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1807

  ……
  鞑子骑兵的速度明显加快,面对着这样一条空旷的街道,凡是带过兵的人都会有警觉。
  虽然有上虞县令的投诚,但鞑子从不轻易相信明人。
  快速通过,是最正确的应对之策。
  “隆隆”的马蹄声响彻了始宁街,没多久,鞑子骑兵就过了半条街。
  前面就是一路的陷坑了。
  吴争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因街道地实的关系,每个陷坑并不大,如果鞑子意识过,只要策马一跃,就能跃过去。
  只有在不防备的情况下,前马失足落坑,才能引得后马撞上去。
  可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被临时征来的那百个地痞油子中,一个鸟人憋不住心中的紧张,突然大喊尖叫着,将手中的石头砸了出去。
  “直他妈的混蛋!”
  吴争厉吼爆粗,他被这种意外打击得想杀人。
  距离太远,根本无法传令应变。
  吴争只能踢开衙门大门,手擎钢刀大喝道:“随本官杀敌!”
  三百多人,在吴争、陈胜、池二憨三人的带领下,向南冲锋。
  那地痞油子的猝然投掷,使得鞑子立即意识到有埋伏。
  暴吼声接连不断地响起。
  鞑子前锋骤闻巨变之下,反而忽略了前方,将主意力转向了两侧屋顶。
  所谓歪打也有正着。
  随着前锋战马陷坑,后面的骑兵不断向前撞击。
  一时,场面显得异常混乱。
  两侧店铺中埋伏的人手迅速用毛竹横闩街面。
  于是“辟里叭拉”的脆响中,不断地有鞑子从马上摔下。
  屋顶上,卫所弓弩手反应迅速,立时发动,向半条街的鞑子骑兵饱以箭矢。
  沈致远一脚踹倒了那个该死的地痞。
  随即大声下令攻击。
  无数的石头、木棍、火油罐伴随着箭矢向街中敌人头上招呼。
  这阵仗确实骇人,双方的呼喊声交织成一片。
  整个就是鬼哭狼嚎啊。
  特别是那百来人的地痞油子,从上而下,占着地形优势,冲着二、三丈距离的鞑子投掷,这气势那叫一个勇猛。
  还真别说,这些人的“勇猛”着实对鞑子走到了震慑作用。
  火油罐的燃烧,产生了大师的烟雾。
  混乱之中,根本无法判断伏兵有多少人,只能凭声音去猜测。
  地痞们的鬼哭狼嚎让鞑子产生了错觉,士气迅速下降。
  当吴争率三百多人扑到面前时,抵抗随即停止。
  此战有惊无险。
  吴争看着一片狼籍的始宁街,心中凛然,暗暗庆幸。
  幸亏只来了三百敌人,半条街足够容纳了。
  这要是一千骑兵全来,那等于大半的敌人都安然无恙。
  他们安然无恙,自己的末日就到了。
  厉如海带着他的手下过来,微笑着对吴争拱手道:“祝贺大人!”
  吴争笑道:“你们当记首功。”
  当沈致远拎着那个闯祸的地痞过来时,吴争指着他半天,骂不出来。
  心里憋得慌,伸脚踹翻,才吐出一个字,“滚!”
  可怜那小子,也知道自己闯祸了,忙不迭地从地上爬起来,还不忘向吴争抱拳道谢,“谢大人不杀之恩。”
  
第71章
不能死社稷,何苦监国?
  惹得吴争哭笑不得,这厮该是戏文看多了吧?
  那小子一路地向南跑,一路上有人打他,踢他。
  直到他跑出大街。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兴奋和欢笑。
  胜利来得太容易,屋顶准备的箭矢、器械只用了三成。
  千余人中,无一人阵亡,受伤的三、四人,还是因为自己不小心造成的。
  三百鞑子啊,这对于江南来说,就是一个天大的胜利。
  吴争也在自喜,胜利总是来得如此意外,却又如此容易。
  可吴争此时,并没有意识到一句古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终究是不够老练,缺乏历练。
  被胜利冲昏了头的卫所将士,从上至下,忽视了一个很严重的事情。那就是本该随三百鞑子齐至的另外七百骑兵,在哪里?
  这对于街上近千将士、壮丁,无疑是致命的。
  或许这是上天给吴争的磨练和考验。
  可,太过残酷了。
  当那个被所有人鄙视的闯祸者,连滚带爬地哭喊着跑回来时。
  伴随他而来的是“隆隆”的马蹄声。
  那闯祸者甚至来不及喊出任何一句完整的话,就被射成了一只刺猬。
  鞑子主力到了。
  ……
  朱以海要逃了。
  不,按朱以海自己的话,要转进舟山,继续领导反清复明的大业。
  朱以海原本以为,方国安、王之仁的援军会及时赶到。
  可最新的消息是,方国安借口钱塘江防线遭遇清军进攻,无力抽调援军前来。
  为此朱以海直骂了十八声“小娘皮。”
  就算真有清军进攻,也该派支军队回援“京城”。
  哪有任凭京城陷落的道理?
  而兴国公王之仁要比方国安忠诚,确实派了三千援军前来支援。
  可三千援军,呃……是不是小了点?
  对方可是骑兵啊。
  可真怪不了王之仁,他的定海水师正在海上,鞑子绕过钱塘江来袭太过突然,王之仁手中仅有八千人,能调三千人来已是不易。
  总不能让定海防线唱空城计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