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5/1807

  多尔衮叹息,看了眼沈致远,道:“原本这事不能与你讲……也罢,当年太祖驾崩之时,已选本王承继大统,以二兄代善为辅政。不想,太祖驾崩后,代善竟与诸贝勒合谋,立皇太极为帝,怕太祖遗旨泄露,逼本王皇额娘自尽。大势已成,额娘无奈之下,以她的死为本王兄弟换来了生路……皇太极登基后,倒也没亏待本王兄弟,可惜他死得早……算了,本王没必要与你说这些,本王只是想说,无法说服阿济格。”
  沈致远诧异道:“英亲王是岳丈大人的胞兄,按理,亲额娘死于诸贝勒之手,英亲王应该同仇敌忾,襄助岳丈大人才是。”
  多尔衮摇摇头道:“阿济格素有野心,却有勇无谋,他此次返京,逼本王助他封叔亲王,被本王拒绝,自然记恨在心……他延揽你,无非是觊觎本王摄政之权,除非本王将摄政王相让,否则他不会襄助本王。”
  “可若是英亲王与皇帝联合,那……岳丈大人怕是败局已定,再无还手之能。”
  “不会,阿济格不会臣服于福临!”多尔衮摇摇头道,“除非本王已露败象,否则,他只会旁观,等待在局势明朗之时,奇货可居!”
  说到这,多尔衮看着沈致远的眼睛道:“那你呢……你对自己和莪儿如何安排?”
  沈致远苦笑道:“能有什么安排,只能静待那日到来……或许,郑亲王能看在钱翘恭的面子上,放我一条生路。”
  多尔衮看着沈致远好一会,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到最后,连声咳嗽起来。
  沈致远只好上前为他抚背顺气。
  好一会,多尔衮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指着沈致远连笑边说道:“小子,你真把本王当成任人揉捏的软柿子了?就算本王身子骨确实不行了,本王若想拼命,怕是谁也拦不住!”
  沈致远一脸惊愕道:“岳丈大人已经有了安排?”
  多尔衮看了沈致远许久,道:“你不必管……本王问你,若有一日本王要用你和钱翘恭,你能确保钱翘恭听你的吗?”
  “当然。”沈致远答道。
  “那就行……回去吧,莫让莪儿担心。”多尔衮慢慢靠回睡榻。
  沈致远一愣,“那……”
  “好好对莪儿,别的……等本王命令就是。”多尔衮已经闭上了眼睛。
  沈致远眉毛一挑,随后收敛,躬身行礼,慢慢退出。
  ……
  三日后,以范永斗等为代表的晋商,向清廷捐献白银三百二十七万两。
  以此换得清廷授于晋商对山西煤,辽东、朝鲜铁和江南商会贸易的专营权。
  七月初,多尔衮与阿济格,双方达成妥协。
  阿济格得到新编一营火器军的预算,由此换来阿济格对多尔衮吸纳火枪营、枪骑营的掌控。
  也就是说,多尔衮力摒众议,正式掌控了原本沈致远、钱翘恭所练的火枪营、枪骑营。
  同时,多尔衮以自己的财力,不顾朝廷的阻挠、反对,开始扩编二营,二营编制人数总计到达了一万二千人,几乎翻了一倍。
  而沈致远、钱翘恭开始在宫城上任,以其官职、爵位,游走于亭台楼阁之间,整日呼朋唤友、走马章台,大有一代纨绔之风。
  ……
  杭州府,虎朴书院以北,雨县与仁和县的交界处。
  车水马龙、人头拥簇。
  原本就是国内外商人眼中香饽饽的江南织造府,如今经过改制之后,更成了天下商人目光汇聚的焦点。
  这不仅仅是因为江南最具影响力的三个女子,经常在此出现。
  更因为这里有,可以称霸于天下服装界的时装,可以执天下服装之牛耳。
  说来也怪,“汉袍”在江南各府卖得不温不火,可它一旦运到北方,便是一衣难求。
  或许是它的风格和适应性,更能为满族女子所接受吧。
  江南二百至三百两一件丝罗刺绣汉袍,到了北边,竟卖到八、九百两,依旧是供不应求。
  此时的物价,较至吴争收复杭州府时,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
  仅以粳米为例,吴争收复杭州府时,虽是战乱之际,一石上好的粳米,也就一两三钱至一两五钱银子,当然,粮价一战之时,也曾到过一石三两左右,可那不具代表性。
  眼下,一石上好粳米已经要二两七、八钱,相当于上涨了一倍。
