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7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3/1807

  这是少有的,也是华夏数千年,每朝每代都有的,可是,八年前,却突然没有了。
  但今日,又有了。
  吴争、朱辰妤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以至于吴争想说些什么来着,都无法将声音传出去了。
  ……
  “杀!”
  那禁军将军抽刀斜指天空,厉声大喝,“杀!”
  话音一落,数千禁军齐声喊杀。
  禁军动了,挥刀杀人了。
  但,古怪的事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
  没有一个禁军冲上台阶。
  无数禁军抽刀斩或捅,向自己的身边人。
  短短一瞬间,队列中空出了很多的缺口,变得稀落起来。
  有多少缺口,地上就有多少人躺在血泊中。
  刹那间,殿内殿外一片死寂,没有人理解突然发生的这一幕,莫执念也不理解,为什么?
  可总有人能理解的。
  譬如被群臣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吴王殿下,可惜,吴争真得挤不出去,他的每次开口和每次挣扎,都被官员们认为吴王要身先士卒,与敌共存亡,这让吴争很愤怒。
  再譬如,首辅冒襄,当然,他不是被吴争事先告知,而是他自己根据形势,揣摩出来的,虽然追随吴王时间不长,但冒襄知吴王甚深,这些年来,吴王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能将号称无敌的鞑子骑兵都赶出关外的人,哪可能临了临了,在自己的京师里,着了一个行将就木的商人的道?
  这不现实不是吗?
  所以,冒襄自始至终都没问吴争,只是捺着性子一直吃瓜看戏。
  
第2244章
大朝会(十三)
  “原来哥哥……也在禁军中安插了人?”朱辰妤反应很快,可她高兴不起来,她的声音,有着不可描述的失落和痛苦。
  吴争转过脸,他猜到了朱辰妤心中的痛苦,吴争静静地看着朱辰妤,然后伸手,反握住朱辰妤的手,点头道,“是。”
  朱辰妤轻轻挣脱了吴争的手,慢慢低下头,吴争看见,仿佛,有泪珠滴落。
  吴争没有解释,只是发出一声微微叹息。
  ……
  看着殿门口禁军的突变,莫执念有种想疯的感觉。
  零星的搏杀还在继续,但局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莫执念可以依为屏障的,都已经躺下了。
  这不能怪莫执念心大,确实,殿门前的这一幕,太过诡异了。
  花了足足六百万两银子,说好的效忠呢,说好的赴汤蹈火呢?
  还能不能有点儿信誉了?
  “黄大淳、黄大洪……你们……你们疯了吗?!”莫执念失声喊道。
  黄大淳、黄大洪是何人?
  黄毓祺之次子、三子。
  黄毓祺何人?
  月城黄氏九世孙,义士黄銮曾孙,天启年间贡生。
  清军南下时,参加江阴第一次抗清守城战斗,后潜往城外,谋求援兵。
  城破后,蛰伏于乡间,伺机待起。
  次年,在舟山起师抗清失败,逃至泰州一寺庙被捕入狱,因不肯屈服,被多铎囚于应天府狱中。
  得吴争率军收复应天府,黄毓祺才得逃出牢笼,朱慈烺在位期间,论功晋为禁军都指挥使。
  不过,黄毓祺当时已经七十多岁,无法再胜任本职,遂以嫡长子黄大湛以指挥使代行都指挥使之职,后扶正。
  朱慈烺当时太过忌惮吴争,趁着奸倿勾结外敌欲在鱼市街刺杀吴争时,将错就错,下旨令黄大湛率禁军截杀吴争。
  黄大湛接旨之后,明白这是一个巨坑,遂回家问计于父亲黄毓祺。
  不想,年迈的黄毓祺当时对长子只说了一句话,“……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本就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你也不必为难,依旨意去做就是。至于黄家存亡,全在天意,强求不得!”
