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7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1/1807

  “混帐!”一向老好人的济尔哈朗一巴掌扇翻了传令兵,犹不解气,再踹了他一脚。
  这才回头朝布木布泰、福临道:“大船十艘,一艘若以载八百人计,除去水手,可登岸者约为三、四百人,十艘约为三、四千人……可无法估算的是,中、小船有否运载兵员。臣以为,首要之事,当勒令天津卫驻军探察清楚敌人兵力,同时,调集拱卫京畿诸军,前往天津阻敌!”
  “不可!”贝勒屯齐(庄亲王舒尔哈齐之孙)大声反对道,“京畿诸军一旦调动,万一有个闪失……为何应对?”
  这话说出了大部分臣子心中的担忧。
  如今山东、山西乃至蒙古不少部落都有反叛,这万一真有支军队杀入京畿,那空有百万大军的清廷,那可就真成了笑话了。
  济尔哈朗虽然被贝勒屯齐顶撞,但也没发怒,他知道屯齐的话在理,京城兵力本就空虚,再抽调,怕是真没法应变了。
  就在满殿群臣个个满脸愁苦、没有对策时,洪承畴突然道:“要不……抽调新军增援天津卫?”
  这话瞬间让群臣脸色为之一振,让朝廷在财政拘紧的情况下,还投入了数百万两银子的新军,是时候该出出力了。
  可这话让屯齐等多尔衮一派的将领蹩紧了眉头。
  他们心里一个个在骂洪承畴老狐狸,太狡滑。
  新军火枪营、枪骑营皆已经被派出,一路西向增援阿济格平叛,一路南向剿灭胶东叛乱。
  傻子都听得明白,这策略要是实施,那么抽调回来的一定是枪骑营,一是因为枪骑营是骑兵,回援速度快,二是胶东平乱进展顺利,枪骑营已经将于七所部,挤压在宁海州、墨县和海阳县区域之内。
  可枪骑营统领是钱翘恭,济尔哈朗的孙女婿,也就是皇帝一脉。
  这次要是回援天津卫立下大功,加上多尔衮前方战事失利、损兵折将,那么皇帝一脉的势力无疑便会大涨。
  福临哪会想到那么多,他倒是从清廷的根本利益考虑,他大声道:“传朕旨意,急召钱翘恭枪骑营增援天津卫,至于胶东民乱……可全权处置!”
  济尔哈朗、洪承畴、范文程等大臣迅速上前躬身道:“皇上圣明!”
  多尔衮一派将领不禁面面相觑,他们急眼望向布木布泰,希望皇太后来说句公道话。
  不想,布木布泰竟也点头表示同意,“摄政王此时无力回援,朝廷只能行权宜之计,相较于胶东民乱,天津卫军情更为紧急……就按皇帝的意思办吧!”
  “臣等遵旨!”
  
