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1807

  而隆武朝自从与绍兴府互杀来使之后,已经不相往来。
  于是,根本就没有考虑向绍兴府求援。
  金华城就是在这么一个荒谬的情况下,被多铎和方国安攻破。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绍兴府的后背,被清军安上了一根刺,锥心之刺。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绍兴府还没有对金华陷落做出反应之时,又一个噩耗传来。
  武昌、九江战场,明军大败、南溃。
  清军兵锋南下,湖广一路已至常德,江西一路已抵饶州。
  这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了,武昌、九江战场一旦溃败,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战线南移,而是整个浙江都在清军的包围之内。
  吴争奉召,连夜赶往绍兴府。
  “臣见过监国殿下。”
  吴争到时,堂内已经坐满了人,连鲁王朱以海在坐在朱媺娖旁边。
  或许是军情紧急亦或者是第一次召集如此重大的军议,朱媺娖有些慌张地直接问道:“临安伯,如何应变?”
  吴争只好冲她安慰地微笑道:“臣此来正是与诸公商议一个稳妥的方略,还请殿下不要着急。”
  朱以海道:“金华府陷落清军之手,如此绍兴府背后就得承受随时到来的袭击,以孤之见,应起兵攻金华府,收复失地。”
  张国维不同意道:“金华府地处要隘,能收复固然好,但金华城中有多铎在,恐怕十分不易。如今湖广、江西战场溃败,清军兵锋已至饶州府,此时派大军收复金华,先不说金华城有上万敌军,能不能收复,就说饶州清军增援,到时打成一场消耗战,绍兴府还有何力去应对北面来攻的清军?”
  这话也对,如今绍兴府就三大主力,一是朱媺娖掌控的四大卫所,二是王之仁部,三是吴争部。
  要收复金华城,必须从这三路人马中抽调大军。
  这么一来,防御力自然就降低了,如果在金华打成一场胶着战,那么以绍兴府的财力,肯定是负担不起的。
  朱以海皱眉道:“张尚书的意思是坐视金华府沦陷而不顾?”
  兴国公王之仁难得开口道:“本公以为张尚书所言在理。如今绍兴府三面受围,各县被清军攻占,司空见惯,若以此派大军一一光复,明军早已疲于奔命了。”
  “你……”朱以海终究没有和王之仁争辩下去。
  王之仁道:“以本公看,清军占领金华,与饶州之间连成一片,已经无法阻止,如今之计是如何保住台、温两州。金华、台州数百里路,若多铎奔袭,怕是二、三天就会陷落。”
  张国维道:“兴国公担忧之事在理,若台州陷落,则往南之路就被堵死,绍兴府就会成为一座孤城。”
  孙嘉绩道:“我看多铎不会奔袭台州,虽说金华失守,但从清军屠城三日来看,清军的伤亡也不在小数,且金华城中百姓未必不抵抗。金华未定,就仓促奔袭台州,这可能性不大。”
  熊汝霖道:“孙侍郎所言极是,多铎不是庸人,金华地处要隘,他自然能想到我朝会出兵争夺,这个时候,他不会分兵奔袭台州。依熊某看,多铎会等饶州清军会合之后,再有所动作。”
  ……一番观点和争论之后,显然已经排除了收复金华的意向。
  只是在讨论如何巩固台、温二州的防御。
  这让吴争很无奈。
  事实上,吴争也不想去收复金华,因为金华往南便是福建地界,对于隆武朝而言,危机更加紧迫,天塌下来自然应该由高个子去担着,低个子起什么哄啊。
  如今绍兴府十万大军,去进攻任何一个城池,攻下问题应该不大。
  但问题是,攻下之后呢?
  地盘越大,需要的兵力越多,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
  而金华城已经被打得一团稀烂,再加上鞑子三日屠城,用尽力气去光复一个这样的城池,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钱肃乐开口了,他一开口就将矛头指向了吴争。
  “临安伯可有高见?”
  吴争只能开口了,“高见谈不上,替诸公抛砖引玉罢了。”
  “金华就占,绍兴府就暴露在鞑子兵锋之下。好在鞑子需要兼顾隆武朝的反击,所以短期之内,进犯绍兴府的概率不大。可如果选择坐视,唇亡齿寒的道理,诸公都清楚。”
  王之仁睁开微眯的眼睛道:“临安伯,有话直说。”
  吴争点头道:“行。那我就直说了,我的意思也简单,就八个字。”
  “何八字?”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王之仁皱眉道:“你的意思是以攻代守?”
