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1807

  “殿下需要陪伴,妾身自当陪伴,还望夫君体恤。”
  吴争听了,心中直暴粗口,这叫什么事?
  可奈何话已出口,覆水难收,只能硬着头皮道:“既然你们都想留下……咳,那就再多住几天吧,不过别太叨扰殿下了。”
  从朱媺娖一闪而过的眼神中,吴争敏锐地捕捉到一丝促狭。
  虽然有种被挖坑的感觉,但吴争心中,确实更希望朱媺娖不要因为这该死的政治、权力而过早地改变她的内心,其实人活得简单些……才好,特别是女人。
  战场不适合女人,不管是有声的战场还是无声的战场。
  朱媺娖是个聪明人,她同样捕捉到了吴争眼神中的一丝恼意。
  她聪明地转变话题道:“明日即是内阁组建之日,可本宫只看到三个阁臣名单,听闻镇国公会举荐一个,能和本宫说说是谁吗?”
  吴争没有回避,实话实说道:“不瞒殿下,臣要举荐的是时任都御史的张煌言。”
  朱媺娖点点头道:“镇国公果然慧眼识人,张玄著之正直世人皆知,有他在朝,朝堂定可清明。”
  “只是臣还得与他私下谈谈,听听他的意思。”
  朱媺娖先是惊讶,而后恍然道:“也是,委屈他了。淳安之变,非本宫所能制止……也罢,镇国公此去,还请代本宫多加安抚才是。”
  吴争知道朱媺娖错会了自己的意思,不过也不做解释,点头应是。
  朱媺娖继续问道:“如此有了四位阁臣,那还有一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不知镇国公心中可有人选?”
  朱媺娖这是好意,她已经敏感地觉察到内阁五人中,吴争只占了一席之位,最多也只是一席半(王之仁只能算半席),这样的格局来说,吴争的利益是无法得到保障的,甚至可以说受制于人,那么最后一个席位,就将决定吴争能不能在朝堂上占据话语权。
  所以,朱媺娖在替吴争担心,说实话,从与吴争相识至现在,朱媺娖除了在对吴争的野心有忌惮之外,其余方面,对吴争是深信不疑的。
  在朱媺娖看来,吴争是个做实事的人,远比那么满口高调、自诩忠义之人更可靠。
  所以,朱媺娖更希望吴争能取得内阁主导权,但也仅仅是有限主导,而不是彻底掌控。
  就是所谓的权力平衡,这一点朱媺娖无师自通。
  吴争深思了一会,答道:“臣心中确实也没有合适人选……不过也没关系,明日四位阁臣,自然会为朝廷举才,殿下不必过于为此事担心。”
  看着吴争的踌躇,朱媺娖有些心疼,她语气变得非常温柔道:“按你的谏言,监国不再掌控内阁具体事务,我恐怕到时……想帮也帮不了你。”
  吴争听出了朱媺娖话中的关切,心中一荡,吸了口气道:“殿下放心,臣理会得。”
  ……
  吴争没有说谎,他心里确实一直在为第五个阁臣人选犯愁。
  这个人选,如果落入钱、陈等人手中,那么吴争在朝中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
  那么组建这内阁,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吗?
  总不至于自己拉的屎,自己去舔干净吧?
  所以,吴争也很困扰。
  这不是吴争决定重组内阁时,没有想过人选问题。
  而是预先想到的人选,有了变化,吴争也无法明白,他究竟合不合适。
  但有一点,吴争自己到此时都没有决定好第五阁臣人选,那么钱肃乐、陈子龙等人就更不可能知道吴争的意图到底在何处了。
  他们此时也在为这个人选犯愁。
  “五席之中,我们已占其二,兴国公虽说与吴争走得近,但二人终究不是一体,如果能争取自然是最好,也就是说,我们已立于不败之地。”陈子龙慷慨激昂的语调,让文臣们为之一振。
  徐孚远点点头道:“哪怕将来大业圆满之日,吴争能问鼎尊位,可这是他设的内阁规程,自然不能无端废止,到时内阁一样能左右君权,如此大明可兴。”
  宋征舆道:“所谓聪明一时,糊涂一世,他恐怕没有想到,自己给自己挖了这么大一个坑。”
  这话引得所有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这一刻,他们似乎都忘记了,刚刚在承天门外,有数百人因反对吴争而差点被杀。
  这不由得让人感叹,人类的记忆力确实仅有三秒啊。
  只有钱肃乐沉吟道:“此子虽然年少,可城府极深。数次交手,往往结局堪忧,谁也不知道他的下一步会如何出招,让人防不胜防啊。”
  这话瞬间平息了场内的笑声。
  陈子龙沉声道:“朝中有资格入阁的,屈指可数,如果他要随便提名,我们就要驳回,毕竟要经过我们廷推嘛,止亭兄未必太过担忧了吧?”