第951章
登州之变
  布木布泰确实有回护多尔衮的意思。
  毕竟下嫁诏书已送至多尔衮手中,名义上布木布泰已经成了多尔衮的妻子。
  只是诏书不公开罢了。
  布木布泰再怎么,也不会想到去因战事不利而责难多尔衮,事实上,只要多尔衮不反,布木布泰可以容忍多尔衮任何嚣张跋扈,也同样做好了,护住多尔衮下半辈子。
  终究是个女人啊,此时的布木布泰,除了护住儿子福临之外,有了第二个需要守护的男人。
  这恐怕是极其讽刺的,因为不久之前,从政敌这方面算,二人其实是敌对的。
  ……
  宁海州,隶属登州府。
  此时,自宁海州以东,北面威海卫、成山卫,南面靖海卫,包括诸卫所,如金山左所、百尺崖后所、海阳所等等,已经在于七所部义军的控制之中。
  绝对不是清廷所知道的民乱已经得到控制的情况。
  事实上,登州府东面半壁,已经不是清廷能控制的了。
  清廷之所以蒙在鼓里,还是因为钱翘恭是平乱主帅,莱州、登州两府军政,皆由钱翘恭临时总署。
  钱翘恭在福山附近,一战击溃于七所部义军之后,让俘虏传讯,随即与于七取得了联系。
  一半是威慑,一半也是于七本就是反清,这种情势下,双方一拍即合。
  钱翘恭许诺于七,枪骑营不再东进,并提供民军一部分粮草。
  于七听令向东荡平所有卫、所驻军。
  枪骑营慢慢向东“驱赶”民军,而民军正好对东面各卫、所清军动手。
  从此,义军明为叛民,实际上,已经成为了钱翘恭手中的棋子。
  枪骑营是清廷后面增设的,且人数不多,就三千人,所有兵员来自京畿汉人良家子,没有满人的军官安置进来,这给钱翘恭私下动作提供了方便。
  而钱翘恭自宁海洲至海阳所的南北战场消息封锁,让登州知府张尚贤只能听钱翘恭的知会,向朝廷转报,自然双方的上奏是一模一样的。
  加上登州本是悬于海中一角,周边全是海,仅西面与莱州府相接。
  由此,半个登州,事实上已经是被义军所控制,准确地说,是被钱翘恭控制,而清廷,却被深深地蒙在了鼓里。
  各个月的激战,民军的伤亡非常大,由于钱翘恭所部不便参战,民军仅靠着粗陋的武器作战,好在各卫所的驻军不多,大的五、六百,小的仅百多人。
  这才被民军扫荡殆尽。
  钱翘恭知道,仅靠三千枪骑营的口粮,无法补给这支人数尚有万余人的民军。
  于是秘密派人从海阳所渡海,去吴淞报信,希望得到吴争的支持。
  可是,让钱翘恭无法预料的是,一场变故不可阻止地发生了。
  宁海州城州衙中。
  钱翘恭与于七,面对面而坐。
  “钱大人,这都过去多少日了,会稽郡王的封赏使者和补给粮食怎么还没来?”于七脸色阴沉地瞪着钱翘恭,“昨日东面清军最后一处卫所靖海卫被我部攻下,五百余人,生生折损了我部二千多人马,知道为何这么大的伤亡吗?兄弟们都是饿着肚子在打仗……钱大人,你不会是在骗我吧?”
  钱翘恭脸色平静地摇摇头道:“于七,本将用不着哄骗你,你应当知道,此时长江南北正在激战,王爷或许不在吴淞,信使耽搁几日也是正常……稍安勿躁,过两日就有消息了。”
  “啪”地一声,于七拍案而起。
  指着钱翘恭怒道:“我就不该相信你,这么拖下去,人都饿死光了。”
  钱翘恭轻叹道:“本将用得着哄骗你吗?若是要对你和民军不利,只要本将一声令下,三日之内就能击溃你部,何须费事?”
  于七一愕,但迅速骈指怒道:“可你所答应之事,迟迟没有兑现,说好的军粮……”
  “于七!”钱翘恭沉声道,“事关机密,之前给你的口粮,皆是我从将士们口中省下来的,这你很清楚……如果克扣太过,怕是瞒不住人。虽说本将麾下都是汉人,可难保没人为各种原因向清廷告密,到时,不但民军保不住,连我也会性命难保。”
  这话其实真没错,钱翘恭麾下枪骑营的兵员出处是京畿周边,士兵的家人都在清廷控制之下,不用多,只要出一个告密者,那一切努力都将白费。
  这也是钱翘恭所部一直与于七民军保持距离的原因所在。
  不得不说,钱翘恭带兵能力有,正治上还是有些不足的。
  其实这事并不用那么复杂,他的枪骑营直接“荡平”于七部就是,至于杀死多少人,还不是钱翘恭一句话的事?
  可惜,钱翘恭外冷内热,心软了。
  他认为民军反清,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所以想保全这支队伍,于是,冒险作了这么个不着调的决定。
  其实,这种瞒骗,最多能瞒清廷一时,绝对瞒不了长久。
  试想,就算歼灭了登州东部的所有卫所清军,可百姓总在吧?
  只要有大嘴巴的出登州府一说,这事就通了天。
  如果沈致远在,绝对不会做这种被动的决策,以沈致远“胜利总要付出代价”的个性,直接剿灭于七所部,然后从俘虏中遴选合适兵员进行补充、扩编,最后拍拍屁股回京受封赏,多省事?
  于七沉着脸道:“可我部人马仅今日一天口粮,明日起就得挨饿,到时发生哗变,钱大人可怨不得我!”
  钱翘恭终于怒了,轻喝道:“于七,本将是看在你们反清的份上,才起了恻心之心,想保全你部。仅一日口粮?你真当我不知道,你部这些天在文登一带劫掠、屠杀百姓之事吗?”
  于七气焰一抑,吱唔道:“钱大人言重了,弟兄也是饿得没办法,这才有小股人抢了百姓……可杀人之事,铁定是没的。”
  “哦?”钱翘恭冷冷道,“这么说来,温泉镇一名少女被乱兵奸杀之事,也是子须乌有了?”
  于七顿时色变,他心中惊愕于钱翘恭的消息会如此灵通。
  他自己也是来前才知道此事。
  
第952章
钱翘恭的失策
  “钱大人,你应该知道,我手下那些人良莠不齐,并非正规的军队,林子大了,总会有些歹人……钱大人放心,回去之后,我一定严加约束本部人马,不会再有类似之事发生!”
  钱翘恭看着于七不置可否。
  于七随即拱手告退,再不提军粮和封赏之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1/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