  “虽不中,但不远矣。我的意思无所谓防守,真等到清军对绍兴府发动合围,所有的防守都是空话,既然清军势如破竹地南下,为何我朝就不能势如破竹地北上呢?”
  “你是说北伐?”王之仁饶是预料吴争的奇思异想,也被吴争的大胆惊到了。
  “正是,虽说以十万人北伐,有些狂妄了,但收复苏州、松江,兵临应天府,这应该不狂妄吧?”
  所有人都惊愕起来。
  是啊,如今杭州府兵锋已经进至嘉兴府,与苏州、松江两府仅二、三百里地。
  光复这两府,应该不费吹灰之地。
  可北攻应天府,这就有些……狂妄了。
  应天府做为曾经的京城,其防御能力可不是杭州、嘉兴等府可以比拟的。
  所以,满堂众臣,从未去想过反攻应天府。
  在他们脑子里,想得最多的是防守,如何守住这来之不易有地盘。
  这确实是种悲哀。
  看着满堂俱惊的表情,吴争大声道:“清军所向披靡,已是骄兵悍将,这一点经杭州城一战,我深有体会。杭州府虽拥七万大军,可这七万大军大部是降兵,真正能派上战场的,恐怕不足五成。这些人面对强敌,就会心生惧意,可如果用在顺风战场,却能奋勇杀敌。与其台回绍兴府与多铎在金华死磕,不如北伐,避敌锋芒,击敌软肋,以图围魏救赵之功。”
  
第203章
北伐
  王之仁听完吴争的建议,开口道:“听起来可行,据消息称,应天府守军不多,仅三万人左右。只是应天府城高墙厚,想攻破怕是没有一、二月时间做不到。可这一、二个月足够清廷从别处调兵增援了。”
  吴争道:“诸公都想不到明军要发动北伐,清廷自然就更想不到了,人人以为我绍兴府现在正忙着自救,应对金华陷落的困局。所以,应天府不会有准备,仅凭出其不意这一点,此战便可为了。况且,兴国公麾下有一万多水师,入长江口,配合我部攻击应天府,想来成算更大。最后,就算应天府没有被攻下,也会让清廷震动,由此不敢继续派重兵增援湖广、江西清军,也能达到围魏救赵的目的。”
  满堂众臣窃窃私语起来。
  朱以海突然开口道:“若真如临安伯所言,攻下应天府,那便是这两年来,我朝最大的幸事。孤以为虽有风险,但这险可冒。”
  张国维冲吴争道:“依你估算,这场战事要调集多少人马?”
  吴争想了想道:“我部三万至四万人,需要兴国公调麾下水军配合作战,大致来说五至六万人吧。绍兴府的军队暂时无须参战,但为防万一,还是派驻二卫渡江至嘉兴府附近待命,充当后备队,以防不时之需。”
  张国维与边上众臣耳语了一番之后,向朱媺娖道:“殿下,臣等以为临安伯之方略可行。”
  朱媺娖看向王之仁道:“兴国公以为呢?”
  王之仁看了一眼吴争,答道:“临安伯的方案虽过于冒险,但或者能为我朝带来一丝生机。臣以为,或可一试。”
  朱媺娖转向吴争道:“那就劳烦临安伯亲冒矢石,为我朝光复诸府了。”
  “臣遵命。”
  ……
  从王府出来时。
  王之仁叫住了吴争。
  “临安伯可知道,就算你攻下了应天府,怕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大明姓朱!”
  吴争呵呵笑道:“如果只能在姓朱和姓爱新觉罗之间选择,我选择姓朱。兴国公如何选择?”
  王之仁用手指吴争,笑骂道:“你小子……!”
  而后正色道:“我知道你在杭州得了不少火炮,可你要知道,应天府不是杭州、嘉兴,你若想以火炮炸开城墙,那还是省省力气吧。”
  吴争答道:“应天府城高墙厚,我那些火炮轰上去就如同隔靴搔痒一般,自然不会寄希望于它了。”
  “你既然知道,那还要谏言北伐?”
  “难道兴国公不明白,不北伐也是死路一条吗?”
  王之仁愕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