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5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4/1807

  “是,起始未能侦知,确是宋安渎职……可在方国安挟持我家老爷时,宋安便知晓了,至少是……八九成。”
  “汝的意思是,此事吴王亦不知情?另则,汝既然在半途已经知情,为何不加以制止……又为何不向王爷禀报原委?”张煌言说到后来,已经是怒吼了,“汝可知死了多少无辜之人……还包括他!”
  张煌言指着张国维的遗体,眼睛里有血丝,“张公从驿亭之战中死里逃生,兢兢业业辅佐王爷,不想竟死在杭州城……这可是王爷的根基!”
  宋安平静地拱手道:“张大人息怒……容宋安一一回答。”
  “讲!”
  “我家少爷确实不知情……宋安没有禀报少爷,也非故意隐瞒……”宋安稍一斟酌,道,“我了解钱大人谋划时,便与张、张二位大人一起,向我家老爹请示……老爷认可了钱、张二位大人的谋划,认为长痛不如短痛,既然事情已经进行到了一半,那就不妨继续下去……至少,可以助少爷扫清登基的障碍,同时,也可为日后天下大治,奠定基础……最后……也不枉大长公主一片苦心!”
  
第2013章
人心隔肚皮
  张煌言神色数变,他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杀人!
  而让张煌言惊恐的是,始作俑者,竟是大长公主。
  也就是说,这场阴谋,从一开始时,就是一个诛灭异己者的局。
  张煌言突然感觉到全身无力,王翊说得没错,这事,已经不是自己能够追查得了的了。
  可张煌言心里依旧也愤怒,因为大长公主、钱肃乐、张国维……甚至是吴老爷子,他们都在以,为吴王之名谋划这场变局,却全然不理会吴王自己愿不愿意!
  张煌言其实已经非常明白,不是张煌言不敬重他们这些人的作为,而是他们的作为,已经完全脱离了律法,可问题是,谁能处置他们?
  张煌言感觉到悲哀,因为设身处地,吴王恐怕也处置不了他们。
  张煌言长长喟叹一声,继续问道,“那……又是谁放走了那些奸商、细作……为何忌讳莫深?”
  宋安有些不太情愿地道:“张大人还是不要多问了……此事,我已经派人禀报我家少爷……还是由少爷亲自来处置吧!”
  张煌言怒道:“本官乃按察使,司法刑狱、监察按劾、治理驿传等皆为份内之事……如此明显的通敌行径,本官知晓了岂能不查……讲!”
  宋安只好道:“……莫家!”
  张煌言惊愕,好一会,才开口道:“汝不会……错了吧……莫老怎会附逆?”
  宋安轻叹道:“其实我闻知时,也不信……可事实俱在,当时乱军把持码头,而可以顺利将这么多人运出杭州城的,必须是船队……而能避过水师在外海盘查的,就只有莫家船队了。”
  张煌言沉默了一会,咬牙道:“那就……传讯莫执念!”
  宋安急道:“不可……此事干系重大,莫执念既是财政司长,又是商会会长……莫家在江南更是枝叶茂盛,人脉盘根错节……再有,张大人总得顾及王侧妃吧?”
  张煌言也不觉踌躇起来,侧王妃是吴王独子的生母,虽是庶出,可吴王并无别的子嗣,很有可能成为世子。
  但张煌言终究是张煌言,最后他咬牙道:“那就给莫执念一个面子……本官亲自上门问讯!”
  ……
  张国维阵亡的噩耗,令莫执念老泪纵横。
  这个大好人,老实人,可惜,好人不长命哪!
  莫执念此时尚未意识到,他的长子,在此次事变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不能怪莫执念,人毕竟是老了,哪怕是正当壮年,也难避免灯下黑的窘境。
  可当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等人轻易逃离杭州城的消息传来时,莫执念突然意识到了,他立即令人将莫辰博带回家中。
  “逆子……!”莫执念再也无法平静地说话,他颤抖着身子,指着莫辰博骂道,“汝干的好事!”
  莫辰博此时已经意识到末日降临的恐惧。
  他趴在莫执念跟前,涕泪交流。
