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1807

  稍稍夸张些,也能理解。
  可吴争没有看到身后厉如海表情有些怪异。
  “陈守节,既然你也是忠良之后,本官就收下你了。不过本官有一事疑惑,刚刚越国公也在,为何你不去越国公麾下投军,而来本官处投军呢?”
  陈守节答道:“先父殉国后,草民发过誓,必有一日要炮轰扬州城,祭祀先父亡魂。大人在绍兴府三战三捷的威名,草民由衷地敬仰,所以,草民愿意在大人麾下效力。”
  吴争听了愕然,这口气不小啊。
  还他妈的炮轰扬州城?
  “陈守节,你要知道扬州城内,大都也是明人,你若真的炮轰扬州城,岂不玉石俱焚?”
  陈守节突然悲愤起来,语气激昂地道:“天下各府或许还有明人,但扬州城中之人,个个该死。”
  吴争更惊讶了,“据本官所知,清军扬州十日,杀得城中尸横遍野,照你这么说,城中死去的百姓都是该死了?荒唐。”
  陈守节双目血红,“大人不知,当日先父追随史阁部防守扬州城,虽然艰辛,但终究是撑了下来。若非扬州城中那些宵小炸毁城墙上的大炮,鞑子岂能如此轻易攻入扬州城?大人可知道,敌酋多铎进扬州城时,还顾忌明人反抗,下令除军兵外,明人不得胡服辫发,以安抚民心,可那些达官显贵,平日里满口仁义的文臣们,一个个剃发胡服,向多铎表忠心去了。”
  吴争蹩紧了眉头道:“那也是这群奸臣的罪过,与城中百姓何干?”
  吴争确实不认为明人会炸毁城墙火炮,以迎鞑子进城。
  如果真是这样,扬州十日岂不是笑话?
  可陈守节激愤道:“大人,草民亲眼所见,敌酋多铎进城时,城中数万百姓列队两旁,引发万人空巷之奇景,甚至有十数人因围观多铎而被挤死。大人,千古奇闻啊。”
  吴争真的愣了,他无法相信,这天下民心居然会是这样。
  可他今日在杭州城所见到的,告诉自己,这或许是真的。
  明军劫掠、欺凌百姓,百姓惧明军甚于鞑子。
  加上上下一心地投降意识,大明焉能不亡。
  这时,身后厉如海突然拿手顶了顶吴争的腰,厉如海终于记起陈于阶是谁了。
  他心中一时激动,便顾及不得礼节,直接捅了吴争的后腰。
  吴争被顶得一怔,回头看向厉如海。
  厉如海上前,凑在吴争耳边道:“大人,这陈守节的父亲陈于阶,是原民部司务不假,但他还有几个身份,一是钦天监博士,还有一个说出来,大人肯定喜欢。”
  吴争见他卖关子,记恨他用手捅自己后腰,抽腿踢了他一脚道:“快说。”
  厉如海嘿嘿一声道:“史阁部麾下所有炮兵,都是陈于阶一手训练出来的。”
  吴争闻听,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这不是饥饿掉饼,干渴送水吗?
  自己的运气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
  “当真?”
  “当真!”
  陈守节不知道吴争二人在嘀咕什么,“吴大人如果不弃,肯收留草民父子,草民有一份重礼相送。”
  吴争忙摇摇手道:“不用不用,本官求才似渴,自然要用二位的,些许钱财本官不放在眼里。你且自己留着吧。”
  陈守节父子面面相觑。
  “大人误会了,草民说得不是金银之物。”
  “呃……那是什么?”
  “请大人借一步说话。”
  吴争疑惑地跟着陈守节往边上走了几步。
  “大人,家父曾经追随史阁部守城,草民也跟随家父效力于史阁部麾下,扬州城陷落后,明军的火炮大都落入鞑子之手。”
  吴争刚刚心里一动,就被陈守节泼了盆冷水,要不是念在他爹陈于阶的份上,直接就一脚踢过去了,这大气喘的。
  “陈守节,火炮既然都已经落入鞑子之手,还说它做什么?”
  陈守节压低声音道:“大人有所不知,当时运上城墙部署的都是千斤以上的大炮,千斤以下的火炮基本没用上。”
  吴争眼睛一亮,问道:“那这些火炮呢?”
