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7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91/1807

  莫亦清抚摸婴儿的手,停顿下来,她没有抬头,“本无爱,何来恨……阿耶当初只是将我当作一枚牵制他的棋子……而他,明知阿耶心思,却装作不知……我自始至终,就只能是一枚棋子……爹,一枚棋子,何来爱憎?”
  莫辰博听完,重重一叹,“清儿……确实是苦了你了……!”
  “父亲记恨阿耶吗?”
  “我……?”莫辰博停了好一会,摇摇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虽说你阿耶对你我狠心了些,可平心而论,你阿耶终究也是为了莫家家业……不恨!”
  “是啊……至亲骨肉,岂能怨恨?”莫亦清轻叹道,“可他……为何要杀了阿耶不够,还要杀五位叔叔?!”
  “你终究还是在怨陛下。”莫辰博轻轻嗟叹一声,“……爹不明白,你既然怨恨陛下,又为何还要帮陛下呢……若今日之战败了,莫家就真的无力回天了!”
  “……他终究是纪儿的亲生父亲!”莫亦清看着摇篮中的婴儿,淡淡道,“父亲放心……莫家不会输,更不会败!”
  “可今日城中由北面涌入的各地人已超过五千之数,看这架势……似乎杭州城,已经成了决战之地……清儿啊,有你在,爹确实不担心会败,可爹怕的是……他们或许会对你下毒手啊!”
  说到这,莫辰博急了起来,“你也知道,他们在嘉兴、苏州、常州等地,对咱们派出交易的人下黑手……已有近六百人伤亡,好在这些都是外围之人,不至于让咱们立即暴露……!”
  
第2337章
定都之争(二十二)
  莫辰博跺脚道,“……可这还是瞒不了多少时候,一旦得知是莫家在背后,他们又岂能放过咱们……而陛下至今不见动作,万一……万一陛下最后架不住朝堂上那些人的逼迫,选择放弃咱们莫家,那莫家可就真……!”
  “父亲!”莫亦清沉声道,“别说丧气话……他,也不是那般忘恩负义之人!”
  说到这,莫亦清问道,“咱们手中还有多少现银,多少地契、房契,还有……多少商会股份?”
  “地契、房契已不足万亩……现银倒是还有近二千万两。”莫辰博稍一沉吟,“商会股份尚有一千六百万股!”
  “今日地价多少?”
  “收市时,约三百六十两。”
  莫亦清沉默了一会,道,“让商学院那些生员,尽数购入松江府地契、房契……有多少收多少,力求明日将地价抬高至六百两以上!”
  莫辰博闻听脸色骤变,“清儿……你可是疯了,陛下派贞义夫人传话,是要压低地价至三百两以下……你这是……?”
  “欲速则不达。”莫亦清抬起那张白皙到不食人间烟火般的脸,淡淡道,“爹也说了,他们欲将杭州城做为决战之地……而咱们的目的,想来也已经不是秘密,明知财力不及对方,若还与之硬拼,等于是自寻死路……既然如此,何不反其道而行之?”
  莫辰博不认同女儿的话,他争辩道:“可如今的地价,只要咱们一回购,或许会迅速涨至四百两以上,甚至五百两……这显然与陛下的嘱托相悖,况且,以四百两以上的价格,咱们手中的现银,不足以支撑他们已经聚集起来早有准备的抛售啊!”
  莫亦清平静地道,“确实,他们的财力远胜于咱们,若是一开始,他们就集中财力,直接抬升地价,那或许现在,咱们已经败了……可他们在遭遇咱们第一波狙击时,选择以抛售商会股份来筹措现银,此举看似解了燃眉之急,可同时,他们等于是开辟了另一个战场……父亲应该知道,他们根本不能失去商会股份,因为那等于将汉明银行的话语权拱手让人!”
  莫辰博微微皱眉道:“若按你的意思……咱们不应该是大肆购入商会股份才是吗,为何要去购入地契、房契……呃,我明白了……声东击西……此计,妙啊!”
  莫亦清摇摇道:“不,这不是阴谋!”
  “那是……?”
  “在那些人眼中,什么样的阴谋都没用!”莫亦清微微一哂,“既然阴谋无用,那便用阳谋……地价、股价,他们必须二者选一!”
  莫辰博给他爹莫执念打了几十年下手,稍一思忖,便回味过来,“清儿的意思是,他们是……拿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地价、股价,他们必须二者皆守,而咱们无论是赢哪一场,就足够了?”
  莫亦清点点头,道,“明日咱们全力回购地契、房契,便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至少一天内,他们无法组织起有效反击,因为,他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力量大了,但令出多门……且人一多,心思便会不齐,就算他们回味过来组织反击,那也是两天后的事了……而那时,咱们就可迅速将回购的地契、房契高价抛售回去,将现银全力抬高商会股价!”
  莫辰博兴奋起来,“如此,不仅可将对手部署打乱……几个来回之后,咱们还可从中大赚一笔……妙!”
  说到这,莫辰博想到之前的隐忧,“可万一对方查到是咱们在背后,派刺客行刺……这事他们干得出来!”
  莫亦清平静答道:“天一亮,父亲随我前往王府后院小楼便是。”
  莫辰博惊讶问道,“没有陛下允许……你……你还能私自入王府吗……况且,那小楼有长林卫驻守,戒备森严,岂能让你我进入躲避?”
  莫亦清右手手掌一翻,递至莫辰博面前,摊了开来。
  “令牌?”莫辰博惊愕起来,“这是陛下的令牌?你从何处得来的?”
  莫亦清收回令牌,“贞义夫人交给我的。”
  莫辰博愣愣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好久,他一拍脑门,长叹道:“原来如此……敢情,一切皆在陛下掌控之中……!”
  说到此处,莫辰博苦笑道:“清儿啊……你瞒得为父好苦……若是陛下早有安排,为何不早些告诉爹,也免得爹这些天担惊受怕!”
  莫亦清却悠悠一叹,“爹当真以为……他是无所不能吗?”
  “你……你这话何意?”
  “他只是……刚意识到了凶险,派贞义夫人前来,作些应对罢了!”
  这下莫辰博脸色再次忧虑起来,如果皇帝不是早有安排,那么,接下来莫家就会直面对手的攻击,甚至招惹杀身之祸。
  莫辰博强捺心中的忐忑、焦虑,勉强安慰自己的女儿道:“……其实,也无须太担心,王府后院那小楼,几度遭遇攻击,也未失手,想来这次也不会有大碍的……!”
  说到这,莫辰博说不下去了,因为就算莫辰博不是武人,可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小楼的防御确实坚固,但也不是万能的,面对百人、数百人,还真稳如泰山,可若是上千、数千人,那么防守就会捉襟见肘了,特别是在如今来敌应该不会缺少火器的情况下。
  莫亦清平静道:“父亲不必忧心……城中还有数百长林卫……咱们还有府兵可以依仗!”
  莫辰博似信非信,因为,莫亦清如果说的是北伐军,那他就信了。
  可长林卫不是军队,没有装备火炮,而且人数太少,数百人根本起不到太大作用。
  而杭州城的府兵,又曾两度参与陈子龙、周道宗等人的叛乱,此次更是有朝臣参与,谁能保证,杭州府府兵不会再来一次兵变?
  最最关键的是,莫家到今日,在外人眼中,还是待罪之身,莫执念及其五子的谋反,吴争虽然没有牵连到莫亦清父女,但也没有正式颁诏赦免。
  如此一来,府兵会否保护莫亦清,还是个未知之数。
  父女二人四目对视,心照不宣地沉默起来!
  
