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6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9/1807

  看着发愣的张煌言,莫执念微笑道:“张大人难道此时不明白王爷的意图?欲外先内,哎……张大人啊,想来北伐之日,不远矣!”
  是啊,北伐之日不远矣,正因为不远,所以要扫清后院。
  这个道理,其实谁都清楚。
  莫执念也顾自走了。
  留下熊汝霖,怔怔地看着张大了嘴的张煌言,“玄著,还去劝谏王爷吗?”
  张煌言脸色一阵发绿,跺脚没好气地道:“我咋知道?!”
  说完拍拍屁股走了。
  熊汝霖追上两步,大喊道:“那明日通令,发是不发?”
  “你是布政使大人,你自己看着办!”
  熊汝霖不由得苦笑起来。
  ……
  吴争确实不是推托之词。
  距离开春,也就两个月的时间了。
  倒不是吴争打算与湖广贞义夫人的忠贞营刺刀见红。
  而是按照之前的计划,须借助忠贞营的名义,拿下九江、饶州、广信三府,从而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这次西征,朱慈烺要的是半个湖广(湖南),清廷也可以一费一兵一卒,轻松得到半个湖广(湖北),自己出人出力,仅得到前后七十万两银子,显然是个亏本买卖。
  只有借此收复如今还是清廷占领的九江、饶州、广信三府,才能稍解吴争对疆土的饥渴。
  ……
  卫匡国火急火燎地来了。
  在得到莫执念通知的那一刻,他甚至放弃了要做的弥撒。
  “尊敬的郡王阁下,终于见到您了。您可知道,再不见到您,我就会被降职召回教廷,噢……天,那将为是我人生的一场噩梦。”
  “亲爱的马尔蒂尼先生,看来你急迫地要见的不是本王,而是那堆阿堵物啊。”
  “阿堵物?……噢,我的上帝,郡王阁下说得没错,就算是仁慈的主,就需要凡人的敬献,阁下口中的那堆阿堵物,足以在任何国家组建起一支最精锐的军队。眼看着就是年关,郡王阁下,请按约定兑付货款吧。”
  吴争哈哈大笑起来,“亲爱的马尔蒂尼先生,先别急,本王眼下有事想请你帮忙……”
  “不,不。尊敬的郡王阁下,这笔货款已经拖延了半年之久,必须先付清之后,再商议别的事。”卫匡国是真紧张,确实,吴争是个守信之人,这一点他不怀疑。
  但,往往是每按期兑付一笔款项,吴争会增加一笔交易,也就是说,支付的这笔款项仅仅是下一笔交易的货款,甚至连下一笔货款都不够。
  以至于欠款在短短两年之间,从数十万增加到了二百万两。
  所以,卫匡国是既爱又恨,爱得是丰厚的利润,恨得是利润被拖欠而不断地吞噬。
  吴争挑挑眉毛,向边上的莫执念询问道:“莫老,马尔蒂尼先生说得可是实情?”
  莫执念答道:“确实是超过半年了。”
  吴争佯怒道:“怎么可以这样呢?怎么可以对马尔蒂尼先生和无所不能的天主失信呢?太不象话了,亲爱的马尔蒂尼先生,本王必定一查到底,看看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错……”
  卫匡国一听,赶紧问道:“请问,需要多久?”
  吴争看向莫执念,莫执念道:“其实最主要的是,这半年时间,王爷都在领兵作战,无瑕顾及一应庶务。当然,如果王爷决定彻查,属下必定一查到底,至于时间嘛,快则一、二月,慢则三、五月不等。”
  这话一出,引得卫匡国一声哀呼,“不,不。尊敬的郡王阁下,我不需要追查,我只要银子。”
  吴争惋惜地一摊手道:“瞧……亲爱的马尔蒂尼先生,其实主要原因还是简单的,就是这场该死的战争导致了你我之间的误会。既然你不想查,本王也就遂了你的意愿。”
  卫匡国心中万头草原神兽飘过,这一查又得拖上三、五个月,自己还不得被坑死?
  那边莫执念虽然微微低着头,可心里也是一团乱草,这哪是拖着不给,分明是没钱,要不是这次从秀水“打了个劫,抄了一回底”,还有王得仁送来那十几船的货,怕是这个年关都难过。
  吴争自然是看不见二人心里所想的,当然,就是看得见,也不会理会,他正色道:“本王知道你的难处,在是身有同感,这样……这次,本王一次兑付半年的货款给你,以弥补你这半年来的损失,不知马尔蒂尼先生意下如何啊?”
  卫匡国一听,摸了摸自己的耳朵,生怕是自己听错了,这年轻的郡王什么时候如何的仁慈了?“王爷……王爷说得是真的?”
  吴争沉声道:“本王向来言出必行!”
  卫匡国激动地无以复加,“尊敬的郡王阁下,您就是仁慈、慷慨……啊,不,您就是我的恩人!”
