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6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9/1807

  好半晌,莫辰博突然问出一句,“小女……侧妃还好吧?”
  这下,吴争惊了,“清儿不是在京城吗?”
  这下,莫辰博也惊了,他怔怔地看着吴争,突然跳将起来,“小女十余天前就已经离京,比我还早上一天……!”
  两双眼睛,可谓是大眼瞪小眼啊!
  “宋安!”
  宋安急步而进,“少爷有何吩咐?”
  “可有侧妃的消息?”
  宋安惊讶地看看吴争,再看看莫辰博,摇摇头道,“我从没有得到侧妃离京的消息!”
  莫辰博大急,“清儿明明已经离京……或许是路上耽搁了!”
  “不可能!”宋安果断地道,“侧妃回杭州,不管是运河水路,还是陆路,长林卫皆会向杭州传讯……!”
  吴争目光冷冷地看向莫辰博,他知道宋安在这事上,绝对不可能骗他,特别是莫亦清还有身孕的情况下。
  莫辰博是真急了,“王爷……您要信我,清儿可是我的亲生女儿……虎毒不……食子啊!”
  见莫辰博不象是说谎的模样,吴争也急了,“宋安,令各府长林卫沿途细细搜索,一有消息,立即回报……你亲自去!”
  “是。”宋安拔腿而去。
  看着宋安离去,吴争深吸了一口气。
  “孤送清儿入京,所为有二,一是令汝父子明白,孤不会以清儿来要挟你们,二是孤不想令清儿在夹缝中为难……可你们,太让孤失望了!”
  莫辰博有苦难言,他哭丧着脸,“……王爷,不是您想的那样……!”
  “好,孤给你自辩的机会!”
  莫辰博斟酌着,将敏感的事略去,只说道:“……家父效忠天子,臣也觉得有愧于王爷……可好歹,同为一殿之臣……臣何必为此去伤害自己的亲生女儿……?”
  “那就算如你所言,清儿好端端在京里待着,何须让她千里跋涉回杭州府呢……再则,就算你让清儿回杭州,难道就不应该事先知会孤一声,亦或者知会京中王府,让他们派人护送吗……莫辰博,汝当孤是三岁孩子吗?!”
  听吴争怒瞪着自己,莫辰博真是又惧又惊,他扑通跪地,“请王爷容臣详禀……!”
  吴争皱眉道:“起来……象什么样子?!”
  也对,就算不能称为岳丈,可这跪礼也不是常礼,特别是在私下,终究是长辈嘛。
  莫辰博连忙起身,犹豫了好一会,他咬牙道:“不瞒王爷……臣只是为清儿好……!”
  说着,将他的顾虑和暗中点拨女儿离开京城是非之地的经过,向吴争说了一遍,只是略过了他自己与父亲的交谈,最后他跺脚发誓,“王爷,臣说得句句是实话……臣真是为清儿着想,臣想着,清儿怀有身孕,只有在王爷身边待着,才是最安全的……!”
  吴争看着一脸焦急的莫辰博,他心里是信的。
  是啊,虎毒尚不食子,做为亲生父亲,怎能忍心害自己的女儿,况且,清儿其实对双方此时的局势,已经起不到太大作用的情况下,莫辰博更没有理由害自己的女儿。
  吴争同样也知道,莫辰博没有将所有事都说出来,因为,如果不被逼到墙角,莫辰博怎么可能认为,自己的女儿在自己身边,反倒保障不了安全呢?
  吴争其实心里有了猜测,那就是莫执念怕是要动手了,而且动手,迫在眉睫。
  想到此处,吴争已经无瑕与莫辰博多言了。
  “莫大叔请回吧……尽早离开杭州城。”吴争挥挥手道,“你应该明白,孤……这也是为你好!”
