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9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8/1807

  “沈致远、钱翘恭可有在盐城?”吴争急问道。
  祖大弼摇摇头道:“卑职不知……不过来往文书和信使并未提及这二人,想来应该待在京城,没有南下吧。”
  吴争稍稍松了口气,再问道:“多尔衮令你率军南下时,终归会交待你一些事,难道除了让你固守淮安之外,就没有说任何别的事?”
  祖大弼答道:“有是有……只是王朝先部被王爷灭了,多尔衮交待的,也就没了任何意义……”
  “不妨事,说就是了。”
  “多尔衮当时交待卑职,如果王朝先策反成功,其部水师河船会沿运河北上,海船会直达大沽口……令卑职策应,并辅助其水师北上。”
  王朝先已经被杀,其部归施琅统领,祖大弼这供述确实没有任何用。
  吴争微微皱眉道:“那你知不知道,淮安府周边,除了你部、阿济格部、岳乐部之外,还有别的清军悄然抵达?本王指得是,至少是上万……甚至数万大军。”
  祖大弼茫然摇头道:“没有……绝没有!不用说上万、数万大军了,就是五千以上的军队抵达淮安府周边,卑职也一定会有斥侯禀报……这不可能!”
  吴争沉默下来,难道多尔衮真是黔驴技穷?亦或者是自己杞人忧天了?
  祖大弼见吴争沉思,忙开口道:“卑职有个不情之请,还望王爷允准。”
  “讲。”
  “我部人马皆是北籍,淮安城若成为战场,定为首当其冲……王爷恕罪,非卑职怯战,而是眼下若与清军对战,我部将士担心会连累家人。”
  吴争点点头道:“本王也没有打算用你部守城,原本想着调你回到南岸,可眼下不成,凤阳府的万骑横截了我军退路,你部骑兵太少……这样,只要我军援军打通通道,你部就可以撤至南岸吴淞待命……如何?”
  祖大弼起身行礼道:“多谢王爷成全。”
  “不必与本王客气。”吴争看着祖大弼道,“反正不易,本王希望,祖将军别再马失前蹄,好自为之!”
  祖大弼顿了顿,道:“王爷若真想在淮安固守待援,那清江浦、刘伶台两处必须重兵把守,如此与淮安互为犄角,方可事半功倍。”
  吴争微微一笑道:“祖将军提醒得好……不过,蒋全义已经前去部署了。”
  “那……卑职告退。”
  ……
  夜,应天府。
  马士英着实是心急如焚。
  他此时在黄道周府上,正坐在黄道周面前,“黄大人,再怎么说,马某也是吴王使者,陛下总不能没有个说法,不见吴王特使吧?这与理不合啊!”
  来了京城三天了,连皇帝的面都没见到。
  一天两次请见,皆被内卫挡了。
  这让马士英急得跳脚。
  关键是,连首辅黄道周都没办法,自从有了朱慈烺蹊跷自尽,皇帝将夜枭改编为锦衣卫,内宫就变得更加森严,就连黄道周想面圣,也得皇帝点头首肯才行。
  可马士英来得不巧,义兴朝从与清廷签订停战条约之后,大朝会是五日一次,也就是说,马士英除了进宫面圣,还有一种见到皇帝的机会,那就大朝会,可那还得等两日。
  马士英等不住,他缠着黄道周给他想办法。
  黄道周哪有什么办法?
  这世道,什么规矩都能破,有说理的地吗?
  皇帝说换就换了,锦衣卫说设就设了,有自己什么事?知会自己了吗?
  黄道周苦笑道:“马大人,自从宗室叛乱、张同敞暴力平乱之后,陛下变得……多疑,宫门卯初开启、亥末落锁,绝无一日例外。”
  “难道紧急军机大事发生,陛下也置之不理吗?”
  “可由宫卫转达。”
  马士英无语。
  黄道周道:“平心而论,这也怪不得陛下,毕竟……是女儿身。”
  马士英蹩眉道:“可马某总觉得,陛下是故意不接见马某……黄大人,事关王爷在江北战事成败,你必须说实话!”
  黄道周眼神微微一闪,叹道:“说实话容易,可实话却伤人……马大人,陛下是不是故意不接见你,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如今许多重臣想在大朝会之余,见陛下一面都不能如愿,这其中也包括我。”
  马士英愠怒道:“皇帝不见臣子,这何其荒唐?黄大人贵为内阁首辅,就不率群僚力谏?”
  “你以为老夫就没力谏?”黄道周有些急了,“可如今的朝廷,内阁就只是摆设……自从陛下重设锦衣卫,加上张同敞平定宗室叛乱后,内阁形同虚设,权力一半在陛下,一半在宗室……”
  
第1278章
坏人OR好人
  “陛下还相信宗室?”马士英是真想不通了,“难道陛下就不明白养虎为患的道理?”
