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1/1807

  这场战役之后,陈永华在郑成功心里的份量,又上升了一层,但凡有军务,郑成功皆要喊陈永华来一起参详。
  这是后话。
  ……
  执意拿鸡蛋撞石头,肯定是蠢事,不容置疑。
  敢于撞的,要么是脑子进水了,要么是别无选择了。
  而如果还有别的选择,却硬要拿鸡蛋撞石头,那一定是蠢到无可救药了。
  郑成功不蠢,相反,他很聪明,不,准确地说,是精明!
  他善于计算得失,也善于分析时局。
  但他的思维一直停留在战术层面,至死也没有上升到战略层面。
  这不得不说,是南方有心复明明人的悲哀。
  因为郑成功的存在,让他们别无选择地投奔郑成功旗下,没有别的选择。
  而郑成功的不作为和短浅的战略目光,葬送了这数十万的义士,令人扼腕嗟叹。
  如果当时的延平郡王不是郑成功,主持闽粤抗清大局的不是郑成功。
  哪怕换作是朱以海,哪怕是张煌言,结果可能都会改写。
  所以,郑成功面对着清军的环伺,依旧可以令麾下水师控制水域,去再一次触碰吴争的底线。
  在郑成功看来,吴争无力和南下,因为吴争驱逐宗室之事,引发义兴朝数万大军驻囤常州府,吴争被义兴朝牵制着,自然不会顾及南面海域的通商。
  况且,也不是商路断绝,无非是多花些时间,绕行罢了。
  郑成功的本意是以子之矛,攻其之盾。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
  想以此举反制吴争对陈钱山水域的控制,因为别人不知道陈钱山海盗的底细,郑成功知道啊,这是他心里最大的依仗。
  他认为,就算打个平手,吴争也不敢声张。
  
第1142章

  郑成功当然不会去想,郑家水师会败。
  所以,郑成功几乎确定,吴争不敢作出任何军事反击,吴争只会派人来与自己和谈,如此,自己就可以狮子大开口,得到一些原本得不到的东西。
  譬如,通过自己控制水域的商船,须向自己交些税。
  郑成功一直这么干,郑家就是这么发家的,习惯成自然嘛。郑芝龙没降清之前,郑家一年从海上征税高达二千万两白银,不然,怎么养得起如此庞大的水师和数十万大军?
  连一向强硬的大明朝,也不得不对郑芝龙采取招安手段,朝廷水师打不过啊。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哪个海商敢与水师硬抗,乖乖留下买路钱,花钱消灾才是正理。
  如今也一样,否则,才独立三年的郑成功,如何能养得起最多时三十万大军?
  东番还在红毛子手里呢,占据屁大点地方,哪来那么多粮饷养兵?
  他能做的,只有一个字——抢!
  抢,抢谁?
  海商,有钱人!
  有钱人抢光了,自然得抢民众。
  所以,陈永华听到的不是谣言,郑军确实在对粤西诸府劫掠,美其名曰——“舍水就陆,以剽掠筹集军饷。”
  然而,只要是读书人,或者是尚有良知之人,都会明白这是错误的,不是长久之计。
  譬如陈永华就强烈反对。
  再譬如连新归附的施琅,也坚决反对。
  但郑家人不以为然。
  施琅进谏了两次,皆被郑成功喝退,到了第三次,郑成功怒了,削了施琅为数不多的兵权,令其前往中左所(厦门),此时的厦门还在郑成功手里,由郑成功的叔父郑芝莞率军驻守。这是郑成功和施琅之间,出现第一次龌龊。
  但郑成功错了,揣摩错了吴争的心思。
  吴争在得知王得仁叛反永历朝,就开始部署应对南面郑成功的突然进犯。
  有一点,二人想法是一样的。
  就是这是一场有限的局部海战,上升不到决战层面。
  但因为要安置朱以海及一部分宗室迁往陈钱山,这才影响了部署的进度。
  ……
  这一天,当一支有二十几艘大海船,组成的庞大船队,由北向南,出现在平海卫至永宁卫周边水域时。
  驻守厦门的郑芝莞,在得到消息之后,立即下令水师出海。
  做什么?
  自然是打劫。
  郑家这支水师已经一分为二,一支在厦门,助郑芝莞守厦门,另一支在南澳,助郑成功守潮阳。
  当然,郑成功这些年没如此公然劫掠海上商船,哪怕是郑芝龙在的时候,也是以十取一征税,只要交了过路费,就可保平安,买路钱嘛。
  但眼下不同,进攻福建失败之后,大军溃散,郑成功势力财政遭到了毁灭性地打击。
  郑芝莞所部已经快半年没发饷了,郑军士兵大都是当地人,谁家没个父老妻小?
  半年不发粮饷,那不得饿死人?
  所以,郑芝莞早就派出侦察船,巡逻在海道上,劫掠了几支商船队,了胜于无,打打牙祭。
  如今,得到郑成功许可的郑芝莞,就等着劫笔大的,来贴补所部粮饷。
  如今一听说有十多条大海船到来,哪还忍得住?
  一声令下,由郑芝莞部将陈藜,率大小十六艘炮舰、十二条大海船(装抢来货物用的)出港向北迎上商船队。
  和风丽日,微风习习。
  海面上波澜不惊。
  是个打劫的好日子。
  郑家水师十六艘炮舰相互间隔大约一海里,以半月阵型,向北方迎面而来的那支大型船队包抄过去。
  在舰首手持单筒望远镜观察的陈藜,心中有些奇怪,按道理,这么好的天气,对方应该已经能发现自己舰队向他包抄。
  任何商船船队,在发现自己被水师包抄的第一反应,就该是减速、调头。
  当然,最终还是逃不掉的,商船怎么可能快得过战船?
  但这是该有的正常反应啊。
  陈藜心里有种不安,心想难道是以往已经交过过路费的商人老客?
  可也不对啊,如果是老客,就应该在船头挂郑家的海旗,怎会挂北伐军的旗帜呢?
  眼见着双方越来越近,陈藜想着郑芝莞的交待,也想着自己快半年没发饷银了。
  牙一咬,下令道:“他妈的,不管了,谁让他们挂北伐军的旗帜,抢了再说……传令,开炮逼停他们!”
  三声炮响,这不是进攻,而是警告。
  陈藜要的是钱货,不是人命。
  所以,三炮只是朝着商船边上打,距离得很远。
  炮弹落下,被三十多重的炮弹激起的水柱,有一丈高。
  照道理,商船此时肯定得减速了,不管想是停下,还是调头逃。
  但现在,商船船队根本没有任何反应,一如既往地朝着郑家水师迎面而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1/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