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尸语(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43

从我爷爷死去开始,我就觉得我陷入了无穷无尽的疑惑当中,诡异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而且到现在我都还不知道爷爷地下埋得那位是谁,爷爷和奶奶找了多年的九狮拜象到底是为了什么。现在,这本族谱又跳出来告诉我,其实你生活的村子并不是你之前生活的村子。此时此刻,我真想朝着这老天骂一句,我日你屋个先人板板!
我们来到村支书我是的家里,陈先生说明了来意,王青松一开始还有些犹豫,可是当他听到陈先生说了归墟鱼的事情之后,他在吐了好几次之后,终于大手一挥,决定挖鱼塘!
在村支书去召集人手在挖鱼塘的时候,我和张哈子他们先行回了鱼塘,我继续抱着那两本族谱翻来覆去的看。我大致算了算时间,王农友出现在彭姓族谱里,是两百多年前。
一想到这个数字,我立刻想到了我爷爷下面埋着的那位,陈先生说过,那家伙应该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么一对比,是不是就能够确定,地下那位,他真正的身份,就是这位王农友?可是他为什么要把自己从彭家的族谱里给独立出来?难道说,他对彭家人,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所以才要把那一段历史给抹杀掉?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一屁股坐在地上的张哈子和另一边的陈先生,希望他们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可是张哈子和陈先生都是摇头,说没听过。
既然他们都没听过,那么就应该不是一位什么了不得的人物,随后,我又把彭姓族谱上的人名全部看了一遍,可是并没有看到什么能引起我注意的名字。最后我把视线集中在最后一位彭姓人的身上,是他把王农友写进了族谱里。是什么原因会使得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王农友写进族谱的?我也稍稍瞥了一眼他的名字,叫做彭景燧。并没有什么特别,所以也就没怎么在意。
就在这个时候,鱼塘那边传来惊呼声,原来是村民们挖出了一条渠道,鱼塘里的水正在被放走。
为了加快速度,王青松又指挥着大家去挖第二条沟渠,这样下来,等到快中午的时候,已经挖了四条沟渠。
放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必要一直等在这里,村支书召集了大家回村子去了。我也领着张哈子和陈先生回我家去了。
晚上的时候,是我跟着张哈子睡,理由是张哈子非要跟着我睡,踢都踢不走。陈先生就只好去大伯家睡了。
第二天早上,我是被一阵急促的敲门上吵醒的,听清楚了才知道,原来是鱼塘的水放干了。
而他们慌张的原因是因为,在鱼塘底,有累累如山的白骨!
75.最后一位彭家人
我跟着张哈子来到鱼塘边上的时候,周围已经聚集了大量的村民,他们并不知道归墟鱼的事情。所以在看到这些白骨的时候。除了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之外,并没有像王青松那样,在岸边已经吐得死去活来。
我看了一眼鱼塘,在鱼塘中央的位置。密密麻麻的堆放着大量的白骨,肉眼可见的人头骨。就不下二十多个。除此之外,我第一次看清楚了陈先生口中的归墟鱼长什么样子。
当鱼塘的水放干的时候,在那些累累白骨之间还有一些鱼在翻腾跳跃。它们似乎并不愿意就此死去。我仔细看了一下,这些鱼和我们平时见的鱼有些不太一样,它们不仅仅长得有牙齿,而且牙齿还是黑色的,嘴巴可以张的很大。初步估计。可以把一个婴儿的拳头给吃进去。
那些鱼在鱼塘底跳来跳去。张大着嘴巴似乎在竭力的呼吸着空气中的氧气。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它们张大着嘴巴的样子。我突然想到了我的爷爷。我爷爷的嘴巴也是大张着的。他和这些鱼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憋死的。
鱼塘的存在由来已久,我问了一圈,发现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不知道这个鱼塘的最初建造时间是什么时候。他们的回答竟然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当他们出生的时候,这个鱼塘就已经存在。
这个鱼塘是一个古老的存在!
我和张哈子找到陈先生的时候,他正蹲在地上默默的抽烟,看着眼前的这些白骨,一言不发。我看得出来,他有些惆怅。不仅仅是他,整个村子里的人,看上去都很惆怅。也是,一下子在鱼塘里面发现这么多具白骨,没有谁能无动于衷。
王青松好不容易吐完了以后,跑出来问陈先生,陈先生,现在该啷个办?要不要报警?
这一两条人命,王青松还能够压下去,但是这里最起码二十多条人命,怎么压也压不住,所以他第一时间想到了报警。
陈先生讲,报警有个卵用,这些人怎么看都死了好几十年咯。
张哈子也讲,这一看就是死了有些年头滴人,警察也查不出来个东南西北。
王青松急的都快哭了,那现在到底该啷个办嘛?
陈先生没好气的讲了一句,哈能咋个办?找个地方把他们埋老。
张哈子却讲,没必要那么麻烦,更何况根本就分不清楚哪个脑壳对应哪个身体,哈不如找人把鱼塘填了,简单粗暴有效。
一阵商量之后,王青松决定采用张哈子的意见,原因除了上面讲的那一点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那就是张哈子那身份来压陈先生,陈先生不得不举双手赞成张哈子的建议。
王青松跑去招呼村民开始挖土填鱼塘,张哈子则问我,最近一些年,有没有听讲村子里面丢尸体的事情发生。
我想了想,至少在我的印象中是没有这种事的。我问张哈子问这个搞么子。
张哈子讲,总要搞清楚这些人是从哪里来滴。对老,你们村有没有村志?
