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1807

  吴争呵呵笑道:“好事!吵就对了,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只要不打起来,官府就不该掺和其中。”
  张煌言一听,随即想起之前的赌约来,指着吴争道:“好,那咱们就说说之前的赌约。”
  吴争一愣,随即嘿嘿笑道:“这不是还没征集民众的意见吗?”
  张煌言一见吴争撒赖,急道:“莫老,您倒是评评理,之前,王爷是说,为公平起见,无论是他和我,都不得以各种方法煽动民众,任由民众对此案表达意见。可现在,王爷已经在学院对着数千师生谈论起此事,不仅如此,他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并将我放置在他的对立面,如此一来,不用说师生了,就连坊间民众,都清楚堂堂会稽郡王的立场了,这还谈什么公平?”
  莫执念呵呵地笑着,不说话。
  吴争突然起身、肃容,向着张煌言郑重一揖,道:“玄著兄,你赢了。我坏了规矩,甘愿认输。”
  张煌言被吓了一跳,连忙侧避,张口结舌起来。
  吴争直起身,道:“可如果能救黄驼子一命,我就算认输,也是值得的。”
  “其实到现在,我都没有见过黄驼子,更不用谈我与他之间有什么交情。但黄驼子的案例,在军中牵涉甚广,这些士兵中,有随我从绍兴府出来的,也有在嘉兴、松江一带的义军改编的,更有新近从各府招募的。每个人背井离乡与敌厮杀,几年之后,都会碰到象黄驼子这样的难处,家中父母、妻儿无法照顾,一旦家中有了变故,势必牵肠挂肚。”
  “如果我们不能让他们安心,长此以往,人心就会散。特别是对于黄驼子的处置,更是牵动着士兵的心哪。”
  张煌言点点头道:“理是这么个理,可王爷如果以严苛的军法保护了士兵,可曾想过,往后民众谁还敢将自己的女儿嫁于军人?”
  吴争为之一愣,张煌言说得没错,严厉地军法,确实保障了军人,但同样也会让民众真的如吴争所说,对军人敬而远之,这是一把双刃剑。
  女子出嫁之后,三、五年甚至更久,都见不到自己的丈夫,有了别的想法,从人道方面讲,确实是人之常情。
  以严苛的军法,处以流放、抄没,直接引起的是士兵不再进入民众择婿的视野。
  吴争思忖道:“那就增加在役军人的福利和地位,从根本利益上,来吸引民众对军人的青睐。”
  
