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3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1807

  ……
  王之仁真会象钱肃乐所言,就算不站在朱以海这边,也会保持中立、两不相帮吗?
  不得不说,钱肃乐看人是很准的。
  至少王之仁确实是这样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在他看来,这乱世之中,唯有手中的实力和军力是最可靠的。
  什么情意啊、大义啊,都是扯蛋。
  就算是必须扯,也要选得不痛点的地方去扯。
  而眼下这个变局,绝对不是扯的好时机。
  所以,王之仁选择了撤,两不相帮,也就是两不得罪。
  虽然失去了一个邀功的良机,但这与选择一方投靠的风险相比,是值得的。
  但世事往往有意外。
  而且这意外往往来自于不起眼的人,所谓小人物改变历史,就是这个道理。
  但在王一林看来,自己绝不是个小人物。
  特别是接受了应天府大大小小富商显贵的集体“贿赂”,腰缠数十万贯,置了豪宅、田地,纳了两房小妾之后,他觉得自己已经是贵族了。
  所以,他有自己的考量。
  在朱以海和吴争之间选择,他选择吴争。
  不是因为与吴争在梁湖有手足之情,也非是与吴争在杭州之战有同袍之义,而是他认为,吴争是个可以同富贵共患难的人。
  简单点说,他更相信吴争。
  吴争对钱财、军功的洒脱,明军之中谁人不知,被将士交口称赞。
  王一林也是受过恩惠的,杭州城之战后,吴争除了给王之仁的,还塞了不少给王一林,而这次北伐光复应天府之后,吴争更是对王一林受贿视若不见。
  二人私下里,还能勾肩搭背,你一声兄弟我一声老弟相称。
  
第366章
应天府之变(八)
  象吴争与王一林这种私交,如果没有利益冲突,王一林会希望谁赢?
  所以,从王之仁下令大军撤回时,王一林心中就已经不得劲了。
  朱以海登基,于他而言,没有任何好处,朱以海在意他王一林是谁啊?
  而如果长平公主登基,以自己与吴争的交情,至少这应天府中有他王一林一席之地。
  至少他翘翘大拇指,说靖海候在两年前,还是他的部下,没人敢对他撅蹄子不是?
  所以,回营途中,他找了一个人,魏文远。
  此人早在吴争协防三界时,就与吴争所部并肩作战。
  王之仁军中,也就魏文远与王一林最说得来。
  而魏文远,同样也对吴争推崇有加。
  这是二人的共同语言。
  友情这种东西,往往因一个共同的朋友,而显得更加稳固。
  此时的魏文远,早已升为指挥使,他是王之仁的嫡系军官,说起来官位还比王一林高上一阶。
  王一林找他,是因为王一林自觉在叔父面前的份量不够,为得就是怂恿他与自己一起去劝谏王之仁。
  可不想,魏文远一听,正合吾意,二人一拍即合,就去找了王之仁。
  眼下局势诡异,王之仁自然不会去他的豪宅,而是待在军营中。
  见王一林带着魏文远进来,王之仁轻哼道:“若是想为吴争说项,免开尊口。”
  不是王之仁神机妙算,这个节骨点上,军中只有这二人与吴争有旧,如今联袂而来,傻子也能猜得到为了何事。
  魏文远不善言词,被王之仁这么当头一棒,立马就没了声响。
  可王一林天天被王之仁训斥,早已习惯了。
  他嘻笑着上前道:“叔父当真神机妙算,侄儿还没开口呢,便被你知晓得一清二楚。”
  王之仁再哼一声,却不再开口。
  王一林冲魏文远施了个眼色,然后道:“叔父心中所忧,自然是对的,可侄儿心吼有些话想对叔父讲,反正是闲话,叔父如果觉得不对,当侄儿放屁就是。”
  王之仁不置可否,干脆就闭上了眼睛。
  王一林尴尬地干咳一声道:“其实陈子龙那书呆子说得未必是正理。鲁王在绍兴府监国一年多的时间里,绍兴府是啥样,叔父是最清楚不过了。如今好端端地废黜公主殿下,重新拥立鲁王,绝不是为了他口中堂皇的大义……侄儿是想说,咱武人与武人之间还好说话些,总比被那些文人暗中耍弄、挤兑强,叔父你说是吧?”
