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7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8/1807

  这五千人,已经不是只有降清明军了,它其中已经参杂了“真金白银”,尼堪的三千镶红旗八旗军亲卫(尼堪是镶红旗小旗主),被他掺入了二千人。
  也就是说,尼堪对此战已经不计代价,志在必得了。
  尼堪用上了为数不多的红衣(满人忌夷)大炮,这是重达三千八百余斤的巨炮,刚刚从江浦运来,共八门。
  尼堪还筹集了全军的火绳枪,共计近三千杆,为攻城军队提供援助,以压制城墙上守军的火力。
  不得不说,尼堪的准备还是充分的,至少不是真的莽撞到拿头撞墙的地步。
  攻城战开始时,清军的重炮首先发威。
  巨大的实心弹,重达近百斤,以黑火药燃烧的膨胀气体迸发出,就算不计射速,单就从空中砸下,那威力也是惊人的,但它的缺点,就是精准度确实不高,有效射程之内,炮弹的命中点,会是方圆一里中的任何一点。
  但这已经对守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制。
  炮弹哪怕击中城墙,产生的那种巨大的震动,也能让城墙上的守军士兵双腿震颤。
  加上巨炮的轰鸣,城墙的震颤,还有扑头盖脸的砂石,这种心理上的压力,让不少京卫士兵下意识地往后退。
  
