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5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9/1807

  若真按吴三桂所说,吴三桂占河南,李过广信卫占凤阳,廖仲平据沿江,再加上应天府中禁军、右营,这相当于江北沿江整片土地,皆被封锁,那此时自己和正在收复顺天府的诸卫,就真正被拦腰截断了。
  失去了来自江南的补给,若是清军再反击,后果是什么,想想都可怕。
  好在这只是假设,已经不可能出现了,吴争心有余悸地暗暗庆幸着,“可我不明白,如此大的局,真正的主谋是谁……显然,你吴三桂成不了这个主谋之人,因为你没那资格!”
  吴三桂点头道:“吴某当然没那资格……但大长公主有!”
  “你是说,是大长公主延揽了你?”
  “是。”吴三桂叹息道,“若非是大长公主,试问这天下,还有谁值得吴某甘心屈从……可惜啊,大长公主突然薨了……这一切部署,皆成了一个死结!”
  吴争突然明白过来,敢情,在自己坚定北伐之时,身后有一张巨大的网,已经为自己布设下了。
  可这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朱媺娖突然死在了自己的剑下,使得这个局,缺了一个按下总开关的人。
  然后方国安、陈子龙在杭州城突然发动叛乱,接着钱肃乐突然接朱以海上岸……这一切,极可能就是这个局之下的各个分支,可就因缺了总控之人,变得散乱不堪,被轻易瓦解。
  可吴争依旧惊骇于这个局的规模,等于是将建兴朝近半数的军队,都囊括了进去。
  看着吴争的神色,吴三桂轻叹道:“吴某再送吴王一句话……虽然没有证据,但吴某可以断定,此时围攻顺天府的北伐军中,一定有大长公主布下的内应!”
  “谁?”
  吴三桂摇摇头道:“吴某不知。”
  “那你这判断……从何而来?”
  吴三桂稍一迟疑,道,“因为当初约定,在吴王率军入京之前,将吴王挡在城外,以待新君入主太和殿……从这点上就可判断,能阻挡吴王入城的,该是此时围城北伐军中一部,且必定是北伐军中主力,否则,难以阻挡吴王。”
  吴争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一直不信,不愿意信,可现在,将莫执念、吴三桂的话相互一印证,答案不言自明。
  吴争木然挥手,“你可以去死了!”
  吴三桂大急,嚷道:“吴争,你答应留吴某一子……!”
  “你放心,留你诸子中,年纪最小的。”
  吴三桂终于吁了口气,“……多谢!”
  ……
  在拱极城被击退的博洛,眼见大势已去,又无法真正掌控城中数十万军队。
  博洛不得不主动率军向关外撤退。
  他能带走的,仅只有八万余众。
  在博洛走后,城中二十多万军队,随即开城门向北伐军请降。
  建兴三年,十月十八,午后。
  陈胜所锐士营、池二憨率第一军首先入城,控制了城门。
  顺天府收复。
  十月十九日凌晨,沈致远率麾下枪骑入城,午时,钱翘恭率风雷骑入城。
  诸军会师在城中欢宴。
  当夜,陈胜率锐士营、池二憨率第一军,突然包围了沈致远、钱翘恭在城中的临时营地。
  沈致远、钱翘恭被俘!
