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1/1807

  要知道,那可是军工坊两年间,全力制造才凑出来的。
  多少心血、多少人力、物力,还有无数的企盼。
  可蒋全义、沈致远,愣是将“特种兵”当作了步兵营去攻敌军严密防守的山头……杀鸡用牛刀啊……崽卖爷田不心痛啊!
  吴争快速地来回走着,“凤阳城周边……还有我军别的部队吗?”
  黄昌平惊愕地看着吴争,呐呐道:“象是……没了吧?”
  吴争能不知道吗?
  他自己作的部署,如今所有成建制北伐军,都已经奉令撤至长江沿岸,哪还有别的军队可以就近增援?
  吴争之所以问,只是下意识地希望有支没留意的军队可以调去增援。
  可如果真有这么一支军队存在,那吴争反而得,担忧了!
  听了黄昌平这个回答,吴争愣了一下。
  是啊,就算有,命令传达需要时间,军队调动需要时间……等赶到,黄花菜都凉了。
  吴争怔怔地看着窗外,终于长长叹息一声,“苍天……保佑吧!”
  ……
  蒋全义、沈致远,是夜路走多,撞见鬼了。
  他们失算了。
  其实,他们的计策,确实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敌军大举南下,还是集群的。
  派两路枪骑向东、西迂回,可以短时间内避过目光聚焦于正南的敌人斥侯。
  只要两路奇兵顺利渡过淮河,那么,此策就成功了一半。
  可问题是,这只是一半。
  还有一半,就是需要派出的两路奇兵,能够顺利在浍水河岸顺利完成会师,然后集中兵力才可以对敌人背后发起致命一击。
  否则,尽凭一路数千骑,去强撼一支拥有近三万骑兵的大军,就简直就是蜉蚁撼树。
  就算敌人后路被击溃,就算被歼灭一万,可那又如何,它的中军、前军依然成建制存在,完全可以做到对来敌的反包围。
  那么,沈致远、蒋全义的“豪赌”就会彻底失败,不仅如此,还会使得全军有覆没的可能。
  这样一来,后果不堪设想,吴争想要全歼博洛大军的意图,就会彻底落空。
  甚至,因为凤阳府的失守,左侧炉壁荡然无存,那么,整场战役的战果都会大打折扣。
  
第1899章
计划跟不上变化
  而蒋全义、沈致远的失算,就在于他们无法准确地判断出,浍水河岸出现的情况。
  当然,战场瞬息万变,除了做好预案,想要精准的把握每一个可能会出现的变化,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其实,敌人并非倾巣而出,而是在浍水南岸,还留有一支敌人精锐骑兵。
  也就是说,两路枪骑想要会师,必须先击溃这支敌骑,而且须在南面敌人闻讯回援之前,否则,那就是被反包围,后果极其严重。
  左梦庚终究不是博洛,他的命令虽然被大多数将领“执行”,但总有例外的。
  譬如,满镶黄旗梅勒额真喀喀木所部的八千轻骑,他就不愿执行左梦庚的命令,他只听博洛的。
  这也是唯一不听从左梦庚命令,滞留在后方的成建制清军了。
  喀喀木,满镶黄旗,原本只是个牛录额真,还是嗣领了他爹塘阿礼的爵。
  可这人行事狠辣,而且绝对忠诚于清廷,当然,这指的是皇太极和多尔衮在时的清廷。
  行伍之人,向来重资历。
  只要没死在战场上,哪怕是寸功未立,换个皇帝,就能升职。
  皇太极一死,福临登基,短短几年间,喀喀木连升数阶,成了靖南将军,授镶黄旗梅勒额真。
  近两年间,喀喀木隶属吴三桂大军,在西南追讨大顺军另一支残部,也就是李来亨、郝摇旗的忠武营,可谓战功卓著,直将李来亨、郝摇旗的忠武营打得全无还手之力。
  若非是北伐军在沿海打出一片天地,成了气候,恐怕此次李来亨、郝摇旗想要生存,唯一的活路就在向南入蜀,与李定国的大西军联合,可如此一来,恐怕忠武营的名号就保不住了。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
  就算李定国再仗义,也无法容忍一支不受节制的军队在身边。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李来亨、郝摇旗应该感谢吴争的,毕竟,北伐军在这两年间,着实牵制了清军主力,使得忠武营有了喘息之机。
