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5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3/1807

  按理说,三面早已合围,清军就算是据城顽抗,那也是困守,攻破顺天府,只是这时间长短和代价大小的问题。
  但另一个变故,同时发生了。
  奉命合围顺天府的钱翘恭风雷骑和沈致远的枪骑,竟违抗命令,没有按部署向北行军,而是突然调头南下。
  不仅如此,两路骑兵突然出现在了河间府,将河间城合围起来。
  太快了,吴争甚至到城被合围时,才从城墙守军的禀报中得知。
  那么此时,吴争就算是长出翅膀,也无法从城中突围了,因为,城中只有三千守军,就算加上吴争的八百亲卫骑兵,加起来也不过三千八百人马。
  好在,两支骑兵只围不攻,皆在离城五里处停下,只是将四处城门围得水泄不通。
  ……
  消息传出,天下皆惊。
  刚刚攻破西安,活捉了吴三桂的晋王李定国,听到消息心急如焚。
  他不得不中止继续向西北进军的打算,急调大西军主力东向,意图驰援河间府。
  然而,数千里地,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等李定国赶到,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但大西军的回师,令天下震惊。
  难道一场自己人的火拼,真要上演了吗?
  ……
  陈胜、池二憨闻听消息,急怒之中,率军南返。
  按理说,他们的距离最近,急行军两天,就能赶到河间府。
  可这时,鲁之域率吴淞卫突然挡在了陈胜、池二憨两部面前,阻拦他两部南返。
  理由很简单,在没有得到新的命令之前,就得按原令执行,因为一旦陈胜、池二憨两部放弃围京城南撤,那么,城内三十万清军,就会一涌而出,到时,整个江北便会陷入一片糜烂。
  这个理由,很实在,但无法说服陈胜和池二憨。
  以陈胜、池二憨对吴争忠诚,除非日头西出东落,否则,没有人能说服他们。
  双方大军几乎差点擦枪走火之时,鲁之域只身赶往,入陈胜、池二憨军营,与二人一夜畅谈,结果,陈胜、池二憨两部,就真不动了。
  ……
  消息传到应天府。
  整个朝堂乱套了。
  应天府中,原本已经选择了听天由命,蛰伏起来的宗室,再度聚集起来,涌入承天门。
  他们强烈要求首辅王翊从宗室之中推立新君。
  一时间,焦头烂额的王翊只能选择辍朝,可这不是长久之计,总不能天天辍朝吧?
  好在冒襄、马士英等人,坚定地站在王翊一边,这使得朝堂之中,王翊未完全失去话语权,局势还不至于彻底陷入一边倒。
  令人意外的是,朝廷左右营,以及卫国公的建阳卫,没有丝毫动静,态度显得爱昧。
  但这已经让许多人心中,活泛了起来。
  天下无主,群雄可逐之!
  ……
  杭州城内。
  张煌言怒火中烧。
  除了宋安长林卫、刘元部和秀水民团之外,奉命协防的处州卫、吴淞卫留守部及军校军团,都对他的命令没有了反应。
  没有反应,就是最大的反应。
  张煌言甚至意识到,如果这三部人马突然反叛,那么,局势就将一面倒了。
  张煌言情急之下,只能先去见王妃钱瑾萱。
  然而,王妃钱瑾萱和侧妃莫亦清也突然失踪,不知去向。
  张煌言惊骇之余,只能赶往学院,去见吴伯昌。
  ……
  “吴翁,王爷在河间府被困,江南局势异常,人心不稳……”张煌言急得直跳脚,“如今首要之事,就是赶紧派兵北上,救援王爷……只要王爷安然回到杭州,一切乱象,皆可瞬间消失!”
  吴伯昌也急了,他是真不明白,怎么就一夜之间,变了天了呢?
  吴伯昌一直信任儿子能掌控全局,不管是吴争在绍兴府仅一个百户时,还是现在已经贵为监国吴王时,吴伯昌从来只有劝诫,从无命令吴争该做什么。
  “两位王妃呢?”吴伯昌急问道。
  “皆不知所踪!”
  “荒唐!”吴伯昌厉声道,“王妃怎么可能不知所踪……这满城的府兵、城门将皆是摆设吗?再则,不是还有宋安的长林卫吗……怎么可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呢?”
  张煌言摇头叹息道:“我也觉得事有蹊跷……可这是这么发生了!”
  吴伯昌长吸一口气,慢慢闭上双眼。
  张煌言虽然心里着急,可也知道吴伯昌在想事情,并未能开口催促。
  大概一柱香的时间,吴伯昌慢慢睁开眼睛,看着张煌言问道:“你方才说,钱翘恭、沈致远率部反了?”
  “是。”
  “陈胜、池二憨见死不救?”
  “是。”
  “卫国公、廖将军态度爱昧?”
  “是。”
  “两位王妃突然不知所踪?”
  “是……吴翁,都火烧眉毛了……!”张煌言急得直跺脚。
  吴伯昌抬手按了按,轻喟道:“事已至此,急也没用……只是老夫有一事想不通……按理说,这些人,哪一个都不该背叛我儿啊?”
  张煌言真是急了,他打断吴伯昌的话头,“吴翁您得赶紧拿主意啊……再迟,怕真来不及了!”
  吴伯昌不加理会,他低着头自言自语道:“所有人背叛我儿,老夫皆信……可唯独二憨这孩子……他不能……不该呀!”
  
第2050章
世子之位
  张煌言在边上听了,心中一震,“吴翁的意思是……?”
  “宋安呢?”吴伯昌突然问道。
  “城中人心不稳,我不敢轻信任何人……只有宋大人的长林卫可信,所以,我令他领长林卫和刘元部、秀水民团,控制城门……”
  “唔……”吴伯昌点了点头,“只要杭州城还在控制之中……就好!”
  张煌言吃惊地看着吴伯昌,“吴翁……那王爷那边呢……得调兵去救啊!”
  “不。”吴伯昌摇摇头,坚定地道,“我儿无须咱们去救!”
  “这……何意?”张煌言瞪着吴伯昌,他是真不明白,哪有父亲听到自己儿子处境凶险,而不急着去救的道理?
  吴伯昌突然笑了笑,道:“张大人,劳你放出风去……老夫也替我儿……立世子!”
  张煌言这下更是目瞪口呆了,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虽说做父亲的,在情况紧急时,替儿子立世子,倒也有前例,可这也太……冷血了不是?
  哪有人听说自己儿子陷入险境,做出的反应是先立世子的?这不是盼着儿子死吗?
  吴伯昌见张煌言没有反应过来,解释道:“不管是朝廷还是大将军府,所有人的爱昧皆来自于对那位置的归属……我儿身陷险境,但只要世子一立,我儿便性命无虞!”
  见张煌言还没理解,吴伯昌抬手点点张煌言,道:“关心则乱,看来张大人是真心关切了……其实道理很简单,此次变故,众多可以决定局势之人,都在观望,态度不明……为何?那就是没有主心骨……世子一立,就算我儿遇难,大将军府也后继有人……试问,这天下还有谁敢冒着承受我吴家雷霆之怒的风险,去杀害我儿呢?”
  这话说得着实有气势,令张煌言瞬间会意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3/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