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1807

  吴争皱眉道:“你认为,收复大胜关是为朱家效力?”
  “长公主已经登基,你没机会了。”王一林戏谑地看着吴争,“听我一句劝,回杭州去吧,任由义兴朝灭亡,你才可以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吴争怒道:“你太让我失望了……滚,我再不想看到你!”
  王一林无所谓地拱手道:“恼羞成怒……嘿嘿,告辞。”
  吴争恼得抓了抓发痒的头皮,“回来!”
  “改主意了?”
  “故意的?激我?”吴争冷哼道,“你心有怨言不假,将仇记下朝廷头上也不假,毕竟朝廷明知令叔危急,没有派兵救援。可你不傻,真正的仇恨,在鞑子头上,你很清楚。说吧,你究竟想做什么……别告诉我你什么不欠我之类的废话,你若真是这样想,也不会在听到我有危难,就随陈胜回京了,也不会至此时,还跟在我身边。”
  王一林咧了咧嘴,证明他在笑,“你遇刺的事已经很清楚,先是北门桥数百禁军,后有陛下口谕,令黄大湛率大部禁军追杀,人证物证俱在,你此时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自立……为什么?你也别跟我说什么大局,我就知道,只要朱氏在位一日,我就没兴趣为朝廷效力,因为我不想步家叔的后尘,家叔当时完全逃得了,可他就是不逃,他心里的绝望不是因为没有援兵,而是对朝廷彻底的失望,吴争,你明不明白!”
  吴争用力地叹了口气,“我今天已经向人解释过数回了……好吧,王一林,我再解释一回。篡位、自立,甚至率军杀进宫去,对我而言轻而易举,可之后呢,登基称帝,时局改变了吗?朝堂上的官员,依旧是那些人,有区别吗?”
  “那就全部罢免、甚至下狱……尽可杀人立威!”
  吴争长吸了一口气,“就按你说的,将他们都罢官、下狱,甚至诛杀……然后换上来一批官员,科举取仕?那么选上来的,还是与原来的无二,甚至更加不堪。大明留下的读书人,已经有了两百年的思维习惯,这是一种难以改变的习惯。知道为什么他们明知道我的实力足以颠覆义兴朝,也没来投效我的原因吗?”
  “为什么?”
  “利益相悖,这才是他们对我敬而远之的真正原因。”吴争叹息道,“利益诉求不同,决定了他们的屁股绝不会坐在我这一边,并不是他们对明室有多忠贞,真要是忠贞,也不会有那么多文臣降清了。”
  王一林迟疑了一会,“就算你说得在理,可你完全可以坐视不理,任由这些奸倿将这义兴朝搞垮才好,到时你再率军收复应天府,新朝新气象嘛。”
  吴争深深地看了王一林一眼,“那这一来一回,枉死的百姓算什么?战死的将士算什么?耗费的粮草、物资、军械又算什么?”
  王一林涨红了脸争辩道:“可陛下下旨杀你算什么?禁军在鱼市街屠杀民众算什么?清凉山上,同为禁军,相互厮杀又算什么?”
  吴争无语,好一会,他仰天喘息道:“两害相权取其轻,数百人命和数万人命之间,我只能选择前者……我说服不了你,但你也说服不了我,所以……你自去吧!”
  王一林再次拱手离开,这次,吴争没有再开口挽留。
  ……
  定淮门,原名马鞍门,因临近城内的马鞍山而得名。
  城门外便是秦淮河,河水由此入江。
  然虽说也是秦淮河,可与秦淮八艳的十里秦淮,那完全是两回事,可谓天壤之别。
  秦淮八艳的十里秦淮在皇城西南方向,一水相隔河两岸,一面是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另一畔则是教坊名伎聚集之地。
  府学、夫子庙皆在于此。
  其实从这就可以看出,大明亡得不冤。
  但凡国朝盛极而衰,皆有这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奇异景象。
  将马鞍门改名为定淮门的是太祖皇帝朱元璋。
  定淮门以西,江汊纵横、芦草连天,地势开阔,直通长江。
  改名之后不久,偏僻的定淮门外突然喧闹起来,江苏、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六省船厂全部迁来此处,组建成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家造船厂——龙江宝船厂。
  之后,超过三万能工巧匠在此劳作,开作塘(船坞)七条,建造了近三百艘巨大的木帆船。
  尤其是被人津津乐道的巨型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排水量超过千吨,可顶住远洋惊涛骇浪,这才有了日后的郑和下西洋。
  可现在,这七条船坞已经荒废,成了繁华京都的一处无人问津的荒地。
  定淮门以东,清凉山以北之间。
  有一处方圆十里的荒地,因为近山,被应天府民众叫作“乱坟岗”。
  同是天子脚下,同是秦淮河周边,然而此地人迹罕至,连偏僻都称不上。
  可此时,夜幕之下,这方圆十里的乱坟岗,却是火光通明。
  绝不是闹鬼,如果有数千的鬼走动在火光里,那就不再是鬼。
  如果王之仁在天有灵,知道他麾下仅存的水师将士,就被安置在此,怕是会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
  可世道就是如此,数千水师溃兵,在朝廷的眼中,怕是连新兵都不如。
  这没什么奇怪,溃兵如寇,难以教化,还不如重新征召良家子。
  最关键的是,水师没有了战船,那还能叫水师吗?
  王之仁确实被追谥,授于了死后哀荣,可谓是死得光荣!