  这时,魏文远突然上前,难得口齿伶俐地说道:“大人,原本属下不该开口,但属下确是心中有话说,属下想提醒大人,吴争绝非好相与之辈,直到此时,还未见出手,这很反常……属下的意思是,还须防备局势再起变化,请大人三思。”
  说来也怪,魏文远一开口,王之仁就睁开了眼睛,他看着魏文远问道:“你的意思,吴争还有翻盘的可能?”
  魏文远稍加思索,却摇摇头道:“属下不知,也猜不出来。但属下心里有感觉,绝不可能就这么吃个哑巴亏。”
  王一林顺势道:“侄儿也是这么想的。”
  “闭上你的嘴。”王之仁厉声斥道,然后换了一付脸孔,对魏文远道:“可吴争再强悍,终归是臣,臣与君斗,先天上就落了下风,如何能赢?”
  魏文远茫然,他哪能回答得了,吱唔了半天道:“可鲁王还不是君,况且未必是君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之仁突然又闭上眼,沉思起来。
  王一林不甘寂寞,呐呐道:“叔父,再怎么说,吴争也给了叔父几百万两新建一支水师,如果鲁王真登了基,哪会有如此手笔,不向叔父索要新编水师的军权就不错了。”
  又一次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王之仁“噌”地睁眼立起,他倒不是为了王一林的这番话,而是王之仁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果吴争失势,朝堂之上,也就只有他是最大的权臣了。
  所谓的权力平衡被打破,那么,朱以海和那般文臣会怎么对付自己?
  这个问题,让王之仁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妈的,老子差点就上了陈子龙的当。”王之仁情急之下,暴了粗口,“看来这帮子耍笔杆子的,没一个好东西。”
  王一林被王之仁的反应吓了一跳,呐呐道:“叔父……叔父这是何意?”
  王之仁看看王一林,又看看魏文远,“吴争的今日,便是本公的明天。”
  这话不深奥,让王一林、魏文远悚然变色。
  王一林也骂道:“太阴险了这帮鸟人,叔父,是不是再回去找他们算帐?要不然,直接发兵助吴争一臂之力?若是叔父无意登上大宝,大不了,再与吴争拥立长平公主就是。”
  王之仁瞪了王一林一眼,看了看魏文远。
  魏文远立马躬身道:“属下唯国公马首是瞻。”
  王之仁这才缓缓说道:“兹事体大,事关身家性命,不必着急,且看看时势再说。”
  王一林皱眉道:“叔父的意思,还是坐山观虎斗,两不相帮?”
  王之仁嫌弃地看了王一林一眼,“让你多看看书,就是不听,不学无术!”
  然后转头对魏文远道:“传本公帅令,军队随时准备拔营。”
  “是。”魏文远抱拳,躬身而退。
  看着王一林一副怨念样子,王之仁叹了口气,解释道:“原本为叔想两不相帮,或者看谁失势之时,哪怕落井下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益。但现在,为叔要反其道而行之,伸手帮一把吴争,以雪中送炭,换取最大的回报。”
  王一林不解道:“可叔父为何还不起兵?”
  王之仁道:“为叔不能做锦上添花之事,要想日后与吴争讨价还价,那么今日必须是他危急之时,为叔再出手力挽狂澜也不迟。”
  王一林这才恍然,赶紧拍马道:“叔父高明。”
  “滚。”
  王一林抖颤着脸上的马疤,乐呵呵地走了。、
  出了门,王一林仰天哈哈一笑,自语道:“吴争啊吴争,今日我可是帮了你一个大忙了,你得想着怎么来回报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