第2338章
定都之争(二十三)
  自从吴王登基,杭州府就已经不再是大将军府所在地了。
  虽然吴王府依旧在,在大将军府行辕已经撤消。
  也就是说,杭州府重新成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所,而此时的杭州府知府叫杨廷枢。
  由于吴王突然入京,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的班子还未搭建起来,那么,杭州知府杨廷枢无形之中就成了杭州府最高的领导者,也就是说,杨廷枢暂时集杭州军政法于一身。
  这杨廷枢,苏州府长洲人,是个正人,至少在江南,他的名声是极好的,他曾在崇祯年间高中解元,民间多有流传他的美名——文名振天下,从游之士颇多!
  同时,杨廷枢又与夏完淳的父亲、陈子龙等人一样,是复社领袖之一。
  在清军南下时,也参与为抗清义军筹粮,联络抗清事宜,应该说,杨廷枢任杭州知府,确实一点都不过份,甚至内阁已经在廷议,由杨廷枢出任左布政使之职。
  也正因为如此,杨廷枢在徐孚远眼中,那是妥妥地自己人哪,江南苏州籍、清流、复社、名满江南的读书人……所有一切,都显示着杨廷枢身上有着徐孚远的印记。
  而此时,杨府宅邸书房中。
  杨廷枢正手捏着一封密信,神情凝重。
  这封信来自京城,是阁臣徐孚远的亲笔手书。
  信中徐孚远作慷慨悲歌之词,请杨廷枢为天下生灵立身、为芸芸学子请命……归根结底就一句话——没有朝廷命令,府兵不得擅动!
  已经五十有八的杨廷枢,岂能看不懂这密信的意思?
  虽然杭州府风平浪静,可北面嘉兴府、松江府等闹成啥样了,他怎会听不到风声?
  而这些日子突然增多的涌入杭州府的陌生人,早已在杨廷枢的视野中。
  会发生什么?
  杨廷枢心中早有揣测,可问题是,杨廷枢没法管,因为,他知道这些人的来处。
  打心里来说,杨廷枢是拥护当今天子的,因为当今天子不但拯救了汉族,更是救了他的命!
  当年吴争在收复杭州之后,继续率军北上收复嘉兴、松江、苏州三府,与夏完淳会合时,杨廷枢正为反清的苏松提督吴胜兆出谋划策。
  但杨廷枢认为吴胜兆反清意图不纯,大有立山头的意图,杨廷枢内心是不认可吴胜兆的。
  随着吴胜兆义军被清军击溃,杨廷枢也被清军俘虏。
  而杨廷枢宁死不降,清军正准备杀害杨廷枢时,吴争与夏完淳会合之后,迅速和平整编了吴胜兆的义军残部,闪击苏州成功,救出了被清军关押的许多忠义人士,而杨廷枢就在其中。
  于是,杨廷枢间接就成了吴争麾下,一直至今为止。
  所以,接到徐孚远密信的杨廷枢非常为难,一是因为杨廷枢认为徐孚远确实是在做事,做有益于天下学子的事,二是杨廷枢也不认同当今天子执意不重开科举的作法,也不认同当今天子视旧读书人如草芥的作法,三是杨廷枢认同徐孚远提出关于定都江南的倡议,杨廷枢是苏州府籍,自然希望能定都江南,四是杨廷枢也同样赞同皇帝关于二次北伐的战略,杨廷枢认为,彻底扫灭清国,才是汉明朝能长治久安的根本。
  可二者之间,杨廷枢无法去权衡利弊,各有各的道理嘛。
  杨廷枢想要做个忠臣、名臣,那就不能帮助徐孚远欺君,可反过来,杨廷枢与徐孚远是相互心仪的名士,如果选择助皇帝,杨廷枢又担心徐孚远,有道是兔死狐悲、唇亡齿寒,同为江南清流一脉,杨廷枢实在不想因自己而致徐孚远身败名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91/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