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7/1807

  但,所有人都在沉默。
  理由只有一个,刘一手说出了他们心中想说又不敢说的话。
  也对,北伐军确实补给困难,但还到不了无弹药可用、无粮食裹腹的地步。
  要说江北久屈清军淫威下的汉人百姓,大部分还是心向王师的,就算不主动献粮箪食壶浆,那拿现银购粮还是肯的。
  这一不问青红皂白全线撤退,确实让一众将领心中憋了一口气,这些带兵的悍将,只是迫于吴争的威望,不敢渲泻罢了。
  刘放这货向来不得人心,也是,拿手下士兵的性命染红的官帽,被北伐军所有将领鄙夷。
  但刘放的来意,那是清楚得很,这货率军还没至淮安城,就已经大张旗鼓地宣扬着他要身先士卒、甘为反击先锋的意愿。
  于是乎,所有相关人等,皆大开方便之门,让刘放得以顺利直达吴王面前,痛陈心中块垒。
  吴争的脸色阴晴不定。
  许多时候,权力,就象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摸不着、看不到,但可以用心去感觉。
  权力,来得不易,失去,却非常容易。
  就象是民心,说它不存在,那它却确实存在,可说它存在,也不完全是。
  你在乎它时,它除了锦上添花,其它没什么作用。
  可你不在乎它,那时不时地就会给你挖上一个出乎意料的坑,大坑!
  吴争是有思想准备的,冒襄的谏言,吴争也深有同感。
  但吴争自绍兴府发迹始,就一直拟定一个信念,那就是以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汉族已经伤不起了!
  北伐军加上大西军,确实已经有了实力与清军正面一搏。
  但,需要承受的伤亡数量,不言而喻,越近顺天府,须承受的伤亡越大,这勿容置疑。
  吴争一直羡慕李自成可以施施然入顺天府,也羡慕多尔衮可以捡漏。
  可如今不一样,清廷的内部倾轧,重演不了崇祯上吊时,京城城防的那一幕。
  吴争绝对不想,拿将士的命去填这样一个坑,如果真这么做了,那么,汉族至少在一个甲子内,恢复不了元气,没有几代人的繁衍,人口上不去。
  好赖的办法,吴争都用了,譬如释放济尔哈朗的儿子济度,譬如释放囚禁三年之久的博洛,再譬如放弃原则地善待江北商人等等。
  这一切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分化敌人内部的团结。
  作用是有的,可远远达不到吴争企望的程度。
  而济尔哈朗突然的衰弱,使得博洛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方式崛起,完全出乎吴争的预料,很大程度上,让吴争付出的努力,化为乌有。
  所以,吴争需要鉴于现状,进行战略调整,强攻不成,那就引蛇出洞。
  蛇不好引,需要饵。
  假饵、轻饵还不成,需要真饵、重饵!
  那就是土地、人口,甚至于鲜血、生命。
  下饵的过程是痛苦的,会发生动乱,甚至政变。
  可吴争是个赌性大的人,一旦决定,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所以,吴争此时唯一的选择,就是,杀鸡儆猴!
  这只鸡是现成的,是他自己哭着喊着闯进来的。
  可事到临头,吴争的心,还是软了。
  对刘放刘一手,吴争是嫌弃的。
  这就是一个运气好到了极点,却不懂收敛、低调的混子。
  可反过来说,吴争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
  或许是知识多了些、人品好了些、长得帅了点,其实根子里,吴争自己何尝不是一个运气好到了极点,也不懂收敛、低调的穿越来的混子?
  杀刘放,那等于杀了自己,这时吴争心里,就有这么一种感觉。
  杀刘放,等于扼杀了无数想象刘放一样,一朝建功立业的年轻人的热血。
  吴争能做这样的事吗?
  不能!
  “妄议军事、无端指责本王,本该斩无赦……只是鉴于之前立有微末之功,本王不忍斩杀……贬为哨官,以儆效尤,来人……将这厮叉出去,打三十军棍!”
  没有人为刘放求情。
  不是人情冷漠,实在是刘放不得人心。
  当门外军棍击肉的声音传入屋内,所有人的脸色木然而空洞。
  吴争冷厉的声音回响在室内,“当本王不识事吗?未经通传,便如入无人之境……规矩何在?军在?”
  “鲁进财。”
  “卑职在。”
  “即日起,降为副团长,入第一军史坤团中效力!”
  “卑职……遵命!谢王爷不杀之恩!”鲁进财跪在吴争脚前,磕了一个头,倒退而出。
  “陈胜。”
  “末将在!”
  “身为都指挥使,不能约束下属,纵容骚乱……”
  “末将知罪。”
  “知罪就好。”吴争冷冷道,“将所部交于孙嘉绩,去通州蒋全义所部当个副职吧!”
  陈胜眼睛一红,强捺着低头道:“末将……遵命。”
  室内一片死寂,再无人敢出声。
  连嫡系心腹都成了儆猴的鸡,谁还敢反对?
  “怎么?”吴争扫视着麾下将领,“受不了丁点委屈?何况还不是委屈!”
  “转进怎么了?军队就只能打胜仗?”
  “民众、士兵不知道,你们也不清楚?孙嘉绩,你说说,你部储备弹药情况如何?”
  孙嘉绩出列,施礼道:“我部人均弹药尚不及战前配备之三成,虎蹲炮炮弹,每门炮不足三发……野战、攻城重炮更为不堪……能用者不足二成,不能用的大部分都是炮弹断顿了……”
  “听见了吗?”吴争扫视着,“军工坊十二时辰连轴转,尚不能满足各卫作战之需……况且,我军一过江,补给耗费就翻了一番,江北可不象江南,有着新建直道和铁路……诸位是想让士兵上刺刀与敌人铁蹄对抗吗……?”
  
第1818章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
  吴争提出的问题,确实是实情,是北伐军眼下面临最大的问题。
  在吴争一连串的问题之后,室内气氛有了些许松动。
  这不是被说服,而是诸将心中的底气不足啊。
  看吴争训话告一段落,孙嘉绩小心翼翼地问道:“王爷息怒……其实诸将也并非心中对王爷撤兵有怨言,只是……不甘心罢了……王爷是不知道,这一路回撤,听到的骂声……简直是不堪入耳啊!”
  “不甘心……你们不甘心?”吴争“呯”地一拍桌子,“孤还不甘心呢?你们倒是不要向本王要增援、要补给、要兵员啊,若是你们持刺刀击溃敌军,本王倒省事了……直接入顺天府受降去了!”
  见将领噤若寒蝉,吴争缓了口气,“巧手难为无米之炊……本王也变不出来那么多弹药啊。”
  孙嘉绩见缝插针,问出了所有将领此时心中最大的疑问,“请王爷明示……我军要撤到哪,才算是个头啊?”
  吴争默默地扫视着已经一个个抬头看向自己的将领们,“皇帝不急,急死太监……做为军人,服从命令就是了。”
  所有人眼睛流露着失望,室内响起一片轻叹声。
  吴争有些动容,终于开口说了句,“记住本王的话……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说无,吴争大袖一挥,转身离去。
  ……
  “听说过撤退是胜利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7/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