  在宣布了监国吴王令之后,风雷骑随即配合锐士营、第一军合围了驻囤城外的枪骑营地。
  十月二十一日。
  顺天府光复的消息传过长江,在万民沸腾之际。
  夏完淳于滁州会见廖仲平,在饮宴之后,羁押了醉意朦胧的廖仲平,同时,建阳卫急行军至凤阳府,缴了城中留守广信卫的械。
  十月二十二日。
  已经在杭州城滞留四年之久的忠义夫人高桂英,被宋安率长林卫悄悄控制起来。
  十月二十五日。
  晋王李定国,在西安城中扣押了前来商讨西进计划的李过,城外广信卫根本不知道城内发生了什么。
  而在这一切发生的时候,吴争已经悄悄渡江,进入应天府。
  前后七天,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但消息并未被泄露。
  应天府中的新君朱辰妤及朝堂,对此竟一无所知。
  
第2070章
大婚
  应天府,皇宫。
  柔仪殿。
  吴伯昌看着自己扶养了十七年的女儿,如今女儿已经贵为天子。
  这原本是吴家十代人最期盼的,可如今,吴伯昌高兴不起来。
  不是因自己的儿子成为不了皇帝,而是吴伯昌隐隐感觉到,一场残酷的争斗就在眼前。
  吴伯昌无疑是位智者,他已经意识到了,杭州城连番的混乱,恐怕目的,就是推朱辰妤上位。
  所有一切,不管是朱媺娖、陈子龙等人的死,还是上万无辜军民的性命为代价,最终目的,就是面前朱辰妤的登基。
  可吴伯昌并不看好朱辰妤,倒不完全是因为朱辰妤是女儿之身。
  如今世道混乱,纲常崩坏,连异姓封王都此起彼落,女子为天子,已经不是什么无法接受的事了。
  吴伯昌不看好朱辰妤,最大的原因是,朱辰妤根基太浅,浅到除了织造司,什么都没有。
  就算有着朱家血脉,根基却连朱媺娖都比不上,甚至于不如朱以海。
  如今的上位,完全是因为那些失去既得利益者,或即将失去既得利益者,因不满吴争的政治倾向,而行的权宜之计。
  可吴伯昌无法对女儿明言,许多事,除了自己慢慢体会,如果说出来,就变了味了,因为,只要吴伯昌开口相劝,必定让人以为,他是为儿子说项。
  “陛下接老夫来京,想来不全是为了让老夫来享清福吧?”与其说是问,不如说是感慨。
  事,就放在眼前,双方皆心知肚明,可往日那份恩情、感情,却使得这显而易见的事,变得如此地难以启齿。
  吴伯昌这是为朱辰妤的开口铺路,打心底里,吴伯昌不想为难这个女儿,哪怕已经到了图穷匕现的时候。
  不料,朱辰妤缓缓下跪,并拜伏在地,“爹爹!”
  吴伯昌大惊,虽说养育之恩,当得起这一跪,但毕竟朱辰妤已经贵为天子。
  “陛下……万万不可,老夫受不起此礼!”吴伯昌弯腰伸手去搀扶。
  但朱辰妤硬是将礼全了。
  吴伯昌心里隐隐发冷,这一跪,恩断!
  朱辰妤优雅起身,坐回到她的专座上,“还请爹爹……劝哥哥回来,女儿绝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可女儿终究是姓朱,国难之际,为社稷尽力,是为本份……爹爹放心,只要哥哥明大义、识大体,做妹妹的,定不会亏待了哥哥……女儿已经令首辅王翊拟好旨意,册封哥哥为吴王摄政王,封地为浙江、福建全境。”
  吴伯昌苦笑起来,这是分封可以了结的事吗?
  从吴争的口袋里抢走了全部,再施舍回一部分,这,算哪门子事的?
  可这理讲不通,没法子讲啊。
  吴伯昌艰难地开口道:“小……咳,陛下,老夫年事已高……你也知道,你哥……争儿大了,许多事,老夫真无能为力……!”
  “女儿自然不会逼迫爹爹。”朱辰妤微笑着,“可爹爹或许还不知道……时局对哥哥并不怎么好。”
  吴伯昌闻听一惊,“何为不怎么好?”
  朱辰妤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论财力,如今的财政司已是捉襟见肘,而女儿的织造司,却是日进斗金,论军力,女儿掌控着京中禁军、右营,而廖将军的左营,已经向女儿效忠,加上李过广信卫……爹爹恐怕不知道,忠义夫人两年前,就已经向女儿效忠了……!”
  吴伯昌目瞪口呆,他感觉已经不认识面前这个女子。
  他一直认为,是朱媺娖、陈子龙等人起事之后,朱辰妤才被蛊惑,可听她这么一说,分明在两年前就已经与朱媺娖、陈子龙等人勾结到了一起。
  虽说这与此时的结果并无二致,但,这同样印证着,一向以吴争马首是瞻的朱辰妤,一直在欺瞒着吴争和自己,而且很成功,这还是当年单纯的女儿吴小妹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