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7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2/1807

  王一林伸手想去搀扶,被施琅果断甩开。
  施琅冷漠地看了王一林一眼,再次抽刀,挥刀。
  令在场所有人一声惊呼。
  好在施琅的刀并没有挥向王一林,而是刀光一闪,割下他自己的衣摆。
  施琅将割下的衣摆扔在王一林面前,冷冷道,“恩已偿、义亦绝……今日之后,你我便是仇人!”
  说完,施琅大步而去。
  王一林怔怔地跪着,看着施琅离去。
  副将等人将王一林扶起,刚想开口安慰,被王一林抬手制止,“别围着我……带人将搜救落水士兵……多搜索几次,别错过任何一个……!”
  “是。”副将应声,打量了一眼王一林,慢慢退去。
  王一林有些疲惫,他将身体依靠在船舷上,愣愣地注视着依旧漆黑的水面,他知道,今日他造下大孽了,他将背负起数千条人命的债。
  施琅说的“恩已偿、义亦绝”,恩指得是当初自己为施琅向吴争说项之恩。
  义亦绝,便是割袍断交,从此便是路人,不,仇人。
  以施琅的心性,余生怕再无转圆的可能了。
  此战之后,施琅必定参劾自己见死不救之过,而施琅水师几乎尽没,这个代价,必定会引来无数人的弹劾,吴争会不会……?
  王一林对着漆黑的天空,发出一声悠悠长叹。
  
