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1807

  吴争是给了沈致远压力的,他威胁沈致远,如果不卖到一千两,那么之前答应的总旗官就不作数。
  沈致远大叹交友不慎,自己胳膊肘往外拐,之前已经替吴争讹了爹爹五千两,不过好在这玉佛确实价值不菲,他还是抱着玉佛回家去了,因为沈致远也清楚吴争现在的难处。
  花钱如流水,这五个字准确地说出了吴争的现状。
  养兵是最烧钱的,那就是个无底洞。
  不过这事却带来另一个变数。
  人心向背的变数。
  王一林这人吧,带兵还算可以。
  虽然贪了点,吃了三百多人的空饷。
  但对卫所已经在的士兵,倒没有克扣。
  所以,在卫所中,王一林的声望还是不错的。
  可吴争一来,他麾下三百多人的伙食迅速改善。
  这就引得原卫所士兵的眼红。
  都说货比货该丢,人比人得死。
  每天就餐时,那浓浓的肉香,弥漫在卫所的上空。
  许久不识肉味的士兵们,哪个不猛吞口水?
  不少脸皮厚的士兵,偷偷前往吴争麾下军营,去蹭点吃食。
  实时,吴争就当作没看见。
  可后来,来蹭的人越来越多,这下吴争没法子了,哪能再养三百多人?
  于是,吴争令人在军营外竖起了一道篱笆,生生将双方隔离了开来。
  这下,王一林的耳根子没法清净了。
  天天有许多将士前往陈情。
  王一林无奈之下,找上了吴争。
  “吴兄弟,你这不是拉仇恨吗?就算家中再有钱,那也不能这般挥霍不是?这兵啊,得穷养,给他们三分颜色,就得上房揭瓦。听哥的,别再整那没用的,喂饱就行。”
  吴争拒绝了王一林。
  王一林也没动气,只是叹道:“得,哥哥在此也待不了多久,梁湖卫所迟早都是你的,你爱咋整就咋整。”
  王一林的放手,确实让吴争在卫所里积蓄很多仇恨。
  没错,就是仇恨。
  人啊,往往眼红别人手中的东西。
  自己得不到,最好别人也得不到。
  这样自己心里就平衡了。
  ……
  三个月的时间,一眨眼过去。
  已经近年关了。
  海边的小村落已经初具规模,百姓自给自足,以捕捞的海货卖给卫所换取银钱,日子倒过得不错。
  吴庄的百姓收获了一茬粗粮,在吴争的补贴下,倒也能吃饱。
  反倒是始宁街的十几间铺子,不到百人的规模,产生了不错收益。
  看来周思敏小小年纪,还真有了治家能手的雏形。
  沈致远用玉佛向他爹换了一千两银子,解决了吴争的燃眉之急。
  吴庄、海边、卫所,构成了一个距离百多里的三角。
  这三处,洋溢着一种幸福,知足常乐!
  在吴争看来,这年,应该是能平稳过去了。
  可很多时候,事实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股规模并不大的鞑子骑兵,由富阳以西绕过钱塘江南下。
  沿路诸暨、嵊县两县不发一矢,开城门而降。
  诸暨降也就罢了,它的管辖权在方国安手中,可嵊县三界千户所,那是朱以海麾下三大卫所之一,七八百号人,说降就降了。
  二千鞑子骑兵直入绍兴府腹地,在嵊县分兵两路,一路北上攻上虞,一路向南攻新昌。
  整个绍兴府小朝廷震动。
  官员们忐忑不安、思尤极恐。
  朱以海又在打算跑路了。
  若非张国维、钱肃乐、张煌言极力劝阻,以辞官相胁,朱以海怕是连多待一天都不想。
  朱媺娖在此时表现出了她身为帝女的不同之处。
  她现身于朝堂之上,只说了一句话,“诸公想走,本宫不强留,但本宫誓与绍兴府共存亡。”
  话很平常,特别是对这些久经宦海的老油条们来说,这无非是句空话。
  哪个君王、主帅,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但这从一个碧玉年华的女子口中说出,确实让所有须眉汗颜。
  朱以海由此生出一股豪气,决定打这一仗。
  可朝廷的大军都在钱塘江东岸和定海一线。
  远水解不了近渴。
  
第66章
此请,孤不允。
  绍兴府如今只有廖仲平的卫所,和梁湖卫所。
  二者兵力相加听起来该有二千多人,但谁心里都明白,加起来能有一千二、三百人就不错了。
  用这样的军队去硬抗来袭的鞑子虎狼,没有人觉得,这有胜的希望。
  如今唯一还可期待的是,吴争能抵挡鞑子两天,兴国公和越国公能在两日内回师绍兴府。
  如此,绍兴府才有喘息之机。
  既然监国主意已定,战争的准备还是有序地开始了。
  一面向方国安、王之仁送去求援信,一面朱以海召见了廖仲平和王一林、吴争。
  至于新昌,鞭长莫及,力有不逮,被朱以海有选择的放弃了。
  人啊,很多时候,就象驼鸟一样,顾腚不顾脸。
  原本吴争是不在召见之列的。
  但吴争毕竟是朱以海钦点的百户,在朱以海看来,吴争是自己人。
  危难关头,朱以海还想着吴争是自己人,不知道这是吴争的幸还是不幸。
  ……
  这是一场没有什么必要的重要军事会议。
  至少对吴争来说,根本不需要来。
  绍兴府眼下可调动的军队,就是廖仲平的卫所和染湖卫所。
  一千多号人,却由着监国殿下、民部尚书这样的顶层人士亲自指挥,还有一群文官在那排兵布阵。
  显然有些不伦不类。
  当然,安排临时征兵,是必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