第864章
话都被你说了
  张煌言皱眉道:“可这样一来,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就会改变,坊间的动荡后果不可预料,这对于眼下绝非良策。先不说莫老那能不能兑付得了士兵增加后的饷银,就说王爷之前颁布的当地官府不得羁押、审判在役军人的军法,就已经有了使军人骄纵的可能。”
  吴争不以为意,道:“军人有军法约束,骄纵不到哪去。况且如今是战时,给予军人一定的特权,这也是为了打赢这场所战争。”
  张煌言不再坚持,问道:“那王爷是想增加何种福利和地位与军人?”
  吴争思考了许久道:“其实玄著兄说得是对的,过多的特权会造成士兵的骄纵……这样,先提高将士的饷银,至于地位,那就先缓缓?”
  张煌言微笑道:“这就对了嘛。”
  吴争突然心中一动,时值年关,新年将至,何不安排举行一场阅兵,来增加民众对军人的亲近和敬重之心呢?
  校军的训练已经有了初步成果,一场对于这个时代别开生面的阅兵,往往会提高民众的自豪感和对军人的认同感。
  吴争心中有了决定。
  这时,边上莫执念急了,“王爷想提高多少?”
  吴争张开了一只手道:“五成。”
  莫执念张大了嘴巴,就差啊……啊啊了,五成,以眼下普通士兵的月饷二两算,就是增加一两,为每月三两。
  听起来不多,可基数一大,那就是一笔巨资。
  莫执念苦笑道:“一人一月多一两,一年就是十二两,不算军官,单就士兵,一年就得多付百万两以上。”
  吴争显然是大手大脚惯了,心中一估算,确实是难为了莫执念,可依旧坚持道:“如今民生都在提高,连粮价都上涨了不少,增加月饷也情理之中……这样,军官、将领的月饷就不需要增加五成了,就……二成吧。”
  莫执念只好应道:“是。”
  吴争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安抚莫执念道:“不怕,一旦将火器卖于北方,所赚的银子足以填补这个窟窿,甚至能盈余许多。”
  莫执念想想也是,脸色也就好了起来。
  可张煌言一怔,脸色一白,急道:“王爷竟要出售火器给北方?”
  吴争心中一阵恼,瞧瞧,这就是言多必失啊。
  倒不是吴争故意瞒张煌言,而是吴争太清楚张煌言的脾性了,这事一旦被他知道,就得跳起来,果不其然。
  看着张煌言急赤白脸的激动样子,吴争示意莫执念一起将他按在椅子上。
  “玄著,你先听我说。”
  “我们从卫匡国那购置火枪起,到如今军工坊仿制火枪,再到改良,生产自己的火枪,连头连尾才一年多,对吧?”
  “既然我们能生产,清廷为何不能?”
  “清廷眼下有着更多的过去了和人口,之所以没有制造,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京城囤积的火绳枪足够他们使用了,他们没有继续制造的意愿。二是他们没有认识到火枪可能改变整个战场的格局。”
  “可现在,清廷显然已经意识到火枪对战争的重要性了,他们已经两次由汤若望牵头向红番购买。”
  “我们不卖,清廷依旧可以买到,无非是从西面兜远路,多花一、两个月的事。”
  “但由此,清廷会更警觉到火枪的重要性,很有可能组织自己制造和改良。可他们掌握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甚于我们,我们用了一年多,他们,或许只需要一年,甚至更少的时间。”
  “况且,你是知道我们从卫国匡那购置火枪价格的,一杆火枪,六十几两银子,可我们自己制造呢,成本从开始的二十二两左右,到目前十五两不到,多在的利润?”
  “卖给清廷一杆枪所得的利润,可以让我们多制造三杆。让清廷为我们的将士装备买单,乐何而不为呢?重要的是,由此清廷不会再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去自己研发,这很重要,因为从此,清军的火器,将控制在我们手里,一旦战事开启,清廷就算警觉到火器受制于人,也需要有一年的时间来重新组织火枪制造,这一年的时间,能决定这场战争的成败。”
  张煌言张口欲言,被吴争生生按住。
  “我知道玄著兄在担心什么,你是怕卖出去的火器,将来会被敌人用到我军将士的头上,对吧?”
  “其实你是多虑了,任何战争,决定胜败的绝不仅仅是武器。在没有火器时,始宁街之战,我们与敌人骑兵战斗,双方一样持有几乎相同的武器,甚至之前敌人的武器要精良于我军,譬如火炮、战马、巨弩等等,可难道咱们就知难而退了吗?显然不是!”
  “有一点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们原本从卫匡国那购入的燧发枪,有效射程在一百至一百二十步之间,但现在,军工坊进行改良之后,有效射程已达到一百五十步至一百八十步左右。张苍水,千万别小看了这五十步,这或许将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败……你试想一下,如果在一百八十步外,敌人还打不到我们,我军却已经可以对敌人进行有效射击,这样的仗,岂能不胜?”
  “再就是,我们还有火炮、地雷、手雷等等,很显然,眼下清廷没有。就算清廷之后醒悟到也制造了,恐怕那时也大势已去……”
  “咦……你倒是说话呀!”吴争用力晃着张煌言的肩膀道。
  张煌言使劲地甩开吴争按着他肩膀的手,没好气地嚷道:“你倒是给我说话的机会啊。”
  吴争讪笑着往后退了一步,“成,这下你可以说了。”
  张煌言起身,晃动了两个肩膀,松了松筋骨,然后一边向外走,一边道:“什么话都被你说了,我还能说什么?”
  说到这,张煌言一顿,回头冲莫执念道:“莫老若无急事,不妨陪我走一段,如何?”
  莫执念微微笑道:“敢不从命。”
  二人联袂而去,吴争在背后大喊道:“好你个张苍水,有什么事竟还要避着我吗?”
  
第865章
不妨让我们拭目以待!
  出后院前往大将军府正堂的甬道上。
  张煌言沉声道:“莫老,你要和我说实话,事情真是象王爷所说的那样吗?”
  莫执念微笑着点点头,“张大人放心,确实如王爷所说。”
  张煌言轻吁了一口气,“此次清廷使团中,有被清廷封为皇商的汉奸商人,我就是在担心,王爷年轻,或许为了一时的利益,与那两汉奸做起了交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事关王爷清誉和大将军府在民众心中的威信,切不可轻率。”
  莫执念目光闪动,应道:“张大人难道还不信王爷的为人吗?”
  张煌言喟叹道:“我怎能不信王爷的为人,就是因为深信不疑,才坐立不安哪。”
  这话听起来很矛盾,可实际上确实如此,用六个字形容,那就是——知之深,爱之切!
  莫执念道:“张大人既然信王爷,那就该静观其变,只要相信王爷的初心不变,那不管王爷使用何种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北伐大业。”
  张煌言若有所思地瞥了莫执念一眼,“好,听莫老之言,我就安心了许多……对了,我听闻县君和准王妃、侧妃想要染指织造府,敢问莫老,可有此事?”
  莫执念惊讶道:“张大人从何得知?”
  见莫执念不否认,张煌言皱眉道:“我是从杭州织造(官名,五品)那得知,县君和准王妃、侧妃已经数次入织造府巡视,杭州织造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向我递上了文书。”
  莫执念稍一思忖,没有瞒张煌言,将吴争的意思与张煌言说了一遍,“张大人,这事王爷已有决意,就不必再进谏了。”
  张煌言皱眉道:“可如此一来,岂不乱了礼法伦常?”
  莫执念摇摇头道:“张大人多虑了,县君和准王妃、侧妃早已在江南学院担任教习,实际上已是官员,况且,王爷说了,织造府即日起就不再是官府隶属,而是民间工坊,其中官员可自愿选择,充入各府县或是留在织造府。”
  张煌言深吸一口气,“这就有些胡闹了,如此关乎民生国帑之事,岂能儿戏?”
  莫执念笑道:“张大人还是管好六府刑名之事,这经济之道,或许张大人还不如县君等人呢。”
  张煌言一愣,“莫老就如此看好三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