第2270章
施琅的愤怒
  天刚亮,当夜的战况开始向陆地上四面八方地传开。
  首先是福建、浙江,沿海的民众开始沸腾起来了。
  沸腾之势,迅速向西漫延。
  大将军府得悉战报,是在海战结束后的次日午后。
  吴争愣了,不相信这是事实。
  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一夜之间,原本认为至少要僵持到和谈的战争,就这么结束了?
  很显然,到这个时候,没有人再怀疑,对外海战取胜的可能性。
  但随之而来的争执,不,是争吵,迅速将原本的狂喜心情,压抑到了极点。
  “必须严惩王一林!”
  这个声音,响彻整个杭州城。
  包括陈名夏、张煌言在内的大部分官员,向吴争上陈,参劾王一林违反军令、肆意擅专,致使施琅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吴争也愣了,这种水火两重天的结局,让吴争有些猝不及防、措手不及。
  从北伐军组建到三大水师组建,从来没有承受过这样的战损。
  施琅水师满编大小战船二百四十余艘,将士五千六百余人,至海战结束,仅存战船十七艘,大半是带伤的,包括受伤者在内,幸存者一千出头,这还是包括了王一林赶到后,从海面中救起的落水者。
  这场海战,施琅水师等于是全没了,相对联合舰队的战损,二者相差并不大。
  从这一点上说,此战最多只能算个惨胜。
  吴争内心确实是痛的,这一点勿容置疑。
  组建三大水师,花了吴争太多的精力和财力,如果没有组建这三大水师,财政司的状况不会迥迫至此。
  但吴争同样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王一林的临机应变,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正是王一林水师突然炮击新港仔的郑军,那么,这支郑军对张名振水师登陆的威胁,是相当巨大的。
  也正是因为这点,吴争迟疑起来,他此时也确实分不清楚,是该严惩王一林,还是应该为王一林请功。
  大将军府众属官,却是因为愤怒,他们心中恪守的为官之道,被王一林的这番作为给颠覆了。
  不遵上命,擅作主张,致使上官陷于险境,致使整支水师几乎覆没,这哪一条,足够让王一林万劫不复。
  而军民的愤怒,是因为他们这些年习惯了胜利,骤然听闻三大水师没了一支,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让他们下意识的将矛头对准了始作俑者……王一林!
  民众不需要去考虑整个局势,在他们心里,王一林就是罪魁祸首,因为吴争当时部署三大水师时,明确地任命施琅为三大水师临时统帅。
  也就是说,此战之中,不管是王一林还是张名振,都是施琅的下属。
  可结果,王一林没有遵从施琅的战术命令,擅作主张令舰队改向,这确实坐实了王一林的罪名。
  吴争心里是不想惩治王一林的,至少,吴争觉得不应该严惩。
  所以,吴争以东藩岛战局形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不宜临阵换将为由,按住了诸僚属官对王一要的参劾,下令让陈胜所部和金华卫,迅速由王一林水师运送至东藩岛北部,实施对东藩岛的战略总攻,第一目标为扫清北部郑军,然后向南扫荡诸番在东藩岛上的军事残留。
  吴争的威望,还是可以镇住下面不满的,同时,对彻底清除番人势力在沿海的残留,在符合官员和国内商人的利益诉求。
  所以,反对的声音降到了最低。
  按理说,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要王一林在接下来东藩岛攻略中,继续建功,那么,到战后,估计就能将功赎罪。
  毕竟,胜利者是无须被指责的。
  可惜,随着施琅回到杭州府,长跪于王府门前,将一道参劾王一林的疏,送进大将军府之后,这事,就没法再周圆了。
  吴争为难了,他只能避而不见,可这绝对不是良策。
  施琅既然跪在了王府门前,就是有备而来。
  随之发生的事件,也足以证明,吴争避而不见是错误的。
  在施琅第二天一早继续跪在王府门前后,城内开始有了请愿的民众和学子,而且人数在不断增加,仅半日功夫,聚集于王府门前的人潮,已经超过八千人,而人数还是迅猛增加中。
  究其根本,施琅水师的成员,二成是施琅旧部,三成是当初郑军水师的降部整编,剩余五成,皆是江东子弟,他们的父兄亲人,闻听子侄战死,岂能不悲伤?
  若是没有因头也就罢了,可施琅给了他们一个因头,于是,悲愤情绪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情绪累积满了,自然需要一个渲泻口。
  一切就不可逆转地发生了。
  ……
  在诸僚属的劝说下,吴争同意了,召见施琅。
  “罪臣参见议政王殿下!”
  施琅笔直地跪在吴争面前。
  吴争起身,急步上前,搀扶施琅道:“施将军何罪之有?此次大战,先有澎湖大捷,后有浯屿失败强敌凶焰……施将军功在社稷,来,快快请起……好生与孤说说此战详情!”
  但施琅缓缓从吴争搀扶中抽手,他倔强地道,“王爷不罪,臣感恩在心……可臣参弹王一林之事,还望王爷秉公处置!”
  吴争一愣,没有想到施琅竟如此强硬,给自己面子。
  “……施将军,浯屿之战,孤已经有所了解……王一林确实有罪,这一点,孤是认可施将军所弹劾的。”吴争语锋一转,“但,施将军也是带兵之人,为将者应该审时度势,纵观全局……王一林虽然擅专,可本意确实是为了协助张名振及陈胜所部,顺利登陆东藩岛北部,清剿郑森叛军,也为真正收复东藩岛打下基础……所以,孤认为,王一林有罪,但,可将功折罪……施将军以为如何?”
  说到这,吴争抬手,制止了施琅正要张开的口,“这样……孤为施将军向朝廷请功,如果不出意外,施将军论功当为伯爵……还有,施将军麾下将士,论功晋升多加一级,伤亡者皆以上限进行抚恤……施将军以为如何?”
  
第2271章
对错?功过?
  吴争是诚意满满的,然而施琅突然再次跪下,重重磕头道:“臣恳请王爷,对王一林之罪,秉公处置,以慰臣下数千阵亡将士在天英灵!”
  吴争有些恼了,但还是强捺着,和声道,“施琅啊……孤知道你心里难受,其实孤比你更难受,三支水师,皆耗尽了孤的心血……可战争,终归是要死人的,没有那场胜利可以不流血而得到……王一林此次所为,并非是畏战、怯战……这,你认同吗?”
  施琅答道,“臣……认同!”
  “这就对了嘛,王一林初心是好的,而且新港仔那边的结果,也是好的……你可能还不知道,被王一林趁夜九轮齐射,在新港仔沿岸休整的郑军,伤亡过半,幸存者亦如惊弓之鸟,短时间根本无法增援岛北部的郑森……所以,如此论,王一林还是有功的……施琅啊,总不能只责罪不叙功……对吧?”
  “王爷的意思……是说可以功过相抵?”
  吴争欣慰地道:“施将军能这么想,孤心甚慰……你放心,孤是不会亏待你和你的部下的!”
  施琅猛地抬头,“王爷也如王一林所想……认为张名振和陈胜所部将士的性命,远比臣部更金贵?”
  吴争一愕,“孤并无此意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