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6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6/1807

  他是真不敢。
  不用说他,宋安也不敢。
  吴争,那就更不敢了,他可以给史坤改名,可以让史坤他爹来找自己,可他绝不敢说,让吴老爹来找自己,因为吴争……心中有愧。
  池二憨终究没有再提改名字。
  吴老爷的家法其实不难抗。
  难抗的,是亲情,是恩情。
  就象宋安时常挂在嘴边的,“生是吴家人,死是吴家鬼。”
  如知恩不图报,与畜生何异?
  ……
  第七天,吴争开始增加新科目——火枪训练。
  但火枪训练却不开枪射击,而仅仅是端枪。
  他下令,步伐合并进站姿为队列训练,成为常训科目,早晚各一次。
  新的训练,还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老一套,枪口上挂上二百铜钱,这是训练臂力和稳定性的不二法门。
  夜里,池二憨、宋安四人,依旧被吴争拽去开小灶。
  吴争确实存有私心。
  其实,吴争很明白,池二憨、宋安,目前是不具备统率一卫能力的。
  带个一营五百人指挥就差不多了。
  一下子将二人提至高位,特别是池二憨,直接就升至严州卫副指挥使一职。
  完全是吴争出于想在乱世中保住这二人的性命。
  战斗频繁,位高者保命的概率总能大一些。特别象池二憨这种一上战场就忘乎所以的人。
  宋安则不同,他的性格和才能,更象是一员儒将,可偏偏又“儒”不起来,虽说认得不少字,可问题,缺少学习,没有系统性的作战理念,指挥军队一直还停留在见招拆招的本能反应上。
  好在二人还年轻,可以学,凭借着二人这四年来的实战经验,加上理论,大有可为。
  所以,吴争趁此机会想要让二人能真正地重新进修一番,为日后他们练兵统兵、指挥作战和升迁,打下扎实的基础。
  倒不是说,吴争已经能系统地整理出一套练兵、统兵的经验了。
  事实上,对于这种火枪兵的作战,就算有后世的阅历加成,也只有做借鉴。
  譬如,燧发枪必须站立对阵,什么隐蔽啊、匍匐前进啊,完全不能照搬。
  也就是说,吴争自己也在摸着石头过河,就不存在能在指挥火枪兵作战上,对池二憨等人进行有效指导了。
  但有一些是自古至今都是雷同的,那就是纪律、服从,和体力、臂力、视力、行军等基础科目。
  譬如,队列。只是以前的队列,没有那么多要求和条条框框。
  就连戚少保的兵书上,对行军的要求,也仅仅是不乱、快速。
  
第770章
吴争练兵(七)
  这倒不是古时将领不想要求队列整齐、想不到军容严谨的重要性,主要是当时的条件不允许。
  试想,大到骡马、牛车,小到单轮、双轮、四轮板车,其中还夹杂着挑担的等等,而且队伍中军种差异太大,就如戚少保自创小队的编制,十二人中有盾兵、刀兵、长枪兵、狼筅兵、火器兵,一个小队就有五种兵,怎么可能让它整齐?如果按兵种整队,岂不要打散小队建制?如何应对突发的遭遇战?
  这样的大杂烩,怎么能让队伍变得整齐?恐怕神仙都做不到。
  古装剧中的整齐,那是拍着玩的,古代的军队,和后世一样,强调的是各兵种配合。
  譬如唐宋时的野战,是枪兵在前,刀盾兵居后,弓弩压阵,骑兵护两翼。
  譬如明代野战,火器兵在前,先声夺人,击发后就后退,然后有两侧骑兵或者步盾兵合拢向前接敌,期间若有弓弩兵,则辅助漫射(对空抛射)。
  几乎没有象电视中那样,一队刀兵或者长枪兵,独自作战的,除非是已经陷入危境,只能背水一战了,但往往很少会发生奇迹逆转。事实上,那样的作战,就是找死,往往敌人一轮漫射,冲锋的刀、枪兵根本近不了敌人的身。
  就连骑兵也一样,真要将一支骑兵投入野战,也必须配备弓骑,仅一队刀骑想要面对敌人完备的防御独自作战,除非兵力可以辗压对方或者是突然遭遇战,不然,就是一个字,败,最多也是惨胜。
  只要百步之间有三道一人高的栅栏,加上足够的弓弩兵,就能完胜骑兵。
  就不能说有完整的城池据守了,这也是古时难破城,一个城池有可能守上一年半载的原因所在。
  对于形成一套有效的火枪兵指挥作战方略,吴争自己也在搜索和尝试,当然,吴争已经有了指导思想,现在,只是在等待,等待军工坊的试制成功。
  所以,此时吴争给四人开的小灶,不涉及指挥,仅是基础和理念。
  ……
  军营里,也很热闹。
  池一刀身份的“暴露”,显然成为了今日最大的话题。
  但此时,士兵们已经淡去了话题的主角,他们正在热议由池一刀身份引出的另一种猜测。
  那就是教官的身份。
  这种联想很正常,池二憨是副指挥使,能让他尊为教官的,至少也得是指挥使,或者再上面,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这一层了。
  “你们说,教官会不会是指挥使?”
  “不对,看池将军对教官的恭敬态度,显然不是指挥使那么简单。”
  “就是。池将军那是什么人物?不说他的军职,就说他是咱们大将军的嫡属,那也不会轻易雌伏于一个指挥使吧?”
  “教官姓吴,难道……教官是大将军?”
  “扯淡!大将军如今贵为王爷,每日要参赞多少军政要务,会来军校训练我等,你做梦没醒吧,尽想美事。”
  这话引来一阵哄笑声。
  “依我看啊,教官确实不可能是大将军,但既然姓吴,池将军又如何恭敬,想来定是与大将军有关的人,看年龄……或许是大将军的兄弟?”
  “没听说大将军还有兄弟啊?”
  “蠢!就算没有亲兄弟,族兄弟不算啊?”
  “那倒……也是。”
  屋里沉寂了一会。
  “你们说,这要是真是大将军的兄弟,咱们背后给教官起的那些绰号,要是被教官知道了,那可就坏事了。”
  “就是,那怎么办?”
  “其实……教官对我们还是不错的……对吧?”
  “什么叫不错的?没良心的,那叫待兵如子!”
  “呸……你要当教官儿子,你去当。”
  “咳……我也就打是个比方。”
  “但话说回来,教官确实不错,这世道,还有自掏腰包赏赐士兵的,少喽。”
  “说得是。”
  “或许就是为了一月后,胜方将军吧?”
  “有道理。”
  “吓……做人得讲点良心,不说别的,方将军有自掏腰包赏赐士兵吗?你们见过哪个将军自掏腰包赏赐士兵吗?”
  “那倒也是。不过我听说,方将军那边今日开始也在赏赐了,说是跑得最快的几人,举石锁最强的几人,枪打得最远最准的几人……都有赏赐。”
  “是有这事,我也听说了,不过我还听说,这银子也是咱教官出的。”
  “这怎么可能?教官傻啊,掏银子买自己输?要知道,还有二十几日就要比试了。”
  “谁知道呢,或许教官家中有钱吧?”
  又是一阵寂静。
  “哎……你们说到时比试,我们能赢吗?”
  “难喽,你没见教官天天令我们站队、走路、端枪吗?你看方将军那边,那天天可以啪啪地打枪,练得可欢实了。哪象咱们,一天天啥声音都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6/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