  吴争哈哈大笑起来。
  “亲爱的马尔蒂尼先生,不过,本王有个小小的条件。之前说了,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卫匡国的脸上的笑意瞬间僵硬,他拉倒地摇头道:“不,不。尊敬的郡王阁下,货款绝不能因为别的事而再次拖延,您若是想再赊买别的货,须先偿还清所有欠款,否则,没有新的交易。郡王阁下,您可知道,背面的清廷正在向葡萄牙人购买巨量的火器?他们用得可是全款,价格还比阁下出的还要高一成。教廷已经有了旨意,若阁下再想赊买,肯定是不可以的。”
  吴争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原来马尔蒂尼先生也知道清廷在购买火器,这么说来,教廷也有在向清廷贩卖火器了?你可知道,如果教廷参与了这种肮脏的交易,就会使得我朝的北伐大业受到阻碍,甚至毁于一旦?你可知道,如果教廷参与了这种肮脏的交易,就会使得战争无限地延长,无数的人会因此死去,你们在支持北方的野蛮人,这是对本王的背叛,这是对文明世界的背叛!”
  卫匡国是吓得满头冷汗,他急忙否认道:“不,不,郡王阁下请息怒。我发誓,到今天为止,教廷还没有向清廷出售过一杆火枪或者一门火炮。”
  
第844章
四九式
  吴争沉声道:“可你明明知道葡萄牙人在向清廷出售火器,为何不立即向本王禀报?”
  卫匡国答道:“尊敬的郡王阁下,严格地来说,我并没有向阁下禀报这种情报的义务。当然,如果从我与阁下的友谊而言,确实应该知会,但遗憾的是,我也是刚刚接到教廷的来信才知道此事,教廷在西欧发现有葡萄牙商人在向各国大量地购买火器,然后装船运往东亚。”
  吴争脸色稍缓,“既然你说教廷没有贩运火器给清廷,本王暂且采信你的辩白。本王想请你帮忙的事,并非要赊买货物,而是与清廷向葡萄牙人购买火器之事有关。”
  卫匡国一愣,小心翼翼地问道:“那……请阁下明说。”
  吴争想了想道:“据本王得到的情报,清廷通过汤若望向壕境(澳门)的红番购买火器……本王有心阻止,可眼下本王的军队还不足以影响南边。所以,想请马尔蒂尼先生替本王联络汤若望,与本王一晤。”
  卫匡国有心不答应,他迟疑了一会道:“尊敬的郡王阁下,这事与我们的交易无关,我没有遵行的义务。”
  吴争打了个哈哈道:“你说得对,本王也不勉强你,但本王也可以从此不再与你做任何交易,你知道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他们一样有着不错的火器,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价格比你的还低一成以上。”
  卫匡国依旧摇头道:“教廷并没有向东亚贩卖火器的意图,况且火器的交易是阁下请求下进行的。”
  吴争笑了,“新教的崛起,引发了新旧教徒之间的激烈斗争,教廷恐怕也很头痛吧?葡萄牙人控制了满剌加(马六甲),与想要分一杯羹的英国人数次在印度洋海战,双方拼得两败俱伤,教廷一样头痛吧……”
  “教廷需要本王的帮助,如果没有本王允许,天主教将彻底在江南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新教徒。至于驱赶葡萄牙人,完成对东亚权益的替代,教廷更少不了本王的帮助。”
  “可这样一来,马尔蒂尼先生,如果本王败了,之前你所做的一切,包括还有二百万两的货款,都将烟消云散。而这关键之处在于,向北的火器交易,必须掌控在本王手里,也就是说,只有本王允许,火器才可以卖给清廷。”
  卫匡国有些震惊,他震惊于吴争对西方的了解。
  看着卫匡国的神色,吴争微笑道:“你放心,利益向来是用来分摊的,一切独占的行为都无法长久。只要控制住清廷得到火器的通道,之后的交易中,你和你的教廷将在本王与清廷的火器交易中得到一成的利……不少了,你甚至不需要做任何事。”
  “同时,本王承诺,在将来驱逐东亚葡萄牙势力时,可以提供水师,甚至陆军的支持。”
  卫匡国心动了,他道:“不知阁下想要在什么时候与汤若望会晤?”
  吴争满意地点点头道:“随时!”
  ……
  吴争随即去了松江府,如今的松江府分成了北、西、南三块,华亭为中心的这块原本是府治,现在有了军工坊,原大明的金山卫,有了军校,而北面的吴淞有了港口,此时正在成型的新城,就在吴淞口以南。
  吴争直接去了位于华亭的军工坊。
  新增的乙、丙两坊已经成型,与甲坊连成一片,方圆六十里的范围,颇为壮观。
  军工坊此时已经召集起江南能工巧匠八百人之众,普通雇工超过五千人。
  看着这一片欣欣向荣、活力四射的景象,吴争有些感慨,这要是没有战争,这些人应该为民生技术而拼搏才对,可惜,如今却为着杀人武器而废寝忘食。
  好在此时的吴争,已经掌控了六府之地,千万人口,可以凭着自己的心思去攻克一个个难题。
  改造这个时代的时机已经来临了。
  陈守节和戚道昆不负吴争所望。
  眼前的这门经过再次改良有“虎蹲炮”,就看外表,已经让吴争欣喜。
  油光闪亮的炮管,乌溜溜的炮膛,前、中、后三道采用自紧工艺的箍圈,还有那纤细却不失坚固的抓地“又”字铁脚。
  最让吴争满意的是,这炮管中的三条人力刻出的膛线。
  圆弹一样可以用膛线来达到提高精准的目的。
  戚道昆介绍道:“经过改进,此炮全长二尺九寸,未曾缩短,但炮口细了三分,炮管管壁薄了一分,净重三十三斤,较之前轻了六斤。炮架重七斤,轻了一斤。全重四十斤,分拆之后,完全可以单人肩扛。”
  吴争问道:“威力可有下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