  “爹……爹……救救孩儿!”
  莫执念顿时僵住了,虽然希望渺茫,可他多想儿子此时能理直气壮地反驳、否认,他定不会去计较父子之礼数。
  可莫辰博承认了,竟是连一句……哪怕是狡辩都没有。
  莫执念的目光是直直的,好一会,突然“噗”地一声,一口鲜血从口中喷了足有一尺远,正好淋溅在莫辰博的头上。
  “来人……来人哪……!”整个书房区域,只闻莫辰博的嘶喊声,那么的惶恐、那么的凄惨!
  ……
  莫执念没死,暂时性命无虞。
  按郎中的话说,是底子好。
  也对,莫家富甲一方,打小就是锦衣玉食,自然是底子好了。
  莫执念虽然年已古稀,可平日里,身子骨比中年人还来得稳健。
  可这一倒下,让张煌言白来了一趟。
  张煌言虽然称得上铁面无情,可毕竟同朝为臣,平日里也是相谈甚欢。
  见莫执念刚刚苏醒,面如金纸,张煌言怎么着也开不了这口了。
  心想着缓缓,还是缓缓吧,不差这一两天的功夫,反正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嘛。
  张煌言只是寒喧、安慰了几句,甚至于莫执念为何突然病倒都没问,径直离开了。
  可莫执念见张煌言突然不请自来,已经感觉到了儿子所犯之事,事发了。
  他左思右想之后,吩咐下人,“……去,把侧王妃请家来。”
  ……
  朱以海一脸懵逼。
  才与王翊谈好条件,可两日都没到,局势已经彻底反转。
  这下可好,不用说谈条件了,连身份都没了,只能乖乖的做了阶下囚。
  一天的时间,整个杭州城被清肃一遍,查抄不下三百户,入狱者超过六千人。
  这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在与孙嘉绩、吴易等三支在杭州府周边驻囤下来的军队联络上之后,清肃运动迅速向杭州府及周边漫延开去。
  这是一场彻底地肃清运动,没有官府参与,真正的执法人,是张煌言的按察司,而执刀者,是处州、吴淞二卫及张新侠、徐三秀水民团。
  张煌言甚至连宋安者不信任了,只有没有利益牵扯的人和军队,才能得到他的信任。
  肃清运动,如同狂风骤雨一般,以杭州府为中心,向周边各府席卷。
  ……
  “好……这仗打得漂亮,如行云流水一般,咱沈大将军居功至伟啊!”吴争不吝赞美之词,“此战之后,济尔哈朗便无力再主动向我军挑衅了……接下来,咱们只须以防代攻,坐等济尔哈朗派人来谈判了!”
  沈致远确实不凡,在兵临河间府城下,敌军主动出城迎击时,以一场决定性的骑兵野战,经过两天时间,击溃了清军六千铁骑,主要是缴获甚丰,特别是粮食。
  俘伤清军高达四千余众,几近于歼灭,也就是说,这支清军最后的精骑,在往后的战斗中,几乎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沈致远却高兴不起来,他直视着吴争,虽然不说话,可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时隔一月有余,杭州府大乱之事,已经不是秘密。
  沈致远甚至已经知道他家在这场事变中所扮演的不光彩的角色。
  
第2014章
头等大事
  得不到沈致远的呼应,吴争略有尴尬地道:“别管任何事……咱们眼下最重要的是,顺利入顺天府……最好是,兵不血刃!”
  “真能不管吗?”沈致远冷冷道,“他们都将脏水泼到我头上来了……你能忍,我不能忍,这次,你若再不管,就允我率军回杭州……不用多,五千骑足矣!”
  吴争沉默下来。
  倒不是抽调五千骑会影响到最后一战,其实到了此时,济尔哈朗手头可以主动出击的兵力已经枯竭,只有新征的二十万“新兵”在顺天府墙头防守。
  就算是沈致远将他的枪骑兵全部带走,也影响不了全局了。
  吴争只是不想、不同意、不愿意罢了。
  这是一场对于日后天下利益瓜分的较量,事实上,完全不需要吴争去参与。
  吴争在这六、七年中,硬生生地立起了继士人、商人、农民之后,又一个主体阶层,那就是手工业者和劳工群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