我讲,那我就不晓得咯,这种东西我们一家外姓人是啷个都见不到的。
的确,村志这种东西,都是他们王家人才有资格看的,我们一家外姓人,完全接触不到里面的东西。
张哈子让陈先生把王青松叫来,问了同样的问题,王青松讲,村志在祠堂。
张哈子讲,现在就去拿。等哈子,我和你一起去。
然后我们四个人就离开了鱼塘往祠堂方向走去。
我问张哈子,你觉得这些人会是谁?
张哈子讲,你昨晚看过了族谱,难道你哈想不出来?
我讲,和族谱有么子关系?
张哈子骂道,我日你屋个先人板板,你哈好意思讲你是个大学生?这点都想不明白?
我没讲话,因为我晓得张哈子在骂完之后,肯定会解释给我听。
果然,张哈子继续讲,这个村子现在叫做王家村,那么之前那些彭姓人呢?你在村子这么久,难道你都没发现,附近山上滴老屋,没有一个是彭家滴么?彭家人又不是神仙,生老病死在所难免,那他们死老之后,到哪里去了?嘿嘿,很明显就是那个鱼塘!
我问,那是谁干的?
张哈子讲,很明显,那个叫做王农友的家伙!
我又问,他的动机是什么?难道他会杀了他岳父?
张哈子讲,所以现在要看哈村志,我相信上面绝对会有记载。
到了祠堂之后,王青松原本还打算拿钥匙开门的,但是却发现大门上的锁被人劈断了,张哈子一脸严肃的讲,现在不是考虑这个问题滴时候,锁坏了哈可以再换一个,但是真相却只有一个。快快快,去拿村志。
王青松只好无奈的去拿村志。
村志被放在神龛下面,贴在神龛的背面,要不是专门去找,根本就看不到。
张哈子拿着村志,很快的翻阅起来,很明显他是有目的的去找一个东西,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记载,他看都不看,而是专门在寻找着什么。
张哈子看了一阵之后,哈哈大笑,讲,果然如此,你们看这一行。
我凑上去,看见那一行上面写着:王家先祖农友公,葬于九狮拜象之地,福泽后世,千秋万代。
张哈子讲,九狮拜象,就这是动机!
我无比的震惊,又是九狮拜象!两百多年前,大家就已经知道了这九狮拜象,而且那个时候,就已经为了这个九狮拜象开始争夺不断了吗?我实在想不明白的是,这九狮拜象真的有那么好?竟可以让人泯灭了人性去残杀自己的同胞?
再说了,王农友埋在这个地方之后,真的就做到了福泽后世吗?要不是张哈子和陈先生他们,王家村几乎都要被屠村了!
等等,如果下面埋的是王农友,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弄出一个地煞冲月来屠村?
我把这个问题问出来,张哈子讲,哪个讲下面埋的是王农友了?
我讲,村志上不是这么写的吗?
张哈子讲,村志上滴记载是这样,但是事实应该是,下面埋的那位是彭景燧!
彭景燧!?最后一位彭姓人?
不过如果下面埋的是他的话,那么屠村的解释就合理了。当初王农友害了他们彭家的人,所以现在他得势之后就出来报复,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只是,如果下面那位真的是彭景燧的话,那么,到底是谁将他埋进去的?王家的人显然是不会这么做的!
我把这个问题问出来,张哈子显然早就有了答案,他反问我,你不是以为彭景燧就是最后一位彭家人?
我讲,难道不是吗?
张哈子直接开骂,我日你屋个先人板板,你个哈挫挫,肯定不是,他滴女儿,也就是王农友滴婆娘,才是最后一位彭家人!
我恍然大悟,一边感叹张哈子的机智,一边暗骂自己的愚蠢。既然王农友可以写上彭家的族谱,那么肯定是以上门女媳的资格写上去的,虽然这个资格并不能登上族谱,但是相比他当初肯定是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至于是什么贡献,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但是他既然是以上门女婿的资格登上族谱,那么这个彭景燧,就一定有一位女儿!
可是,族谱上为什么没有记载!?
不仅仅是彭家的族谱没有记载,就连王家的族谱上面,在王农友先祖的配偶那一栏,也没有记载,这很明显不符合常理!难道她也像我奶奶那样,是一个不存在滴人?
76.祠堂灵位
只要来过这个世界上,那么在这个世界里,总会留下有关他的一些蛛丝马迹。就比如我奶奶。即便是家里人从未提起过她。但我还是找到了有关她的东西,一张照片和大伯交给我的一个日记本。那么,王农友的配偶呢,她去哪里了?她又经历了什么?
我指着王农友配偶那一栏问王青松。王叔,为什么这一栏是空着的?
王青松看了一眼。然后叹息一声讲,唉,讲起来这算是我们王家门楣上最大滴一个耻辱。
耻辱?
什么耻辱?
张哈子是第一个问出口的。而且我看到他脸上的神情,似乎对这种事情很是感兴趣!还真是一个八卦的家伙!
王青松看了一眼陈先生,问,陈先生,这件事不讲可不可以?
陈先生还没来得及开口。张哈子就先讲。不行!如果理不清楚这些人之间滴纠葛。就不可能搞清楚鱼塘那些白骨滴来源。难道不想晓得这件事情滴真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