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5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9/1807

  连陈子龙都喟叹着道:“我可不是赞同你的作法……可你既然说到男儿血性,我陈子龙七尺男儿,自然当仁不让,算我一个!”
  多尔衮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
  吴争几步上前,看着已经在高台前列队的三十火枪兵,郑重道:“看到了吧?那是三十重甲骑兵。敌人对我说,认输吧,我放你一条生路。我在犹豫选择跪着生,亦或者站着死。”
  召下的火枪营将士一片肃静,他们信任吴争,胜过自己的爹娘。
  “战,必死!”吴争语气平静地波澜不惊,“我发觉自己难以作出抉择,你们的命,是你们自己的。所以,我将这个选择权交还给你们。由你们选择,战,亦或是不战。这不是战斗,只是一个赌局。所以没有命令,你们若选择不战,我也绝不怪罪你们。”
  
第717章
一场不对称的对决
  吴争的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让多尔衮等人脸色渐渐缓和下来。
  就连陈子龙等人心中也渐渐松了口气,这事确实太过荒唐了,能这样结束,算是万幸,忍一时之辱,大丈夫所为矣。
  吴争大声道:“选战者,上前一步!”
  “嚓”一声齐唰唰地衣摆摩擦声响起,定睛看去,三十火枪兵纹丝不动。
  但所有人的脸色大变,因为只有三十人全部跨出一步,才会让人觉得他们纹丝不动。
  饶是吴争心狠,也不觉哽咽起来,他沙哑地问道:“战?”
  “战!”
  “不悔?”
  “无悔!”
  “那就战!”吴争双足拉拢,右手横胸,人如长枪般笔直。
  “嚓”地又一声齐唰唰衣摆摩擦声响起,三十火枪兵动作划一,一如吴争。
  这是军校火枪兵才有的军礼。
  甚至在四卫都还没有推行开去。
  这种无畏的气势,感染着义兴朝每个官员,钱肃乐老眼有泪光涌动,他呐呐道:“老夫有生之年,还能见到明军如此虎贲,今日死亦无憾!”
  陈子龙下意识的上前一步在吴争耳边道:“这样的勇士,枉死在此,着实不值啊!镇国公三思。”
  吴争没有理会陈子龙,保持着这姿势十个呼吸之后,大吼道:“去吧!本公与朝廷诸公在此为你们送行!”
  “喏!”
  三十士兵随即散开忙碌起来。
  他们在有条不紊地构筑简易工事。
  两个士兵从队列处向前齐齐迈步,三十五步,开始做记号,这是要设置阻马桩和栅栏的距离。
  这个距离是经过军校将士仔细推算的结果。
  因为三十五步之内,对于骑兵而言,就是一眨眼即到,火枪兵已经来不及进行装填再一次射击,这三十王步的时间,仅够火枪兵在枪管上插上短剑的时间。
  拜音图悄悄接近多尔衮道:“王爷,是否要阻止明军设置阻马桩?”
  多尔衮愤怒到有些失态,他大声对拜音图喝斥道:“南蛮人都敢以步兵对抗我重甲铁骑,难道我铁骑还不敢让他们放几个木桩子吗?”
  吓得拜音图连连称是。
  多尔衮长吸一口气,然后压低声音狠狠道:“传本王令……一个不留!”
  ……
  多尔衮这话不是夸张。
  其实在场的,无论清廷官员还是义兴朝官员,心里都知道,这场对决最后的结局。
  这是场没有悬念的对决。
  不管火枪兵怎么做,设置怎样的障碍,都无法阻拦重骑的冲锋。
  战,必亡!
  可所有人的心都被这三十火枪兵,有条不紊地准备,而震动。
  当兵的敢死,不是什么太出奇的事。
  多尔衮自信,他麾下铁骑个个敢死。
  可要做到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而有条不紊地准备,这已经超出了敢死的范畴,这让多尔衮的脸色,一直好不起来。
  以至于他终于向吴争开口道:“刀剑无眼,本王不忍心这些勇士死于非命……若镇国公此时罢手,还来得及。”
  吴争灿烂一笑,“多谢摄政王好意。若满清从此退回关外,不仅这些勇士可以不死,天下更多的勇士就不必死,这其中也包括八旗勇士。”
  多尔衮愠怒道:“你真以为就凭他们能挡住本王铁骑?告诉你,本王铁骑一个冲锋,就能让他们全军覆没!”
  吴争竟在点头,“极有可能。但他们选择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本公也没有办法。摄政王或许今日可以让三十火枪兵一个回合就全军覆没,但当三万火枪兵出现在摄政王面前的时候,摄政王是不是该想想谁会全军覆没!”
  多尔衮怒哼一声,一甩袖走回去。
  他觉得自己好象错了,这一招不仅没有羞辱到吴争和义兴朝,反而成人之美了。
  多尔衮明白,只要明军应战,不管是胜是败,三十火枪兵的鲜血,将会使得明军的士气更旺。
  三十铁骑对三十火枪兵,对于自己而言,胜,没什么可值得夸耀的,但真要是败了,怕是这脸就丢大发了。
  同仇敌忾,从义兴朝的谈判使臣身上就能明显感觉到。
  汉人正因此而团结起来。
  这个感觉非常不好,让多尔衮想杀人。
  这时,岳乐上前,凑在多尔衮耳边嘀咕了几句。
  多尔衮随即脸色一松,冲着岳乐道:“好!就按你说得去做。这事若成,本王对你既往不咎。”
  岳乐脸色并不喜悦,但还是躬身谢道:“多谢摄政王宽宏,我这就去准备。”
  ……
  半个时辰之后,双方备战完毕。
  三十火枪兵分成三排,第一排以1、3、5、7、9……位半蹲,第二排以2、4、6、8、10……站立,第三排1、3、5、7、9……位站小马扎上。
  三里外,三十重甲骑兵,已经在辅役的帮助下上马。
  双方官员皆分列高台两侧,各怀心思地看着眼前的两军。
  在一阵沉重的鼓点响起时,重骑兵开始加速。
  三里的间隔,在重骑兵面前只是三分钟的距离。
  面对着重骑的冲锋,火枪兵巍然不动,直令义兴朝官员们为他们捏了把冷汗。
  这些人中,也有见识过明朝三大营之一神机营操练的。
  神机营对敌时,是火枪兵在前,步、骑兵在后。
  交战时,双方只要接近到三百步(约半里地)之内,神机营在一轮射击之后,就向两侧撤退,以步、骑兵上前补刀。
  根本不管射程和精准度,当然,这也不是神机营浪费弹药,在超过射程之外射击,因为在射击之后,弹丸飞行的时间里,敌骑依旧在向前冲锋,加上双方迎面相撞的势能,所以弹丸实际上也能够得着敌骑,只是威力自然会小许多,毕竟强弩之末了嘛,精准度就更不用说了。
  火枪战术的刻板,让火枪威力缩减到了非常不堪的地步。而清军遭遇火枪的战斗多了,自然能想出许多应对办法来。
  明军的这种战法从朱棣组建神机营,一直持续到清军入关,都未曾改变。
  但现在,火枪兵竟在重骑兵冲锋加速到距离半里地还不动作,这确实让人惊讶。
  
第718章
会有奇迹出现吗
  呼吸之间,重骑冲至二百五十步之内,这距离实在太近了。
  让看台上的吴争都不禁焦虑起来,怎么回事?
  吴争看向宋安,宋安微微颌首。
  吴争只好再回头看向战场,二百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