  而喀喀木,郁闷于三年征战之功,一朝化为乌有。
  特别是吴三桂观察天下时势,暗地里对忠武营手下留情,还释放了被喀喀木生擒的原明绥德镇副总兵王永强。
  喀喀木毅然决定,遵从朝廷密令,率己部脱离吴三桂,孤军东返。
  清廷赏其功,也就是喀喀木靖南将军封号的由来。
  所以,象喀喀木这样的人,心中主意笃定,认准了,绝不会轻易去改变,或者转投他人。
  左梦庚虽然成了大军代主帅,可在喀喀木心里,他的上司只有一个,那就是博洛,如果非要多一个出来,那就是朝廷、福临。
  喀喀木老到,战场经验丰富,他一眼就看出,左梦庚下令全军进攻凤阳城之后,身后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防御空洞。
  要知道,此时徐州虽然已被清军占领,可徐州没有留下太多守军,而东边,岳乐尚未控制整个淮安府,也就是说,只要有一支北伐军由骆马湖或者洪泽湖西向,就可以袭扰大军后方。
  而西面河南,已经被吴三桂拱手让于李定国,大西军随时可以东进,不用多,一万人足以令清军首尾难顾。
  所以,喀喀木几乎是掐着点,将己部驻留在关键位置——浍水南岸。
  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徐州告急,即可一日返回,若前方战事不利,喀喀木便可率己部急驰增援。
  这人,确实是个将才,战场目光异常的毒辣、精准。
  当然,喀喀木也没想到,真正奔袭敌后的,不是淮安府北伐军,也不是大西军,而是凤阳城守军。
  这太荒唐了,那时,凤阳城正面临着大军进攻,守军兵力本身捉襟见肘,居然派出了大部分的兵力,奔袭敌后,这种打法,恐怕喀喀木想破脑袋,也是不相信的。
  他在接敌的那一刹那,想不通地认为,来袭的左右两支军队,便是淮安府的北伐军和河南方向的大西军。
  所以,战机往往在灵光一闪时出现,也会在棋差一着时错失,不可挽回、不可逆转!
  喀喀木的误判,将原本一手绝妙的好棋变成了臭棋篓子。
  ……
  “苍天……保佑吧!”
  吴争的嗟叹,指得仅仅是凤阳战场。
  既然已经救不了,那就不救!
  吴争果断地放弃增援凤阳城的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而是将目光转向淮安。
  吴争迅速下令,鲁之域、池二憨二部,即刻向淮安府清军前锋,发起猛烈反击,力求打痛它。
  同时令已经撤入扬州府的第一军,转身北向,固守淮安城,为鲁之域、池二憨二部提供增援及战术支撑。
  吴争的战术思想是,当西路战局变得不受自己掌控,那么,就必须去控制住东路战场。
  就算西路沈致远、蒋全义最后败了,吴争也能靠着东路,生生将这场战争支撑起来,避免一路溃、全局溃的最糟糕局面。
  由于预先的方略已经完成失败,当吴争的命令传达下去之际,东、西路皆已无法完成在沿江接敌反击的可能性。
  所以,吴争命令原本在靖江至龙湾一线的施琅水师主力,出长江口转北,加入到王一林、张名振水师突袭大沽口的行动中,而由此产生的变化,那就是,可以更多地运载刚刚整训完成的新兵北上。
  战局从这一刻,有了截然不同的改变,这场原本被吴争喻为诱敌深入再关门打狗的战役,自此变成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突袭战。
  吴争的指头,不断地敲击着地图上被朱笔圈出的红点,“……告诉王一林、张名振……在攻下天津三卫,必须死守……别怕伤亡太多,无论伤亡多少,孤都给他们补充,要人给人、要粮给粮、要弹药给弹药……孤只有一个要求,天津必须成为敌人腹地的一枚钉子,就如急流中的磐石……!”
  这一日,江都城缇骑四出,随之而来的,是整条长江北岸线上,无数军队异动。
  太突然了,突然得令人无法适应,就象是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然后又被迅速按下了反转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1/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