第947章
防守反击
  陈胜在城楼默默地注视着,他知道,这场仗确实很难打。
  因为气势很重要,再好的武器,它产生的差距,真等到双方士兵接近到面对面时,那就不是差距。
  因为无论你用什么刀,能杀人的才是好刀,枪,也一样。
  陈胜随即向沥海卫士兵,下了一道命令,就是必须将攻城敌人挡在三十步距离之外。
  这显然是个废令,陈胜自己也知道,如果这真能做到,这仗就不难打了。
  燧发枪还到不了这种连后世步枪都做不到的事情。
  但陈胜的用意在于,给城墙上京卫以信心。
  传令兵的大声传令,让京卫渐渐恢复了勇气。
  这很显然,再强大的火炮,只要没有步兵靠近,起不了什么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破坏,绝不是攻占。
  明军也有火炮,当然不是北伐军的新式火炮,沥海卫还没有换装火炮,就算换装,也带不过来啊,沥海卫只有被吴争不要脸地命名为“迫击炮”的小炮,而且还没有象吴争所率火枪兵那样满编,整个沥海卫二万人(沥海卫从始至终是另类,超编),总共才四百门小炮。
  明军在城墙上部署的是明朝的老式火炮,个头小,射程自然比清军短,精准度也不如清军的红衣大炮。
  所以,相互压制是肯定做不到的。
  也就是说,战斗一开始时,守军处于挨打的处境。
  整整六轮炮击之后,清兵开始攻城。
  可炮击依旧在持续,守军被压制,有颗炮弹正好砸在城楼左侧,掀翻了小半个城楼,士兵们为陈胜捏了把汗。
  好在陈胜此时并未在城楼中,而是在城墙观察。
  清兵越来越接近。
  不用陈胜再次下令,训练有素的沥海卫将士,已经不顾清军炮击,开始探头架枪瞄准。
  此时,接近至百步左右的清军火枪兵也可始用火绳枪射击。
  密集的弹丸击打在城垛上,撞击出点点火星。
  守军还是占了便宜的,相较于清军火枪兵无丝毫的遮挡,守军的伤亡要小得多。
  沥海卫的射击,完全压制了清军火枪兵,但这一段时间的相互射击,成全了攻城清军的顺利接近城墙。
  陈胜必须将清军挡在三十步外的命令,自此自动失效。
  但没有一个士兵会去纠结这个命令,因为只要打过仗的,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
  京卫将士在沥海卫做出的标率下,开始自发地涌上,搭箭弯弓。
  在这一刻,整支队伍是参差夹杂的,没有人会去在意建制是不是乱了。
  清军竖起不下百道云梯,这种数量级别的登墙,按理说,几乎是不可阻挡的,每当这种景象出现的结果,一般都是有敌人登上城墙,然后在城墙上展开肉搏。
  当然,能不能攻下,还得看肉搏的成败。
  但今日不同,沥海卫手里有手雷,在京卫士兵射出如蝗般地箭矢时,沥海卫士兵已经缩回城垛下,背靠城垛坐了下来。
  施施然从腰间摘下木柄手雷,开始拉动燧石。
  哪怕是燧火枪,也很难向下直射,因为与后世步枪不同,前装枪的弹丸是从枪口灌入后用通条击实的,向下斜射还行,向下直射,有很大机率弹丸会松脱,甚至掉落。所以,火枪兵有个严格的规定,那就是不得向下直射。
  也就是说,真正等敌人接近城墙向上攀登时,火枪就失去了效用,要么以手雷克敌,如果没有,那就一切回到冷兵器时代,弓箭、滚木等等。
  京卫们奇怪地看着身边坐下的沥海卫,虽然他们不相信之前英勇的沥海卫会在紧要关头怠战,可确实不理解。
  当沥海卫将手中的木柄手雷,一个接一个,连串地往下扔时,京卫还在怀疑,这么小的铁疙瘩扔下去,怕是砸不死人吧?
  尼堪从单筒永远镜也看到了,他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守军这算是破罐子破摔了?
  可很快,尼堪的笑意僵硬了,因为,小小的铁疙瘩爆炸了。
  这种爆炸相对整面城墙上来说,就象是盛开的小花,从远处看,几乎感觉不到什么。
  可只有登墙的清军士兵才明白,那四溅的弹片,绝对比箭矢更犀利。
  箭矢需要人来射,抬头看到有人向自己瞄准,还可以左闪右闪,再不行,身手敏捷的士兵还过来荡到云梯内侧仰身向上攀登,可这铁疙瘩的弹片根本无处可以预判断,除非运气实在太好,不在爆炸范围之内。
  可沥海卫有多少人,整条城墙甬道都是,这些从冷兵器换装的士兵,哪知道节省弹药,他们如母鸡生蛋,一个接一个往外坷,直到腰间一侧再无手雷,才开始往枪管上上刺刀。
  京卫们傻眼了,他们惊愕于仗还能这么打?
  可城下的清军那是倒了血霉,军工坊的木柄手雷,虽说是经过火绳燃烧测试的,可导火索中的火药填充,那还是手工的,细微的误差能决定燃烧的速度快慢。
  燃烧误差一、二秒那是正常的,加上沥海卫士兵刻意拿在手中延时了一些,这下去的大部分手雷,都在临空爆炸。
  这也就是尼堪从望远镜看到城墙上盛开一朵朵小花的原因。
  只是尼堪无法理解,这些小小的烟花,怎么能摧毁他五千大军的攻城,太不可思议了。
  爆炸的持续,让整片城墙上向上攀登的清兵,如下锅的饺子往下摔落,京城墙太高,就摔下非死即伤啊。
  尼堪在此时感觉到了异常,眼前守金川门的绝对不会是之前的守军。
  这个念头的涌出,让尼堪整个人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他想到了一个人、一支军队。
  就在他几乎要从肺部嘶吼出一声的时候。
  金川门瞬间洞开。
  一支骑兵从城门甬道倾泄而出,随即左右分开,向数里外的尼堪本阵发起了冲锋。
  而在骑兵之后,不下三千人的步兵涌出。
  在城门口形成三道横列,端枪向对面射击。
  说时迟,那时快,骑兵、步兵的涌出如行云流水一般。
  步兵的射击几乎不瞄准,抬枪就打,然后第二队上前射击,再然后第三队。
  如此循环,慢慢地向前,几乎没有间隔。
  
第948章
活捉喀尔楚浑
  攻城的清兵被炸死的其实不多,数百人到顶,可摔死摔伤的就不可计数了。
  但城墙下活着的也不少,至少有三千之众。
  在突然看见城门打开,骑兵涌出,不知人数的那一刻,他们有的,也就只有往后溃退了。
  这种逃,没有人会回头看。
  于是,成排的人,被火枪兵的齐射,撂倒在地。
  以至于步兵前进一里地时,都是踩着人体向前的。
  尼堪反应还是非常快的,从骑兵涌出的那一刻,他原本想嘶吼出“吴争的北伐军”顿时改成了两个字“快撤”。
  不是尼堪不英勇,而是他有自知之明,豫亲王多铎都折在吴争手里,他如此能以眼下不足五千人的军队去硬撼吴争?他此时唯一想做的就是,赶紧与仪凤、钟阜两门清军会合,聚集起兵力来对抗吴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