  陈守节道:“扬州城用不上,史阁部就下令将这些火炮运往杭州府的,可谁想城墙上火炮被内奸炸毁,扬州城意外地提前陷落。而这些火炮当时已经装运到八条大船上,原本该由家父亲自押运至杭州府部署的,可家父一意追随史阁部,便令我代替押运。”
  
第129章
六万敌军逼近嘉兴
  吴争听闻,有些急不可耐了,打断陈守节道:“这些火炮有几门,弹药多少,如今在何处?”
  “在松江府。草民得知扬州陷落后,强忍悲痛,下令船队启航,从长江入海,在海上漂泊了近半个月后,草民将八船火炮运至松江府藏了起来。”
  “为何?史阁部不是下令运至杭州府吗?”
  “草民该死,草民想着以这些火炮,为史阁部和家父报仇。”陈守节哽咽道,“可后来清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草民发现,松江府四周再无明军可以依托时,也就寻思着把火炮运回杭州,助明军守城。可刚装运上船,哪想到在杭州监国才半年的潞王转眼间降了清,同时降的还有淮王,草民只好放弃,将火炮运至盐官一个无名的小村落边上藏匿了起来。”
  吴争皱眉道:“那你可以将火炮运至绍兴府,助鲁监国抗敌啊。”
  陈守节激愤起来,“大人,除了先帝之外,多少朱氏皇室,先后投降鞑子?绍兴府与杭州府相比,不过是弹丸之地,草民如何能把这些依为复仇凭仗之物,送去绍兴,再被他们转送给鞑子,换取名利?”
  “那你为何现在向本官言明此事?”
  “草民也思虑了很久,火炮虽然犀利,但终究不能长期存放,特别是火药等物。再拖下去,那就是八船废物。所以,草民想着,如果大人日后能象在绍兴府那样执意抗清,草民就愿意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吴争有些动容了,拍拍陈守节的肩膀道:“虽说你擅自藏匿国之重器,但细想来也有情可原。不过对本官而言,你不仅无过,反而有功,不然,这些火炮也没本官的份了。”
  说到这,吴争正容道:“对于抗清之事,你尽可放心,本官是从嘉定府死尸堆中爬出来的,本官的亲叔嘉定总兵就在嘉定城中殉国,你想炮轰扬州城,本官想率军扫平嘉定府,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是同道。”
  陈守节眼睛一亮,“吴总兵是大人的亲叔?”
  “是。”
  “谢大人收留!”陈守节正而八经地双膝跪地,向吴争施了磕拜之礼。
  吴争没有避让,生受了此礼。
  此礼,代表着君臣、主仆、上下,从此分明。
  “现在你可以说了吧,究竟有多少门火炮?”
  “回大人,大小火炮共计六十三门,装置于四条大船。其余四条大船,皆是引捻、纸媒、火药、弹丸等物。”
  吴争再次眼珠子突出,六十三门?
  天啊,史阁部,你在天之灵受我吴争一拜。
  若非你将这些火炮运出扬州,恐怕此时早已落入鞑子之手,来日就会落到明军,包括自己的头上。
  从这一点上来说,自己确实该感谢。
  吴争看着陈守节问道:“令尊为史阁部训练炮兵,你是否能为本官训练一支炮兵出来?”
  陈守节道:“属下多年追随先父,不仅是属下,犬子也深谙火炮之技。属下父子定为大人训练些一支精锐之师。”
  吴争心中大喜,握着陈守节的双手道:“好。有你这句话,本官放心了,咱们这就出发前往盐官?”
  “属下听大人的。”
  吴争转送大喊道:“池二憨。”
  “在。”
  “速往东城。”
  ……
  回到东城之后,吴争下令盘查上万降军中会操炮的士兵。
  许以每月三两的饷银,并原军职上升一阶等优渥的条件。
  一个晚上下来,上万降军中,会使炮的仅仅六十七人。
  天色刚亮,吴争便带着他们悄悄出永昌门,前往盐官。
  一个时辰之后,吴争一行来到贺家埭。
  这是条叉路,往东是去盐官,往东北通往嘉兴。
  刚要折东,就见对面东北方向,来了一小队明军骑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