  可工资水平,涨得更多,想那时,百姓在富户家帮工,也就八文到十文一天,一个月也不超过三百文,按当时一两白银兑换四百文计算,也就七钱左右的银子。就连那时的沥海卫,也只是每月拿二两银子,已经在天下军队中首屈一指了。
  可现在,因新城的修建和无数工坊的兴起,江南各府,可谓人力难求,百姓只要肯干,一日三十文,几乎是最低行情了。
  也就是说,连最普通的百姓,一月也能挣上二两多银子。
  粳米上涨一倍,工资上涨三倍有余,购买力自然是增强了。
  但北方的物价变化却不大,差不多还是一两三、四钱银子购买一石粮食。
  所以,江南与北面,同样一两银子,以此时最中肯的粮价而言,购买力要少四成左右,也就是说,北面银子更值钱。
  然而,江南二百至三百两一件丝罗刺绣汉袍,到了北边,竟卖到八、九百两,依旧是供不应求。
  
第1079章
郡主吴小妹
  这就给了商人极大的套利机会,不说价格差异,但从银值上,就有四成以上的利。
  于是,江南织造府门庭若市,从巳时到申时,短短四个时辰,完美地将后世八小时工作制提前实现了,这还包括了午时,半个时辰的进食休息时间。
  当然,刚开始时,不是这样,是因为王妃、侧妃有喜之后,需要好好休息,这才调整了织造府交易的时间。
  此时的织造府,几乎只有吴小妹一人在打理。
  “禀报郡主,江北客商罗志杰请见。”
  “不见。”吴小妹头也不抬的答道,“要购汉袍,直接在前厅付银子就是……以后,不管是谁来请见,都说我没空。”
  朱媺娖远比朱慈烺心细,当然,这也不全是心细的原因。
  在册封吴争为吴王之时,朱媺娖就专门派了内侍前往杭州府传旨,册封吴小妹为会稽郡主。
  或许朱媺娖想到的是,吴小妹甚至比任何人,都配得上郡主的身份。
  吴小妹的话,让传报人犹豫起来。
  吴小妹抬头之时,见那传报人还站着,蹩眉道:“怎么还不出去?”
  “回郡主话,那江北客商罗志杰说是要购买万件汉袍……求见郡主一面。”
  万件?饶是吴小妹也愣了愣,那可是二、三百万两银子的买卖。
  吴小妹一挑柳眉道:“他倒是想得美,万件……我还想二万件呢,哪赶得及?去,告诉他……最多一千件,想要得多,过三个月再来,若是付下订金,可以提前到一个月。”
  “是。禀报郡主……可那罗志杰说,价钱好商量……”
  吴小妹一愣,“什么意思,敢情是怕银子咬手?得……让他进来吧,我倒要看看,他财大气粗到了何种程度?!”
  “小生罗志杰见过会稽郡主,今日能见郡主芳容,乃小生三生有幸……”
  “停!”吴小妹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嫌恶地看了眼这油头粉脸的罗志杰,“家中有矿?”
  罗志杰一怔,随即惊喜道:“郡主果然是神人,竟知道小生家中有铁矿?”
  吴小妹大愕,敢情人家家中真有矿。
  罗志杰笑道:“小生年方二十有三,崇祯十五年取的秀才功名,家中有祖父、祖母,父母健在……”
  “停!”吴小妹受不了了,蹩眉道:“好端端的须眉,说话象个妇人,你家中有多少人,与我何干……有话直说,非要见我所为何事?”
  这就有些无礼了,好歹上门是客嘛。
  可罗志杰并不介意,他笑道:“小生奉家父之命,前来杭州府,此行只为两件事,一是听闻郡主尚待字闺中,想问问郡主,可有择一良婿之心意,若有……”
  “没有!说第二件事。”吴小妹脸一红,冷哼道。
  罗志杰亦不着恼,笑道:“第二件事,家父令小生来见郡主,商议汉袍在江北专营之事。”
  吴小妹一愕,遂笑道:“罗志杰,你可知道,汉袍一个月销往江北有多少件吗?”
  “三千七百六十件……其中因货赶不及生产,延误者三百六十件,实际销往江北各府,三千四百件。”
  吴小妹看着侃侃而谈、如数家珍的罗志杰,惊讶了,“你家在杭州府……有耳目?”
  “非也,非也。”罗志杰摇头晃脑地回答道。
  “那你为何能知道得如此详细?”
  罗志杰并无得色,平静地答道:“其实想知道这些并不难,郡主或许不知道,但凡渡江而上的,或是从京杭运河转运的,皆是寒家麾下货船,整理出几张出自织造府的货单,不难。”
  “这么说,你是来向本郡主摆阔的?”吴小妹的脸色冷了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5/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