  得到父亲指示的黄大湛,遂率部对吴争进行了追杀。
  而黄毓祺在儿子离开之后,涕泪交流,面北跪泣道,“……敌军尚还占据大胜关,陛下就开始铲除异己、诛杀功臣……可以想见,大将军一死,义兴朝内乱必起,北伐军之军势,岂是京军可匹敌的?而我黄家,暗杀当朝郡王、大将军,必在北伐军诛杀名单之首……臣有愧啊,吴王光复应天府,把臣从鞑子牢狱中救出来,可臣,竟让儿子去杀他,这是什么世道啊……臣尽心,也尽力了,先帝啊,臣来见你了。”
  一条裤带甩在房梁。
  抗清名臣黄毓祺,于当日亥时三刻,悬梁自尽,终年七十一。
  那边黄大湛却混不知情,依旧在率军搜捕吴争,可他的两兄弟黄大淳、黄大洪,却不赞同父亲和兄长的决定,不约而同站到了吴争这一边。
  黄家,由此撕裂开来。
  最后,追杀失败,黄大湛为了黄家和兄弟脱罪,飞身扑刀,选择了自尽。
  之后,吴争没有追究黄大淳、黄大洪,而朱媺娖将这两兄弟继续留用,甚至还提携为禁军指挥使、副指挥使。
  莫执念深知其中内情,入京之后,为迅速控制京城局势,花巨额钱财收买、延揽禁军将士,黄大淳、黄大洪就成了莫执念对禁军首先的突破口。
  也对,黄家一门,因吴争家破人亡,有道是杀父兄之仇,不共戴天嘛,就算当时附庸于吴王,可只要有机会,定会报这一杀父兄之仇,这是人之常情。
  果然,面对莫执念的拉拢和收买,黄大淳、黄大洪很快宣誓效忠于莫执念。
  这也是莫执念丝毫不忌惮入承天门,在奉天殿与吴争正面硬撼的底气所在。
  然而,如今这成了一个笑话,能笑死人的笑话!
  黄大淳、黄大洪并没有理会莫执念歇斯底里的喝斥。
  他们只是冷静地指挥着麾下士兵对队列中尚在抵抗的异己者清剿。
  同时,在台阶前列起了三道人墙。
  这表示着,今日再无人,可以从台阶上入奉天殿,除非得到允准。
  很显然,莫执念不在其列。
  而这时,从端门甬道方向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和渐渐令大地震动的马蹄声。
  莫执念顿时面如死灰。
  火枪、战马,能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军队,整个京城中,只有两个,吴王的亲卫营和夏完淳的亲卫队,连富可敌国的莫执念,也只能为死士“置办”火器,而无法得到战马。
  枪声和马蹄声同时出现,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承天门外二千死士,怕已经灰飞烟灭了,否则,端门方向可能出现枪声和马蹄声。
  莫执念慢慢转身,愣愣地看着皇座台阶下,被官员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根本看不清所在的吴争方向。
  然后,莫执念深吸一口气,抬手,摘冠,大步向前。
  殿内已经渐渐安静,该死的几乎都死了,擅动的殿卫死于刀剑,厮打的官员,大都是被往日同僚生生用手掐死的,但这样死的人不多,不超过十人,毕竟,活生生掐死人,需要足够的力气和狠!
  莫执念在向前大步走,他这方的所有官员,只是木然地看着他,没有一人阻拦,因为这个时候,恐怕是头猪都明白,胜负已定,再顽抗怕只能换成更酷烈的惩罚。
  莫执念走到吴争圈子外围时,也没有人阻拦。
  因为没有人认为,凭一个七十多岁、行将就木、手无寸铁的老头,还有机会刺杀陛下和吴王。
  人群渐渐让出一条二尺许的通道。
  吴争的目光,终于可以看到圈子外的情况了。
  “陛下……议政王殿下……臣有罪……臣知错了!”
  莫执念正冠、屈膝、拜伏,五体投地。
  如果没有满殿的尸体和鲜血,会让人有一种大朝会正在进行的错觉。
  吴争沉默着,所有人都知道他的为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3/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