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6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6/1807

  “呼……!”吴伯昌长吁一口气,“如此就好……怪不得你有兴来看看你爹……!”
  这话不无怨怼、牢骚之意。
  吴争不理会,淡淡道,“可在审讯廖仲平时,他供出一件事来,让孩儿有些担忧啊!”
  “哦……何事?”
  “廖仲平供述,莫执念、庞天寿很有可能发动政变,挟持皇帝!”
  吴伯昌脸色大变,急道:“他们竟如此大胆,他们要做什么……?”
  “自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喽。”吴争平静地说道。
  吴伯昌怕是真急了,霍地起身,一把拽住吴争的手,“快……快调兵勤王!”
  吴争缓缓挣脱他爹的手,“父亲如此担心天子,这怕是……过了吧?”
  吴伯昌此时方寸已乱,“她……她可是你妹妹!”
  “咦……”吴争淡淡道,“她姓朱……咱们姓吴,再多也只是义妹……况且,她也没打算再做吴家人!”
  “你……!”吴伯昌跺脚喝道,“……再怎么说,吴家历经十代,就是为了保护她……”
  “孩儿记得,父亲之前对孩儿可不是这么说的……父亲说,从孩儿这代起,吴家没有必要再为朱家活!”
  吴伯昌一时语塞,愣愣地看着吴争,突然叹了口气,慢慢坐回,“你,说得也有道理……那就任由她……自生自灭吧!”
  这下吴争反倒是一愣,仔细打量着父亲的神情,“爹就没有想对孩儿说的了?”
  吴伯昌嘴唇蠕动了几下,负气道:“如今你是吴王,大权在握,还能将你爹的话听进去?你想怎样就怎样……回吧!”
  见父亲象是真的生气了,吴争只好换了种语气,“孩儿倒不是不想助她……可一来廖仲平所说未必是真,二来,孩儿也无理由率军北上啊……万一事情不是这样,孩儿岂不成了乱臣贼子了吗?”
  吴伯昌直直地看着吴争,“你真是这么想的?”
  “当然是真这么想。”
  “那又何必为难……再怎么说,她也是做了你十几年的妹妹,就算廖仲平说的不是真的,兄妹间,有什么话说不开的?”
  “爹的意思是,孩儿率军入京……也是常理?”
  “自然……是常理!”
  吴争笑了,“父亲真没有事瞒孩儿?”
  “没有!”
  “好吧……那孩儿就等事情真如廖仲平所言发生时,再率军入京勤王吧!”吴争躬身行礼,“父亲早些歇息,孩儿军务繁忙,这就回绍兴府了!”
  吴伯昌这下急了,霍地起身指着吴争,“你……你必须救!”
  “这是为何?”吴争故作姿态,“孩儿没说要见死不救,可如今外海、福建两处战事正急,孩儿也无法抽身啊……过些日子,待两处战事有个了结,孩儿定按父亲意思,入京勤王……父亲以为如何?”
  吴伯昌跺脚道:“不……你立即率军进京……!”
  “这是为何?”
  “按为父的话做……否则,你定会后悔!”
  “爹,你真的没有事瞒孩儿?”吴争严肃起来。
  吴伯昌嘴唇抖动得厉害,“……你,过些时候,自然会明白!”
  吴争见如此都逼不出吴伯昌所瞒之事,不敢再继续逼迫,当然,吴争也绝对相信吴伯昌不会害自己。
  “父亲别急……这样,孩儿回去派人联络在嘉兴府附近的建阳卫,令建阳卫先返京……建阳卫是夏完淳的军队,他们的忠诚父亲应该能相信……想来有建阳卫在,莫执念他们定有所顾忌……孩儿这边,先了结一处战事,再抽身北上……如此,父亲可安心?”
  吴伯昌急喘几口粗气,慢慢坐了回去,“……反正,你必须得保证她的安危!”
  
第2196章
又拿天命说事?
  回去的路上,吴争依旧想不明白。
  父亲的反应异常,也与自己的猜想不吻合。
  来之前,吴争猜测,父亲可能说一套做一套,还想着秉承家训,为惠宗后裔誓死效忠。
  可按父亲的对话来看,父亲如此紧张朱辰妤的安危,显然不只是对惠宗后裔的效忠那么简单。
  父亲定是有事瞒着自己,可吴争怎么想都想不周圆。
  “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吴争转脸盯着宋安道。
  宋安吓得连忙跳下马,跪在路边,“我发誓,再无事情隐瞒少爷!”
  “起来吧。”吴争皱眉道,“我就是随口一问,别动不动惊得象只鹌鹑!”
  宋安应声上马,“我看老爷反应……似乎确有不同寻常之处。”
  “你也看出来了?”
  宋安点点头,“从小老爷就顺着小姐……小姐登基之后,老爷也去过京城一段时间……会不会是……期间有过什么承诺或者交易?”
  “承诺或交易?”吴争皱起眉来,“他们二人能有什么承诺或交易?”
  宋安稍作迟疑,“莫非老爷想做……太上皇?”
  “啪”地一声,吴争随手重重一个脖拐,“你倒是说说,哪朝哪代,有异姓为太上皇的?”
  宋安苦着脸道:“……要不,就是老爷也决意扶持小姐了。”
  “按你这么说,我这亲生儿子,还不如一个义女喽?”吴争没好气地喝斥道。
  可心里,却在打鼓。
  其实宋安的话,颇有深意,只是宋安没有把话说明白罢了。
  宋安的意思是,吴伯昌很有可能在入京前后,与朱辰妤达成了某种默契或者利益交换,否则,吴伯昌不会听闻莫执念、庞天寿可能发动政变,而如此紧张、焦急。
  吴争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拨过马头,“回去之后……联络建阳卫,尝试令建阳卫返京!”
  “是。”宋安欲言又止,应道。
  ……
  钱能使鬼推磨。
  不管是一支军队,还是一个衙门。
  钱,无疑是令行禁止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之二。
  什么大义,什么忠诚,在钱面前,真得不算什么。
  保持一支军队、一个衙门的独立,最重要的同样是财务的独立。
  俗话说得好,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嘛。
  所以,此时的户部,成了整个建兴朝,最炽手可热的衙门。
  不为别的,就为莫执念长袖善舞,可以在朝廷半年发不出俸禄时,筹钱为京城官员们先垫发了三个月俸禄。
  就凭这一点,足以让莫执念成为所有阉党、清流,甚至于宗室交口称赞的贤臣、能臣、干臣了!
  几乎有人已经在传言,莫相很可能成为建兴朝,距吴王之后,又一名实权在握的权臣!
  当然,莫执念的这个权臣,比吴王要受欢迎得多,道理也很简单,莫执念在送钱,而吴王,在向他们抢钱!
  或许,这也是所有人,打一开始,就不“青睐”吴王的原因吧。
  谁让吴王打收复杭州时起,就喊出“劫富济贫”的口号并付诸实施的呢!
  莫府门前,车水马龙。
  莫府中堂,高宾满座。
  所有人都在兴高采烈,他们的交谈中,最多的还是廖仲平率军讨逆。
  就算再没有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吴王失去杭州府,就等于失去了包括杭州在内的嘉兴、松江、湖州、苏州等六府之地。
  没有了这六州的赋税和人口,吴王的实力就等于断去一臂。
  要知道,吴王麾下最大的军工坊和两个造船所都在这六州之中,而三大学院,更是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6/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