  连王一林也被封伯爵。
  可没有人去关注这些溃兵,如果不是王一林想办法将他们收拢起来,安置在此,自掏腰包为他们买些口粮,怕是之前的民乱会因这些人的加入,更加暴烈。
  
第1017章
大人,刀还在!
  王一林踏着月色而来,顺着一条冒着恶臭气味的小道往里走。
  沿路席地而坐、衣衫褴褛的士兵们,仅仅是斜了王一林一眼,不用说行礼,连声招呼也懒得打。
  王一林笔直往前走着,一个中年汉子突然不知从哪窜出来,他用祈盼的眼神看着王一林,紧张地问道:“王大人,怎样……王爷肯收容我部人马吗?”
  在火光的映照下,他身上几次破烂的军服,依稀还能辨认出是百户官服。
  然而,虽说是战乱之际,可终究是天子脚下,一个百户沦落至此,已经足以令人心酸了。
  朝廷是“仁慈”的,虽然没有赏赐抚恤这些幸存的溃兵,但也没有降罪责罚他们临阵脱逃之罪。
  只是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天意难测,半个月之前,他们还是堂堂朝廷水师将士,半个月后的现在,却沦落到连乞丐都不如。
  王一林沉默着,微微摇头。
  那百户失望地叹息一声,原本还有着神采的眼睛,渐渐灰黯,“想来也是,我部本是朝廷水师,连朝廷都不肯收容,何况是远在杭州的郡王……可王大人,郡王也是大将军啊,说起来,我部也算是他的麾下,况且,公爷组建新水师,起初也是大将军的意思……哎,说这些也没用了,我部早没有了粮食补给,若是没有大人拿银子贴补着,怕是早就熬不过去了,可大人又能供养几天呢,这可是数千人哪?!”
  边上不少将士听着那百户的话语声,慢慢地靠近,空洞的眼睛里,看不出一丝神采,这一幕若是让吴争看到,怕是第一反应就是植物大战僵尸。
  王一林摇摇头道:“不是王爷不答应,是我压根没提起此事。”
  那百户惊讶道:“大人这是为什么啊?王爷麾下沥海卫每人省口吃的,就能让我部活下去……不成,既然大人不好意思开口,那就我去求王爷。”
  “去求什么?”王一林怒道,“我叔是怎么死的,你们都忘了……吴争被皇帝下旨追杀,却还想拥戴朱氏,让我带你们绕出定淮门夹击大胜关,可我不答应,我宁可饿死,也不再替朱氏效力……我有银子,叔给我留下了些银子,明日我再取来买些粮食来……总饿不死你们。”
  那百户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他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定定地看着王一林,“大人就算家财万贯,怕也喂不饱这数千张嘴……大人方才是说,王爷有意启用我部,攻大胜关侧翼?”
  王一林被问愣了,他突然抬手狠狠地抽了百户一记响亮的耳光,“王亮,你可是叔一手提携的,难道你要为一口吃食,还想让兄弟们拿命为朱氏卖命?你可知道,兄弟们兵甲匮乏,得死多少人?就算这仗胜了,那也是替朱氏打的……我不甘心!”
  王亮“嚓”地一声撕开自己的破烂官服,露出疤痕累累的胸膛,然后慢慢跪在王一林面前,仰头道:“大人,只要你一声令下,就算是即刻举兵攻皇城,身先士卒、粉身碎骨,我王亮也不带一丝含糊的,可先得让弟兄们吃饱了肚子,你说不能劫掠民众,我王亮这些天约束着弟兄们,可有抢过百姓一粮食?大人哪……总得先活下去啊,求大人了,带兄弟去攻大胜关吧!”
  王亮说到此处,伏下身子,向王一林磕起头来。
  王一林愤怒的抬脚猛踹,可周围无数的士兵都围着王一林跪了下来,他们不说话,只是象王亮一样的不断磕头。
  王一林踹不下去了,他惊愕地看着黑压压地一片人影,看着他们身上的褴褛衣衫,王一林流泪了。
  他哽咽道:“你们可知道,这是送死,吴争可没拿你们当过自己人,他明知道你们的存在,可从不提及来补给你们,此时他只是需要一支偏师,去牵制清军。你们应该知道,连京卫、建阳卫都奈何不了的清军,就凭你们这支不知所谓的溃兵、连把象样的刀都没有……连长安街上的乞丐都比你们光鲜……你们还能杀敌吗,是去送死吧?那还不如饿死在这,好歹是乱坟岗,能留个全尸。”
  “呛啷”一声清脆的出鞘声响起,一直磕头的王亮,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执刀在手,他双手倒执佩刀,呈给王一林道:“大人,刀还在!”
  一连串的“呛啷”声响起,“大人,刀在!”
  王一林眼中的泪终于落下,他仰头大呼道:“叔父啊,您可听到了?您麾下水师的刀……还在!”
  ……
  朱媺娖是真累了。
  从昨夜到今日此时,她所经历的,无疑是她这一生,最无常的时刻。
  看着阶下无数朝廷重臣你来我往的争吵,四下飞溅的唾沫,朱媺娖有一种想放弃的冲动。
  她宁愿时间回到四年多前,嘉兴府官道上那一刻。
  然而,她明白这不可能,逝去的东西永远不能再回来。
  可她的心里,确实在担心,吴争会趁机夺位,如此一来,义兴朝就再没有朱家什么事了。
  兄长生死不明,她有着强烈的使命感,要将这片基业支撑下来,支撑到兄长安然回来,再还给他。
  她只能选择接受,因为只有这样,义兴朝还是朱明的义兴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