  “谁是虎?什么是患?”黄道周急速地问道。
  马士英一怔,“自然宗室是虎,再次政变是患。”
  “荒唐!”黄道周微斥道,“你以臣子之心去揣摩圣人的心思,何其荒谬!”
  马士英为之一噎,沉默了一会,道:“总有人能见到皇帝……吴王殿下困在江北,黄大人想必不会袖手旁观吧?”
  这话没说错,皇帝毕竟是人,不是神仙,要掌控朝廷,必须与外界联络,虽说五天一次大朝会,可国事繁琐纷杂,这五天之中难保没有什么突发事件需要处理,想真正做到四天之中不见外臣,几乎是不可能的。
  黄道周点头道:“自然是有的,不过这二人……哼,想来不会帮吴王殿下,更不会帮马大人。”
  “黄大人只管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死马当成活马医,也总比再等两日强。”
  黄道周轻叹一声道:“秦王、宗正卿朱存釜,还有一人,权右营都指挥使、锦衣卫指挥使张同敞。秦王因祸得福,几无阻力地接替了朱慈煃宗正卿之职,而张大人……呵呵,更因之前那一通血洗,得了陛下青睐,也算是交了份重重的投名状吧。”
  马士英闻听,大愕。
  “黄大人若说秦王朱存釜不会帮王爷,这还说得通,毕竟宗亲对王爷是恨之如骨……可张同敞张大人,其素来以执殳荷戈、效死疆场的祖训为勉,言行举止,乃忠义之人哪!”
  黄道周忧郁地微微摇头,他看着马士英道:“张大人是忠义之士,这假不了……马大人,可就在此事上,往往忠义之臣,更不会助你。”
  马士英一怔,愣愣地看着黄道周好半晌,突然回味过来,是啊,既是忠义之臣,定可忠君爱国,可外有强敌、内有权臣,怎么忠?如何忠?忠于谁?
  “多谢黄大人提醒。”马士英起身拱手道,“但无论如何,这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立刻面圣……我这就去找张大人,就算被冷嘲热讽,马某也当唾面自干就是了。”
  黄道周有些惊讶地看着马士英,这,还是当年那个被人人啐骂、如同过街老鼠的奸臣贪官马瑶草吗?
  “马大人且慢……既然如此,黄某也不妨觍着老脸,陪你走这一回。”黄道周长吁一口气,下定决心道,“大不了这首辅不干了,随你去见吴王就是。”
  马士英起初一愣,而后哈哈大笑道:“黄兄啊,你总算是想明白了。”
  黄道周脸稍稍一红,自嘲地摇摇头道:“早就想明白了,可……终归是做了大半辈子的明臣哪。”
  “这话不妥。”马士英纠正道,“就算真有王爷登上大位的一天,明依旧是明,最多不是朱明罢了。”
  黄道周哂然笑道:“不是朱明的明,还是明吗?”
  “怎么不是?!”马士英表情严肃地反驳道,“天下还是这天下,子民还是这子民,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有何不同?”
  黄道周怔怔地看着马士英,许久,才喟叹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果然,殿下非一般人哪,才有今日马兄的脱胎换骨……黄某不如马兄远矣。”
  马士英哈哈大笑,“鹦鹉学舌罢了,这些话,都是王爷常说的,听久了,自然就记在心里了……闲话少说,先办正事要紧。”
  黄道周正容道:“不过此去,先当去见秦王朱存釜,而非张大人。”
  马士英诧异地问道:“黄兄与张大人是同道中人,常日里素有联络……怎么,连黄兄也没把握说服张大人,竟觉得说服秦王朱存釜更容易?”
  “马兄非愚钝之人,许多事,且细细体会即要解惑。”
  “那就按黄兄的意思,先去见秦王吧。”马士英不再问,二人联袂前往秦王府。
  ……
  柔仪殿中。
  朱媺娖有些入神地看着几上烛火,悠悠道:“听闻江北战事紧张……十余天了,竟也没派一人前来禀报……不知战况如何了……”
  “这人哪……行事总是如此狂悖,擅自开启战端倒也就罢了,可总不能连个消息都不传来吧?”
  “真拿朕不当皇帝了?”
  说着说着,朱媺娖有些上火了,转头看着侍立的张同敞道:“你说,会不会是江北战事不顺,他……羞于让朕知晓,这才不派人传递奏章、战报?”
  一身红袍官服的张同敞,微微躬身道:“回陛下话,臣……也不知,亦或许是吴王有意不报,毕竟收复的江北土地,大将军府也不可能让渡给朝廷……这此前就已经有了先例。”
  朱媺娖听闻,眉头一蹩,愠声道:“臣不臣……朕已经容忍他许久了,若不是看在他确实一心抗清、收复失地的份上,朕早就……算了,朕有容人之雅量。张卿不妨主动派人前往联络,探查此战战况,一来向天下展现朕对臣子的宽容和对北伐大业的关注,二来也好视战况来决定,朝廷是否向江北出兵……”
  这话尚未说完,张同敞一躬身道:“陛下万万不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