便是武举出身,在在抗倭战争中脱颖而出。
  此外,朱先、郭周、张景安、朱平、姚清等抗倭英雄,都是从武科场上走出来的杰出人才。
  到了万历后期,辽东女真兴起,在辽东战场上,同样涌现出了许多武举出身的英雄人物。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在浑河血战中壮烈殉国的童仲揆。
  尽管武举已经制度化,并有正德抬高武举地位的“会武宴”,但在当时的明朝,却并不受人重视。
  原因很简单,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常见的问题——重文轻武。
  金榜题名,状元夸街,御宴簪花,这可都是文举所享受的荣耀。
  所以,“崇文抑武”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们都以文举为正途,以考中进士为光宗耀祖,不屑于武学和参加武举科考。
  明人吴骞辑在《东江遗事》中写东江镇帅毛文龙在万历年间参加武举时,还提到:“明俗轻武人,乡有习武者,目为兵,不齿于所亲。”
  这就又提出了个问题,那就是明朝的军籍。
  明朝可没有什么“一家参军,全家光荣”,更没有什么“优待军属”,军籍和民籍有别,社会地位低人一等。
  所以,很多世家大族以子孙中武举为耻,认为这是自轻自贱、使祖宗蒙羞的做法。
  而叶轩增加殿试,把武举抬到跟文举同样的地位,自然是为了招揽人才。同时,走出扭转“重文轻武”之风的第一步。
  叶向高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陛下,明年是会试,再开武举,是否显得紧促?”
  叶轩反驳道:“早拟旨,早颁布天下,明年春天会试,秋季再开武举,又有何紧促?嗯,就这么定了。”
  叶向高见皇帝心意已决,这又不是什么违反规制的事情,也没理由反对,便躬身领旨。奏事已毕,叶向高告退而出。
  首辅也该换啦!叶轩拿出自己的小本本,又开始划圈圈。
  划着划着,叶轩无奈无力地叹了口气。
  撤换几个官员又如何,顶替他们的还是东林党同志,对大明的政局好象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思索半晌,叶轩才想起英国公张维贤,令宫人宣召。
  明朝的军队主要以卫所为最基本的构成,其中每个卫大致有五千六百名士兵。
  在朱元璋初设“京营”卫戍部队的时候,其共有四十八卫,合计兵力近二十七万人。
  随着大明王朝逐渐趋于稳定,到了明成祖朱棣的时候,明朝都城被迁往北京,卫戍压力倍增。
  于是卫戍部队“京营”的兵力也进一步提升,扩充到了七十二卫,总兵力高达四十万人。
  按照《明史》记载,明朝的京营被分成了三个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各司其职。
  但这支装备最好的京畿卫戍部队,起到了什么作用,有哪些战绩呢,反正叶轩是想破脑袋也没找到。
  在正统年间,京营已经是不堪一击,在土木堡之役中几乎全军覆没。
  后来虽然经过于谦的重建,以及正德的整顿,京营止跌回稳,但也只是暂时的的。
  现在,叶轩不用去调查,也知道京营是个什么熊样儿。
  大明啊,好象已经是千疮百孔、积弊极深,卫所糜烂、党同伐异、赋税日减、天灾将近、战事不止……
  唉,浑浑噩噩还少些烦恼,锐意进取、兴利除弊反倒不知该从哪里下手,实在是要改变的太多了。
  叶轩又召见了英国公张维贤,询问了一下京营的情况,透露出整顿的意思。
  张维贤心中明白,这是皇帝先打个招呼,让自己这个掌京营的主官提前准备准备,别到时候弄得太难看。
  当然,他也知道京营现在的情况,也只能尽力而为,争取做到表面光鲜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