  钱肃乐摇摇头道:“倒不是我非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可此子出手向来诡异,谁能保证没有你我意想不到之人出现呢?”
  陈子龙蹩眉道:“他身边能战之将确实多,可要谈到治国,恐怕还真没人。应天府中,哪个仕人不是我辈中人,岂能遂了他的愿?”
  
第401章
必须阻止马士英入阁
  宋征舆突然道:“卧子先生,我还真想到了一人?”
  陈子龙霍地回首,“谁?”
  “马士英。”
  马士英?!陈子龙脸色骤变,连钱肃乐也面色苍白起来。
  马士英,确实声名狼藉,但如果从资历上来算,比他们任何一个人都高。
  他本就是弘光朝首辅,而那时,他们只是六、七品主事罢了,甚至有的还只是举人功名。
  这种资历,要驳回恐怕太难了。
  可如果吴争真提名马士英补内阁第五人,那么清流们的优势就会逆转,吴争就控制了二席半,至少能与清流相抗衡了,如果王之仁被吴争彻底拉过去,那就是三对二,完胜。
  “必须阻止马士英入阁。”陈子龙几乎是嘶吼出来的。
  可所有人都沉默而不发一言。
  局势显而易见,如果吴争执意要举荐马士英,那么谁来阻止,谁又能够阻止?
  承天门前那一幕,还深深印在众人的眼前,这是个逼急了什么都干得出来的人,真要是发了狠,保不准他就自毁诺言,废除内阁了。
  到时谁能说不?
  世上本无理,所谓的理,那都是人自己定的,拳头是真正的理,不服不行!
  不可否认,今日在座的大部分人,他们都有为宗庙社稷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气,可问题是再来一次,吴争吃不吃这套还难说,关键是他的身份变了,他已经是朝廷承认的宗室,只要认祖归宗的仪式一举行,那就姓朱了。
  去反对这样一个人,是不是有些师出无名?
  这是在场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皆沉默不语。
  陈子龙性子比较急,还没到不惑之年的他,脾气有些火爆。
  扫视了在场诸人之后,他的矛头就直指钱肃乐了。
  “止亭兄,难道你也选择坐视吗?”
  钱肃乐是有苦说不出,他的亲弟弟、亲儿子、亲闺女,都选择站在了吴争一边,他还能做些什么?
  当然这不是问题,问题是无论他做什么,都不可能左右吴争的决定,那一切还有意思吗?
  钱肃乐继续沉默。
  陈子龙“噌”地起身,大喝道:“我等定不能与奸倿同列朝堂之上,所谓汉贼不两立,哪怕为道而死,死得所哉!”
  好一个死得所哉!
  如果换在平日,响应者必众。
  但今日,应者了了。
  为何?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为党派、为信念是一回事,但这里在的都是读书明理之人,最简单的好赖还是分辨得清楚的。
  说实话,在所有人心里,吴争是宽宏大度的,至少在他的封王事宜和朝廷人事任命上,他表现出了难得的大度。
  六部之中,除了兵部熊汝霖与他相近,但也只是相近之外,其余除户部没有定下尚书,都在己方的掌握之中。
  吴争只是得到了一个御史台。
  而内阁五人已经明确的四人中,吴争只要了一席,兴国公王之仁一席,究竟投于哪方还当另说,而己方却已经着实掌握了二席。
  这种利益对比,换在输方,还说得通,可问题是,吴争在这场事变中,明显是胜方。
  都将数百人缉拿之后推至午门问斩了,这如果还不是胜方,那胜的定义,恐怕得重新书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