  莫辰博一愣,他似乎根本没有想到,吴争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放自己出城。
  
第2174章
雄关
  莫辰博一直以为,他爹派他来杭州城,明里为了重组商会联席会议,实则是为了吸引吴争注意力,简单地说,就是以他为人质,掩护廖仲平率军突袭兵力空虚的杭州城。
  这也是他点拨莫亦清,早他一天离开京城的主要原因。
  因为只有莫亦清先他一步回到杭州城,吴争才会顾及莫亦清和她腹中的孩子,放自己一条生路。
  可现在,一切都出乎他的意料,吴争竟在明知莫亦清下落不明的情况下,还能放自己出城。
  最让莫辰博痛苦的是,做为一个父亲,不仅为保命利用自己的女儿,还让女儿生死下落不明。
  “谢王爷……仁义!”莫辰博拱手,踉跄而去。
  至门边时,他止步,犹豫再三,回头咬牙,吐出三个字,“……廖仲平!”
  ……
  廖仲平?
  吴争微微皱眉,之前廖仲平被夏完淳软禁,一度剑拔弩张。
  后吴争表态拥立皇帝,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廖仲平的官职依旧。
  莫辰博此时说出这三字,让吴争很意外。
  因为左营至少有半数在江北,京城驻囤的也不过半数,况且,左营是从朱以海时就有建制的老兵,吴争在其中,也安插了不少中下层人手。
  按道理来说,廖仲平不可能集结起足够的力量,在无声无息中发动兵变。
  哪怕是皇帝旨意也一样,毕竟,安插的人手,不可能完全被收买或清除。
  关键是,如果廖仲平只是率他的心腹兵变,那么,几千人对于杭州城而言,那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
  除非,朱辰妤授意,调动了右营或是禁军。
  但吴争同样相信,莫辰博此时吐出廖仲平的名字,不会无的放矢。
  没有理由啊!
  “王爷……须提防朝廷突然向我发难!”
  一直在门外候传的李颙,大步而入,“莫辰博此时提及廖仲平……言下之意非常明显,那就是廖仲平有意或已经发动……如今我军军力一半在长江以北,三成调往浙南、福建一线,若真有不测,后果不堪设想……咱们不得不防啊!”
  吴争脸色如冰,他心里也是这样揣测,可下意识之中,他依旧不信,或者说不愿意相信……朱辰妤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这个节骨眼上,对自己发难。
  此时可是国战啊!
  朱辰妤就算不念十多年的兄妹之情,那也得顾及江山社稷不是?
  吴争下令,沉声道:“……令各府长林卫,立即沿官道北探,若遇变故,立即回报!”
  下完令之后,吴争看着李颙,“你认为……陛下会在此刻动手?”
  李颙拱手道:“眼下正是杭州城防御空虚之际,不管朝廷会不会选在这个节骨眼上动手,咱们都必须提高警惕……!”
  吴争脸色阴沉,点点头道:“你说得对,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只是,眼下孤手里能调动的兵力……除了府兵和秀水民团,其余各卫,皆有作战任务,只怕一时……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李颙正色道:“王爷……以臣之见,应调军校在训新兵,立即卫戍杭州城……同时,王爷应立即下令,关闭各城门,以防被宵小所趁……!”
  吴争想了想,道:“准……不过,军校新兵孤另有安排……驻囤军工坊的吴淞卫所部,已被派往水师,新兵已经调往军工坊……军工坊不容有失啊!”
  李颙想了想,点头道:“王爷所虑甚是……那就只有据城应对了,但望王爷立即令金华卫余部回援杭州,并令处州卫东向……按行程,只要杭州城能坚守七天以上,援兵可至!”
  吴争点点头,“准!”
  ……
  山海关,雄关。
  实际上是长城的一部分,以城为关。
  城高四丈有余,城墙厚达两丈有余,足以在城墙上双车并驱,都不见拥挤的。
  做为明朝对北方少数民族防御的最强大的屏障,简单地说,只要守军人不死光,就可将敌人抵挡在城关之下。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和,就是这种要隘。
  可城是死的,人是活的。
  再坚固的堡垒,也挡不住进攻,因为,人,是活的。
  当年吴三桂在李自成和多尔衮之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让他成为了人人唾弃的大汉奸。
  如今清廷,又被崛起的北伐军赶出山海关。
  事实上,前后跨度近十年间,两大影响朝代更迭的战事,皆无在山海关大打出手。
  这也同样证明,其实,山海关就战略而言,并无多大的实际作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